首页 -> 2008年第7期
江苏省常州科教园区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研究
作者:袁红萍 朱 红
构建开放先进的实践教学、科技创新服务体系(1)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基地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又要渗透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做到“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通过与企业、行业的联合,使实训中心更为接近真实的生产环境,成为学生技能训练与鉴定、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技术开发推广和社会培训的场所,同时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基地和孵化基地。(2)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建立相应的应用技术研究所,将学校科研与企业生产相结合,通过技术研究、成果转让及推广为社会服务。同时,通过应用研究等形式,孵化学院的科研团队,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3)以教师个人名义创建教师工作室,突破学科限制、院系限制以及教师与学生限制,通过具体项目化的研究和实践,为教师教学与科研提供新平台。通过工作室与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获得第一手教学资料,提高教学和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4)学生创业园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和科技服务创新的又一重要形式。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理论、掌握了一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依据市场化要求,创立与学生专业、兴趣相关的创业基地。学校在场所以及基础服务上予以适当支持,教师在事务操作上予以指导。这种真实的实践训练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和创业热情,促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施展一技之长,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构建形式多样的学历与非学历社会培训服务体系培训工作具有无风险、灵活、效益大等特点,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学历教育和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既可以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拓展办学空间的最佳渠道。根据市场需求,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包括培训场所、仪器设备及教学环境,大力开展各类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培训工作,推出定制式企业内训服务、技能培训、员工岗前培训、职工综合素质培训等项目,提高企业员工的岗位能力及转岗就业能力,满足紧缺型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培训工作是扩大高职院校社会影响的平台,也是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再生社会资源。
此外,高职院校在进行以上各项社会服务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挥“文化源”的作用,逐步推进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技术测试站等资源在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向社会、企业和社区居民开放,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居民学习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和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开展面向社区不同人群的教育培训服务,传播科学文化,形成科学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常州科教园区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开放共享、集约发展,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科教创新园区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发展模式。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大有可为。高职院校只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直接的服务,才能与社会、与企业建立起融洽的合作关系。事实上,高职院校在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校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即时需要,为自身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查吉德.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策略[J].成人教育,2006,(8).
[2]方华,谢峰.论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平台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6,(8).
[3]戴春禄.发展高职院校培训事业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8).
[4]刘平娥,唐骏,蒋爱民,等.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子,主动为当地社会服务[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
[5]赵立民,刘庆洲.谈谈高职院校的科研与社会服务[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6]孟祥林,何玉宏.贴紧行业,服务社会,产学研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7]廖志林.以提升生产力为价值取向的高职产学研结合平台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6,(26).
[8]唐锡海.制约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提高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3).
[9]胡常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
袁红萍(1972—),女,江苏启东人,硕士,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化学工程系染化助剂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精细化工。
朱红(1966—),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化学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纺织品设计、科研管理。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