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
作者:高红宾
2.多渠道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筹集经费。高职院校要把“双师型”教师发展项目的经费问题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中来,并应设立专项经费,切实地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谋划“钱途”。目前,虽然筹集“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培训的专项经费困难较大,但还是有一些筹资的渠道,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对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比较重视;二是高职院校可以争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由企事业单位承担经费支出;三是高职院校可以发挥应用技术的优势开发创收项目,等等。
3.制定一套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高职院校应将“双师型”教师培养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与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验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同时,应鼓励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与实训教师走出校园,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和技巧。
高职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双师型”教师培训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抓住发展良机,早日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样,教师个体才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将有机会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及现场考察,获取实践技能与实践经历、经验,将有机会成为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将获得更多的主持科研课题的机会与创业的机会等等。总之,只有成为“双师型”教师,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才能使教师个体更加专业化与职业化。
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尽管有的专家可能接受过大量正规的培训,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专家的知识还是来自于实践经验,专家知识的获得是与其解决问题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智力上的差异导致掌握专门技术的速度各不相同,要成为一名专家,更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有研究表明,专门技术的获得需要经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成为新手的阶段,个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只是盲目地接受有限的规则;第二个阶段,个体对特定任务情境中的规则能够保持相对敏感,并能够更加灵活地使用规则;第三个阶段,个体能够有意识地应用目标和策略,形成所谓的能力;第四个阶段,个体己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经常能够辨别出需要去做什么,因此不再需要事先计划就可以解决问题;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专门技术形成的阶段,此时个体能够自然地将事情做好,深思熟虑之后再作出决定已经成为不必要的事情了。由此看出,专门技术的获得主要来自于专业实践的过程和经验,只有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个体才能由新手发展到掌握规则、形成能力、积累经验,最后形成专门技术。没有专业实践的过程,就谈不上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更谈不上经验的积累。因此,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是成为一名理想的职业教育教师的首要条件与基本保证,而这正是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所缺乏的,必须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综上所述,要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白兆盈.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2]李建求.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教论坛,2002,(19).
[3]王珂珍,等.关于发展高职教育的几点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1997,(5).
[4]金长星,等.从实际出发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3,(Z1).
作者简介:
高红宾(1973—),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长期从事教学及教学研究。(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