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作者:王国燕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措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有别于现行的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导向性。它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有课程模块实训、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其中心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实现这种复合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从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入手,建立一个立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和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实际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在涉外企业和外贸企业的第一线进行操作与应用。
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和构建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省确立了实现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跨越的目标,培养既通外语又懂国际商务的复合型纺织服装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以此为契机,紧密依托纺织服装行业,以素质教育为先导,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培养通英语、会商务、懂纺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面向纺织、服装等涉外商务领域一线的复合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因此,在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技能标准,分析学生未来岗位群(商务接待、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国际商务秘书和商务英语翻译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培养能直接上岗,拥有“双证书”(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具有良好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具备必要的纺织服装知识,了解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的外贸操作规程,能熟练进行贸易业务的独立操作,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以适应工作需要及网络贸易的发展,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后续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为了培养学生能熟练地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贸易谈判、函电写作、单证缮制,独立地进行纺织服装方面的贸易能力,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了不少于50%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知识与能力、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专业、就业与创业等多种元素的有效结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以适应现代商务发展的需要。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了一套体现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来设置课程,将部分课程针对相应的职业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施项目课程,以任务为载体,按工作流程开展实践实训。在仿真或真实的训练场所和环境中,构建了课堂基本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基地中心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基地综合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利用课堂开展实践教学,完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将理论教学和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课型,将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紧密结合,通过设计角色扮演、课堂讨论、小组讨论、项目设计等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我们借助《商务英语听说》这门课程,通过反复模仿和反复练习来实现从不知到知,从知到会,从勉强会到自动熟巧的一系列转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促进英语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同时,真实再现日常商务英语,通过让学生模拟解决在处理公司事务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用英语处理商务实际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专业性、应用性很强《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实务》、《涉外文秘》这类课程,我们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各设置为一半,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根据案例题目进行外贸单证的缮制和处理、外贸信函写作、运用英语进行模拟贸易等活动。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二)依托校内实训中心,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建立多功能一体化实训中心即语言训练中心、专业技能实训中心和纺织服装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在模拟纺织服装外贸商务活动的环境下实际操作的机会。
利用《外贸单证实训》、《函电与写作实训》、《商务英语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基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采取项目法、案例法、模拟法等教学方式。在师生互动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紧密相结合的商务模拟演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仿真职业情境中经历企业各项业务的具体操作过程,结合商贸运作过程,就询价、报盘、订货、发货、售后服务等过程中所运用到的信函、商务谈判、合同等进行模拟训练,掌握商务贸易的实际操作方法与技巧,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培养企业所要求的员工团队精神。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了职业技能、学得专业知识,增强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综合职业行动能力。
由此可见,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的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三)借力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是突出实践教学“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我们设置了《商务英语专业认识实训》、《商务英语专业体验实训》、《商务英语毕业实习和设计》等课程,分三个阶段在校外实训基地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能力。认识实训阶段,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参观、企业人员的讲座等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纺织服装贸易行业,建立专业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初步基础;体验实训阶段,让学生在预就业岗位进行短期的体验,了解和观摩纺织服装生产和外贸流程,熟悉各种产品及外贸业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对未来就业岗位的具体认识;毕业实习和设计阶段,在企业顶岗实习一年期间,学生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帮助下,全面地了解纺织服装企业运作现状、熟悉商务活动和业务操作,在实习中全面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基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商贸类的具体项目的设计、答辩,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达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标,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实习不仅是专业技能的实战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做人本领的硬环境。通过实习,学生的专业技能、交际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还培养了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达到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企业商务一线人才要求的对接。
因此,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商务情境下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增强了国际商务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和商务商贸实际操作能力(如外贸函电的撰写、外贸单证缮制等能力);具备了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或商贸企业的基础管理及销售等能力。这些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形成,构建了与就业无缝对接的具有行业背景的商务英语知识技能体系,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商英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
(一)师资队伍的保障
我们注重优化和提升专业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先进设备设施的优势,对专业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技能培训,鼓励教师获得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加大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力度,让他们到实践中去,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挂职和顶岗锻炼期间,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商务翻译、贸易等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