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高技能人才创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作者:胡 清 陶亦亦
高技能人才创业能力培养实施对策
正确定位,树立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要正确定位,以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树立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根本。高职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着眼点是培养高职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和技能,使他们在校学习中就受到训练和熏陶,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毕业时找到谋生的职业,并在此基础上创立自己的事业。因此,创业教育应是定位于帮助毕业生掌握自我就业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同时,在创业教育中,应着重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启发他们产生创业的要求和愿望,把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之一,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
多措并举,提高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应通过实施多种举措,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1.课程结构模块组合,培养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应致力于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宽基础、活模块、人为本”的课程体系。针对职业岗位要求,以技术应用为核心,在通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创业教育课程等主模块基础上形成可以灵活编排与组合的课程结构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主模块侧重于打破专业局限,开阔知识视野,建立健康人生观,培养科学文化精神,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发展后劲。职业技术基础课程主模块侧重于使学生习得从事岗位所需的通用专业知识,为学生今后转岗和继续学习奠定知识与技能的“宽基础”。专业技术课程主模块侧重于全方位训练专业技能水平,使学生在“宽基础”上又获得“一专”的深度学习机会,增强就业弹性和岗位适应性。职业能力课程主模块侧重于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对核心技术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岗位技能需求培养为落脚点,在“一专”方向的基础上,突出“多能”。创业教育课程主模块可由创业教育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课程构成,融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为一体,从理论到实践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侧重于为学生汲取创业基本知识,进行创业实践提供条件。课程结构模块化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课程刚性划一的模式,增强课程的弹性,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能力模块,使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掌握从事多个职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奠定其创业的前提和基础。
2.增强创业体验,提升方法能力。高职院校可通过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校企合作,创办“模拟创业企业”,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模拟创业企业”就是在创业型企业中实践模拟创业,从寻找商机开始,到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模拟,使学生从中得到真切的创业体验。“模拟创业企业”的校企共建单位通常以民营企业为主,这有利于吸纳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成为学校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以兼职教师身份走入课堂“现身说法”,以自身真实的创业案例研究为课题,与学生一起互动讨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创业的理性认识,了解创业的具体过程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体验创业过程的艰辛与创业成功的喜悦,对创业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高职院校应通过组织多种以自身创业体验为主的活动,提升学生方法能力。
3.实训结合社会实践,锻炼社会能力。高职院校可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在工学互动中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在实训平台上引入企业5S管理,创设职业素质教育的企业环境,使学生能够体验企业的管理和文化,养成严格执行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各项作业标准的良好习惯和作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高职院校还可安排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进行模拟创业实践,让学生参观考察各种类型的小企业,做社会调查,提出创业计划,提高策划能力。鼓励和帮助学生从事劳务服务,增加阅历,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创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市场、了解职业,从各方面与社会相衔接,积累经验,锻炼学生社会能力。
科学指导,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指导是实施创业的重要保证,它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科学的创业指导绝非单纯地提供信息,而应渗透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为重点,提供自我发展与学习、吸取求职经验等方面的综合指导。创业心理品质由意志和情感组成,包括独立性、冒险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和合作性。创业是艰苦的,中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包括失败,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在创业指导中,要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信、自主的精神,使他们学会克服不良品质和人格缺陷,形成吃苦耐劳、谦虚宽容,坚忍不拔的创业心理,以提高其对市场变化的心理应变能力,这是创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理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玉.创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于连涛,刘伟.创新与创业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3]张翠英.对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5).
[4]王世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5]张丽蓉,等.高职高专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
作者简介:
胡清(1975—),女,江苏苏州人,硕士,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科研秘书、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教学管理。
陶亦亦(1963—),男,江苏苏州人,硕士,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机电控制技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