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谈《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作者:汪 亮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对于一些专业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方式都以讲授和分析为主,由于专业知识内容深奥难懂,而且即使涉及一些实物或应用实例,也主要靠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来理解或者通过开设少量的验证性实验来帮助其理解掌握,学生普遍难以接受,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技能水平和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显得陈旧和呆板。
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况,笔者尝试在《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训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实施准备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一定培养目标相联系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设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它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学科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其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科学、规范及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最好由一位“双师型”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理论指导实习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更加牢固。这种新教学模式将有利于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新理念,同时也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准备为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进而寻求更适应现状的教学模式,最终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我在“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实施该模式牵扯面很广,各方面要求较高,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所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基本过程如下:(1)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专业的不同情况和专业需要,从实际出发组织相关教师编写与课程相关的校本教材,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降低教学难度。(2)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3)组织相关专家和教师,根据专业需要和大纲要求并结合学校具体的实训设备条件制定相应的授课项目或模块,每一项目或模块都要明确基本的任务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素质能力三方面的目标。(4)按照授课内容及教学进程确定具体的上课时间和场所(一般可选择在实训或工作场所中集中几周时间进行授课。如果学生人数较多,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教学,每位教师负责的学生人数以20~30人为宜)。(5)按授课内容准备好授课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6)准备实施教学,并确定每个项目或模块的检查评估方式,做好整理归档的准备。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根据专业需要和大纲要求并结合学校具体的实训设备条件,我将“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课程内容划分为五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将理论知识点和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如下图所示:
课程模块安排均按照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循序渐进编排,各模块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层层推进,如“模块1”为课程总领,若结合具体场景或实训材料设备讲授,能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认识,为学习以下各模块打下基础。同时各大模块按实际需要又分了一些小的模块,其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便于学生掌握,如“模块2”就包含四个小模块:建筑电气施工图纸组成、图形文字符号识别、配电图识图、配电图设计作图。通过模块学习,能使学生既提高技能水平,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以“模块3”的一个分模块——变压器的安装调试为例,具体说明课程“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课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模块描述。本模块主要内容是模拟进行变压器的拆装与调试以及基本故障排查,其中融入了10KV变电所、变压器和基本电气测量的知识。该模块实训设备主要为S7和S9型油浸式变压器,同时配备了兆欧表与接地电阻测试仪,可对变压器进行绝缘测试和接地电阻测试。
模块目标。本模块目标的实现分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目标:了解10KV变电所的设置和结构,掌握变压器的组成结构、变压器的命名、分类方法、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电气测量的方法和原理。二是技能水平目标: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进行变压器的拆装以及基本故障排查,熟练使用兆欧表与接地电阻测试仪。三是素质能力目标:有端正的学习和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分工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实施过程。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1)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的方式,查询了解变压器的相关知识。(2)结合实际的电力变压器设备,引导学生观察变压器的铭牌,使学生掌握变压器的分类方式和命名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变压器的外部结构,熟悉掌握变压器外部各元件的名称和所起的作用。(3)引导学生利用兆欧表和接地电阻测试仪对变压器进行绝缘测试和接地电阻测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气测量方法与原理。(4)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推选出组长,并由组长负责分工协调、组员共同讨论,拿出一套拆装变压器的工作方案,要求必须列出工作任务的内容、目的、所需工具和小组人员分工情况等。(5)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拆装,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拆装的具体步骤以及拆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6)吊芯完成后,结合变压器的内外整体结构,引导学生掌握变压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并让学生观察思考S9型变压器与S7型变压器的区别以及改进的原因。(7)让学生判别变压器的好坏,并引导其进行相应的故障排除。(8)让学生分析整理在此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内容,记录相关测量的数据和结论,回答所设置的问题,并做好对整个工作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最终以文字报告的形式上交,由教师进一步结合其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整理、归档。
整个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吸收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的过程。在整个模块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仅仅是配角,起启发引导的辅助作用,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几点经验
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现将实践和探索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师需要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而教师的职责更多地是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教师还要有耐心让学生犯错误,失败的经验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