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试论职业学校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
作者:刘伟洋 赵会芝
改善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学习环境的建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在教育公平基础上实现教育扶贫,即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助。因此,政府应该在每生每年1500元的基础上,根据贫困程度的不同,追加资助不同数额的学习费用,使特别贫困家庭的学生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为政府提供学生家庭贫困程度的客观依据,以确保国家教育扶贫准确到位。
及时优化职业学校环境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推广“三段式”办学模式的时代背景下,及时优化职业学校环境就是要突出职业学校在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校长、职业指导教师及班主任等校内主体成员的潜力,促使农村学生及早适应环境,节约时间,利用环境高效率地学习。校长是职业学校的核心人物,负责确定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工作思路,要懂得怎样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培养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要熟悉与学校开设的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的运行规则,善于利用市场规律捕捉获取利益的机会;要坚决有效地执行国家的教育政策,将政策精神转化为现实条件,为职业学校农村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职业指导教师直接辅导学生适应学校新的环境,应在进行专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讲座、职业指导课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先进地区职业学校环境、学术界倡导的各种职业学校环境以及自己所在学校为农村学生设计或提供的学校环境等。班主任教师则要在日常管理中利用班会、板报、文体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恩于国家和社会,珍惜就学的机会,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在新环境中创造符合自己专业发展方向的条件,争取尽快掌握岗位技能及相关知识,实现高水平的就业。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等,协调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及家长等多方力量,为职业学校农村学生营造良好的促进学习的社会环境。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也可以引导企业进行教育投资。职业学校可以依靠生源调查、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建立或迁移工厂的建议,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促进城乡及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在离家较近的城镇工作,可以实现劳动力就近转移,甚至可能兼营农活,从而增加收入,抵御企业经营不善可能带来的失业风险。
主动维护学生的心理环境职业学校要主动维护农村学生的心理环境,争取满足每位学生的合理发展需要。合理发展的需要就是多数学生的就业或创业的需要及少数学生的升学需要。首先,要引导多数学生的就业需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熟悉职业,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心理测试,确定适宜的工作范围。其次,要帮助多数学生满足就业需要,使其理解接受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其特殊能力的发展。再次,要支持多数学生在就业方向上追求成功,为其提供行业领域内的优秀榜样,如可通过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中的“状元360”和“劳动榜样”等栏目,使学生看到自己奋斗追求的目标;为学生提供技能比武的机会,合理安排不同水平和范围的比赛次数,使学生通过竞赛赢得自信。最后,要严格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为其准备理论习题、实训任务和实习任务,严格要求每位学生做好每一次作业。此外,还应帮助有升学意愿的少数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积极准备应考。
参考文献:
[1]邢辉.中职助学政策:职业教育发展的助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8-01-10.
[2]刘见.“三段式”促海南职教规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1-29.
[3]潘光.“三段式”是职教制度性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8-01-25.
[4]陈嵩.就业率高还需提高就业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02-14.
[5]汪雁.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怪圈”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60-64.
[6]张力跃,于伟.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路在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8-03-27.
作者简介:
刘伟洋(1970—),男,河北昌黎人,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与职业教育。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