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对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研
作者:俞 航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教育现状;课程设置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业对实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与从业队伍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而职业教育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促使这一矛盾的解决。为了对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笔者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
建筑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建筑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增长,我国建筑业快速持续地发展,迅速扩大了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总量,在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场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人才需求量已经跃居前列。据统计,全国各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按平均水平计算,目前,建筑业需要专业技术管理人员700万人,而现在仅有349万人,缺口超过50%。对无锡用人市场的调查统计(多项选择)分析显示,对各种学历层次的需求状况是:研究生10%、本科生42%、大专生34%、高职生39%、中专技校生3%,除本科生以外,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排在了第二位。通过与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座谈发现,企业虽然也需要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人才,但由于相对来说层次高一些,他们对工作岗位及薪酬的期望值也高,而生产一线需要更多的是踏实肯干的实际操作人才,高职和大专层次毕业生更能从较基础的工作做起。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
建筑业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才江苏是建筑大省,建筑业要从大向强转变。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建筑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低,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建设行业的建筑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设备、建筑智能化等技能型人才,均列入国家颁布的技能型紧缺人才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施工能力不断提高,超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技术、超大跨度桥梁施工技术、地下工程盾构机制造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大型复杂成套设备安装技术等,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不断推广应用。无锡市场调查资料表明:(1)建筑类单位缺乏员工的岗位是:人事管理6%、技术岗位76%、营销7%、一般行政人员11%,对技术岗位的需求占绝对第一的位置。(2)对是否需要学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问题的回答,完全同意的占17%,可以考虑的占67%,不同意的占11%。(3)最需要的人才岗位是:建筑工程造价占23%,建筑施工占42%,建筑监理占28%,建筑设计占27%,所以建筑施工是最需要的岗位。(4)希望员工获得的技能证书:施工员占68%,预算员占53%,评估员占26%。
建筑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江苏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加快了建筑业职业的分化和综合,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建筑业单位除了注重员工专业能力以外,同时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社会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等。无锡市场调查结果显示:(1)对应聘者取舍的重要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深厚的专业技能或较多的工作经验”占72%,“团队精神”占44%,“学历或职称”占39%,“谈吐与礼仪”占19%,“仪表”占12%;(2)对“专业对口与专业综合能力”的要求,前者占20%,后者占80%,更强调“专业综合能力”;(3)对新员工的培训内容依次为“综合素质”占64%,“业务技能”占54%,“工作流程与劳动纪律”占34%;(4)对用人的男女性别选择上一般回答“按岗位要求选择”;(5)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需要加强的能力是:专业技能占64%,动手能力占54%,沟通能力占50%,自我约束能力占25%。
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培养目标过高,方向不够明确建筑工程技术多年来的教育状况是,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还有部分实验实习课,学生毕业时做一份毕业设计。无论是大学本科、大专、高职、中专、技校等各层次的教学计划及大纲几乎相同,只是内容上的难易程度稍作调整,没有针对层次的不同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对于大专以上的学历教育,学生尚能基本适应这种高标准、高规格的片面追求,而中职、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往往难以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无法真正达到教学计划所要求的目标。对在校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学生对所学专业较陌生,10%的学生不了解,56%了解一般,只有24%有所了解,合计64%的学生不太清楚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职业。42%的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和今后的打算不清楚。
注重理论讲解,轻视实践操作职校教师的学历基本为大学毕业,他们的理论功底扎实,教学课时绝大部分在教室内完成,实践性环节只占很少的比例。这种围绕教师、课堂、理论知识三个中心的教学,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实践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教师只会认为是学生不遵守纪律,不考虑是否与教学方法的欠妥有关。从针对五年制在校生的调查看,59%的学生认为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对将来就业帮助最大。
教材陈旧滞后,授课脱离实际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虽出版年份有远近,但目录章节和内容几乎没有多少变化,一些施工新技术早已在实际工程中成熟应用,而课本并未介绍,一些已经弃之不用的过时施工方法依然在书中占较多篇幅,而教师也缺乏参与实践的机会,授课时只是把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学校使用的是理论性较强的课本,实用性强的技能类教材很缺乏,很难满足学生的真实需要。从针对五年制在校生的调查看,56%的学生给自己制定的目标不仅是取得毕业证书,而且要取得两种以上的技能证书。
强调学科知识,忽视能力培养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性较强,抽象思维较多,对于本门课程的内容面面俱到,各门课程之间并不融合,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学生在专业能力不强的同时,也缺乏个人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从针对五年制在校生的调查看,51%的学生感到就业压力比较大,59%的学生认为今后就业最重要的是交际能力,有23%的学生认为就业最需要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传统教育是理性主义教育,没有情境教学,缺乏情感教育,对文化基础不够扎实的高职学生来说并不完全适合,学生学习知识是一种浅层次的学习,停留在书本上并不能转化为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
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和师生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特色,迫切需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发优质课程产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改革的指导性原则(1)“三以一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2)多元智能理论。发现价值、发挥潜能、发展个性。(3)以人为本的原则、职业性原则、情境性原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