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论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

作者:邓 玲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广西经济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指出了目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问题,并对今后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地方经济建设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筹建工作的展开及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永远落户南宁,广西的经济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广西经济建设需要多方的支持,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要认清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与广西经济建设关系的现状,使广西的高职教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广西经济建设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
  
  (一)广西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近年来,广西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2004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全区GDP的比例为24.4∶38.8∶36.8;2005年为22.2∶37.0∶40.8;到了2006年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21.5∶39.2∶39.3。① 2006年与2004年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2.9个百分点,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了0.4和2.5个百分点,预计在未来几年广西第二、第三产业还将有所增长。第二、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将给广西的城镇、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但这些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文化水平同就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们迫切需要进行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和提高。因此,广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保障。
  (二)泛北部湾经济开发需要各类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任在肩
  泛北部湾经济开发是广西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广西在自身经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吸收外来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泛北部湾经济开发涉及许多因素,但最关键的仍是人才。广西人事部门发布的《广西2008年人才开发目录》显示,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加速发展,未来几年将迎来人才需求高峰。据初步预测,2008~2010年左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石化、能源、钢铁、物流等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大约在3.5~4万人之间,其中石化产业、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量都在5000人以上。② 北部湾经济发展不只是在人才数量上有了新的要求,在人才专业上也有特殊需求。与北部湾地区经济相关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产品加工、生物工程、特色优良品种繁育、鱼类加工、现代物流、有色金属、机械与汽车产业以及旅游、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建筑施工管理、会展、东南亚小语种等专业的人才将成为新的需求。而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摇篮的
  高等职业教育在这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广西经济建设需要技术和信息支持,高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广西经济建设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因而重视技术创新及信息搜集是地方经济建设不可忽视的工作。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3.5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2万项,可见高等学校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高职院校拥有的科技、人才、信息资源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宝贵财富。在经济建设中,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其发展更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完全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专业设置方面
  专业布点不合理目前,高职办学存在功利主义的倾向,在专业设置上,不问办学条件,不进行考察,把目标瞄准在热门专业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专业结构趋同现象。重复培养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供大于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另外,一些经济建设中急需的专业却没有得到重视,尽管近几年来广西全区增设了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部分高技术含量专业,也有了一些高新技术专业,但总体来看这类本科专业成长缓慢。支撑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新医药、软件业、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基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对我区“十五”期间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尖端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目前仍属空白。
  专业口径过窄,毕业生适应性差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目录进行重新调整,使专业数量大为减少,以图拓宽专业口径。但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目录之外又办了一些口径更窄的专业,原来专业面窄的情况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有所加剧。这种做法不仅造成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等应用性、技术性学科专业成长缓慢,而且也使得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的老问题又重新出现,造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④
  (二)人才培养方面
  部分高职院校定位不准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点,两者不可偏颇。在实际办学中,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上仿照普通高等院校,注重学科课程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特点,就业竞争力差。另外,还有些高职院校倾向于单纯的职业教育,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技术,忽视了高层次专业理论教育,把高等职业教育简单理解成“就业教育”,学生工作后缺乏发展潜力。
  “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训基地落后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往往是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但目前广西大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的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业教师动手能力不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所培养的人才在素质、能力结构上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对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61%的教师认为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而在对“实训基地”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只有19.3%的教师认为学校的实训基地符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要求,80.7%的教师认为学校的实训基地不符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要求。
  (三)科技创新方面
  封闭办学,缺乏科技创新意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服务社会,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广西很多高职院校封闭办学,缺乏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识,在科技创新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缺乏主体发展意识。
  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研究室,但往往只是个空架子,缺乏足够的设备与人才,加上封闭办学,学校很难在科研上有所突破。面对地方经济建设的一些前沿课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承担或参与到地方科技研发与推广中,这使得高职的社会影响力得不到提高。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对策
  (一)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紧紧抓住广西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结构调整及北部湾经济开发所带来的机遇,积极开发新兴专业,调整优化传统专业。在专业调整改革中,高职院校要始终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认真进行调研,掌握人才市场供求变化。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考虑两方面的条件:市场的需求和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二者不可偏颇。另外,区政府相关部门应从总体上对全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指导调控。市场经济的建立,使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限更大了,面向社会开放的领域更广了,但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看,市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政府应加强宏观规划、政策引导、质量监控、分类指导,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发展方向合理。只有这样,广西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地方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