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克拉申输入假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作者:周 琳




  注意课堂话语Pica和Long的研究得出结论: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因而学习者所获得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较少,不利于语言习得。也就是说,仅有可理解性输入还不足以产生语言习得,语言学习者必须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在一个有意义的环境中组合,语言学习才能真正有效。然而,赵晓红的研究发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往往占用了70%甚至90%的课堂时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因而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当学生受到推动时,语言输出才有助于他们的语言习得。由于高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很差,教师往往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来授课。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话语占用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发来的大量信息,这样会大大影响学生参与目的语交流,课堂就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因此,许多专家呼吁教师应尽量减少教师话语时间TTT(Teacher Talking Time),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活动与话语时间。
  教师除了要注意课堂上的话语量,还应该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功能丰富多彩。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最常见的功能是揭示、提供信息和获得信息。但是这并不是语言输入的所有功能项目。教师所提供的语言功能范围越宽越好,例如表示个人喜怒哀乐情绪、表达愿望和请求、表达地理方位等等的项目。但是,正如邹为诚指出,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十分贫乏,几乎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教师说得最多的是“某某题的答案是…”,“某某句子的意思是…”“某某词语的搭配是…”。这样的课堂很难保证有一定的交际。
  提供有效输入我国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较差是个普遍问题,这固然有中外文化差异、背景知识的原因,但主要还是语言文字量输入不足,学生接受的语言输入的质量不高。由于受到学生词汇量的限制,许多原文素材需要删除教学大纲规定以外的单词,因而一些课文的语言显得不够自然。其次,由于教材设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语言,导致输入的内容在信息量和趣味性上都显得不够。所以,笔者在保证教材的正常教学以外,一直注重给学生添加阅读与听力输入,选取材料时优先考虑语言的真实地道和学生的兴趣需要。笔者鼓励学生进行娱乐性阅读。笔者鼓励学生去NBA的网站浏览新闻,并积极参与网站上的投票活动,为中国篮球运动员拉票。学生出于对篮球的热爱,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根据学生自身的水平,笔者推荐他们阅读Shenzhen Daily。每次一张报纸分配到全班的六个小组,小组合作阅读之后就所读内容作出口头汇报。该报纸的词汇相对其他国内英文报纸简单一些,选材也贴近生活,有很多广告、电视指南等等真实的素材,所以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每次口头汇报的时候都很踊跃。听力方面我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学生感兴趣的广告或者卡通片片断。通常的广告语播放都比较清晰,而且很多广告创意本身就很吸引人,学生看广告都很投入,回答广告中的相关问题都很积极。
  (二)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
  大学英语课堂每周只有4~6节课,教学时数相当有限,外语学习仅仅靠课堂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英语演讲,举办英语晚会,设立英语广播,成立英语记者团。笔者鼓励学生在宿舍里用英语交谈,先委派宿舍当中一名英语水平稍高的学生作为负责人,他监督大家在宿舍当中说英语,并给同学纠错。这样一来,学生发现可以用很简单的英语交谈,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除此以外,笔者也尝试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在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英语课上,将邮箱和QQ号码与电话号码同时告诉学生。在教育领域,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也开始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通过近一年的尝试,笔者体会到,博客作为一个了解学生、服务学生的平台,可以很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提高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效率。无论是创建还是阅读博客,都是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利用博客,我们可以很容易建立互动的网上学习社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对其他同学博客上的学习内容进行评价,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学习团体,进行合作学习。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语言学习,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的能力。但是,高职生由于自卑心理和薄弱的英语基础,羞于用英语和他人交流。博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学生之间的博客可以通过成员链接互相阅读,对日志中的细节话题进行深度讨论和交流。
  总而言之,高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英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对理论的研究与应用。高职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的质量与学习者“情感过滤”的强弱。
  
  参考文献:
  [1]Dulay H.C,Burt,M.K and Krashen. Language Two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2]Krashen,S.D.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Longman,1985.
  [3]Moos R.H.& E.J. Teickett. Classroom Environment Scale Manual [M]. California: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1974.
  [4]陈英,王立新.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3).
  [5]黄勇,李庆明.浅谈博客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10).
  [6]王利华,肖凭.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10).
  [7]吴丁娥.外语教学与外语习得中的“输入”及“情感障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
  [8]吴晶.从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9]项茂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外语界,2004,(4).
  [10]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的话语量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1998,(2).
  [11]邹为诚.语言输入的机会和条件[J].外语界,2000,(1).
  
  作者简介:
  周琳(1976—),女,湖南长沙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