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对电子专业“专科+高级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作者:宋素萍 孙 华




  摘要:高职院校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学,努力在“专科+高级工”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工夫,在产学研结合上做文章,将“培养什么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作为研究与实践的重点,以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空间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按市场要求确定专业方向,按社会需要确定培养模式,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面广的高职人才。
  关键词:高级工;实践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
  
  2007年2月28日,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要求用不到5年的时间,为相关职业领域输送30万名高职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次。生产技术(包括方法、设备与产品等)的不断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高标准,培训任务的日益艰巨,促使职业教育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研究、探索并实践高职教育“专科+高级工”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其重要。
  高职教育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所谓“专科+高级工”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旨在以创新“专科+高级工”的实践教学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学生在学校前两年要完成专科和中级工的学习任务,第三年完成高级工的学习任务,最后实现“专科+高级工”的培养目标。构建符合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改革学制,突出重点专业;科学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加强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
  
  改革学制,突出重点专业
  
  在目前条件下,发展中的高职院校要把所有学生全部培养成“专科+高级工”难度很大,原因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实训条件较差。合理利用资源,培养部分学生成为“专科+高级工”应成为探索的重点。我们的思路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培养目标,充分利用资源,科学谋划方案。具体办法是,在高职学制三年内,前两年完成高职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使学生的技能达到中级工水平。第三年实现分流,通过考试选取50%学生组成高级工培训班,25%的学生参加“专升本”辅导班,剩余的25%学生提前就业或者实习。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级工的培养标准,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加大了理论课与实训课的课时比例,将原来的6∶4改为4∶6,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突出了技能训练,开办了两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培训班,一种模式是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专业中,选拔素质好、技能强的学生组成试点班,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时间,实行校内实验、实训、模拟顶岗训练,校外到企业实习,使学生通过培训达到考取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水平;另一种模式是将各专业对口升学(3+2)学生中素质高、技能强的学生组织起来,在正常上课的基础上强化技能训练,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选派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和企业实训教师指导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通过强化训练,理论与实践水平迅速提高,达到考取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水平。
  科学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知识与技能并重
  
  高职院校能否持续稳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取决于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必须坚持以技术、技能为核心,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途径,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考核标准主导和组织教学。根据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高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应是:(1)以职业定向为依据;(2)以培养能力为主线;(3)以整体优化为准则;(4)以全面发展为宗旨;(5)以坚持创新为方向。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对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基本上形成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首先,确立了突出职业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新教学计划在传统计划的基础上对理论课程进行了如下调整:(1)文化课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减少课程门数和课时数。(2)对专业理论课程进行整合,对关键性技术类课程进行重组配置。(3)增设选修课,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爱好选修,注重个性发展。其次,确立了与学生就业紧密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为指导设计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把课程与社会岗位所需求的技能结合起来,不是为完成课程而训练,而是围绕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组织实践教学,使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等都能通过实践教学有所加强,体现了相关化与系列化的特点。比如,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上,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将课程整合成四大类,即通识课程(政治、体育、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工具性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性课程)、专业技能与实践课程(工艺性、操作性课程)、专业拓展创新课程(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以及关键能力培养课程等),实现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目标。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职业教育课程大致分为两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由于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随着职业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开始为人们所认识。尤其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后,职业院校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对实践课程的内涵、本质缺乏真正的了解,因而对实践课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非常粗浅的阶段。主要表现在:(1)认为实践即练习,即理论知识的应用,只是一种“依样画葫芦”的被动应用,缺乏创造性;实践课程即实验课、生产实习、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各种实训,把实践课程的表现形式等同于实践课程的全部内容。(2)认为实践能力即动手操作能力,这种操作能力是一种以再生性技能训练为主的能力,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这种再生性的动手操作技能。技能实训活动一般通过导向教学—讲解要领—操作示范—训练指导—考核评分等环节进行,这种教学活动是经过教师精心组织和安排的,其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操作技能,加深对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至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培养则考虑较少。因此,这种实践其实是一种验证式的实践活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实践。(3)传统的高职教育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明显存在着将高职课程等同于技术知识的倾向。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样也是一种对技术知识的操作,对实践课程认识的失误必然影响实践课程的开发。
  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同样重要,因此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把实验、实习教学从现在的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中解脱出来,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教学,具有独立的教学课时、独立的实践课教材与专职的实践课教师。要从教学安排上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观念,使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在教学环节的组织、要求与考核上,应与社会生产实际相一致,即以课题、项目的形式组织教学。将专业课的实践环节分成若干个课题或若干个教学单元组织教学,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课的考核重点应是学生的技能。由于实践课成为独立的课程,因此,其考核成绩应与专业理论课一样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实践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必须重修,否则不准毕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