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二元制”结构内容体系简析

作者:王丽华




  所有这些课程内容都根据其内在联系分为不同的专题,将该专题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形势、热点问题涵盖其中,对每个事件发生的背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与分析,以求教学内容的系统紧凑,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构建《形势与政策》“二元制”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路径选择
  
  整合提炼国内形势的教学内容通过整合教学内容,给国际形势课程内容以更多的课时。同时,优化国际形势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国际形势课程内涵,扩展其广度和深度。
  建设国际形势课程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国际形势课程的教材体系能否确立,关键在于找出其相对稳定的部分,并将其具有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总结出来,可以构成国际基本形势的框架。基本理论和基本形势可参照《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教材,结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编写高职国际形势课程的书本教材。国际形势课程的教材不仅需要认真编写,还要及时更新涉及基本理论和基本形势的书本教材内容,精选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以及国际热点问题有关的报刊、音像等资料,使教材建设系列化,使稳定部分与变动部分、时效性与连续性有机地结合。
  搞好国际形势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引进一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等专业的专职教师,以保证国际形势课程的专业性。同时,从各系部遴选一批具有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等专业背景的兼职教师,并保证专职、兼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其次,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措施为《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使其完善和充实国际形势课程所需的专业知识体系。再次,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分工合作,共同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即国际形势部分由具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世界历史等专业背景的教师讲授,其他“两课”教师讲授国内形势与政策。最后,教研室应在构建“二元制”课程结构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在国际形势教学方面的科研能力,同时,配备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负责国际形势课程教学的教研工作。
  推动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的改革,重视国际形势课程的实践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形势报告、电化教学相结合,适当采取听录音、收看电视与录像、组织课堂讨论、参观考察等方式,将国际形势课程内容寓于直观形象的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开辟国际形势教育第二课堂,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形势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报纸、广播、网络、橱窗、板报等舆论工具,不断拓展国际形势教育的有效载体。建立多样化的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查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倪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与教材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4,(2).
  [2]姜雅静.国际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落脚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0).
  [3]程双宁,程孝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19(2).
  作者简介:
  王丽华(1979—),女,四川华蓥人,法学硕士,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