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浅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作者:王静岩
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要实行城乡统筹就业管理,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目前,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
完善与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与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等做出正确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遭受的损失。要开展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培训与职业教育,增强农民的就业适应能力;要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企业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面对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给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等造成的压力,流入地区的地方政府出台了严格限制外来劳动力的政策,但在健全劳动力市场规则与保障外来打工者权益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空白和不完善的地方,流出地区的政府管理也存在着不同表现形式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控、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完善与规范政府管理。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消除户籍关系上的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户籍制度改革的背后是城市用工制度改革与城市福利体制改革。在就业制度上,应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的市场化就业制度。在城市福利体制上,要逐步变国家财政暗补为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建立新的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建立对人口实行开放式管理的户口制度。
改革农村的产权制度,降低农村居民的进城成本农民进城,可以出售、转让土地经营权,保持自己土地资产的收益权,同时为将来在城市遇到就业、养老等困难时留一条后路。此外,农村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应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将财产量化到职工个人名下。乡镇企业职工在迁入城市时,可以出售和转让自己的股份取得收益。这样的产权安排,可以使农民带着价值化的财产进城,从而降低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的成本。同时,城市也要为新移民创造良好的入住条件,要把他们作为新的纳税人而不是“争夺饭碗”的人对待,新移民购买城市住房,开展创业,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在商品房价格、建设费用收取等方面应对新移民采取优惠政策,以降低农民进城的成本。
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完整的产业结构,不仅应当包括农产品生产环节,而且还应包括农产品加工环节与流通环节。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特征的。要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对农业主导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有利于打破城乡阻隔,消除工、农、商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应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农业产业化不是强行把农民从土地上彻底剥离,而是让农民把土地以入股的形式投入到产业化建设中,这对农民来说,承担的风险较小,一旦产业化经营不利,农民可以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十分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来说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农民离土不离乡或离乡不离土,都与农村、农业紧密相连,因此,从文化上、情感上、心理上都使农民易于接受,使农民能更快地适应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
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农业一体化建设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从现象上看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农民就业困难的问题,本质上却是要解决城乡差别以及农业与其他行业的差距问题,是要在农村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益建设和享用、民主政治活动的参与等方面彻底消除对农民的歧视,还农民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使农民在农村与农业发展上拥有切实的主动权。这样,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上,不论是向城市转移,还是在农村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都能做到合理公平,使农民在心理上能够平衡。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信用约束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建立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完善分配机制,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维护各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农业企业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及配套服务,可创造新的附加值,确保各方面的利益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采取股份制让农户参股,利润应严格按股份分红,农业企业要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风险基金,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弱化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冲击。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选择。因此,必须立足农村、立足农业、立足农民,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要在农村开辟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在主导产业引导、培育与发展上,引导农民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形成区域优势。要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要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使大宗产品上档次、特色产品上规模。要通过市场网络的建设,建立健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形成以社会保障为基础、以产品集散为基地、以产品销售为渠道的长效机制,保证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杜鹰.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陈吉文.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3]蔡昉.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辜胜阻,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辜胜祖,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跨世纪的社会经济工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8]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9]蔡昉,张车伟.人口,将给中国带来什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10]尹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东北亚论坛,2004,(2).
[11]赵晓霞.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3,(11).
作者简介:
王静岩(1974—),男,硕士,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