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改革问题研究

作者:李忠华




  摘要:论述了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推行二级管理改革后系部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推进院系二级管理需要把握的原则。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问题;研究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管理难度的加大,为更好地调动系(部)的工作积极性,减少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益,更加机动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实行院系二级管理改革,是高职院校新的发展趋势。
  
  院系二级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院系二级管理改革,最主要的内容是各类权限的划分和各类职责的重新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部分管理权限下移至系(部)
  应下移的权限主要有:教研室的设置权;专业带头人和教研室主任的聘任权;临时用工的调配权。
  对教研室的设置,系(部)应有发言权,因为系(部)更熟悉各个教研室的情况。系(部)可以科学地依据专业的发展及人员的情况,进行教研室的设置。笔者所在的经贸管理系,设有六个专业: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原来的教研室设置有四个:即会计教研室,涵括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电子商务教研室,涵括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物流管理教研室,涵括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的教师;物业管理教研室,涵括物业管理专业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教师。在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后,考虑到要将会计电算化和物流专业做大做强,决定单独成立物流教研室,而将电子商务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组合,成立电商管理教研室。这样做的好处是使物流管理专业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同时也考虑到电子商务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对专业带头人与教研室主任的聘任,其权限也应下放到系(部)。因为对这类人员的选拔,系(部)更熟悉基本情况,更熟悉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能力以及个性。此外,由于系(部)工作的日益繁重,仅靠一个教学秘书有时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在不违背新的劳动法的基础上,对内部人员进行调剂,抽调课时少的教师到系办帮忙、助勤,以减轻系(部)工作人员的压力,对于更好地开展系(部)各项工作是有益的。这方面,学院也应给予系(部)充分的权力。
  (二)部分管理经费的包干
  管理经费的包干,其主要目的是鼓励节约、进一步分清处室与系(部)的职责,充分调动系(部)的工作积极性。经费包干,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资总额的包干将员工的工资总额承包到系(部),系(部)保证工资总额不超标。其好处在于系(部)可以实行评聘分工,将高职低聘所节余的费用,用在低职高聘人员上。在不突破工资总额的情况下,进行二次分配,以产生好的激励效果。
  日常管理经费包干日常管理经费是指主要用于各系(部)日常管理、运转的有关支出,包括办公费、差旅费、维持费、实习实训费等。
  学生活动经费包干学生活动经费(含勤工俭学费)是各系用于学生活动、学生勤工俭学和各类学生奖励的相关费用支出。根据年初教务处核定的在校生数,按一个固定的标准下拨各系(部)作为学生活动经费。其中,学生活动费用于支付系(部)学生的各类活动及学生的奖励;勤工俭学费用于支付贫困生承担校园环境卫生清扫或其他服务学院的勤工俭学的劳务费。
  (三)部分评审、分配权力的下放
  将“评聘分开”的权力下放至系(部)系(部)通过制定本部门的评聘分开办法,依据学生评教、督导听课、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等因素,对教师实行“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对于虽然拥有较高职称,但教学、科研水平一般的教师,可以低聘一个档次,如副教授职称,只给予其讲师待遇。而对于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学术水平较高、教学能力突出且教学效果好的员工,可以高聘其一个档次,如副教授可以享受教授津贴,讲师可以享受副教授津贴。
  将奖励的分配权下放至系(部)对学院下发的奖励,系(部)可以通过制定内部员工的奖励办法和科学规范的考核,对员工进行二次奖励分配。
  内部优秀名额的评审权如可评选内部的“科研十杰”、杰出专业带头人、优秀教研室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及优秀员工等,以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推行院系二级管理后
  系(部)工作的“着力点”
  
  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后,系(部)的职责更大,任务更重,为实现系(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打造龙头和精品专业,实现系(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拥有龙头和精品专业,是系(部)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事关系(部)生死存亡的大事。系(部)要从硬件投入、软件建设、品牌知名度提升等方面,着力打造精品龙头专业。我系在专业建设中,以硬件、软件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会计电算化和物流管理专业为精品龙头专业,其中会计电算化专业是湖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2008年,我们更是抓住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的契机,争取行业和学院投入92.45万元,建成了省内一流的先进仿真企业管理综合体验中心,该中心包括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企业管理ERP实训室、模拟企业实训室、物流模拟实训室等,主要模拟企业管理、运营、加工过程,使受训者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领悟科学管理规律,提高全面管理能力。我们还购置了税务会计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审计软件3套专业实训软件和原有的2间手工实训室、1间电算机房、电算会计软件、财务会计软件一起组成会计电算化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体系,为会计员、审计员、税务申报员、财务管理人员、报关员、采购员等多个岗位提供了仿真工作环境,满足了会计、审计、物流等实训和工学结合项目开发的需要,实现了硬件设施的大飞跃。同时,我们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建设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如我系会计电算化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1名,这11名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到73%,双师素质教师占90%,硕士学位者占到90%。
  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提升系(部)的核心竞争力系(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内涵的竞争,是专业、师资、科研水平的竞争。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后,系(部)应将科研工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我系在发展中,提出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针,通过系(部)领导随机随堂听课,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举行说课与公开课比赛等活动,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制定年度工作目标时,提出了“1234工程”,“1”就是申报成功一门省级精品课程、“2”就是力争申报成功两项省市级课题,“3”就是申报成功院级教学成果、院级课题至少三项,“4”就是鼓励教师编写公开出版教材或校本教材至少4种。这些计划,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已全部完成:2008年共申报成功湖南省精品课程1门;申报成功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共获得院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立项院级课题共4项,学生立项院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1项;公开出版教材2种,编写、修订校本教材(实训教材)14种。
  规范相关制度,理顺内部管理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是减少内耗,提升系(部)管理水平与办学效益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工作中,将建章立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出台了《系部领导与教研室“一对一”管理制度》、《经贸管理系培训项目收入分配管理办法》、《关于在评优评先活动中进一步规范“讲评制”的通知》、《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考核标准》等内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经过系(部)学术委员会和系务公开会议,经教研室主任与专业带头人共同讨论同意再在全体教师中实施,从而能较为充分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些管理制度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系领导与各教研室主任的工作职责,减少了工作中的交易成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