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卷 春秋战国政治史

 

  本 卷 提 要
  本卷是论述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史的著作。书中所涉及的时间是从公元前 770 年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 221 年秦王政灭亡六国统一中国,历时 550 年。这一时期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代,春秋时期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这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最为活跃的时代。书中对这一变革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像周王室的衰落,五霸的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兴衰,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各国的变法图强运动,各种政治制度的兴革等,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入论述。本卷兼具学术性、知识性,有助于读者对我国奴隶社会是如何消亡,封建社会是如何从奴隶社会母体中形成、发展,以至最后取胜的这一重大历史进程的了解,从而增强读者对历史脚步的感知。
  一、春秋战国政治概述
  (一)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传统上称为“东周”。这不仅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还存在东周王室的国王,是西周国王的直系子孙,而且直到战国前期,各诸侯国还把它作为天下共主,借它的名号来提高地位。像韩、赵、魏三家,早已瓜分了晋国,但它们要成为正式诸侯,还需要周王的一纸“命书”。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赐赵、魏、韩皆命为诸侯。”①直到此时,三家分晋才算“合法”。齐国的田氏在国内早已取代了姜氏的地位,但它不但不被承认为诸侯,就连同周王直接打交道的权利也没有。田氏被列为诸侯,是它通过魏国向周王请求,在魏国的帮助下才实现的。齐康公十八年(公元前 387 年)田和与“魏文侯会■泽(今河南禹县),求为诸侯。”魏文侯派人向周王说情,次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②田氏这才名正言顺地取代姜姓的齐国,受到诸侯国的认可。
  周天子的权威,直到战国中期也还有一定的作用。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 344 年),魏惠王会诸侯于逢泽,接着“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①魏惠王此举的目的是借周王的旗号来号令诸侯,演着春秋霸主们的戏。这一年距战国开始的年代已有 132 年了。
  周天子权威的彻底丧失,是在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334 年)。这一年,魏惠王与齐威王相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互相承认对方称王,这是中原诸侯国称“王”的开始。在此之前虽有楚、吴、越等国君称“王”,但那是被认为“失礼”的蛮夷君长,中原诸侯没有称王的。“王”的称号,在中原王朝的礼制中,是周天子的专利。现在诸侯国都相继称“王”,没有任何经济、军事力量的东周小朝廷,就不再被人借用它的名号来号令诸侯了。而各国国君,都想着做天下的“王”,已不需要借用他人的名义。这种政局的出现,已是战国中期的历史。所以,史书上所称的夏、商、周“三代”中的周,实包括西周和东周,亦即包括西周、春秋、战国这三个时代。因而王孙满对楚庄王说,周天下的历数是“卜世三十,卜年七百”②。西周历时 250 余年,春秋、战国历时约550 年,大致为近 800 年。
  “东周”这一名称的来历,是由于周平王把王都迁到成周,即今河南省的洛阳市之故。在这以前,周朝的王都在镐京,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12 公里处的沣河东岸。成周地理位置在镐京的东边,故称为“东周”,而王都在镐京的一段时期,就被后人称为“西周”。
  ①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①  《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章。
  ②  《左传》宣公三年。
  “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代名称的由来,却比较特殊。它是由《春秋》和《战国策》这两本书而得名的。《春秋》这一名称,本来是各国史书的名称。在古代各个国家都设有史官,“君举必书”,史官有左、右二职。“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①史官记事,本是编年体性质,一年四季所作之事都书于简牍,但不能全举春、夏、秋、冬四字来作为书名,于是概举“春”“秋”,以包括“夏”和“冬”。各国的史书都已亡佚不存了,今天所见到、被收入《十三经》中的《春秋》,是鲁国的史记。鲁国的《春秋》,因经孔子整理而入于“六经”,即孔子作为教授弟子的“六艺”之一,因而被保存了下来。后来又有左丘明和公羊、谷梁等几家作传注,这三家注在两汉时期,都先后被列为官府学校中的教本,因而得以流传至今。《春秋》所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下止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 年,左氏至十六年),中经鲁国十二位国君,历时 242年。
  “战国”这一名称,在当时就已经有人使用,但是只用来指当时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如《尉缭子?兵教下篇》说:“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战国策?秦策四》载顿弱说:“山东战国有六。”《楚策二》载昭常对楚顷襄王说:“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半也。”《赵策三》载赵奢说:“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燕策一》载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是没有变化,如《史记?平准书》说:“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以后,才开始使用②。但使用者还不普遍,像东汉班固作《汉书》时,涉及到战国时的人和事时,还常常用“六国”这一名称③。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年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起始年代,是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 770 年)迁都成周时开始,止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灭亡东方六国,统一全国。共历时 550 年。
  春秋战国之交在哪一年,从来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史书所载大致有四种①:
  1.在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 481 年。公羊、谷梁氏的鲁史《春秋》终于此年,是为了上接《春秋》书中的记载。
  2.在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 475 年。这是以周王室为标准的划分。周敬王死,其子元王即位,一个新的王年开始。司马迁的《史记?六国年表》就从这一年开始,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的古史分期也采用这一年代。
  3.在周贞定王元年,即公元前 468 年。这也是以周王的某一王即位为依据划分的。
  4.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 403 年。周王承认魏、赵、韩三家为诸侯。周王承认晋国三大贵族为诸侯,就打破了西周以来诸侯国的格局,是一种新现象。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采用的这一年代。
  ①  《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 1715 页。
  ②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 页注①。
  ③  见《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 1731、1733、1734、1742 页。
  ①  参见杨宽《战国史》,第 4 页。
  春秋战国之交,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这个转变的进程,在各诸侯国间是不一致的。各国发展不平衡,变革有先后,不好用一个具体的绝对年代来作为分界,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时代。像鲁国早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 年)实行“初税亩”,就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 562 年)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三分公室”,鲁昭公五年(公元前 537 年)“四分公室”,“皆尽征之”,就是已经封建化了。晋国“六卿”在“三家分晋”前,从新出土的《孙子兵法》中的《吴问篇》看,就实行了封建化的经济政策。他们对田制和税制都进行了封建化的改革,采用征收租税的地主制剥削方式①。但是,秦国的封建化完成,却要到商鞅变法时。商鞅第一次在秦国实施变法是在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 356 年),第二次变法是在秦孝公十九年(公元前 343 年)。可见,从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在转变当中,而有早晚的不同,选用哪一个具体年代都有它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在里面。而春秋、战国两个时代,又是以《春秋》和《战国策》这两本书得名,则以两书所记史实的起迄为相交年,是较恰当的。《战国策》是游士的说辞,不是编年史,无具体纪年。《春秋》是鲁国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 481 年(左氏到鲁哀十六年,前 483 年),以这一年作为本书的分期年代,我们以为是合理的。
  (三)春秋战国政治史的主要内容
  春秋时期,从周王朝的角度讲,仍然是姬姓的天下,周平王是西周最后一位国王幽王的太子,所不同的,只是国都迁到成周。而成周在西周时代本就有陪都的性质,号称东都洛邑。在形式上,好像是西周王朝的继续。实质上却是两个不同的时代,史称平王以后为“东周”。
  西周时期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周王的地位高、权力大,他是凌驾于诸侯国之上的,诸侯只是周朝中央政权下的地方政权。
  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与西周大变。东迁后周王室经济、军事实力大减,王室微弱,逐渐形成了齐、秦、晋、楚争霸的局面。司马迁说:齐、秦、晋、楚在西周时甚微弱,封地或百里或五十里。到春秋时“四海迭兴,更为霸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①。春秋时代,就成了霸主的天下,周王室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共主。
  霸主,本是由夏商周的方伯演变来的。《白虎通?号篇》说:“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对分封的诸侯国进行统治,任命某一诸侯国为一方的方伯,代周王对此一方较小的国家进行统治。春秋时期的“伯长”,已不是天子任命(虽然形式上还要周王承认),而是靠实力争夺,用武力迫使弱小的国家承认他的领导地位,是一种强权政治。春秋 200 多年间的政治,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政治。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以及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霸主政治。而这时的国家,从周王室来讲,是从西周的统一走向分裂。
  ①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5 年版。
  ①  《史记?十二诸年表序》。
  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三,姜姓齐国被田姓所替代。春秋时不大参与中原政治事务的北方燕国,也强大起来。再加上原来的秦、楚两国,形成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强国,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各国政治,就是“富国强兵”和“吃掉对方”,以达到中国的重新统一的政治。春秋时的政治是“争霸”,战国时的政治则是“兼并”。
  为了争夺霸权和兼并他国或者不被别国兼并,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国都进行了图强的改革运动,以适应新的形势。这些改革运动,成为各国的重大政治事件。它既使该国富强,又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前进,像对赋税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地主经济的成长;用人制度上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成文法的公布,促进了“明法审令”的封建法律制度的确立;郡县制的设置,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等等。
  春秋时大国的“争霸”,战国时七雄的“兼并”,以及围绕着“争霸”、“兼并”而进行的各国内部改革运动,国外的“盟会”和“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并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就是本书所要向读者呈献的内容。
  (四)春秋战国政治史的主要特征
  春秋战国政治史上最显明的特征是“变”,这一时期是我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从社会制度上讲,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从国家形式讲,是从统一到分裂,再从分裂割据到新的基础上的重新统一;从各种政治制度上讲,是新兴的、封建的制度逐渐代替旧的奴隶制度。
  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进行着大分化、大改组。司马迁说,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①。一颗颗旧贵族人头落地,像晋国,“八郤、五大夫、三卿”、“一朝而灭”
  ②。“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③。一个个旧时的权势豪门之家凋蔽,“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①。“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②。一股股新势力勃起,“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③,竟至陪臣——贵族家臣——执掌国政。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政治上风雷激荡的大变革时代,这一变革,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近百年来的民主革命时代才能与之相媲美。这两次变革,都对中国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推动了历史的飞速发展。
  ①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②  《国语?晋语八》。八郤指郤氏一家五人为大夫,三人为卿,因势力大,被晋厉公诛杀。
  ③  《左传》昭公三年。所指都是晋国旧贵族。
  ①  《左传》昭公三年。所指都是晋国旧贵族。
  ②  《国语?晋语九》。
  ③  《左传》襄公十年。
  二、周平王东迁和东迁后的政局
  周定王四年(公元前 603 年),楚庄王把军队开到东周王室的边界上,向前来慰问的周室大夫问起“周鼎”的轻重,大有取而代之之意。王孙满说周成王定都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现在天命未改,周鼎的轻重还不可问。因为作为姬姓的周王朝子孙,要到战国后期的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 249 年)才最后被灭,所以历史上把春秋战国统称为“东周”。实际上,东迁后的周王室,它本身已降为一个诸侯国,春秋的政治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在政治上已不是周天子的一统天下了。因此,春秋时代的政治不是西周的继续,而是跨入另一个时代。平王东迁,是这一时代的开始。
  (一)西周灭亡,平王东迁
  西周最后一位国王——周幽王的第十一年(公元前 770 年),由于他荒淫残暴,宠幸褒姒,废掉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引起诸侯的不满。申后的娘家申国国君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王都镐京。周幽王的军队大败,幽王被犬戎兵杀死,褒姒被犬戎掳去。建国 250 余年的西周王朝①就此灭亡。被周幽王废掉的太子宜臼,在申国国君申侯及鲁国国君、许国国君文公拥戴下立为“王”,这就是周平王。
  犬戎在攻破王都镐京时,不但大肆掠夺财物,还捣毁宫室。犬戎的势力,已逼近西周王都,而周平王手下已没有什么力量能同戎人抗衡。鉴于他父亲被杀的教训,镐京是不能再作为王都了,他于是将成周(今洛阳市)作为王都。把镐京旧都中被犬戎劫余的器物,连同一些王室贵族,迁移到成周,史称“平王东迁”。东周时代,亦即春秋时代就此开始。
  周平王东迁后,西边的土地并没有完全丧失,也还有一些贵族没有随着迁移。在西边的虢公翰于是拥立王子余臣在携地即位为王,称为“携王”。携地今不可考,当在关中。携王的拥立,是西都旧臣对平王的抵制②。这时的周朝出现了两个王,成为二王并立的政局。
  西边的携王,虽有留在西部的贵族支持,但力量不大。在西部被犬戎攻占后,经济已残破,而大片土地又被戎人占去。周平王原本是幽王的太子,后幽王废掉他另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而在犬戎的进攻中,伯服同幽王一道被杀死,宜臼也就成了当然的继承人。所以就是地处西陲的秦国,也不支持携王而拥戴平王。《史记?秦本纪》中载“周避犬戎之难,东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东方国家除申、鲁、许直接拥立平王外,还有晋、郑等国,《左传》隐公六年周桓公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西部的一些贵族,也支持平王,周王室大臣伯舆的家臣说:“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具备,王赖之。”①携王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①  古本《竹书纪本》载“自武王灭商,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1985 年
  中华书局出版)《自序》中说,从武王灭商至幽王灭国,积年二百七十五年。
  ②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 1992 年版,第 184 页。
  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750 年。或说晋文侯二十一年,即公元前760 年),晋国国君文侯攻杀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周平王对晋文侯大加褒奖。《尚书》中有一篇《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对晋文侯的策命书。
  携王被杀,周王室重归于统一,但东迁后的周王室已元气大伤,再无力控制诸侯了。
  (二)东迁后的周王室
  西周时期的周王室,无论土地、人口、军事、经济力量都是最强大的。而东迁后的周王室,已是昔日黄花,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主要表现在:
  1.版图缩小
  周平王东迁初期,周王室尚拥有东方以成周为中心的方六百土地。在关中岐山以东,秦国赶走戎人后,献给了周王室,名义上还属王室的产业,还可堪称“小康”。然而,这种境况,周平王的子孙却不能维持下去。
  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 655 年),晋献公借道于虞国灭掉虢国②。这件事是周王室盛衰一大变局。虢国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区,是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地,古时的桃林塞、函谷关、潼关就都在这一地区。晋国占领虢地,关中的大片土地即不能为周王室所有,就只能局促在东部的数百里间,从而降为二等诸侯国①。
  东部的土地,周王室也不能固守而逐渐缩小。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 年),楚文王灭申国,在申设县②。申国被灭,周在南方的屏障失掉,楚国的边境就直接同周相邻,所以才有楚庄王陈兵周王国边界上“问鼎”的举动。周惠王四年将虎牢以东地赐给郑国,将酒泉地赐给虢国③。虎牢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又称虎牢关、北制。虎牢以东赐郑,使周室的东境已不过虎牢关。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 638 年)秦国和晋国把陆浑之戎迁往伊川④,伊川地域在今河南省嵩县、伊川县间,本王室领有,现又被戎人占去。周襄王十七年,晋文公因平定王室内乱,支持周襄王有功,周襄王于是把黄河以北的“阳樊、温、原、欑茅”等邑赐给晋国,“晋于是始启南阳”⑤。这样,周王室所拥有的土地,东西已不足二百里,地位更加下降。
  ①  《左传》襄公十年。
  ②  《左传》僖公五年。
  ①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66—167 页。
  ②  《左传》庄公六年。
  ③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④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⑤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国语?晋语四》。
  2.财力穷困
  东周王室土地大为缩小,收入锐减,财力穷困就是自然之理。
  王室财政困难的程度,在春秋初年就显露了出来。周平王在即位后五十一年(公元前 720 年)死去,继位的桓王无力置办丧葬用品,于是派人向鲁国索求。周襄王时(公元前 651—前 619 年在位)没有乘车,也派人到鲁国去讨。周襄王死后,为置办丧具开销,又派人向鲁国要钱。因现存古籍《春秋》一书,是鲁国的史记,故所记天子与鲁国关系留于后世。周天子向他国求财的事,因不见于记载而缺如。不过周景王(公元前 544—前 520 年在位)当面向晋国使臣索要贡品,却见于史籍。周景王十八年,景王设宴招待晋国的使臣荀跞,席上使用鲁国献给王室的酒壶,景王指着酒壶说:“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晋独无有,何也?”①质问晋国不送财礼给王室。可见,周王已顾不得“天子不求私财”的祖训了。
  王室地盘小,财力弱,诸侯国与王室的地位颠倒了过来。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 518 年),郑国大臣子大叔对晋国执政大臣范献子说,要晋国照顾周王室,他引用《诗经?小雅?蓼我》篇中的“缾之罄矣,惟罍之耻”来比喻王室和晋的关系。缾字即瓶,瓶和罍都是盛酒器,瓶小、罍大。以罍比喻晋国,以瓶比喻周王室。这是十分形象而恰当的对比。
  3.天子权威迭落
  西周时期,天子要定期到全国各地视察,以考核诸侯的政绩,称为“巡狩”。诸侯定期要到王都朝见周天子,称为“述职”。东迁以后,周王“巡狩”礼就再没有进行过,诸侯也不朝见天子了。像“周礼尽在鲁”的鲁国,在鲁隐公执政的十一年中,周天子曾三次派使臣到鲁“聘问”,而鲁国却一次也未去成周朝见过周王。
  按照旧礼制,诸侯死后,儿子继位时,办完丧事,必须穿上低等贵族士的服装,到王都去朝见天子。周天子再按他父亲的爵位赐给衣冠及礼器车马,称为“受命”,这样才算合法。东迁以后,这一礼制也没有了,但受天子的“命”为合法的诸侯,还是要的。然而已不是新君到王都去“受命”,而是打发一位使者到王都去“请”,实即是要“命”。周王也只好派人把册命送去,取一个好听的名称叫做天子“锡(赐)命”。来“请命”还算是对周天子的尊重,大都是干脆不“请”,径自顾自当上诸侯。如鲁桓公,到他死时,也没有派人去“请命”。直到他的儿子鲁庄公上台,才派人向周王为他的父亲“请命”,而这时的鲁桓公已是冢中枯骨了。
  在诸侯的争霸斗争中,周天子被用作霸主号令诸侯的旗号,他们打着“尊王”的旗帜,实际是为了“尊”他们自己。晋文公在城濮打败楚国后,于践土(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武涉县东南)会盟诸侯。晋文公要想提高盟会的规格,把周襄王召来与会,周襄王只得前去。天子跌份到如此程度,以至鲁国的史官不便直接记下天子被召而往的事,从为“尊者隐”出发,绞尽脑汁,想出“天王狩于河阳(今河南孟县西)”这几个字来掩饰①。
  ①  《左传》昭公十五年。
  ①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更有甚者,如郑庄公,他公然开着军队同周王对攻。郑庄公(公元前 743—前 701 年在位)是郑武公的儿子。郑武公在周平王东迁时,拥戴有功,继承他父亲桓公在王朝为卿士的职位。郑庄公是一位狡诈而又跋扈的人,他在王朝作卿将大权独揽,周平王想任命虢公为右卿士以抵消他的影响。这事被郑庄公探听到,他立即去质问周平王。作为天子的周平王却矢口否认,平王怕得罪郑庄公,于是提出交换儿子作为“人质”以取信。周平王死后,他的孙子林继位为周桓王。桓王对郑庄公的专横,采取强硬态度,准备让虢公为王朝卿士,以分郑庄公的大权。这事又被郑庄公知道,郑庄公于是在周平王死后的次月就去抢割周人温地(今河南温县)的麦子,同年秋天又去抢劫成周的谷子①,以给新即位的周桓王一个下马威。周桓王不为所动,郑庄公从此不到王朝理政,也不朝见周王。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 707 年),就率领王室军队和卫国、陈国、蔡国的军队,去讨伐郑庄公。郑庄公也开着军队与王师对阵,周、郑军队在繻葛(今河南长葛)相战。结果周王的军队大败,郑国大夫祝聃瞄准周桓王射出一箭,射中他的肩头②。作为地处中原诸侯,且又是与王室十分亲近的郑国,公然以军队对抗王师,并射伤周天子,应被称为“大逆不道”的行为。但当时并未有一位诸侯国站出来对这一行为表示谴责,并支持周天子。郑国的这一箭,实是将天子的权威射落在地。
  4.诸侯僭越礼制,觊觎神器
  西周社会中,等级制度是严格的,所谓的“礼经三百,曲礼三千”③,以防范超过等级的越礼行为。到春秋时期,诸侯想要打破这些规定,讨厌这些条款妨碍自己的行动,都把它毁掉了④。我国古时毁书烧书的传统大致从此时就开始了,并不是商鞅、秦始皇的首创。
  进入春秋,诸侯越礼的行为就不断出现。被孔子称为“正”的齐桓公,有“庭燎之百”的越制行为。“庭燎”是夜间朝堂上点燃的火炬数。按礼制,朝堂设庭燎数是:天子百燎,主公五十,侯百子男三十⑤。齐桓公庭燎设百,显然是僭用天子礼制。
  晋文公在平定王室内乱后,受到周襄王的礼遇,并设宴招待。在宴席上,晋文公却公然向周襄王“请隧”,即死后用天子的礼制下葬,遭到拒绝。周襄王说,这是天子的制度,周室的天下还存在,就有两个王出现,叔父你也是会不高兴的。周襄王于是把黄河以北的八个邑赏赐给他,作为补偿①。
  其实,在丧葬制度上,一些诸侯国早已越礼,不仅是“二王”,不知有多少“王”了。1956—1957 年在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发掘虢国墓地,在 1052 号墓内出土七件铜鼎六件铜簋,是一套大牢七鼎的礼数②。按礼制,天子用大牢九鼎,诸侯国君用七鼎。但在此墓中出铜戈一把,上有“虢太子元徒戈”六字,知此墓是虢国君太子的墓。按礼制,太子葬礼应比国君低一等。虢太子用大牢七鼎,虢国君一定是大牢九鼎,用天子的葬礼。晋文公向周王“请”不准,虢国君却不请而擅自僭用。
  ①  《左传》隐公三年。
  ②  《左传》桓公五年。
  ③  《礼记?礼器》。
  ④  《汉书?艺文志》云:“及周之衰,诸侯将踰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
  ⑤  《礼记?大传》及孔颖达疏。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国语?晋语四》。
  ②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28—30 页。
  虢国一个小国,周平王、桓王都有意任用虢国君为王室卿士,并由此惹恼了郑庄公。受周天子重用有加而在王朝任职的一个小国,在国内都僭用天子的礼制,其他国家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进入春秋时期以后,由于周王地位衰微,僭用天子礼制,当是已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到战国时期,周王的权威更微弱。各诸侯国内的贵族纷纷起而打倒国君。像晋国由赵、魏、韩三家瓜分,齐国被贵族田氏取代。诸侯倒霉,新的贵族起而为诸侯。新贵族上升为诸侯,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在周显王三十五年,首先由晋国贵族升为诸侯的魏国与替代姜姓齐国的贵族田齐,在徐州相互称王,接着在周显王四十五年,韩、赵、魏、燕、中山五国国君互相承认王号。这其中除燕国是西周旧封国外,其它四国都是从贵族爬上诸侯国君的地位或者是由异姓建立的国家。这些新贵族先在国内夺取了政权,后又称“王”,向天子的目标进军。此后,其他大小诸侯国君,也纷纷仿效称王。从此,周天子独专的“王”号丧失,就成为一个小诸侯国君,而诸侯却都成了名符其实的大国“天子”了。
  5.周王室的灭亡
  周王室在东迁后土地一天天缩小,内部又多次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见下“宗法制度崩溃”),王室更加衰弱。到战国时期,小小的周王室发生分裂,分成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
  周考王(公元前 440—前 426 年在位)封他的弟弟揭于河南,即王城,号为西周桓公。桓公的孙子惠公继位后,封他的小儿班于巩(今河南巩县),以侍奉周王,号为东周惠公。这本是在周王室下的两个贵族称号。东周公虽封地在巩,因他侍奉周王,而周王居于成周,实际拥有成周地区。王城在西,成周在王城东。王城和成周都有王宫,故称为东、西周。
  周赧王即位(公元前 314 年)后,东周和西周实行分别治理,各自为政并互不相统属。毫无力量的周赧王又从成周徙都西周王城,只是寄居于西周君下。西周和东周这两个小政权,后竟至互相攻伐,兵戎相见。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 256 年),秦国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今河南登封县境),西周君恐惧,于是打着周王的旗号,想联合东方诸侯“合纵”攻秦。秦昭王大怒,特派将军摎讨伐西周。西周君忙赶到秦国叩头谢罪,把所辖的 36 个城邑和人口 3 万全部献给秦国。
  秦国接受了西周君献上的土地、人口,放西周君回到国内。在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君和赧王相继死去,秦国把周王室传国的九鼎取去,又把西周君文公迁徙到意狐(即■狐聚,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北),西周灭亡。西周灭亡后七年(公元前 249 年),秦庄王灭东周。至此,东、西周两个小政权皆被秦灭①。历史上存在了 800 多年的姬姓周王朝②,就此灭亡了。东周灭亡 28 年后,秦始皇便灭掉了东方六国。从此以后,分裂的中国,又重归统一。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皇甫谧说:“周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
  (三)王纲解纽,宗法制度崩坏
  西周时期的王权,是和宗法制度紧密相结合的。《诗经?大雅?公刘》:“食之饮之,君之宗之。”汉人毛苌传注说:“为之君,为之大宗也。”是大宗即是国君。
  宗法制度上的“大宗”即是“嫡长子”系统。与大宗相对的是“小宗”。“小宗”即是嫡长子以外的其他诸子的系统。所谓“嫡长子”是国王(或贵族)法定正妻所生的长子,其余的为庶子。按照宗法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嫡长子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因为国王、贵族都是多妻多子制,有这一宗法制度,就避免了王位的争夺。
  嫡长子继承父位为国王,其余诸子则被分封为诸侯,为小宗。国王在宗庙中主持祭祖时,小宗要参加。从国家政权上讲,嫡长子是国王、国君;从宗法制上讲,嫡长子是大宗,是宗庙中的主祭者。诸侯、贵族在自己的国内、家族内,也实行相同的宗法制。也有大小宗的区别。诸侯的嫡长子继位为诸侯,是大宗。诸侯的其他儿子被封为卿大夫,为小宗。诸侯在国内是大宗,但在王国内,对天子而言,又是小宗。这样就把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成为王位继承上的纲领,被称为“王纲”。西周时的国家政权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进入春秋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大变。东迁后的周王朝力量削弱,而诸侯国力量强大起来,诸侯与周天子间大宗、小宗的关系就动摇了。像郑庄公以军队抗击王师,就充分说明了这种现象。
  不仅如此,解决权力继承问题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已大遭破坏。由此而引起内部纷争,又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力量,也打乱了旧秩序的平衡。西周王朝的灭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亡于继承制的破坏。周幽王宠幸褒姒而废掉宜臼的太子位,而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引起王室内部混乱,就是周天子开了破坏嫡长制度的先例,影响是很大的。进入春秋以后,王室内部庶出子弟间争夺王位的斗争事例一再上演:
  周庄王三年(公元前 694 年),王室大臣周公黑肩欲杀庄王而立庄王弟王子克,事败露,周公被杀,王子克逃到燕国①。
  周惠王二年(公元前 675 年),周惠王的叔父王子颓在大夫■国、边伯等 5 人的支持下,将惠王赶下台,立王子颓为王。此事使王室内乱历时两年,后在郑厉公和虢公林父的帮助下,才将王子颓一伙杀掉②。
  周襄王三年(公元前 649 年),周襄王的异母弟王子带联络戒狄人,欲攻杀襄王自立。襄王得知后打算先下手,王子带逃到齐国。周襄王十六年,王子带在周王室大夫和狄人的支持下,卷土重来,把周襄王赶下台,襄王逃到郑国的汜(在今河南襄城县南)避难。后来在晋文公的帮助下,杀掉了王子带,襄王回国,这场斗争才平息①。
  周景王死(公元前 520 年)后,景王的庶子王子朝与王子猛争位,杀王子猛。在晋国的支持下,立王子猛弟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的党羽在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前 504 年),把敬王赶出王都②。
  ①  《左传》桓公十八年。
  ②  《左传》庄公十九年,二十一年。《国语?周语上》。
  ①  《左传》僖公十一年、二十五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定公六年、七年。
  周定王二十八年(公元前 441 年)死,长子去疾立为哀王。哀王即位仅 3 个月,就被他的弟弟叔杀死,叔自立为思王。思王上台只 5 个月,又被他的小弟弟嵬杀死。嵬自立为考王③。这三兄弟互相残杀,周王室的地位也就更加微弱。
  而各诸侯国内,为争夺国君权位的斗争,更是层出不穷。
  像春秋时“犹秉周礼”的鲁国,鲁桓公杀隐公而即国君位④。鲁庄公死后,他的三位弟弟争立自己的代理人。小弟季友立公子般,不到 3 个月就被长弟庆父杀死。季友又立公子启方,为闵公。闵公立不到两年,又被庆父杀死。季友再立闵公的异母兄公子申,是为僖公。庆父失败逃往国外,后被迫自杀⑤。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当然,庆父死后,鲁难仍未能“已”。鲁文公十八年(公元前 609 年)死去,他的正夫人无子,其二妃却都生有儿子。长妃齐女哀姜,生子恶及视。次妃敬嬴,生子俀。按照嫔妃排行和“立子以贵”的原则,哀姜所生的儿子当立。但敬嬴与大臣襄仲私下串通,杀了公子恶及其弟视而立公子俀,即是鲁宣公。哀姜被逼回到娘家齐国,临行时她哭着在鲁国都大街上喊叫道:“天呀!襄仲无道,杀死嫡子而立庶出为国君!”凡听到的人都为之流泪①。鲁昭公更是被大臣季孙氏赶出国门,在外居住了 8 年。鲁国无君,政权却照样运转,可见国君已成为可有可无的了②。
  其他诸侯国这类争夺的事例也常见。像齐桓公同公子纠争位。齐桓公死后,5 个儿子争位,尸体 3 个月无人收殓,致使蛆虫爬出屋外③。晋国的曲沃一支与国君争位,前后达 67 年④。晋献公杀太子申生,立宠姬骊姬所生的奚齐为太子,致使晋国处于长期内乱之中⑤。晋国为防止国君诸子争权,把除太子外的其他诸子全部打发到国外,而任用异姓贵族。但晋国政权最后还是被三家异姓贵族瓜分了。楚成王的太子商臣,听到其父打算废掉他另立他子时,派兵包围王宫,逼其自杀。成王要求吃熊掌后再死,因熊掌一时难熟,以拖延时间待变。商臣不许,说熊掌难熟,逼他立即自杀。商臣逼杀其父后,即位为楚穆王⑥。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 33 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 3 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 12 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 6 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 3 起⑦。这种弑君、逐君的风气,是由于宗法制规定的继统制度遭到破坏,固有的社会秩序因此而崩溃所致。
  ③  《史记》卷四《周本纪》。
  ④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⑤  《左传》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闵公元年、二年。
  ①  《左传》文公十八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三十二年。
  ③  《韩非子?十过》桓公“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史记?齐世家》:“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
  ④  《史记?晋世家》。
  ⑤  《左传》僖公九年、十年、二十三年。
  ⑥  《左传》文公元年。
  ⑦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乱贼表》。
  宗法制度的破坏,固有社会秩序的崩溃,奴隶主贵族的高压统治松动,下层国人活跃起来,并逐渐在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人议论国事,大臣们在朝堂公开讨论国事,在重大紧急关头国君召集国人征询意见等等,一股重民、民主的政治空气出现了。在争夺权力的斗争中,一批批旧贵族从历史舞台消失,一批批“筚门圭窦”之人的地位上升,成为新兴的封建阶级。从此,中国社会就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封建社会时代。
  (四)春秋时期的列国疆域
  春秋时期的争霸斗争,与当时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像郑国地近东周王室,可利用同王室关系的有利条件,从而郑庄公、厉公首先在诸侯中称雄,而秦国地处关中,有利向西发展,但东有崤函险关被晋国控制,使它不能东进中原。晋、齐、楚地处边裔,有利发展,故很快成为强大的国家。所以,地理位置与政局往往关系甚大。
  春秋时期,据统计可考的国家有 120 个①,其大国有 15 个②。这 15个大国的地理位置可约略指出。
  1.东周王室
  东周王室以今洛阳为王都,东迁初年,东部拥有“方六百里”的地盘,西部关中岐山以东地区还为王室所有。王室疆域北达太行山南,南到河南汝州、南阳盆地,东过虎牢关。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 655 年)晋献公灭掉虢国,关中地方丧失。后黄河以北赐给晋,虎牢以东赐给郑,申地(南阳)被楚侵占。到了春秋晚期,周王室只拥有洛阳周围的几个县。
  2.秦国
  秦国在西周初年是一附庸小国,地在犬丘(今甘肃天水附近),后渐次东进。秦襄公因以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周平王封为诸侯。秦文公时(公元前 765—前 716 年在位)占有岐山以西的地方,建都在“■渭之会”(今陕西眉县境)。秦宁公(铜器铭作宪公)二年(公元前 714 年),迁都平阳(今陕西宝鸡县东阳平村)。秦德公时(公元前 677—前 676年在位),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县南)。秦都雍城遗址,今已发现。秦国地域西到甘肃东部,南到秦岭北,东到陕西东部,同晋国相邻。
  3.虢国
  虢国虽不在大国之列,但其地理位置对周王室却很重要。虢国大致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地区,即王都的西北边,辖有控扼出入关中的崤函关隘。所以周平王、桓王都一心要立虢国君为王室卿士,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一通道。周王室“跨河南北有虢国桃林之隘,以呼吸西京”。“晋灭虢而镐京之消息中断。”①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655 年)灭虢,目的也在控制出入关中的这一要地。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疆域表序》。
  ②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表列十二诸侯,加上周及吴、越,共十五国。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疆域表》周表后按语。
  4.晋国
  晋国是周武王子唐叔所封的国家,初封于今太原,称为唐国。唐叔之子燮父迁都于晋水旁而改国名为晋。燮父的孙成侯迁于曲沃(今山西闻喜县),穆侯(公元前 811—前 785 年在位)迁到绛,即今山西省翼城县,故又称为翼侯。1992 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翼城县与曲沃县间的天马——曲村进行发掘,发现一处面积约 8.75 平方公里,时代为西周至春秋初年的晋国遗址。发掘的 7 座大墓中,出有带“晋侯”铭文的铜器①,应是西周以来的晋国都城。晋景公十五年(公元前 585年)迁都新田,即今山西省侯马市②。晋国疆域初年在今山西中部地区,晋献公灭虢、虞二国,控制崤函通道,阻隔秦人东出。晋文公受周襄王赏温、原、赞茅等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土地,晋国南境就越过太行山,达于黄河北岸了。这一地区在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古以山南水北为阳,故称为“南阳之田”。晋国的西境越过黄河,称为“河西地”。东境至河北西部与燕国相接境。
  5.燕国
  燕国是周召公封国。其国都在今北京市西南的房山县琉璃河。这里已发现一处大型古代遗址,有城址、墓群、车马坑等。铜器铭文中有“匽侯”这一名字,匽即燕字③。不过燕国在春秋时期没有涉足中原的争霸政治事务。它只是在战国时期,才南下与中原诸雄争长短。
  6.郑国
  郑国立国日短,到周宣王时才封他的弟弟王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是为郑桓公,这已是西周的晚期了。周幽王即位,郑桓公在王朝任司徒的职务,主管民政事务。他见周幽王荒淫昏庸,感到周王朝江山不稳,便向史伯请教后退的路。史伯劝他到东边的虢、桧两国间建立领地,郑桓公听从了这一建议。待幽王被杀,郑桓公的儿子武公护送平王东迁,随即灭掉桧国,在今河南新郑建国。称为“新郑”,是对陕西华县故地“旧郑”而言。郑国西与东周王室相邻。
  7.陈国、蔡国
  陈国在郑国东方,今河南省淮阳县。陈国妫姓,相传是舜的后代,周初舜后代胡公就封。
  蔡国在今河南省东南的上蔡县。蔡国是周文王子叔度所封,至蔡平侯时(公元前 530—前 522 年在位)迁于今新蔡县。陈、蔡二国位于晋楚之间,后均被楚国所灭。
  8.楚国
  楚国地在今湖北西部的荆山一带,故楚又被称为“荆”。周文王时封熊绎于楚,居丹阳,在今河南省淅川县境的丹水和淅水交汇地。楚人■姓,相传是祝融之后。楚国在周初与周人友好,至昭王、穆王以后,就逐渐与周王朝为敌。周宣王时封申侯于申(今河南南阳地区),就是为防备楚人。
  到春秋初年,楚国势力强大,北到河南南部,东到湖北东境,南已到湖南境内。楚初封为子男爵位,自认国力强,要周桓王为他“提级”。但桓王不准,楚人一气之下自己称王。楚文王元年(公元前 689 年),迁都于郢,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这里还有当时的城墙、护城河等遗迹,城内外已发现大量的遗迹和遗物。到春秋后期,楚国已东至今安徽省境内,同地处江苏的吴国频繁地进行着战争。
  ①  《曲沃曲村发掘晋国墓地》,《中国文物报》1993 年第 2 期。
  ②  《左传》成公六年。
  ③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考古四十年》,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42—49 页。
  9.齐国与鲁国
  齐国在今山东省的东部和北部,有靠海的优越自然条件。初封君是著名的姜太公,国都在营丘(今山东乐昌县东南),后迁到临淄(今淄博市)。齐的东境是纪国,再向东的胶东半岛上是莱夷,北境与燕国相邻,西南的泰山山脉是同鲁国的天然分界。
  鲁国在齐国的西南,据有今山东省的西南部,国都在曲阜。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在王朝任要职,由他的长子伯禽主持国政。鲁国初封地可能在今河南鲁山地区,管蔡之乱平定后才迁到今山东曲阜。《诗经?鲁颂?閟宫》先说:“王曰叔父,嘉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其后又说:“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赐之山川,土田附庸。”此乃是初封于鲁,续封于东①。鲁地在成周南,“东”即指今新地曲阜。
  鲁国在周初是头等大国,它谨守着西周的礼制。到春秋时由于东受制于齐,西受阻于宋,国内由“三桓”专政,国君无所作为,于是降到二等国家。
  10.宋国
  鲁国的西边是宋国。宋国是商朝人的后代,始封君是殷纣王的长兄微子启。国都在今河南商丘。宋国在春秋时一度活跃,宋襄公(公元前650—前 637 年在位)以仁义之师图霸未成功,自己也丧了命。宋国夹在晋楚两大国间,同郑国一样,备尝战争之苦,所以到春秋中期晋楚两个集团结盟休兵,都是由宋人出面撮合的。
  11.卫国
  卫国是周文王子康叔所封,国都在今河南淇县,古称朝歌,是纣王的别都。康叔的后代却没有什么作为,特别是卫懿公(公元前 668—前661 年在位),把一门心思放在养鹤上,不关心臣民的生计。当北方狄人来侵时,无人出战。卫懿公只得自己上前线,结果战死,国都朝歌被攻破。偌大一个国都,逃出来的只有男女 730 人①。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戴公才得以暂居于曹(今河南滑县),卫文公迁都于帝丘(今濮阳市),国家才算保存下来。
  12.吴国和越国
  吴国和越国是春秋后期崛起于我国东南地区的两个强国。吴国在江苏太湖流域,国都在姑苏(今江苏苏州市)。越国在今浙江省,国都在会稽(今绍兴)。
  吴国相传是周文王长兄太伯的后代。但是吴国的事迹直到春秋中期,鲁宣公八年(公元前 601 年)才见于记载。是年楚灭舒蓼,在滑水旁与吴越结盟。此时吴国还很弱小。吴国的强大与楚国逃亡国外的臣僚相关。楚国巫臣的族人被令尹子重及司马子反迫害,他为报仇,向晋景公请求联吴抗楚(巫臣从楚到晋已做官)。晋景公同意,巫臣到吴后,“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吴“是以始大”②,成为楚国心腹之患。后来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庐夺得政权,又协助夫差治国,使吴国能攻破楚国都郢,而北上中原争霸。
  ①  傅斯年:《大东小东说》,载《史语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册。
  ①  《左传》闵公二年。
  越国相传是夏朝国王少康的儿子所建的国家,见于记载也较晚。楚国为了对付吴国,所以在吴国的后方扶持越国,楚越联盟对付吴国。越国终于灭掉吴国,迫使吴王夫差自杀。越国灭吴后,把都城迁到吴国都姑苏,后又北迁到琅玡(今山东胶南县南),以便北上中原争霸。到战国后期,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306 年),被楚国灭掉。
  在这些大国间,错杂着许多小国,它们既是大国间的缓冲地,又是大国蚕食的对象。如齐国在春秋时兼并 10 个国家,晋灭国 18 个,秦灭国 12 个,楚灭国 42 个。就是二等的鲁国也灭国 9 个,宋灭国 6 个①。被灭亡的国家,大多成为大国的一个县或邑,清人顾栋高说:“终春秋之世,而国之灭为县邑者强半天下。”②
  ②  《左传》成公七年。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疆域表》。
  三、春秋前期的霸政
  霸政是春秋时期政治史上的特点。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中的边区大国,在吞并周围小国和落后民族中,强大起来。从而在春秋时出现“秦晋齐楚代兴”的局面①。春秋时在争霸斗争中,虽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却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喊着“存亡继绝”的口号,以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目的。
  (一)春秋初期的列国争雄
  春秋时期争霸斗争的序幕,是由郑国拉开的。
  郑国虽然是一个二等国家,在春秋初年它却有着便利的政治经济条件。郑国地处河南中部偏北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农业生产发达。在地理位置上,居天下之中,是东西南北交通要道,所以商业特别活跃。郑国建国初就同商人订立了相互支援的盟约②,这在当时列国中,是仅有的事例。国家准许商人自由贸易,不干涉商人的活动。像弦高这类大商人往来于各国间。这对郑国的经济,无疑是有利的。
  在政治上,郑庄公凭着他的祖及父在王室任卿士的王臣地位,继续任周王朝卿士,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在地理位置上又与周王朝疆土相邻,就更便利郑国利用王室的旗号。
  春秋初期,列国的形势对郑国也十分有利。西边的秦国正与戎人酣战,无暇东顾;晋国困于内部大小宗间的争夺;楚国专事向南发展,扫荡汉阳诸姬小国;齐国虽是东方一大国,国君齐襄公昏庸,内部矛盾重重,国力不强,它受到西边鲁国的阻挡。鲁国在西周初年本是以大国就封,到春秋初年国力也不算弱,有“公车千乘”,“公徒三万”①的军事力量,曾 4 次打败宋国,两次打败齐国。齐鲁间互相斗争,力量抵消。郑国所遇到的对手,只有东边的宋国,北边的卫国。郑庄公采取联合齐、鲁,夹击宋、卫的“远交近攻”战略,成功地战胜了宋、卫。
  郑国首先同卫国发生战争,起因是卫国人支持郑庄公的政敌。
  郑庄公有位同母弟名段,称为叔段,因后来逃到共地(今河南辉县)而称为“共叔段”。叔段受到其母姜氏的宠爱,还在郑庄公父亲武公在世时,姜氏就曾建议废庄公而立叔段为继承人,武公未同意。武公死后,姜氏替叔段请求大的封地,叔段也招募军队,储备粮草准备起事。这一切都没有瞒过郑庄公的眼睛,当他得知叔段与姜氏约定日期起事的消息后,派大军提前行动。叔段顷刻瓦解,只身逃到国外。
  叔段有个儿子叫公孙滑,在他父亲作乱失败后逃到卫国,卫桓公收留了他,并派兵夺取了郑国的廪延(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以此同郑国抗衡。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郑庄公以王臣的身份率领周王室及虢国的军队,打到卫国的南郊,并以周王的名义,要求邾国出兵相助。邾与鲁国友好,就去联络鲁国一道出兵。鲁国国君隐公虽然不同意,他的大臣公子豫却径自带着军队助郑攻卫,并在翼(今山东费县西南)与郑、邾结盟。由此可见鲁国国君权力的微弱。鲁隐公三年,郑国与齐国在石门(今山东长清县西)结盟,这样就使郑国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
  ①  《国语?郑语》。
  ②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①  《诗经?鲁颂?閟宫》。
  就在郑国与齐鲁结盟时,宋、卫也联合起来对付郑国。
  鲁隐公三年宋穆公去世,他将君位传给其兄子与夷,就是宋殇公。穆公的儿子公子冯出走到郑国以避殇公,宋殇公对公子冯当然不放心。就在此时,卫国也发生内乱。卫庄公宠妾生子州吁,很受卫庄公宠爱,并让他掌握兵权。卫庄公死后,太子完立为君,即卫桓公。鲁隐公四年州吁杀死卫桓公自立为君。他为了稳定国内人心,求得诸侯的承认——当时诸侯新君即位,要得到诸侯承认地位才算稳固,于是向宋殇公表示,愿帮助除掉政敌公子冯。宋殇公当然赞同。当时陈、蔡两国同卫相好,于是在这年夏天,宋、卫、陈、蔡四国联合进攻郑国,四国联军把郑国都东门围困了 5 天,被称为“东门之役”。秋天,宋国向鲁国请兵,鲁隐公还是不同意。公子翚同公子豫一样,不顾国君反对,带领鲁国一支军队参加伐郑。这次宋、卫五国联军把郑国的徒兵(步兵)打败,并抢割了郑国的稻子。
  卫国州吁帮助宋国打了两次胜仗,但国内人心还是不服。不久就被大臣石碏用计杀掉。卫国人从邢国把公子晋接回,立为国君,就是卫宣公。
  卫国虽然换了国君,与郑为敌的国策未变。郑国两次失败,也不甘心罢手。鲁隐公五年,郑军攻卫,打到牧地。卫国则联合南燕国(姞姓,周初封黄帝之后,地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加以抗击。郑国设下伏兵,很快将南燕军打得大败。接着调动周王室军队攻打宋国都城。
  宋国吃不住郑国联军进攻,于是派人向鲁国求援。鲁隐公已知郑军的进展,也准备相救,他却故意问宋国使者郑军到了宋国什么地方,宋使者见他明知故问,就用讥讽的口吻答道:“还没有攻进国都去哩!”兽隐公一听也生气,便对宋使者说:“既然你们国中没有危险,我就不便过问了。”于是叫声送客,也不派兵援宋。
  宋国使者的愚蠢给郑国提供了良机,郑庄公立即派人同鲁国拉关系,并提出用郑国在泰山脚下的一块祭田与鲁国在许地的田相交换。这笔交易做成,鲁隐公亲自同郑庄公相会,两国反而日益友好起来。
  在郑、宋两国互相攻战中,东方的齐国想出来发挥它的作用,出面调解郑、宋关系。郑国碍于齐国的面子,同意讲和。鲁隐公八年,齐、郑、宋、卫在瓦屋(今河南温县西北)结盟修好。
  瓦屋之盟后,宋国人因内部混乱,没有按期朝见周王,郑庄公以此为口实,以王臣的身份讨伐宋不朝王(其实当时一般诸侯多不去朝见周王),正式打出“尊王”的旗号,齐、鲁等大国也派兵响应。鲁隐公十年,郑、齐、鲁三国国君在老桃商讨伐宋。战事一开始,鲁军在菅(今山东单县北)打败宋国军队,接着郑国军队攻下郜(今山东武成东南)和防(今山东金乡县西南)两邑,并把这两邑送给鲁国。三国军队向宋国腹地推进,打到宋国国都郊区。
  这次战争本邀请了郕国(今山东范县东南)和许国(今河南许昌),但两国却不出兵。郑军很快把郕国灭掉,接着三国军队进攻许国。许是小国,不能抵敌,很快攻下,国君许成公逃到卫国避难。郑国把许国一分为二,东部属郑,派大夫公孙获治理。西部立许庄公弟许叔为国君,由郑国大夫百里辅佐,仍为许国,实为郑所有①。
  郑国在对宋、卫征战的同时,还两次打败北方的戎人。鲁隐公九年北戎伐郑,被郑国设埋伏打败。鲁桓公六年(公元前 706 年),北戎侵犯齐国,齐不能抵敌,求救于郑。郑派太子忽率军相救,抓获北戎大良、少良两位大将,斩首 300 余,北戎人失败逃归。
  郑国经过几次胜利,声威大振,齐、鲁这样的大国皆听从指挥。宋国归服,卫国也来讲和,所以后世史家称“郑庄小霸”。
  正当各国畏服郑国时,郑庄公却在鲁桓公十一年五月死去。他有 8个儿子,有 4 位参与对国君君位的争夺。其中 3 位被杀,只有郑厉公得到善终。
  郑厉公名突,是宋国雍氏女所生。雍氏胁迫郑国大臣祭仲,在鲁桓公十二年立为国君。宋国人因拥立有功,不断索贿,不久厉公就同宋国翻了脸。祭仲也因拥立有功,在国内专权,郑厉公不堪忍受,决计除掉他。但因用人不当,计谋泄露,祭仲先下手,厉公被迫逃往蔡国②。后来他潜回郑国栎邑(今河南禹县),并以此为根据地,在大夫付瑕的帮助下,于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 680 年)夺回君位。
  郑厉公本是个有雄心、有作为的人。但他在外流亡 18 年,再次夺得君位,政局己发生变化,东方的齐桓公上台已 6 年,形势对郑是不利的。但郑厉公还是抓住“勤王”这面旗帜,风光了一阵子。
  鲁庄公十九年,周庄王的儿子王子颓在■伯、边伯、詹父、子禽、祝跪(称为五大夫)和苏氏的支持下作乱。又因周惠王收留了卫惠公的政敌公子黔牟,卫国也联合南燕国协助王子颓,将周惠王赶出王都,立王子颓为王。郑厉公出面调解未成,于是逮捕了南燕国君仲父,并把周惠王安置在栎邑。次年,正当王子颓一伙聚集喝庆功酒时,郑厉公与虢公联合进攻王都,王子颓和伙同作乱的一批人被杀。郑厉公把周惠王接回王都。周惠王为感谢郑厉公,把虎牢关以东的王室土地赐给郑国。
  但是,郑厉公的业绩却功亏一篑。即在他“勤王”获成功,受虎牢赐土的当年五月死去了。若郑厉公不早死去,齐桓公的霸业将不会那样顺利到手,“尊王”的旗帜说不定郑厉公还要举一阵子。郑厉公失策之处是想除掉权臣,却用人不当,终至下野在外 18 年,自己消磨了时光。因政局变化,机遇错过。不然,他是会有一番作为的。
  (二)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郑国庄公、厉公虽然在春秋初年,利用他们在王室为臣的政治地位和近于王室的地理位置,打着周王的旗号,活跃了一阵子。但由于郑国的国家小,当时附从它的国家也不多,所以郑国的国君们,还没有能称得上“霸主”的政治地位。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应是齐桓公。
  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  《左传》桓公十五年。
  1.齐桓公上台与任用管仲
  齐桓公名小白,是齐僖公(公元前 730~前 698 在位)之子。齐僖公死后,由长子襄公继位。齐襄公是一位昏庸之徒,好酒色,忌妬心重,诛杀无度,他的兄弟和大臣们都纷纷逃到国外避难。公子纠在管仲、召忽保护下逃到了鲁国。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了莒国。鲁庄公八年(公元前 686 年)齐襄公被无知杀死,接着无知又被雍廪杀掉,齐国国君位空缺。公子纠和小白都回国争夺君位。小白与齐国正卿高傒关系好,高傒先派人到莒迎接小白。管仲见公子纠不能先到齐国,就自动要求带一队人马,强行军赶到小白所经的路上埋伏,打算先杀死他。当小白一行人到来时,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中。公子纠一行知小白已除,缓缓来到齐国,但当他们到达国都城下时,却听到小白已当上国君好几天了。
  原来管仲一箭正好射在小白的带钩上,小白当时也吓了一跳,虽未受伤却机智地装死倒下,麻痹了管仲。管仲以为得手,赶路也就不急了。小白却催动队伍,急速入城,在高氏等的拥戴下,当上了国君。
  公子纠是鲁国的外甥,没能当上国君,鲁国当然不肯甘休,就把军队开到齐都临淄以东的乾时(今山东桓台县南),向齐国进攻。结果鲁国军队大败,国君鲁庄公的坐车也被齐军缴获,他只得弃车改乘驿传车返国①。
  齐桓公趁乾时的胜利,命鲍叔牙带着军队逼迫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并一再声称要活的管仲回齐,受齐桓公处罚。原来鲍叔牙与管仲私交很好,他了解管仲的治国才能,已向齐桓公作了推荐,所以一定要活着的管仲回齐。鲁国也知道齐国要重用管仲,有人建议将管仲杀掉,但鲁庄公害怕齐国大军,加以乾时战败的畏惧心理,所以只得按照齐人的要求办:杀死公子纠,囚禁管仲交给齐人。召忽不愿返齐,公子纠被杀,他也自杀了②。
  管仲回到齐国后,受到齐桓公的隆重接待,破格任命为国相,主持国政。鲍叔牙自甘居管仲之下。鲍叔牙和管仲交谊深厚,世称“管鲍之交”。管仲后来在哀悼鲍叔牙时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表达两人纯真的情谊。齐桓的霸业是五霸中最受称道的,孟子说:“五霸,齐桓为盛。”①齐桓的霸业全赖管仲的扶持,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②
  2.管仲的改革措施
  齐桓公上台后,急着向外发展,灭掉东边的纪国,西边的谭国、遂国。但是齐国由于齐襄公的荒淫,内部斗争不断,虽为东方大国,却国力不强。在政治上跟着郑国走,北戎来侵还要求助于郑国的帮助。鲁庄公十年,齐桓公要降服鲁国,派大军攻鲁,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县北)被鲁军打败。于是接受管仲建议,改革内政,加强国力。管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左传》庄公九年。
  ②  《左传》庄公九年。《国语?齐语》
  ①  《孟子?告子下》。
  ②  《论语?宪问》。
  (1)“相地而衰征”
  这项措施有两个内容:
  一是承认土地的现实占有状况,二是改劳役助耕制为收取实物地租。从西周晚期以来,在农村公社中实行的一夫百亩的定期土地分配制,就逐渐行不通了。恢复往日的井田制已不可能,管仲于是承认现实,以实际占有土地的多少和土质的美恶,征收实物赋税,使负担合理一些,这一变革,是对传统井田制的否定,但却收到很好的效果。达到了“民不移”③,不再逃亡躲避沉重的负担了。
  (2)设“轻重九府”,通鱼盐之利
  齐国靠海,鱼盐资源丰富。管仲实行鱼盐出口免去关税的优惠政策,调动国内外商人的积极性。管仲又根据丰歉年和各地物产的不同,设“轻重九府”,即设立国家仓库,谷贱时买进,贵时卖出,以平抑物价,调节货物。
  (3)实行“叁国伍鄙”制,以整顿行政组织
  在春秋以前,我国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实行的国野制度。这一格局,到春秋时还大体保持着。管仲的“鄙”,即是野。管仲“三国伍鄙”制是,把国中划分为 21 个乡,其中士乡 15 个,工商业者乡 6 个。使士(武士)、工、商三种人各自聚居在一起,不相混杂。并以五家为轨、十轨为一里、四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的轨、里、连、乡制编制起来,各设长官治理。一乡两千家。将野鄙中划分为五属,其建制形式是:三十家划分为一个邑,十邑为一卒,十卒为一乡,三乡为一县,十县构成一属。每属有户数 9 万家。各级设长官治理,规定每年对官吏考核一次,对政绩佳者奖励提拔,对政绩劣者,给以惩罚。还规定各级官吏要向上一级报告本辖区内的优秀分子和不良之徒。隐而不报,也要受罚①。这样就强化了国内治安,加强对百姓的控制。
  (4)军事上,“作内政以寄军令”,实行兵民合一
  具体作法是:国中 15 个士乡,每家出一人为士兵,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对应结合起来。平时的行政长官,战时则为军事长官,其对应关系如下表:
  




  
  五乡为一军,15 个士乡出 3 万人,组成三个军。由齐桓公和两位“命卿”(周天子册命的卿)国氏、高氏各率领一军。同住一轨的人,编为一伍,他们从小生长在一起,互相了解,关系密切,患难与共,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为了充实军备,管仲还采取用兵器和铜块赎罪的办法。死罪可用一副上等犀甲和一支戟赎免。轻一些的用一副皮甲和一支戟赎免,小罪用铜赎免。对诬告别人的罚 12 支箭。国家得到不少金属,用来制造兵器和生产工具,“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试诸壤土。”①
  为了加强国君的权力,管仲要齐桓公“慎用其六柄”。六柄就是指生、杀、贫、富、贵、贱的权柄。这些权柄皆由国君桓公掌握,但要“慎用”。他还建议齐桓公实行“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的政策,带有初期法家的作风。
  经过管仲的改革,齐国经济发展,军队强大,社会安定,成为崛起于东方的大国。
  ③  《国语?齐语》。
  ①  《国语?齐语》。
  3.齐桓公“尊王攘夷”的霸业
  齐桓公执政初期,郑厉公曾一度“勤王”,但很快就病死。周王室微弱,华夏文化有被丧失的危险。
  当时北方的戎人势力大涨,虽经郑庄公两次打击,但威胁仍未解除。不久北戎大规模南下,灭邢国、卫国,横行于黄河以北。南方的楚国也兴起,灭申、息、邓,降服蔡国,侵凌郑国,锋芒直指中原。当时中原的政治局势紧急,“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①。正是在此种情况下,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崛起,担负起保卫华夏传统文化的重任。
  齐桓公“攘夷”的功绩,主要是对付北方的山戎。山戎族是分布在今河北境内的一支后进民族,又称为北戎。它处于原始游牧阶段,也兼营初级的农业。在春秋时期不断向南侵扰,带有很大的破坏性。鲁庄公三十年,山戎侵犯燕国,燕国向齐求救。齐桓公率领齐国大军,深入到今河北昌黎一带,大败山戎。在归途中,齐军迷路,管仲让把老马放在队伍前面,大队人马跟随,才走出误区。“老马识途”就此成为我国的一句成语。
  救燕回国的第三年,“狄人伐邢”。次年,“齐人救邢”。邢国在今河北邢台县境,齐桓公联合宋、曹等国相救,把狄人赶走。但邢国的国都被狄人破坏,在鲁僖公元年把邢国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西)。由于齐桓公的关怀,邢国人乐于新迁地,就像回家一样,所以有“邢迁如归”的说法。
  鲁闵公二年(公元前 660 年)“狄入卫”。喜欢养鹤的卫懿公,不关心政事,不爱护官民,临战时百姓让他派宠物鹤去同狄人打仗。卫懿公只得亲自披挂出阵,结果战死。狄人攻破卫国都朝歌城,大肆杀掠。齐桓公把卫国逃出的 700 余人和共、滕两邑人集中在曹邑(今河南滑县西南),共有 5000 余人。给他们搭上临时草棚,立昭伯子申为戴公,并派公子无亏率领 300 辆兵车,甲士 3000 人帮助卫国防御狄人。鲁僖公二年,齐桓公带领诸侯替卫国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建立国都。由于齐桓公的妥善安排,卫国人忘掉了灭国的痛苦。这就叫做“卫国忘亡”①。
  齐桓公救邢存卫,大大提高了他的威望,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
  齐桓公的另一被称道的功绩是阻止楚国的北上。楚国的社会发展并不低,华夏文化在楚的浸润也是很深的。但由于楚国地处中原之外,对周王室不恭顺,到春秋时竟自称王,故被中原诸侯视为“南蛮”,作为共同打击的对象。鲁僖公四年,齐桓公率领宋、鲁、郑、卫、陈、许、曹等八国联军进攻蔡国,接着攻击楚国,大军驻于陉地。齐国责备楚国对周王室不贡“苞茅”,使周王不能顺利举行祭祀。楚国承认了不向周王纳贡的错误,双方在召陵(今河南偃城县东)结盟退兵。暂时阻住了楚国北上的势头。
  ①  《国语?齐语》。
  ①  《公羊传》僖公四年。
  ①  《左传》闵公二年。
  葵丘之会是齐桓公霸政业绩的高峰。鲁僖公九年,齐桓公与鲁、宋、卫、郑、许、曹七国国君在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县境)结盟。齐桓公由于支持周惠王的太子,当惠王死后,太子继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特别感谢齐桓公,于是就派王臣宰周公出席会议,并宣布说“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还特加优惠,在接受胙(祭肉)时免于下拜。这是周王承认齐桓公霸主地位的表示。葵丘之会的盟约《左传》中只有“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②这样几句。而《孟子?告子下》对这次盟会的盟词有较详的记载,其文云:
  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太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兹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无告”。
  最后是上引《左传》那几句总括的话。春秋时期盟会很多,保留至今比较详细的材料,仅这五条而已,所以十分珍贵。盟辞一方面要求儿子要孝顺父母,父母要慈爱,不得随意以宠妾为妻,更换太子。一方面要选贤任能,改变世官制,不得随意诛杀大臣。还要求社会互相救助,经济上互通有无。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政治制度新旧交替的过渡性①。
  在齐桓公当政的 43 年中,逐渐把黄河流域的诸侯联合起来,援助小国抵御戎狄侵扰,保卫华夏先进文明起了一定作用。由于各国间结盟修好,相互间战争减少,人民生活得到安定。注意社会救济,互通有无,同救灾患,加强了各国间的交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4.宋襄公图霸的失败
  齐桓公死后,他的 6 个儿子参加争夺君位,太子昭是桓公在世时就托付给宋襄公的,因此在诸兄弟争位中,他逃到宋国。宋襄公于是联合卫、曹、邾等国,送太子昭回国继位,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安定了齐国国君以后,也想接替齐桓公的霸业,并摆出霸主的架式。滕国(今山东滕县)不服,他就把滕国君宣公囚禁起来。鲁僖公十九年春,他邀集曹、邾、鄫几国在曹都会盟,鄫国国君迟到,宋襄公在邾国惩罚了他。曹国没有尽地主之谊送羊给他,于是派兵包围了曹国。宋襄公的凶暴,引起诸侯不满,在陈国的倡议下,这一年的冬天,鲁、陈、蔡、楚、郑、齐等国在齐国开会,以示对齐桓公的怀念,实际上是与宋襄公对抗。
  宋襄公见中原诸侯不服他,于是就想求得楚国的支持,以此压服诸国。鲁僖公二十一年,宋襄公把齐孝公拉来一道同楚国在鹿上(今安徽阜阳市南)相会,约定秋天在盂地(今河南睢县)结盟。楚国人满口答应。宋襄公的弟弟公子夷目劝他说,宋是小国,小国要争当霸主会招来灾祸的,但襄公不听。在到盂地前,公子夷目又劝他要带上军队,以防有变,楚国人是不讲信用的。宋襄公说:“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于是就不带军队赴会。到了会上,楚人却早埋伏好了军队,把宋襄公囚禁起来,以要挟宋国。公子夷目从会上逃回,团结宋人抵抗楚军,拒不投降。楚见只捉到一个国君没有用,在鲁僖公的调停下,楚人才放回本想当霸主却成了囚徒的宋襄公。
  ②  《左传》僖公九年。
  ①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 1992 年版,第 196 页。
  郑国在春秋时代是一个骑墙的国家,摇摆于楚和中原国家之间。这时又与楚亲近。宋襄公就联合卫、许、滕几个小国去进攻郑国,楚国自然起兵救援郑国。宋襄公正想报上次被囚的仇,就准备同楚国交战。
  宋、楚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公子夷目劝阻他,襄公不听。鲁僖公二十二年十一月一日,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襄公首先把不大的一支军队摆在泓水岸边,楚军正在渡河,担任司马的公子夷目要他趁楚军渡河之机发起攻击,就会获胜。宋襄公不同意。楚军渡过河,正在乱着布阵时,公子夷目又劝他趁楚军立足未稳的混乱时发起进攻,宋襄公还是不同意。当楚军排好阵势,宋襄公才下令出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的亲兵全部战死,他本人的脚也受了伤。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夷目的意见,他却教训道:“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①宋襄公遵循的战争原则,可能是古代原始社会村社间械斗的公共规则②。但时代变了,战争性质不同,仍固守老的法则,必然要失败。宋襄公因泓战伤发,不久死去,他的图霸也就成为历史上的笑柄。
  (三)晋文公、襄公的霸业
  孟子说《春秋》,“其事则齐桓晋文”③。晋文公的霸业,是齐桓公以后最负盛名的。且晋文公的霸业,被晋国君臣一直保持到终春秋之世。不似齐国,桓公一死,霸业就成落花流水。
  1.晋国的兴起和改革图存
  晋国进入春秋时期以后,以其军事力量而言,还是一个小国。鲁庄公十五年(公元前 679 年),曲沃桓叔一支的武公灭了正宗晋,以宝器行赂周僖王。周僖王承认曲沃一支的合法地位,“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④按照西周时规制的军事力量,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⑤。
  晋武公在被周王承认为合法诸侯后的第二年就死去,他的儿子诡诸即位,这就是晋献公。晋献公在位 26 年(公元前 676~前 651),晋国在这一时期得到大发展。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②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 201 页。
  ③  《孟子?离娄下》。
  ④  《左传》庄公十六年。
  ⑤  《周礼?夏官司马?序官》。
  春秋之世晋国吞并周围小国,有记载的 18 个。像耿、霍、魏、虢、虞等国,都是晋献公时所灭。清人顾栋高说,晋国“自武、献之世灭国多矣,以不赴告故经不书,不复可考见。”①晋献公时还对戎人大加用兵,如对东山皋落氏、骊戎、狄人等。封公子重耳于蒲的蒲,封夷吾于屈的屈地,原都是狄人的地区而归于晋。献公时晋国的领土大为扩充,因而经济实力增强。
  与经济实力相应,晋献公还把军队扩大一倍,由一军增加到两军。献公自将上军,太子申生统帅下军②。
  晋国在献公时已成北方一大国,但由于国内乱子不断,故无力外顾。晋献公时的乱子是由于他宠爱骊姬引起的。骊姬是献公伐骊戎时,骊戎君献来的,受到宠幸。她为人忌刻狠毒,为要将亲生子奚齐立作太子,设计陷害死原太子申生,并把献公的两个儿子公子重耳和夷吾逼得出国逃难。鲁僖公九年(公元前 651 年)献公死,大臣荀息保护着奚齐立为国君。支持重耳的里克杀死奚齐,荀息又立奚齐弟卓子。但里克又杀卓子,荀息自杀殉主。鲁僖公十年,周襄王召集齐桓公、秦穆公拥立逃亡在梁国的夷吾为君,这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是个不讲信义的实用主义者。当他逃亡在外,想回国当国君时,向秦国和国内的大臣许愿,若当上国君后要给秦国河外列城 5 座,给里克田 100 万,丕郑田 70 万作为报答。而回国当上国君后,全部食言,并逼里克自杀。不但不给秦国城邑,当秦国发生灾荒,向晋国提出购买粮食时,晋惠公却拒绝。这大为惹恼了秦国人,秦穆公于是在鲁僖公十五年起兵伐晋。两军在韩原(今山西芮城县境)相战,晋惠公被秦军活捉,晋军大败。
  秦穆公把晋惠公捉回秦国,在他夫人(晋惠公姐姐)的要求下,打算放惠公回国。惠公得知这一信息,就派郤乞回国通报,并让吕甥去秦迎接他。吕甥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他教郤乞假传惠公的命令,“朝国人而以君命赏”①,在晋国实行“作爰田”、“作州兵”的土地制度和军事制度的改革。
  “作爰田”是把土地赏给贵族、国人和奴隶。“爰田”是古代农村公社的一种土地制度。农村公社将耕地按人平均分配,好地 100 亩,次一等的每人 200 亩,再次的 300 亩。好地连年可种,次等、再次等的则需休耕,轮换种。3 年后,再次打散重新分配。这就称作“爰田”。从西周末年,这种制度在各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定期重分不能兑现,乃出现土地占有量和美恶的差异,而负担却不变。晋国这次“作爰田”有两重意思:一是给土地不足数额的贫困户补足土地;二是土地补足后,不再收回,永作己耕,即长期不变更地占有,所以称为“赏”。晋国“作爰田”的措施,比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在解决耕者有其田上为彻底。这为晋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五,《列国疆域表》。
  ②  《左传》闵公元年。《国语?晋语一》。
  ①  《左传》僖公十五年。
  “作州兵”,是扩充兵源的措施。州、县是野人,即奴隶所居的地方,“作州兵”是征调野人当兵。以往的当兵权只有国人。进入春秋,战事频繁,仅国人当兵已不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野人于是获得从军的资格。野人获得当兵权,与国人同执干戈、同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生死与共。于是国野的界线,国人与野人社会地位的差别,就逐渐泯灭。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晋国“作州兵”的措施,比管仲的“叁国伍鄙”制也来得彻底,因此晋国的兵源十分充足。
  2.晋文公创霸业
  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鲁僖公四年被后母骊姬迫害,逃亡国外飘泊 19 年,辗转 8 个国家。到鲁僖公二十四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夺得君位,即位为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的这一年,周王室恰巧发生内乱。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联合狄人进攻周王室,周军大败,襄王被迫逃到郑国的汜地(今河南襄城县南)避难,并派人向秦国、晋国求救。晋文公君臣认识到这是“勤王”以“求诸侯”的绝好时机,于是辞退秦人,晋国独自出面安定王室。晋国先以全力击退狄人,然后派一个军包围王子带所在的温地(今河南温县),一个军前往汜地,迎接周襄王回王都。晋军活捉了王子带,把他交给周襄王,襄王将他杀掉了。于是“尊王”的大旗就转到晋文公的手里。
  周襄王设宴款待晋文公。为了报答他安定王室的功劳,襄王虽然拒绝晋文公请“隧”的要求(即以天子礼下葬),却赏赐他阳樊(今河南济源县东南)、温、原(今河南济源县北)和欑茅等几个邑。晋国的土地向南就越过太行山,到达黄河的北岸。晋国国土就成为“表里河山”的易守难攻形势。
  为了适应争霸的形势,晋文公进行了军制和政治变革。鲁僖公二十七年,在被庐举行“大蒐礼”,即进行军事演习。主要目的是“作三军,谋元帅”。晋国在献公时为二军,这次演习中,再扩充一军,组建成上、中、下三军。“谋元帅”是一项军政改革。晋国的三军各有将和佐,即主将和副将 2 人统领。而全军又由中军的主将统一指挥。中军主将称为“元帅”,我国“元帅”一名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三军将帅的等级是:中军将、佐,上军将、佐,下军将、佐。中军元帅不仅是全军的总指挥,在平时就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他国的相职,权力极大。这是晋国政治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可称为军国主义的国家体制。
  晋国政治上的另一特点是尚贤尚法。晋文公手下人才济济,跟随出亡的功臣也不少。在决定中军元帅人选时,跟随出亡的功臣赵衰却推荐未与文公流亡的郤縠,而以郤縠族人郤溱为佐。晋文公让跟随出亡的狐偃为上军将,狐偃让给狐毛,自己为佐。赵衰本应作下军将,他让给栾枝,又使先轸为副将。在不久进行的城濮之战时,元帅郤縠死去,晋文公把在战争初期显露才华的先轸从下军佐的地位,超升六级任命为中军元帅。三军将、佐皆无异议,接受节制指挥。晋国君臣中这种“尚贤使能”的风气,使晋国国力长期保持强盛。
  尚法的精神,是晋国的传统。晋文公因周襄王赐给的原邑不服晋,于是出兵讨伐。他下令带 3 天口粮,攻不下就罢兵。攻了 3 天未攻下,晋文公下令撤退。潜入城中的谍报报告说,原邑已坚持不住,要投降了,再等一等就可以了。文公说:我已宣布了 3 天为期,不能再改。更改就没有信用了。晋军撤退不到 30 里,原邑就派人赶到晋军中请降①。这与吴起治魏西河令人推倒木表②,商鞅移木③,以取信的作法相似。晋文公执法严厉,城濮之战,魏犨、颠颉违令烧了曹国大臣僖负羁的房屋,尽管这两个曾跟随文公流亡,还是将魏犨免职,颠颉杀头。城濮之战返回时,文公的车右舟之侨违反军纪先返晋国,将他杀头示众。这些都表现出一种尚法的精神,因而使晋国军威严整。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当北方的晋国在文公治理下强盛起来时,楚国也大力向中原推进。鲁僖公二十六年,是晋文公上台的第三年,楚国攻宋国缗邑(今山东金乡县东北),被宋人击败。次年楚纠合陈、蔡、郑、许四国,包围了宋国都。
  宋国倾向于晋国,于是派大司马公孙固亲到晋国求救。晋文公担心晋不敌楚军,且顾虑楚国在他流亡中给予的接待,是否与楚开战,犹豫不定。大臣们都主张抓住时机,进入中原,夺取霸主地位。下军副将先轸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①经商议决定出兵救宋。
  楚国的主将是令尹子玉。晋中军元帅是郤穀,开战后不久就死去,晋文公提升先轸为元帅。中原国家曹国、卫国都倒向楚,晋军于是先攻曹、卫以解宋围。晋人在攻曹、卫时,用计破坏了两国与楚的关系,又同齐国、秦国结盟,得到这两大国的支持,晋文公于是决心与楚军交战。两军会战于城濮(今山东范县临濮集)。楚子玉为主将骄横轻视晋军,楚成王让子玉不要同晋交战,子玉不听,成王生气,也没有给他派足够的兵力相助。晋军却上下团结一致,先攻击楚左右军,楚左右军中晋军计被打垮,正当三军集中准备攻子玉中军时,子玉见势不妙,立即收军,中军才未受损失。晋军占领楚军阵地,吃着楚军丢弃的粮食,休整 3 天才班师回国。楚子玉由于军败,自杀。
  城濮之战,严重打击了楚国北上的势头,晋国威望大增,中原诸侯与楚友好的,都纷纷改换门庭,与晋结盟。
  城濮之战刚结束,就在践土(今河南原阳县西南)与诸侯结盟,参加的有齐、鲁、宋、蔡、郑、卫、莒等国君。周襄王派王子虎参加盟会,并亲自前往践土慰劳晋文公,晋文公为襄王在践土特赶建一行宫。接着晋文公向周王献战利品,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即诸侯之长。这样,晋文公霸主地位既得到诸侯的认可,又得到周王的正式承认。
  3.晋襄公对秦人东进企图的打击
  晋献公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了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攻郑国。郑国烛之武夜见秦穆公,离间了秦与晋国的关系,秦与郑结盟友好而退兵,并留下杞子、逢生、杨孙帮助郑国防守。晋文公见秦撤退,也就退兵回国。
  鲁僖公三十二年,帮助郑国戍守的杞子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郑国人让他掌管北门的钥匙,若秦悄悄地派军前来偷袭,郑国就可以夺取。秦穆公很感兴趣,就同有名望的蹇叔、百里奚商议。蹇叔坚决反对,认为长途行军,不能保密,劳师远征,不会获胜。且在过崤山谷地时,将会遭到晋人的攻击。秦穆公不听,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率军偷袭郑国。
  ②  《吕氏春秋?慎小》。
  ③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①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秦国军队走到滑国(今河南巩县境),遇到前往周王国做牛生意的郑国商人弦高。在这紧急中,他一面假装是郑国派来慰劳秦军的使者,向主将孟明视献上 4 张牛皮和 12 头牛,一面派人快速回国报告。孟明视等真以为弦高是郑国派来的使臣,认为郑人已知秦军将到,偷袭不成,攻不下郑国,又没有后援,是不能攻打郑国了,于是灭掉滑国就回军。
  秦军东进,正是晋文公死,他的儿子襄公新即位之时。中军元帅先轸主张趁秦军回军途中袭击他们。于是联合姜戎,在崤山谷中设下埋伏。当秦军到达晋军伏击圈后,遭到突然攻击,致使全军覆没,孟明视等三员大将被活捉。晋文公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女儿,晋襄公的嫡母,她出面要求晋襄公将三位秦将释放,让他们回秦受罚,以免影响两国关系。三位秦将才得脱身回秦。
  秦穆公穿着白衣白服到郊外迎接三将,向他们作了自我检讨,把失败的责任承担下来,仍然任用孟明视主持军政事务。孟明视尽心尽力治政养民,准备向晋报仇,多次打进晋国,晋军坚守不同秦军正面作战。鲁文公三年(公元前 624 年),秦军“过河焚舟”,上下一心要报仇。晋军仍不出,秦穆公率大军攻下晋国的郊(今山西运城)和王官(今山西闻喜)两地,然后从茅津(今山西平陆县茅津渡)渡过黄河,进入崤山谷中,掩埋了当年战死将士的尸骨,穆公发表了一篇深表自责的讲话。这篇讲话就是《尚书》中的《秦誓》篇。穆公于是率军返国。
  秦国由于东进的道路被晋国阻塞,终春秋之世,不能越崤函东进一步。
  (四)秦国的西进和楚国的北上
  晋国在北方兴起,文公创立霸业的前后,西方的秦国和南方的楚国也出现了两位能干的国君,向晋国的霸业挑战,这就是秦穆公和楚庄王。
  1.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国在西方经过长期的发展,不断扩大地盘。特别是进入春秋以后,西周在陕西境内的土地,大都归秦人所有。从今天考古发现的秦国文物看,无论国都雍城的建筑,国君的陵墓,规模都相当宏大。像雍城中,曾多次发现青铜建筑构件,是用来装饰宫殿用的,可见其豪华气派。《诗经?驷驖》是歌颂秦襄公狩猎的诗,诗中有“驷驖孔阜,六辔在手”的句子。“驷驖”是指铁青色的 4 匹驾车的马。秦人用铁的颜色来形容其它物的颜色,可见秦人对铁已不生疏。在雍城一座春秋时秦国大墓中,就出土有铁铲。1978 年在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中,出土一把铜柄铁剑,都证明秦人使用铁较早。因此秦国在秦穆公时,经济力量就已相当雄厚。
  秦穆公名任好,是秦德公的小儿子。德公死后,长子宣公即位,宣公死传位于弟成公,成公死传位于小弟穆公。穆公在位 39 年(公元前 659—前 621 年),他在位期间相当于晋国的献公、惠公、文公、襄公 4 君。秦穆公即位后,就力图东进,向晋国献公求婚,献公将女儿嫁给他为夫人。他又跨过黄河灭掉茅戎(今山西平陆县境)。晋献公也在扫灭周围小国,扩大领土。他对这位东床跨黄河东进不放心,于是派军队灭掉虞、虢两国,控制了关中通向中原的咽喉要道崤函地区,卡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
  为了使国家强盛,秦穆公四处搜求人才,重用他国来的客卿,“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①这些谋臣武士,辅佐穆分,使秦国兵强马壮。
  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获得霸业。但在崤山战中,三将被俘,秦军覆没。晋控扼住东进路,穆公于是向西发展。他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中的由余招来作谋士。由余长期生活在戎人中,对他们的情况熟悉,他的建议穆公很重视。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 12 个(有说 20 个),开辟国土千余里。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鲁文公六年(公元前 621 年),秦穆公死去,用了 177 人为他殉葬,这是自西周以来用人殉葬最多的一次,反映了秦国社会的落后、野蛮一面。秦国很有才干的子车氏“三良”:奄息、仲行、鍼虎也在殉葬人群之列。这样大量毁灭人才,秦人非常哀伤,作诗《黄鸟》三章来哀悼他们,也是对用人殉葬制度的愤怒。
  秦穆公死后,人才被用来殉葬毁灭,他的继承者们也都平平无大作为。终春秋之世,秦国再没有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有过上乘的表演。
  2.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国是南方一大国,经济、军事力量都很强。楚在周初以子男爵位受封,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706 年)要求隋国向周王请求,提升他的爵位。隋国君向周桓王转达楚人的要求,周桓王不准。楚王熊通生气说:我的先祖鬻熊还是你文王的老师哩,成王封我子男土地,现在蛮夷都归服了我,你不提升,我自己提升。于是在他即位的第 37 年(公元前704 年)自立为王,死后后人加一谥为武王①。这是除周王外,诸侯国称王之始。表示楚要与周王抗衡。
  楚国的北上先后受到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位霸主的打击,一直未能如愿。鲁文公十四年,楚武王的四世孙庄王侣继父穆王即位,楚国在中原才得以一显身手。
  楚庄王上台时,晋文公、秦穆公均已死去。晋国执政者和国君皆非治世之才,政绩平平。齐国也没有什么作为。楚庄王虽是少年即位,却是有心计、有作为的一位能人。他即位之初,不大讲话,以观政治动向,有“三年不言”之说。他的老师斗克和公子燮专政,与令尹子孔、将军潘崇争权。庄王利用庐大夫戢黎杀掉斗克、公子燮,内乱才稍平定。
  庄王即位初年还遇着两大问题:一是天灾,百姓缺粮;二是西北部的戎人不断进逼。庄王决定先解除戎族的威胁。在楚庄王三年(前 611年)秋,起兵伐戎族人中为害最大的庸人。庸人居住于今湖北竹山县境。楚军缺粮,官兵同吃一样的饭食,急行军到达战场。楚军根据庸人轻敌的弱点,先伪装失败,以麻痹敌人。庸人认为楚军不堪一击,不设防。楚大军突袭,一举灭掉庸人。庸人被灭,其他跟着叛楚的部族,又纷纷归顺楚人。
  ①  李斯:《谏逐客书》,《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①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楚国内部安定,戎族归服,庄王于是北上争夺霸主。楚庄王六年(公元前 608 年)进攻陈国、宋国。晋赵盾率军相救,在北林(今郑州市西南)与楚军相遇,楚人活捉了晋大夫解杨,晋被迫迅速退兵。次年春,楚国指使郑国进攻宋国,大败宋军。晋国在这年夏天纠合宋、卫、陈三国军队准备攻郑,以为宋报仇。楚人闻讯后,将大军开到郑国都城下等待晋国联军,赵盾率领的四国联军竟不敢前来就退了回去。
  楚军两次对晋国占上风,庄王也就掌握了晋国的虚实,大胆北上。楚庄王八年,楚庄王率领楚军进攻地处伊洛地区的陆浑之戎,顺势将大军开进周王室的国土上,列好阵势。周定王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却向他打听周王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的大小轻重,用意甚明,是企图取周而代之。王孙满知庄王的用心,于是就用话去折服他,说:“在德不在鼎”。并批驳他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①楚庄王听到王孙满的话来得硬,楚当时也无力取周而代之,就退兵回国。
  3.楚庄王胜晋服宋
  郑国在春秋时期,由于它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而春秋时期争夺霸业的斗争,又以晋、楚两国历时最长,斗争最激烈。而郑国的倒向,是晋、楚两国霸业消长的标志,所以郑国夹在中间,受战祸最重,如在公元前 608—前 596 年的 11 年中,晋国 5 次伐郑,楚国 7 次来讨,几乎年年有战祸,有时甚至一年两三次。郑向楚,晋国来问罪;向晋,楚国来加兵。郑国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作顺风倒的墙头草,准备着礼物,谁来就同谁讲和友好。
  楚庄王十六年,郑国同楚国在辰陵(今河南淮阳县西 60 里)结盟友好,但“郑既受盟于辰陵,又徼事于晋”②,向晋国送秋波。楚国对郑国这种两面派的做法不能容忍,次年春天,楚庄王就派大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人坚守了 3 个月,晋国援军迟迟不到,最后城被攻破,郑国君襄公“肉袒牵羊”向楚国投降。楚国和郑国结盟,交换人质,郑国就一心归顺楚国。
  到郑国降了楚,签订了盟约,晋国援郑的大军才出动。他们走到黄河岸边,听到郑与楚国讲和的消息后,中军元帅荀林父和士会等人打算回军。但是以中军副将先縠为首的一批人,坚决不同意,要同楚军决战。先縠并带领所属部队,不听中军元帅的节制,率军迳自渡过黄河。荀林父是新当上中军元帅不久,没有威望,也没有多少主见,在韩厥的建议下,晋大军仓促渡过黄河。
  晋军渡河后驻于敖、镐一带(今河南荥阳县北),荀林父派人去与楚讲和休战。所派去的人却都是一些在国内求官不得的“不逞之徒”,他们违抗军令,竟去与楚军挑战,而晋军却没有作交战准备。当两军相遇时,主将荀林父慌了手脚,指挥撤退,擂响战鼓下令:“先渡河者有赏!”晋军乱作一团,奔向河边抢渡船。先上船的用刀砍抓住船舷争上船的手,砍断的手指掉在船中,可以用手捧。上军主将士会先作了准备,设下伏兵七处,故上军保持不败。这就是晋楚在城濮大战后,第二次大的邲之战。
  ①  《左传》宣公三年。
  ②  《左传》宣公十一年。
  邲战晋虽然失败,郑国也倒向了楚国,宋国却仍不与楚友好而倾向晋国。楚庄王于是在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 595 年)秋天,包围了宋国都。楚国包围宋国达 9 个月之久。宋国城中断粮,竟至“易子而食,折骸以爨”。宋人派使者向晋求救,晋满朝文武都反对出兵相救,惧怕与楚国交战。但却派使者欺骗宋人,说晋国救兵随即就到。宋国人在政治斗争中从来是刻板不灵活,不知随时变化,所以后来有人说“郑昭宋聋”,是较恰当的评价。宋人死等晋国援军,不顾城中百姓死活,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楚国围城士兵却准备在城外建屋作长久打算。宋人这才害怕,派华元在夜里摸到楚国主将子反的床前,请求退兵结盟。楚退军 30 里,与宋结盟①。宋国于是也就服了楚国。
  郑国、宋国服了楚国,楚庄王称霸中原的目的达到了。
  (五)晋国霸业的复兴
  晋国的灵公(公元前 620—前 607 年在位)幼小即位,长大后昏庸荒淫,利用亲信,诛杀大臣,最后被赵穿所杀。继位的成公,也无多大作为,所以楚庄王能顺利地称霸中原。楚庄王死后(庄王即位的 23 年死去,为公元前 591 年),楚国霸业也就中落,晋国又乘机起而复霸。
  1.晋国对狄人的讨伐和东服齐
  楚庄工称霸中原,晋国南进受挫,转而集中力量对付狄人,以巩固后方,扩大地盘。
  狄人主要有三支:白狄、赤狄和长狄。白狄因喜穿白衣而得名,原在今陕西延安、山西介休一带,后东迁河北境内。晋文公死时白狄趁机打进晋国,到达箕地(今山西太谷、或说在蒲县)。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 629 年),晋襄公亲率大军抵抗,主帅先轸战死,郤缺俘虏了白狄君长。白狄由此衰落下去。
  长狄因身材高大而得名。活动于今山西、河北、山东诸省山谷间,曾多次侵齐、宋、鲁、晋等国。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 年),晋人擒杀了长狄首领焚如,长狄灭亡。
  赤狄是因喜穿红色衣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今山西东南的长治地区,是狄人中最强的一支。赤狄中又分为潞氏(今山西潞城县东北)、甲氏、留吁(在今山西屯留县境)和铎辰(今山西潞城、屯留间)四支,其中以潞氏最强。晋景公的姐姐还嫁给潞氏首领婴儿为夫人,以结友好。在晋景公六年(公元前 594 年)潞氏执政大臣潞鄷舒专权,杀死晋景公姐,与晋为敌。晋景公于是派荀林父率军征讨,在曲梁(今山西潞城县北的石梁)大败潞鄷舒的军队。他逃到卫国,被卫人抓获送给晋人,晋人将他杀掉,并趁势灭掉潞氏一支。晋景公把潞氏的人一部分献给周王室,同时赏给这次作战有功的荀林父 1000 家,作为仆从。
  ①  《左传》宣公十四、十五年。
  晋人灭潞氏后,次年又派士会率军灭掉甲氏、留吁、铎辰三部。赤狄由此大部被灭掉。晋景公十二年,晋联合卫国攻灭赤狄余部■咎如,到此赤狄全被灭,晋后顾之忧解除。
  晋人在处理狄人事宜时,齐国乘机脱离晋国,并多次向鲁国进攻,想恢复齐桓公的业绩。鲁国为了对付齐人,在国内实行“初税亩”和“作丘甲”的税制和军制改革①,以备齐难。“初税亩”是无论占地多少,只按亩征收租税。是废藉田制的力役地租为实物地租。“作丘甲”是征集野人当兵,扩大兵源。这两项改革近似于晋国的“作州兵”、齐国的“相地衰征”制。是在新形势下,适应社会的发展采取的措施。
  齐国军队不断向鲁、卫进攻,鲁、卫两国都派人向晋国求救。这时晋国执政的中军元帅是郤克。郤克是一位跛足的残疾人,他早年到齐国出使时,齐顷公的母亲萧同叔子躲在帐幕后看他跛足走路的样子,发出讥笑声,被郤克听见。郤克大为恼怒,发誓要报仇。所以当鲁国、卫国使者求救时,郤克力主相救,并向景公要求多派军队。晋景公同意郤克的请求,派战车 800 乘(约 6 万人),出发进攻齐国。
  晋国和鲁、卫联军在齐国鞌(今山东济南市西南)相峙。齐顷公轻狂,战前夸口说:“让我先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没有披上马甲就冲到阵前叫战。战争一开始,晋主将郤克的指挥车直冲齐阵,晋军紧跟压上,齐军顷刻大败。晋军绕着华不注山追赶齐顷公三圈,后来齐顷公驾车的马挂在树干上,被晋将韩厥追上。这时齐顷公车右逢丑父与齐顷公换了位置,韩厥不识顷公,逢丑父让顷公下去取水,顷公才乘机逃脱。韩厥把逢丑父当齐顷公抓了回来。
  齐国战败,派正卿国佐带着宝物和地图到晋军中讲和。郤克不同意,提出讲和的条件是要齐顷公的母亲、取笑过他的萧同叔子为人质,还要齐国耕地都东西向打垅埂,以便晋国兵车随时进入齐国。这两个无理要求都被齐使国佐驳回。国佐声称,若不同意和,那就只有再背城一战了。齐国态度强硬起来,鲁、卫两国以为达到报仇的目的,对齐国不要过分苛求,要求晋人同意讲和。晋国于是与齐国讲和,然后退兵①。齐国也就又服了晋国。
  2.晋厉公对秦楚的胜利
  晋国东边打服齐国,西边的秦国又想与晋国争高下。晋厉公元年(公元前 580 年),秦桓公与晋厉公约定在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相会。晋厉公先到,秦桓公却住■于王城(今陕西大荔东,在黄河西岸)不肯渡河。两国只好派使者往返于令狐和王城间订盟约。这样的和约当然不可靠,“秦伯归而背晋成”②。令狐会盟后,秦人又支持戎狄人向晋进攻。晋厉公二年秋天,晋军在交刚(地不详,或说在今山西■县)打败狄人。晋厉公三年,晋国联合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国西伐秦。联军经过成周时,朝见周简王,简王派大臣刘康公、成肃公作监军伐秦。
  ①  《左传》宣公十五年,成公元年。
  ①  《左传》成公二年。
  ②  《左传》成公十一年。
  在秦晋交战前,晋国派吕相出使秦国,宣布同秦断交。吕相罗织了秦国对晋背信弃义的一大堆罪状,他的这篇辞令有声有色,脍炙人口,今天仍保存下来,就是《吕相绝秦》。
  晋国这次以栾书为中军元帅,与秦军战于麻隧(今陕西泾阳西南)。秦军大败,秦将秦成差和女父成为俘虏。联军渡过泾水,到达侯丽(泾水南,或说在今礼泉境),然后退兵。
  楚国同晋国在晋厉公二年由宋国华元出面斡旋,曾在宋国的西门外结盟休战,盟词说:“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晋则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信誓旦旦。楚却并不遵守,仅隔 3 年,即在晋厉公五年,楚国就出兵进攻晋的盟国郑、卫。楚主将子反说:“敌利则进,何盟之有?”①反映了楚执政者的不讲信义。
  楚国首先背弃盟约,晋国于是召集齐、鲁、宋、卫、郑、邾等国大夫在钟离(国名,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同吴人相会②,以发动吴人从后方攻击楚人,牵制楚北上。
  晋厉公六年春,楚国用汝阴地与郑讲和,郑倒向楚。晋同盟宋、卫于是进攻郑。这年夏天,晋国出动大军讨伐郑国。楚也出动大军相救,于是晋楚两军在鄢陵(今河南鄢陵)相遇,展开了晋楚两国争霸的第三次大战——鄢陵之战。
  晋军由栾书为中军元帅,楚军由子反为主帅,晋厉公和楚共王皆亲临战场督战。战争从早上打到星光出现,未分胜负,休战次日再战。在战争中晋魏锜射伤楚共王的眼睛,共王命射手养由基把魏锜射死。入夜两军清点人马,补充战备。楚共王派人召主将子反计议军事,子反却因喝了小臣谷阳竖献的酒,烂醉如泥,不能下床。楚共王认为这是上天要使楚国失败,于是乘夜率领军队撤出战场。晋军不战而胜。子反与令尹子重有矛盾,子重逼子反自杀,以承担失败的责任。当楚王赦免令到来时,子反已自杀了。
  3.晋悼公制胜郑国与和戌
  晋厉公时晋国贵族势力抬头,各贵族间斗争加剧。厉公想加强国君的权力,在鄢陵之战后,诛杀了“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的郤氏三卿:郤犨、郤、锜、郤至。厉公的亲信胥童又趁机把中军元帅栾书和中行偃囚禁起来,要求厉公下令杀掉。厉公没有同意。栾书、中行偃知厉公对他们不放心,于是派程滑把厉公杀死。
  厉公被杀后,栾书派荀■到周王都,接回旅居于周的公子周为晋君,这就是晋悼公。此时悼公才 14 岁,但很有政治头脑。晋国众官到清原(今山西稷县东南)相迎,他对前来迎接他的官员说:“我原本没有想到会当国君,现在既然要我做君主,那就要听从我,否则就不要立我。听我与不听我,都在今天表明态度。”众官表示遵从命令,于是在武公庙里举行即位典礼。
  晋悼公一上台,就放逐不法之徒夷羊五等 7 人,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颁布整顿内政的纲领。减轻赋税,赦免罪人,节省开支等,使晋国政治走上正轨①。
  ①  《左传》成公十二年。
  ②  《左传》成公十五年。
  ①  《左传》成公十八年。
  鄢陵之战后,楚虽失败,但郑国仍未归服晋国而是亲楚。晋悼公要保持晋国的霸业,必须使郑国归服。晋悼公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 571年)秋,就召集鲁、宋、卫、曹、邾在戚地(今河南濮阳北)相会,商议对付郑国的策略。鲁国的仲孙蔑建议“城虎牢以逼郑”。被晋国人采纳。是年冬季,晋召集齐、鲁、宋、卫、曹、邾、滕、薛、小邾等国,在虎牢筑城②。虎牢这个地方,在郑国的西北境,是一险要地。南下即很快到达郑国都。诸侯在虎牢建城驻军防守,随时威胁着郑国,郑国于是向晋国请和。
  晋悼公服了郑国,陈国后来也归顺,晋国声威大振。北方戎族的无终部落,此时也派人向晋纳贡求和。晋悼公本不想与戎人和好,他说:“戎狄不讲信义,不如讨伐为好。”魏绛提出和戎对晋国有五大好处来劝悼公,悼公采纳了他的意见①。
  晋人和戎人讲和,无后顾忧,可专力对付楚国。悼公又采纳荀■的建议,把晋的军队和诸侯国的精锐军队分成三队,轮番同楚周旋,使楚军疲惫不堪,晋军却轮流得到休整②。因此晋国能在 8 年中,9 次会合诸侯。史称悼公“复霸”,要以成就来说,晋悼公确是名符其实的一位霸主。
  4.晋平公再胜齐国
  齐国顺从晋国是多半迫于晋国的威势,一有机会,它就要同晋国相抗争,以获得大国的独立地位。鲁襄公十五年(公元前 558 年)晋悼公死,其子平公即位。次年三月,晋平公召集鲁、宋、卫、郑、曹、莒、邾 、薛、杞、小邾等国国君,在湨梁(今河南济源县西)相会。其他国家都是国君与会,齐国却只派大夫高厚来参加。接着晋平公在温(今河南温县境)宴请诸侯,让各国陪同国君的大夫唱着歌和着节拍跳舞,并要求“歌诗必类”,即要表达本人的心意。齐高厚唱的歌与舞不相配合,晋中军元帅荀偃生气,说“诸侯有二心了!”让高厚同诸侯大夫结盟,高厚却逃离会场,回到齐国。诸侯大夫于是结盟,声言“同讨不庭”。晋国本想把齐国包括在内,将中原诸侯团结起来。但因出现分裂,却成为讨齐的一次聚会。
  齐国在高厚逃会后,又向鲁国进攻。鲁国请求晋国相救。鲁襄公十八年,晋、鲁联军伐齐,深入齐境。齐灵公率领齐军在平阴(今山东省平阴东北)迎击。晋鲁联军攻击齐军阵地防门,大量杀伤齐军。齐灵公胆小,晋范匄就对齐大夫析文子说:我们认识,不能向你保密。鲁、莒两国请各以一千辆兵车,从本国出发攻齐。这样,齐就要灭亡了,你先替自己打算一下。析文子将这个“秘密”报告了齐灵公,灵公十分害怕。晋军又在各处插上旗,充作阵地。还在战车上作假人,充当武士。并在车后拖上柴树枝,使扬起满天尘上,造成晋军人数众多的假象。齐灵公登上巫山(一名孝堂山,今山东肥城县西北),观看晋军是如此众多,十分惧怕,就悄悄地带领齐军逃走了。
  ②  《左传》襄公二年。
  ①  《左传》襄公四年。
  ②  《左传》襄公九年。
  晋军分别攻下齐鲁边界上的险要关塞后,直追齐军到齐国都临淄城下。齐灵公驾上车准备再逃到邮棠(疑在今山东平度东南),被太子光和大夫郭荣阻拦住。晋军在临淄城外烧抢了一阵,并未攻进城去,又向东攻到潍水北,向南到达沂水①。
  平阴之战齐虽败,但仍未服晋。次年晋国士匄再次伐齐,到达谷地(今山东东阿县南东阿镇),听到齐灵公去世的消息,就退兵回国。这年八月齐国诛杀了高厚。晋平公六年(公元前 552 年)齐国君庄公到澶渊(今河南濮阳西北)同晋国君平公及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结盟,承认了晋国的盟主地位。晋国的霸业又得到恢复。
  ①  《左传》襄公十八年。
  四、“弭兵”盟会和春秋后期的政局
  春秋的争霸斗争,主要是晋、楚两国。它们各有自己的属国,形成两大政治势力集团。为争夺霸权,它们长期进行着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都企图压倒对方,占据有利的政治地位。但是,到了春秋中期,晋、楚两国国内都出现麻烦:楚国要对付新兴起的吴国,晋国各卿族间的矛盾加剧,故晋、楚两国间的矛盾相对变得缓和。处在中间地带的中小国,饱受战祸苦难,像郑国在晋楚近百年的争霸斗争中,参与大小战争 70 余次,宋国也有 40 多次,有时甚至几乎亡国①。在这种情况下,由宋国华元和向戌先后出来撮合两大集团“弭兵”。
  晋楚“弭兵”后,各国政治形势发生变化,争霸的战场也随之转到我国东南地区的吴、楚、越之间进行。
  (一)宋国华元、向戌的“弭兵”活动
  “弭兵”即是消除战争。“弭兵”事件是春秋政治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晋、楚两国争霸的结束,各国内部新旧势力间斗争的加剧。
  1.宋华元“弭兵”及其失败
  华元是宋戴公(前 799—前 766 年在位)的儿子华父督的曾孙,曾担任宋右师职,主持国政。华元因所处的政治地位,与楚国令尹子重和晋国中军元帅栾书都友好,故由他斡旋,促成一次晋、楚两国休兵的盟会,也称为第一次“弭兵”盟会。
  晋、楚两国能坐下来谈休兵停战,是有各自缘由的。
  晋国卿族间的矛盾,影响了内部的团结一致对外方针。晋国三军的将佐,都是卿爵,为世家大贵族,各自拥有相当的经济、军事实力。像前面曾提到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而韩氏,有封地 7个邑,每邑可出 100 辆兵车。羊舌氏有 3 个县级邑,每邑也可出 100 辆兵车①。祁氏和羊舌氏被灭后,在他们私家的土地上,设立 10 个县②。这些有势力的强家,互相明争暗斗,削弱了晋国的力量。如赵氏和栾氏、郤氏的矛盾就很深,鲁成公五年(公元前 586 年)赵氏内部发生矛盾,赵氏要赶走赵婴齐,赵婴齐对赵同、赵括说:“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他已看到栾氏要害赵氏。鲁成公八年,与赵婴齐私通的赵朔妻(晋景公之姐)赵庄姬诬告驱逐赵婴齐的赵同、赵括造反作乱,栾氏和郤氏出面为赵庄姬的诬告作证。晋景公于是诛杀赵同、赵括,并灭赵氏家族。赵庄姬带着儿子赵武住于景公的宫中才免于被杀。后世戏剧《赵氏孤儿》就是从这里演绎出来的故事。
  晋国不但有国内矛盾,它所领导的中原诸侯国集团中的秦国和齐国,也有起来同它争位的意向。所以晋国想从楚国的对抗中脱身出来。
  ①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 213 页。
  ①  《左传》昭公五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楚国的日子也不好过。楚国的申公巫臣用计把楚庄王和司马子反都想娶为妾的夏姬弄到手,并带着夏姬出走到晋国。令尹子重和巫臣有旧怨,司马子反因夏姬事又同巫臣结上新恨。因此子重、子反合谋把巫臣在楚国的族人统统杀掉,将财产瓜分。巫臣从晋国去信警告他们说,你们诛杀无罪之人,我要使你们“疲于奔命”。因此巫臣就向晋景公献上联吴制楚的策略,得到晋景公赞同。
  巫臣自荐为使者往吴,得到吴国国王寿梦的赏识。他带去一队晋国军队,以训练吴国军射箭、驾车、演练军阵的军事技术,使只知水战的吴军,掌握了车战的正规战术。巫臣怂恿吴国反对楚国,并把自己的儿子狐庸留下,作为吴国的行人(外交官)。这样,从鲁成公七年,吴国就开始伐楚、伐巢、伐徐(均楚国的属国),又攻入楚国的州来邑(今安徽凤台县),闹得楚国上下不得安宁,子重、子反一年中在战场上奔波 7 次,所谓“一岁七奔命”①。一些属于楚国的小国,被吴国夺去,从此吴国逐渐强大,成为楚国心腹大患。
  晋国把吴国扶起后,趁楚国分出力量对付吴人,也在楚国北境扫荡楚的同盟国。鲁成公八年攻蔡,并伐楚,俘虏楚将申骊。接着攻楚的与国沈(今安徽临泉),俘虏了沈国君。为开辟通往吴的道路,同年又会合诸侯伐郯国(在今山东郯城县)。
  晋、楚两国都出现了麻烦,停止两国长期的敌对成了共同的愿望。
  晋、楚和平的氢气球是由晋国放出的。晋景公十一年(公元前 588年),晋主动释放了在邲之战俘虏的楚国公子縠臣,并归还了连尹襄老的尸体。接着楚国也放回了晋国被俘的知■。晋景公十八年,晋景公亲自出面释放了楚国俘虏钟仪。晋大臣范文子士燮说,让他归楚“使合晋、楚之成。”①
  钟仪返楚,向楚共王转达了晋国的意愿,楚共王立即派大宰公子辰到晋国,“报钟仪之使,请修好,结成。”②次年春,晋国派大夫籴伐到楚,“报大宰子商之使”③,子商即公子辰。晋、楚两国使者的交往,媾和的谈判已差不多了,这时宋国的华元,看到时机成熟,以他与晋国中军元帅栾书和楚国令尹子重都相友好的私人关系,于是在晋厉公元年(公元前 580 年)的冬季,奔走于晋、楚两国间,以“合晋、楚之成”④。
  晋厉公二年五月,在华元的奔走下,晋国的大夫范文子士燮同楚国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外结盟“弭兵”。盟约有三个内容:晋、楚两国休战,并帮助对方攻打来犯的敌人;开通两集团间的道路交通;共同讨伐背叛晋或楚的国家。接着晋国的郤至到楚国签约,楚国的公子罢到晋国签约⑤。
  晋、楚虽然签了休战的盟约,楚国却并不想恪守。才过了 3 年,楚国就又出兵攻晋国的盟国郑、卫。楚国令尹子襄对力主攻郑的司马子反说:刚与晋结盟就背叛它,是不可以的吧。子反却回答说:“只要有利于我就进攻,管它什么盟约!”这时晋国是厉公当政,晋厉公也是一位厉害的能干人物,岂肯让楚国得手。于是就发生我们在前面已指出过的鄢陵之战。两国再无和平可言,华元撮和的这次“弭兵”盟会的成果,也就随之付诸流水。
  ①  《左传》成公七年。
  ①  《左传》成公九年。
  ②  《左传》成公九年。
  ③  《左传》成公十年。
  ④  《左传》成公十一年。
  ⑤  《左传》成公十二年。
  2.宋向戌再次活动“弭兵”
  华元斡旋的第一次“弭兵”结盟,因条件还未十分成熟,很快破裂。但促使晋、楚两国息兵的因素,却在继续发展:晋国内部斗争加剧;吴国势力强大,对楚构成强大威胁;各中小国厌战情绪增长等。所以,在华元“弭兵”后的第三十三年,还是由宋国人向戌出面活动“弭兵”,并获得成功。
  华元“弭兵”后,晋国虽在鄢陵打败楚国,但厉公眼看晋国大贵族势力抬头,有压倒国君的可能,于是打击贵族势力。他诛杀了势力最大的郤氏,对栾氏亦不放心,结果他被栾氏和中行氏联合杀掉。栾氏杀掉厉公后,势力强大,成为众矢之的。范氏利用栾氏家族内的矛盾,赶走了栾氏家族长栾盈,诛杀栾氏的同党箕遗、黄渊、羊舌虎,囚禁伯华、叔向、籍偃三大夫。栾盈逃到楚国,后又到齐国,在齐国的支持下,偷偷潜回他的封地曲沃。在国内有魏氏支持他,栾盈率领曲沃的丁壮,打到国都。栾盈后来失败被杀,全族被诛灭①。但晋国内部斗争却更加剧。
  晋国加紧扶持和支援吴国,以牵制楚国。晋厉公五年,晋范文子与中原诸侯国在钟离同吴人相会。吴国正式开始了同中原诸侯国的交往。晋悼公三年(公元前 570 年),晋召集诸侯在鸡泽(今河北邯郸市北)相会“欲修吴好”,晋悼公派荀会专程到淮上去迎接吴王寿梦。此时吴正与楚开战,故未到场。晋悼公五年,晋又召集诸侯在戚地(今河南濮阳北)相会,吴国正式参加了这次盟会,与中原诸侯结盟。晋悼公十年,吴王寿梦到柤(今江苏邳县西北加口)与晋悼公率领的中原诸侯相会。吴国势力逐渐强大,能与楚抗衡。楚共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570 年),楚国令尹子重挑选精兵伐吴,让邓廖率领“组甲三百,被练三千”,被吴军拦击,邓廖被俘,逃回的组甲士只有 80 人,被练士兵只有 300 人。楚康王元年(公元前 559 年),楚令尹子囊伐吴,被吴军打败,楚公子宜縠被俘。子囊伐吴回国后自杀①,临死前对即将继他令尹位的子庚说:“必城郢!”②要把国都城墙修好,以防备吴人。
  楚国内部也不安定。楚共王有 5 个儿子,他自己不立继位的太子,而谁继承王位,却由“神”来决定。他与巴姬商议,把一只璧埋在宗庙殿堂内,让 5 个儿子入庙拜祖,谁压到璧就是继承人。结果康王、灵王、平王都各压一部分。子干、子皙不沾边。所以,楚共王死后,康王继位,他的几个弟弟都觊觎着王权③。楚国王子势强逼主,令尹难当。楚康王八年,令尹子庚死,康王让■子冯接替。■子冯去同申叔豫商量,申叔豫说“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子冯就装病不到任,楚王只得另任他人④。
  ①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①  《吕氏春秋?高义》。
  ②  《左传》襄公十四年。
  ③  《左传》昭公十三年。
  ④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在这种内外都有困难的情势下,晋、楚休兵的条件成熟了。晋平公十年(公元前 548 年),晋国赵武执政为中军元帅。他下令减轻诸侯对晋国的贡赋(霸主国要收取与国缴纳的贡赋。西周时这种贡赋是给周王的,春秋时霸主代替周王的地位,霸主国控制的中小国就把这种贡赋缴纳给霸主)。鲁国叔孙穆叔去见赵武时,赵武对他说:“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武也知楚令尹,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⑤赵武的话很快传到各国,宋国的向戌与蔡国的声子就出来活动。向戌和声子先后到楚国与晋国斡旋。
  向戌是宋国的左师,地位高,他与华元一样,与晋、楚两国的执政大臣都相好,所以他最终促成此事。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546 年)夏,晋国的中军元帅赵武、楚国令尹屈建和鲁、蔡、卫、陈、郑、许、曹等国的执政大臣,在宋国的西门外结盟休战。这次盟约中,除休战内容外,楚国提出“晋、楚之从交相见”一款,排除齐、秦外,此条得到通过①。这一条款的含义是晋国和楚国的从属国,要定期朝见对方的盟主。朝见对方,意味着要向对方盟主缴纳贡物。这样诸侯国的负担就比此前增加一倍。
  3.向戌“弭兵”盟会的意义
  向戌活动的这次“弭兵”盟会,获得了成功。
  “弭兵”盟会召开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大为减少,此后的十几年未有战事发生,而晋、楚两大国之间,在其后的 40 年内没有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冲突。介于两大国间的中原各国,有了一个暂时和平的环境。国际间的斗争,就转入各国内部斗争。各国内部贵族之间为斗争需要,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一些适应历史潮流的新措施,这样,就使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逐渐被新的制度所取代。所以说,“弭兵”盟会是春秋时期由诸侯国间的争霸转向国内大夫间兼并的一年,也是春秋时代由前期转入后期的一年。
  争霸斗争的战场,则由中原转向东南地区的楚、吴、越间进行了。
  (二)“弭兵”盟会后的中原各国
  “弭兵”盟会后,虽晋楚两集团间战争暂时缓和,但各国内部矛盾就上升了。贵族崛起,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为“自大夫出”,甚而“陪臣执国命”的时代①。权柄的下移标志着各国政权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化。
  1.晋国在政治经济上的改制
  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 514 年),晋国大夫祁盈家发生内乱。祁盈的家臣祁胜与邬臧交换妻子,祁盈将二人囚禁起来。祁胜就行赂荀跞,替他在晋顷公面前说情。晋顷公不问曲直,就把祁盈逮捕起来。祁盈手下人见国君处事不公,就把祁胜、邬臧杀死。晋国于是就把祁盈和他的同党杨食我杀掉,并灭掉祁氏和杨氏两家贵族。
  ⑤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①  《论语?季氏》。
  执政的魏舒在处理祁氏和羊舌氏(杨食我族)的财产时,把他们的采邑地收归国有,设县由中央派人直接治理。在祁氏的采邑地上设 7 个县,在羊舌氏采邑地上设 3 个县。这一措施,为战国时的郡县制开了头。
  就在魏舒改采邑为县的次年,晋国人在法制上也学着郑国子产,进行改制,把成文法铸在鼎上。晋顷公十二年,赵鞅(赵武的孙子)和荀寅带着军队在汝水边筑城,同时征收“一鼓铁”(200 斤),铸造一件鼎,把范匄当政时制定的刑书铸在鼎上,公诸于众。这一行动,遭到孔子和当时名人蔡墨的反对。孔子指责说“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孔子认为,百姓看鼎上的条文就知道应定罪的轻重,当权贵族就不能从中上下其手,以恐吓百姓。
  法律的公布,把晋国法制推到一个新阶段。人们知道法律所禁,就可以避免误触刑律,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贵族也因法律条文公布,不便任意为非,对他们却是一种限制。以前的法律不公布,由执政者掌握,他们说了算,法律条文公布后,这一神迷被打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
  赵鞅在铸刑鼎后的第二十一年,即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 493 年),他在与范氏、中行氏的斗争中,在铁地与支持范氏、中行氏的郑国军队交战。临战前他宣布了一项更大胆的改革措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①其中“人臣隶圉”是奴隶。“免”即是在战争中立功者,可以免除奴隶身份。这是一条为奴隶解放开辟道路的新法令。
  为了争取人心,晋国贵族们还在各自的采地内进行了土地亩制和税收变革。据 1972 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中的《孙子?吴问篇》,晋六卿都扩大了田的亩制:范、中行氏以一百六十步为一亩;知氏以一百八十步为一亩;韩、魏氏以二百步为一亩;赵氏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正规的亩是一百步,可见各家都扩大了亩积。在征收地税上,赵氏是“公无税焉”外,其余五家都是“伍税之”,即采用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实物地租。这已经是一种封建地主性质的剥削方式了。
  2.齐国内政的变迁
  “弭兵”盟会前,齐国的景公即位为君,齐景公在位共 58 年(公元前 547—前 490)。景公在位时间虽长,却是一位平庸的国君,只顾享乐,一味加重剥削。齐景公二十六年(公元前 522 年),景公有疾,归罪于祝、史没有给他在神前好好祈祷,要杀他们。晏婴说这是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你把川泽山林自然资源都控制起来,不准百姓利用;官吏胡作非为;国家政令没有准则;对百姓“征敛无度”;国君“宫室日更,淫乐不违。”民众痛苦不堪,“夫妇皆诅”①。可见齐国政治的败坏。
  齐国的大权,在景公上台时,就被崔杼、庆封两人把持着。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 548 年)崔杼杀齐庄公,立景公,自任为相。齐国史官把崔杼杀君的事实记载在简册上,竟被他杀死。后一来庆氏乘崔氏家族内乱,吞并了崔氏,庆封又自任为相“当国”②。庆封专权,但他好打
  ①  《左传》哀公二年。
  ①  《左传》昭公二十年。
  ②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猎、嗜酒,数日不上朝理政,有事到他家去请示,出现“国迁朝”局面,他家成了国家的朝堂。庆封“当国”仅一年左右,就被他的下属卢蒲癸、王何赶下台,逃到吴国。齐景公十六年,齐国正卿栾施、高强专权,杀大臣,将国君子弟驱逐出国,遭到国人的反对。陈氏联合鲍氏把栾氏、高氏灭掉,这样陈氏就掌握政权。姜姓齐国的政权危机,也就日益临近。
  3.子产在郑国的改革
  郑国在春秋时是战祸最剧的国家,而内部大族多,斗争激烈,所谓“国小而逼,族大多宠。”①像子产初当政时,派贵族伯石去为国家办一件事,竟要求先许愿给他土地作报偿才去,子产同意,说这是要先安定大族的办法。
  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公子发之子,名公孙侨。在郑简公二十三年(公元前 543 年),执政的子皮见他能干,就让子产代替自己,并从旁大力支持子产。子产执政 21 年,在他执政期间对内政进行改革。子产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项:
  其一是作封洫。“封”就是田界,“洫”就是水沟。作封洫的目的,是清查田亩。郑国的一夫百亩的井田制度,已遭破坏。在子驷当政时,就“为田洫”作过一次整顿,使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等四家贵族“丧田”②,即他们多侵占的土地被迫交出来,子产“作封洫”是这一措施的继续。“作封洫”就是清查全国土地,划定田界,多占者没收,不足者补足一夫百亩的基本数字。子产在使耕者有其田的同时,实行“庐井有伍”的制度,即将居民用什伍的制度编制起来,以便于管理调动。
  其二是作丘赋。郑简公二十八年,子产“作丘赋”。“作丘赋”的性质与晋国“作州兵”,鲁国“作丘甲”的性质相同,是对野鄙中的奴隶征收军赋。野鄙中的人缴军赋,说明他们已有当兵权。郑国的这一变革,也使旧时的国野制度泯除,有利于奴隶的解放。
  其三是铸刑书。郑简公三十年郑子产铸刑书,将法律铸在鼎上,公布于众。子产铸刑书比晋国赵鞅铸刑鼎要早 23 年。他是我国第一位将刑律公布于众的人。当时晋国的大臣叔向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给子产去了一封信,对他的这一行动给以严厉的指责,说:原先我把你看作学习的榜样,现在令我失望了。过去的君主按照习惯审理案子,没有什么刑法条文,怕民众据条文争论不休。若是民众知道了法律条文,就对在高位的人无所顾忌,而只以法律条文作根据,敢于同在上位的人争论,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子产回信说:像你所说的那样长久之计,我没有能力做到。我是要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子产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进行社会改革的决心。
  子产的改革,得到郑国百姓的拥护,百姓编着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①郑国在子产执政时期,在内政外交上都取得成功,他多次顶住了晋、楚的强权外交,保卫了郑国利益和独立的尊严。
  ①  《左传》襄公三十年。
  ②  《左传》襄公十年。
  ①  《左传》襄公三十年。
  4.积弱不振的宋国
  宋国在诸侯国中是一个不小的国家,宋襄公还一度企图争霸。但宋国一直积弱不振,其原因是强宗大族擅权,政治因循守旧。宋国当政的大贵族都是国君的子孙:戴公之后有 4 家,庄公后 1 家,桓公后 4 家,文公之后 1 家,武公、穆公之后各 1 家。其中最强的是戴公、桓公后的 8家。宋国的卿官多出自这两公之后。这些贵族依恃政治上的特权,互相内讧争夺,甚至同国君对抗。宋平公二十年(公元前 556 年),右师华阅死,他的弟弟司徒华臣要吞并他家家财,杀死华阅的家臣华吴。宋平公要加以问罪,被向戌和了稀泥,就不了了之。可见宋国君说话没人听从。
  宋元公(公元前 531—前 517 年在位)即位后,打算去掉专权的华亥、华定和向宁。这 3 人却先下手,将公族的几位子孙杀死,劫持元公。结果元公只得用 3 个儿子与他们的儿子相交换作人质,宋元公才被获释。后元公杀了华、向的人质,华、向二氏逃奔陈国。接着大司马华费遂的儿子华貙又作难,召回逃往陈国的华、向二氏,占领宋南里进行反抗。华费遂的另一子华登联络吴国,带领吴军支援华貙。宋元公在晋、齐、曹、卫等国的支持下,才打败华氏,收回南里,华氏余党逃出国。这场乱子前后经历数年才被平定①。
  宋景公继宋元公即位。景公特别宠幸大臣桓魋,致使景公的两亲弟公子弟和公子辰被迫逃到陈国。后来这批人同原先被逐出国的右师乐大心一起,占领宋国的萧地(今安徽萧县北),大为宋患。其后宋景公却与桓魋发生矛盾,起因是卫国大叔疾投奔宋时,向桓魋献一颗美珠,宋景公想要这颗珠,桓魋不给。景公于是想设计除掉他,不料桓魋却先下手,也想用计劫持景公。宋景公于是派兵攻击桓魋,桓魋逃到曹地反抗,遭到曹地人的反对,再逃到卫国,后又逃到齐国。桓魋的乱子,在宋国也闹了 20 年的时间②。
  宋景公晚年,怠于政事,不上朝听政,各官署向他报告政事由近臣大尹转达。景公的指示也由大尹传达,于是大尹从中上下其手,专断国政,国人对他很痛恨。鲁哀公二十六年(公元前 469 年),当了 48 年国君的宋景公到空泽(今河南虞城县南)时死去。大尹调动 1000 名甲士将景公尸体运回国都,他秘而不宣国君死讯,却召集六卿以商议国事为名,用甲士胁迫他们参加盟誓,诡称景公有病,先立景公子启为太子。3 天后国人得知景公已死的消息,司城乐茷揭露大尹的阴谋,调动武装攻击大尹。大尹欲发动国人相对抗,但国人不响应,他就带着公子启投奔了楚国。六卿立公子得为国君,是为昭公。六卿相盟说:“三族共政,无相害也。”①三族指戴公之后的皇氏、乐氏,文公之后的灵氏。提出“三族共政”的原则,国君显然是没有权可言了。
  ①  《左传》昭公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
  ②  《左传》定公十年,哀公十一年、十四年。
  ①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5.鲁国三家的强横
  鲁国国君政权弱,三家专权,是鲁国政治史上的特点。
  鲁国的三家,即“三桓”,是指鲁桓公 3 个儿子的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鲁国君的失权从鲁宣公开始。鲁文公死后,东门遂杀死鲁文公正夫人哀姜所生的儿子公子恶及公子视,而立敬嬴所生的公子俀,是为鲁宣公。鲁国“由此公室卑,三桓强”②,“政在季氏”③。国政主要把持在季孙氏家族手中。鲁宣公刚上台,季孙氏就给他一次教训。莒国纪公的太子仆,杀死他的父亲,带着传国的宝玉投奔鲁国,将宝玉献给鲁宣公。鲁宣公高兴,下令赏给莒太子田邑,并说“今日必授”!季孙氏的季文子为执政大臣,他却下令司寇立即将莒太子仆驱逐出境,并说:“今日必达!”今天一定要到达国境外④。结果季孙氏的命令执行了,宣公的命令却作了废。
  鲁国的三家,通过作三军、作四军的方式,把国君的军权和财权瓜分掉。鲁襄公十一年,季孙氏的季武子执政而“作三军”,即将鲁国的原两军,改成三军。作三军的目的是“三分公室”,把鲁国国君的土地、人民分成三份,三家“各有其一”。季氏贪婪,全归己。孟孙氏取四分之一,四分之三仍归公室。叔孙氏以一半归己,一半仍归国君①。鲁昭公五年(公元前 537 年)舍中军,四分公室。季氏独得两份,孟氏、叔氏各得一份。这次瓜分公室彻底,三家都把国君的土地、人民归于自己,而“贡于公”②,国君只是享受从三家分给他的一杯羹,吃三家的贡物。
  季氏的专权,引起一些贵族的不满,鲁昭公在他们的支持下,发动对季孙氏的讨伐。季孙氏在叔孙氏和孟孙氏的支援下,把鲁昭公的军队打败,昭公被迫逃出国,在外流落 8 年之久,最后死在外地。季孙氏的行为,百姓没有怨言,诸侯赞同。鲁国的“民不知君”③,而只知有季氏。鲁国国君失权,三家专权,国力贫弱。
  6.动荡不安的卫国
  卫国本是一个强国,但进入春秋后,国君多荒淫,内部矛盾重重,致使被狄人灭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多次迁都,最后迁到帝丘(今河南濮阳)。卫国统治阶级内部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的矛盾斗争都异常激烈,致使它的政局动荡不定。
  卫国的强族主要有宁氏、孙氏、孔氏等,他们都是国君的后世子孙。卫献公(公元前 576—前 559 年、前 546—前 544 年在位)上台时,就表露出要除去大臣并对其父定公的夫人姜氏有野心的征兆,在为父举丧时不悲哀,不素食。姜氏叹道:“是夫也,将不唯卫国之败,其必始于未亡人。呜乎,天祸卫国也夫!”大臣们听后,无不恐惧,孙林父于是把宝器搬到他的封邑戚地(今河南濮阳北)①。卫献公多行不义,将其父的夫人定姜作了自己的后房,又想除掉孙林父。孙林父逃到封邑戚,不上朝听政,让儿子孙蒯相代。献公宴请孙蒯,故意让乐师领班演唱《诗经?巧言》的末一章助兴。这一章词是“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暗指孙林父跋扈不臣又无能耐。乐师领班知道献公点这首歌的用意,就不愿演唱,有位名叫曹的乐师因被献公罚打过 300 鞭,记恨在心,想借机挑拨他与孙氏的关系,就主动要求演唱。乐师曹不但演唱一遍,还担心孙蒯未听懂,唱完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孙蒯听后,就回戚地告诉了父亲孙林父,孙林父于是准备先发难。卫献公这时也自知失策,就派他的儿子去向孙氏讲和,孙林父将他们都杀死,献公自知难于抵敌孙氏,于是就带着定姜逃往齐国。孙林父率族众追击,在河泽(今山东阳縠县东北)把献公的亲兵打败。卫国人立卫穆公孙剽为君,是为殇公,由孙林父和宁殖为相,二人实专国政。
  ②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
  ③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④  《左传》文公十八年。
  ①  《左传》襄公十一年。徐中舒:《左传选》,中华书局 1963 年版,第 338—339 页。
  ②  《左传》昭公五年。徐中舒:《左传选》,第 339 页。
  ③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①  《左传》成公十四年。
  在卫献公被逐出国的事件中,宁殖也是参与的,但他觉得这事是他的恶迹,在临死前要求他的儿子宁喜把卫献公接回,以洗刷他的恶名。卫献公也在国外积极活动复辟,宁喜遵循父志,决计迎接献公回国。卫殇公十二年(公元前 547 年),卫献公派母弟子鲜与宁喜谈判,子鲜转达献公的话说:“苟反,政由宁氏,祭则寡人。”②政权由宁人掌握,献公只要求主持祭祀之权。宁喜于是杀死卫殇公,迎回卫献公,并派兵攻击在戚的孙林父。孙林父投靠晋国,晋国率领诸侯在澶渊(今河南濮阳西)相会,支持孙氏,并拘捕了卫献公和宁喜。由于齐国等向晋说情,卫献公并把女儿嫁给晋平公,君臣才被放归。
  献公复位后,宁喜执政,献公终究容不得“政由宁氏”这一条款,于是在他复位后的第二年就把宁喜杀死,并追查宁氏的余党。卫灵公十二年(公元前 522 年),卫灵公的长兄公孟絷专权,把司寇齐豹的官职罢免,又夺去他的封地,还打算夺去大夫北宫喜和褚师圃的封地。公子朝因与卫襄公的夫人私通,畏忌公孟絷,这批人于是纠合起来反对他。当公孟絷到郭门外祭祀时,齐豹先埋好伏兵,把公孟絷杀死。齐豹接着进攻国君灵公,灵公带着国家宝器逃到死鸟。原同齐豹纠合攻击公孟絷的北宫喜与齐豹分道,并反过来攻杀了齐豹,使灵公得以返回国都。齐豹发动的内乱才算平息。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一位风流女人,淫荡之事在列国出了名,在未嫁时就与娘家的宋国公子朝私通。卫灵公的太子蒯聩到宋国时,因此事受到嘲讽,回国后就要杀南子。事未成,蒯聩逃走,先到宋,后又到了晋国。卫灵公死后,卫国人立了蒯聩的儿子辄为君,就是出公。于是在卫国又演出一幕父子争位的闹剧。
  蒯聩逃到晋国,晋人把他安置在戚邑住下,以示与卫出公对峙。因为当时卫国出公与齐悼公、郑声公都是支持晋国的范氏、中行氏而反对赵氏。而赵氏是执掌晋国政权的,所以赵鞅利用蒯聩以牵制卫国。鲁哀公十五年蒯聩通过他的姐姐孔伯姬的情人浑良夫,潜入卫国,住在孔文子家。当时卫国是孔伯姬之子孔悝当政,孔伯姬和蒯聩就在夜里胁迫孔悝立蒯聩。孔悝只得赞同,于是立蒯聩为君,是为庄公。蒯聩的儿子出公逃到鲁国避难。
  蒯聩为人心地狭窄,上台后对在国内的大臣打算全部清除。他对司徒瞒成说:我在外流落受苦很久了,现在请你也尝尝流落的味道吧。瞒成和褚师比被迫逃往宋国。扶他上台的孔伯姬和受压即改变主意的孔悝,也没有吃到好果子,蒯聩上台的第二年六月,在平阳(今河南滑县东)设宴请孔悝,并重加赏赐。待孔悝酒醉后,蒯聩派人将孔悝母子遣送出国。孔悝于是逃到宋国避难。
  ②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蒯聩倒行逆施,卫国人民很恨他。鲁哀公十七年,晋人攻卫,到达城外,卫国人起来赶走蒯聩,立蒯聩的从兄般师为君。蒯聩不久又打回来,般师逃走。卫国都城外有一个异族入聚居的戎州,蒯聩发现后,就派人将它摧毁。蒯聩为增加财富,无限期使用工匠,使他们长期不得休息,工匠十分不满。蒯聩还要撤掉石圃的卿官。这些人就密谋起来反抗,在石圃的鼓动下,进攻蒯聩。蒯聩把宫门关起来请求饶恕,不准。他跑到北门,打算跳墙逃走,当他跳下时,摔断了腿。恰巧戎州人赶到,杀死跟随他的太子疾、公子青。蒯聩逃到戎州己氏家中,这家人的妻子有一头美发,被蒯聩发现后,剪去作了他夫人的假发,己氏很痛恨他。蒯聩逃到他家,正是报仇的时机。蒯聩想活命,拿出随身带的玉璧说:“不要杀我,我给你玉璧。”己氏却说:“杀了你,玉璧能跑到哪里去?”就将他杀死①。
  蒯聩被杀后,出公辄又回国复了位。他也同其父蒯聩一样,清除旧臣,役使工匠,鲁哀公二十五年,卫国工匠起义进攻出公,出公逃到宋国,最后逃到越国,终死于越。
  卫国不断发生父子争位,内亲相欺,骨肉相残,君臣上下尔虞我诈,反目成仇。两次工匠起义,一君被杀,一君逃亡在外,旧贵族走向崩溃,国人、工商业者起而反抗,这一切都表明社会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三)吴楚在东南的争霸
  “弭兵”盟会后,晋、楚的对抗暂时缓和,楚国于是主要对吴开展斗争和处理内部出现的矛盾。
  1.春秋后期的楚国政局
  春秋后期,中原各国政权下移,“礼乐征伐”从春秋前期“自诸侯出”转到“自大夫出”,甚而至于“陪臣执国命”的局面。楚国却仍是王权较强的一个国家。但楚国的王权,时时受来自令尹和县公的威胁,因而引发一系列的内部纷争,致使国力削弱,而不能抵敌吴国的进攻。
  楚国的令尹,多是王族成员担任,往往对王权构成威胁。如楚康王令尹子南的手下人观起,车马过制,康王认为将对王权构成威胁,于是将子南杀死,将观起车裂①。接替子南任令尹的■子冯,有亲信 8 人,没有官爵却拥有众多的马匹。楚康王心中不安,■子冯将这 8 人辞退后,康王才放心。
  楚康王的弟弟王子围后为郏敖的令尹,十分专权,杀死曾在楚进行“书土田”和“量入修赋”改革的大司马■掩。他的乘车、用器都仿照王的规格。楚郏敖四年(公元前 541 年)冬,与伍举前往郑国聘问,走到半道,听说楚王郏敖生病,于是让伍举到郑,自己赶回国都,借问病为名,将郏敖勒死,自立为王,是为楚灵王。
  ①  《左传》哀公十七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楚灵王即位后,灭掉陈、蔡两国,杀蔡灵侯,用隐太子作人祭的牺牲,杀大夫成虎,凌辱越国大夫常寿过,夺取其他贵族的封地,引起国内的普遍痛恨。楚灵王十二年(公元前 529 年),到州来打猎时,国内痛恨他的人联合起来反对他。因观从的父亲被灵王杀死,在反对灵王的活动中,他首先发难。他召回被灵王逼到晋国的弟弟子干、子皙,联合灵王的小弟、担任蔡公的弃疾,打进国都,杀死灵王的两个儿子,拥立子干为王、子皙为令尹,公子弃疾为司马。正在乾谿(今安徽亳县南)的灵王,闻两子被杀后,从车上摔下来。跟随他的军队听到国内有新主,也溃散了。灵王自知走头无路,在申无宇家自缢而死。
  新当上楚王的子干,不听观从杀死公子弃疾的主张,弃疾就利用国都人心不安,灵王死讯未知的形势,在城内宣言“灵王打回来了”的消息,恐吓胆小的子干、子皙。他们真以为灵王即将回都,就双双自杀。弃疾以王子的身份即位为王,是为楚平王。
  楚平王宠信两面三刀的小人费无极,致使将楚国政治搞得一团糟。费无极首先排挤掉拥立平王的功臣蔡太子朝吴,接着让平王将太子建的未婚妻子占为己有,挑拨父子关系。又设计把太子建调出王都安置在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北)。过了一年,他又捏造太子建与老师伍奢要谋反。平王因夺了太子的妻,本对他有戒心,于是拘捕了伍奢,并派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却放走了太子建,太子建先奔宋国,后到了郑国①。
  伍奢被捕后,费无极要平王将伍奢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除掉。伍奢的长子伍尚应召回到国都,次子伍员逃往吴国,寻机报仇②。
  楚左尹郤宛是伯州犁的儿子,很有才能,为人正直,深受国人爱戴。费无极却十分妒忌他,勾结鄢将师对郤宛进行陷害。这时的令尹囊瓦也是一个爱财而信谗言的人,费无极设计使令尹相信了郤宛要谋害他的假象,囊瓦于是带兵郤氏,郤宛自杀,囊瓦焚烧了郤氏的住宅。郤宛的儿子伯嚭逃到吴国,后为吴太宰,也寻机报仇。郤宛无辜被杀,国人不服。囊瓦听从沈尹戌的建议,杀死费无极、鄢将师,才将民愤平息。
  楚国国王如灵王、平王皆专横残暴,令尹如囊瓦爱财贪婪,听信谗言,妒忌贤能。国内有能力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排挤出国;对外却欺凌、侮辱邻国,致使不能与吴相抗衡。
  2.吴国的兴起
  在春秋前期,吴国势力微弱,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小国。楚庄王十三年(公元前 601 年),楚灭舒、蓼,才和吴国有交往。吴国的强大和同楚敌对情绪的增加,主要是从楚国逃出去的人才所为。
  首先教吴国军事技术和叛楚的是巫臣。他原是楚国申县的长官,称为申公巫臣。受令尹子重、司马子反迫害,决心报仇。以晋国使者的身份到吴国,“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吴国始伐楚及楚的与国巢、徐等国,攻入州来。“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①吴王寿梦十七年(公元前 569 年,鲁襄公四年),寿梦以巫臣子狐庸为相,任以国政②。吴王寿梦二十四年,号称中原霸主的晋悼公率领十二诸侯在柤地(今江苏邳县西北)同寿梦相会结盟,会议期间灭了小国阳(地在今江苏邳县西北),以打通与彭城平行的通吴第二条道路。
  ①  《左传》昭公十九年、二十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年。
  ①  《左传》成公七年。
  ②  《吴越春秋》卷二《吴王寿梦传》。
  吴初本在今江苏无锡,寿梦子诸樊即位(公元前 560 年)后,把都城迁到姑苏(今江苏苏州市)。即位当年趁楚共王卒,伐楚,无功而还。次年秋再次伐楚,大败楚师。
  楚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是由从楚国逃往吴国的伍员和伯嚭策划的柏举之战,楚几乎亡国。楚于是不能与吴相争,吴国就北上与晋在黄池争夺霸主地位去了。
  3.吴楚在东南的争霸战争
  楚国在楚平王即位后,费无极和令尹子囊弄权,楚国内部矛盾重重。吴国加紧了对楚国的进攻,多次打败楚国。吴王僚八年(公元前 519 年),吴进攻楚国的州来,楚国令尹阳匄率军相救,而死于军中,由司马■越会同顿、胡、沈、蔡、陈、许等 7 国军队,同吴军战于鸡父(今河南固始县南),但“七国同役而不同心”,故楚军大败,司马■越自杀。囊瓦新任令尹,增修郢城,以防备吴人来攻。
  在鸡父之战后,吴国内部发生了一起王位争夺的斗争。吴王僚是馀昧子,馀昧是寿梦第三子。寿梦有 4 个儿子:长诸樊、次馀祭、次馀昧、少子季札。寿梦见季札有才有德,想传国于季札,季札不受,于是使长子诸樊即位,行兄终弟及制,以图依次传到季札。待馀昧死后,传国季札,季札仍不受。馀昧子州于继父位为王,即是吴王僚①。公子光是寿梦长子诸樊的儿子,他认为季札不愿做国王,国王就应由他继承,于是准备夺取王位。
  这时伍员从楚国逃到吴国,披发赤足吹箫于吴市上,被吴王僚召进宫中,问明情况,准备起用他。吴王僚与伍子胥(伍员)论时政,伍子胥劝他伐楚。当时公子光正欲篡夺王位,怕王僚伐楚有功而不易除掉他,就对王僚说:“伍胥之谋伐楚也,非为吴也,但欲自复私仇耳,王无用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的用意,于是也劝王僚不要伐楚,一面退耕于野,一面暗中为公子光物色刺客,以待时机帮助公子光行事,作为自己进身的阶梯。
  吴王僚十二年时,他乘楚平王死,派公子掩余、烛庸率师围楚潜地,又派季札往鲁,以观察中原诸侯动向。楚派大军在潜地夹攻吴军,使吴军进退不得,国内军力空虚。这时公子光认为是好时机,假意宴请王僚,由伍子胥物色好的武士专诸,将匕首藏在烧好的鱼腹中,进献到宴席上。这时公子光借故离席,专诸从鱼腹中抽出匕首,刺入王僚的心脏,王僚当场毙命,专诸也被卫士杀死。公子光预先埋伏的武士把王僚的卫士杀死,于是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任命专诸子为卿,重赏伍子胥,命他为“行人”(外交官),并参与“谋国政”①。
  阖庐虽有篡逆之恶名,却也是一位能干的国君,他即位的当年,即“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②。阖庐即位这年,伯嚭也从楚逃到吴,阖庐听从伍子胥的意见,任为大夫,与谋国事。伍子胥又推荐军事家孙武,阖庐任以为将,统率吴国军队。
  ①  《吴越春秋》卷二《吴王寿梦传》。
  ①  《吴越春秋》卷三《王僚使公子光传》、卷四《阖闾内传》。阖闾又作阖庐,下同。
  ②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吴和楚相比,吴国力量不及楚。伍子胥于是建议将吴军队分作三部分,轮番攻楚。楚人见吴军至,必全力出动相救,这样使楚军疲劳不堪,然后以三军一齐伐楚。阖庐采纳这一策略,“楚于是乎始病”①。
  阖庐八年(公元前 507 年),因楚国令尹子常曾向蔡侯索取佩玉与裘不成,将蔡侯扣留在楚 3 年。向唐侯索取良马不成,也将唐侯扣留达 3年。他们深恨楚国,蔡昭侯先与晋结盟伐楚,晋人向蔡侯求贿不得,借口不能与楚争而作罢②。蔡国接着与吴结盟伐楚,这正合吴国要同楚决战的方针,于是在阖庐九年的冬季,吴、蔡、唐三国联军伐楚。
  在蔡、唐两国的带领下,吴国军队乘船沿淮水而上,过蔡国,在淮河弯曲处舍船登岸,与楚军夹着汉水对峙。楚国左司马沈尹戌见吴军远道深入楚国来攻,就向令尹子常提议:令尹所率军队原地不动,迎住吴军;他自己率军控制方城之外,摧毁吴军的船只,封锁吴军背后的关口,然后令尹子常军渡汉进击吴军,他再从背后夹击,必大败吴军。而令尹子常想独占功劳,武城大夫黑想速战,楚大夫史皇挑拨子常说:楚国人恨你而喜欢沈尹戌,若沈尹戌的计策成功,就是他一人独得胜吴之功。这样,你的地位就保不住了。子常于是不顾沈尹戌的建议,率军先渡过汉水出击,从小别打到大别(均在今湖北汉阳县北),和吴军打了三仗都失败。子常自知不敌吴军,想逃跑,被史皇阻止。这时两军陈于柏举(今湖北麻城)进行决战。阖庐的弟夫概王了解到楚军没有士气,向阖庐建议先用轻卒攻子常的军队,楚国士兵将会逃跑,接着用主力猛攻,就一定能得胜。阖庐不同意,夫概王不顾王命,以所属 5000 兵士出击,果然大败楚军,子常逃到郑国。吴军跟踪追击楚军,在清发(今湖北安陆县南)追上,待楚军半渡河时发动突袭,又打败楚军。在雍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又突袭正在做饭的楚军,吴军吃了楚军做好的饭后,继续追赶,一连打了五个胜仗,就到达了楚国都郢城下。
  楚昭王见吴大军突然到达国都城下,只带了一个妹妹仓皇出逃。中途遇见箴尹固一同乘船,昭王让他用“火象”冲击吴军,以掩护脱险。昭王逃进云梦泽中,遭到被迫为“盗”的人民袭击,又逃到郧邑(今湖北安饨),然后转入随国。吴军追到随国,和昭王只隔着一座宫室,吴人要求随国交出昭王。但随人同楚一直友好,不愿交出,吴军不得已退回。
  在吴军追击楚军时,沈尹戌从息地(今河南息县)回来,在雍澨与吴军交战,获得胜利。但他身受重伤,因他曾在阖庐手下做过事,耻于被吴擒,叫手下人将他的头割下。
  吴王阖庐得不到昭王,回师郢城,按等级住进楚国宫中,相传他们曾强以楚国君臣妻妾为己妻妾,以侮辱楚国。伍子胥因为得不到昭王,就把楚平王的墓挖开,鞭尸三百,用脚踏着平王尸的腹部,将平王的眼珠挖出,以报杀父之仇①。
  ①  《左传》昭公三十年。
  ②  《左传》定公三年、四年。
  ①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伍子胥逃往吴国决心复仇,但他的朋友申包胥却决心要卫楚。当吴军攻下楚都后,申包胥到秦国请求救兵。秦人不想出兵救楚,申包胥就靠在秦宫墙上啼哭,七日七夜不断。终于感动秦哀公,于是决定救楚。秦哀公三十二年(公元前 505 年),秦派 500 辆兵车救楚,秦楚联军在沂地(今河南正阳县境)打败夫概王,接着在军祥(今湖北随县)再败吴军。秦楚联军又灭了唐国,这年秋天在公壻之谿和麇地(今湖北京山县西南),再次打败吴军。九月,因夫概王回国夺取王位,阖庐只得回军。这年越国也抄后路攻吴。吴军在楚不能坚持,于是全部撤回。
  阖庐回师后,打败夫概王,稳定了国内政局。夫概王逃到楚国,楚封为堂谿氏。
  阖庐十一年,即吴从楚回师的次年,吴太子终曼又打败楚国的舟师,俘虏了两个水军将领和七个大夫。接着又在繁扬(今河南新蔡县北)打败楚国的陆军。“楚国大惕,惧亡。”楚国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于是把国都迁到鄀(今湖北宜城县东南)①。
  吴王阖庐攻破楚国,占领国都郢城,楚不能与之对抗。其后阖庐子夫差破越,北上争盟,把吴国的霸业推向顶峰。有一种说法,即春秋五霸中,阖庐是其一,不是没有道理的。
  (四)吴越争雄和越灭吴
  吴越的争雄,是春秋晚期继吴楚之后的又一次较大的政治军事斗争。越国在吴国的南边,当吴楚争霸斗争激烈进行时,越国逐渐发展、强大起来,取代楚国成了同吴国争雄的劲敌。
  1.越国的发展和勾践臣吴
  越国地在今浙江绍兴地区,初本一小酋邦国家,到允常为首领时,强大起来,于是同吴国相攻伐。
  越国的世系,允常以上不可考知。允常始见于春秋记载,允常之后就是春秋晚期的吴越争雄及灭吴称霸的时期。越灭吴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 473 年,按本书时代的划分已进入战国时期了。
  越国社会的发展,是与南方的印纹陶器为代表的文化相关的。1982年春在浙江绍兴坡塘发掘一座带阶梯墓道的贵族墓,墓中出土两件拍印有方格纹的泥质灰黑陶小口罐。这类“米”字纹、方格纹的印纹硬陶片,在同时期的遗址中有大量发现。这座墓中出有一座铜质的房子,屋内有伎乐场面,伴出有铜鼎、罍、鐎、盉、甗、盉、盝顶式方座及小豆、小壶等青铜器。这批铜器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显然是本地铸造的①。越国的剑很精良,解放以后在长沙、江陵、淮阳等地都出有越王剑。如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中所出越王勾践剑,制作相当精良,上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字铭文,反映出越国发达的金属冶铸业。
  ①  《左传》定公六年。
  ①  《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24 页。
  ②  《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21 页。
  1960 年在绍兴北的西施山,发现越国时期的大批铜、铁制的刀、削、斧、凿、带齿镰和三角形犁铧器②,是越国手工业和农业发达的物证。相传越国一岁偿还所借吴国的万石粮食被用作种子,说明越国粮食品种优良。
  从出土陶器和青铜器形制、特点上看,多具地方特色,说明越国是土生土长的一支当地民族发展起来的。但越国的文化和中原有统一性的成分也不少。从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为一种被称为“鸟虫书”的字体,这是从中原甲骨文、金文发展形成的,它们是一个系统,只是更加艺术化了。越地出有一种敲击乐器钲,是军中的用器,即钲钺,它可能是继承商周青铜铙传统。类似的铙,在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中已有发现。
  越国的生产发展,实力增强,于是与吴国发生对抗。
  越国见于春秋历史上,是在鲁宣公八年(公元前 601 年),此年楚灭群舒,与吴、越结盟。以后数十年,越国消声敛迹,至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 544 年),吴人进攻越国。此时吴国是寿梦次子馀祭为王。吴人将越俘用来守舟,馀祭视察舟船时,被越俘杀死。楚灵王四年(公元前 537 年),楚王会合诸侯进攻吴国,越大夫常寿过率领越与楚灵王在琐地(今安徽霍丘县东)相会,以支持楚攻吴。楚人轻吴而不设备,在鹊岸(今安徽无为县南)被吴军打败。越人又消沉了 20 年,到楚平王十一年(公元前 518 年)楚出动水军攻吴,越国又派大夫胥犴在豫章犒劳楚师。楚国这次又遭到失败,越国也就缩了回去。吴王阖庐四年(公元前 511 年)夏,吴国正式兴兵伐越,方把越国当作一个敌手对待。阖庐十年,越国趁吴军在楚时,向吴正式发起进攻,深入吴地。越军攻入吴地,是迫使阖庐从楚退兵的因素之一。
  阖庐十九年,越王允常死,勾践继位。阖庐趁越新君初登位,起兵攻越,以报越人趁他在楚袭击吴后方的仇。越与吴军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勾践用计大败吴军,吴王阖庐被越将用戈击伤,一个脚趾被砍掉。由于伤势重,在回军的途中就死了。
  阖庐死后,由其子夫差继位。夫差发誓要报杀父之仇,让一个臣子站在宫门前,每当他出入时,那人就喊道:“夫差,你忘了越王杀死你父亲吗?”夫差则回答说:“啊!不敢忘记,三年一定报仇!”
  吴王夫差二年(公元前 494 年),槜李之战后刚刚 3 个年头,夫差就兴兵伐越。吴军在夫椒(今浙江绍兴县北)大败越军,乘胜攻入越境内地。勾践只剩下 5000 甲兵,退保会稽山。勾践见已无力同吴较量,为免于亡国,于是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伯嚭讲和。伯嚭受了越的礼物,故坚决主张同意越国的请和。伍子胥知道这是越人的缓兵计,力劝夫差乘势灭越,以除后患。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告,同意与越讲和,条件是越王勾践夫妇到吴国为人质。于是勾践向吴称臣,夫妇到吴国替夫差养马,并将越国的宝器送给吴国。
  2.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越王勾践夫妇在吴国,对夫差恭恭敬敬,相传他在吴 3 年,为吴王夫差驾车养马,夫人打扫宫室,住在潮湿的囚室,极尽屈辱。伍子胥多次建议吴王夫差将勾践杀掉,靠着伯嚭的保护,才免于被杀,终于得到赦免归国。
  勾践归国后,决心报仇,于是“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又“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①这就是历史上相传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身自俭朴,“出不敢奢,入不敢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日勤于政,“未尝一日登玩”。他自己耕田而食,夫人织布而衣,节省开支,以增强国力。
  勾践返越后,大力发展生产,繁息人口。他下令 10 年不收租税,让百姓“居有三年之食”。奖励生育,以繁衍人口。禁止壮男娶老妇为妻,老男娶壮女为妻。女子 17 岁不嫁,男子 20 岁不娶,父母有罪。妇女将分娩时,报告官府,官府派医生守护接生。生男孩,送给两壶酒、一只犬;生女孩,送给两壶酒,一只小猪。若一胎生两个,官府供给衣食,若一胎生 3 个,官府给请媬姆喂养。对鳏寡孤独都有相应的照顾②。缓刑薄罚,以安定民心。
  整饬内政,招贤纳士。重用文种、范蠡、计然等人。选国内“达士”,给以上等住宅,供给上等的衣食,使他们为国效忠出力。招募贤才,有从诸侯国来越的游士,勾践一定在宗庙中举行隆重的接待礼,并根据各自的特长任用。如勾践以文种治内政,范蠡治军事、外交,计然管理财政等。
  加强军事训练。按里闾的行政组织征集、编制兵员。制造利剑强弓,训练“习流”水军。用重赏严刑教育士卒勇于听命,乐于立功,“进则思赏,退则避刑”①,建筑城郭,加固边防。
  这就是勾践实行的“十年生聚,十年教养”的策略。
  与此同时,勾践听从大夫扶同“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外交策略②。在“厚事于吴”的方针里,主要实行文种的“九术”中有关的计策,即“重财币以遗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经常送些玉帛珍玩给吴国君臣,使他们高兴;“贵籴粟稾以虚其国”,勾践回国后假报国中受灾,向吴国借粮 1 万石。次年越国选上好的粮食,经过蒸熟后还给吴国。吴国见越粮种优,于是用来作种子,致使吴国无收;“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越国向吴献上西施、郑旦二美女,夫差由是荒于政事;“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勾践派3000 木工到山中伐大树,并将所伐木材雕刻上花纹,然后献给吴国。夫差用这些木材,大兴工程,修造宫殿,耗费民力;“遗之谀臣,使之易伐”,“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加深夫差、伯嚭与伍子胥之间的矛盾,使夫差逼伍子胥自杀,除掉了阻挠同越亲善的忧患③。
  越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夫差北上同齐、晋争霸的方针,一面暗中同齐、晋、楚等国联络通好。为了麻痹吴人,越国还对楚佯攻一次,楚国也派兵追击越军。吴、楚是世仇,吴人见越攻楚,对越更加放心。
  越国经过多年的准备,兵强马壮,只等有利时机,向吴发起攻击,以雪国耻。
  ①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
  ②  《国语?越语上》。
  ①  《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
  ②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
  ③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
  3.勾践灭吴,北上称霸
  夫差在打败越国后,自以为不可战胜,就骄傲轻狂起来。听不进伍子胥的忠言,并逼他自杀,还把尸体装在皮囊中抛进大江。对谗佞的小人伯嚭,则言听计从,使他掌握国家大政,因此越国的计谋得逞。夫差“志广”、“轻战”,伯嚭就百般迎合他,于是自败越后就不断向北用兵。在夫差二年八月侵陈国,四年再次伐陈国。五年同鲁国在鄫地(今山东枣庄市东)相会,想通过鲁国北上争霸。在会上夫差越礼向鲁要求献一百牢的礼品。鲁人害怕,只得供给。夫差九年,吴国人再次北上进攻鲁国。这年的六月,齐悼公派人到吴国请吴军共同进攻鲁国。吴国当然同意。但秋天,鲁国同齐国又和好了,齐悼公于是派人到吴国辞谢,不再伐鲁。夫差不干,于是率领大军北上,反而联合鲁国进攻齐国。为使吴国水军能北上,在邗地(今扬州市北)建城,作水路码头,开凿邗沟,贯通长江到淮水的一条运河。夫差十一年,吴军会同鲁、邾、郯国军攻打齐国南郊,驻军于鄎。恰在此时,齐国人杀死齐悼公,夫差在军门外哭祭三天。吴将徐承从海上进攻的一支水军在攻打齐国时,又被齐人打败,夫差于是退兵回国。
  夫差十二年,吴国会同鲁国再次北上伐齐。在北上之前勾践率领群臣朝见夫差,并对夫差及各级将领馈赠礼品,让吴放心北上。吴在艾陵(在今山东莱芜县东)大败齐军,俘虏了齐国大夫国书等,及兵车 800辆,甲士 3000 人。齐国、鲁国都归服了吴国。次年,吴国同卫、宋两国结盟。于是在夫差十四年,北进连连得手的吴国,就在黄池与晋国结盟争夺霸主地位。
  晋国是中原霸主,夫差这次对霸主地位势在必争到手,于是倾全国精兵北上,只留下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等守卫国都姑苏。在临行前太子友劝阻其父不要北上,要防止越人乘机偷袭。他还讲了一个螳螂捕蝉而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夫差始终轻视越国的力量,并相信勾践的“忠诚”,一心想尝尝当中原霸主的滋味,听不进任何相反的话,率大军北上。
  夫差率大军北上的消息传到越国后,勾践君臣认为报仇的良机来到。等到吴军全部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南),同晋国谈判盟约时,就向吴国大举进攻。越国出动水军 2000,精兵 4 万,近卫军士 6000,军官1000 人,分三路向吴进发:一路由范蠡、后庸领兵取海道入淮,以截断吴军的归路;一路由畴无余、讴阳率领,从吴国南境直逼吴都姑苏;一路勾践率领中军主力。越军到姑苏城下时,吴国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余姚率军在泓水(今苏州近郊)观望越军。王孙弥庸一眼望见被越军俘获去他父亲的“姑蔑旗”,不顾太子坚守疲敌的战术,擅自率五千人出击。这时勾践的中军赶到,向吴做起强攻,吴军不能抵敌大败,太子友等三将被俘,越军焚烧了姑苏,夺取吴军大批船只。
  正在黄池同晋国争霸主、相持不下的夫差,听到这一消息,面如土色。在王孙■的建议下,封锁消息。夫差当场把听到这一消息的七个官吏杀掉,继续同晋争夺盟主。夫差连夜“秣马厉兵”,整顿队伍,摆开阵势,向晋挑战,作霸主非到手不可的最后一搏。晋人见夫差脸色不对,推测国内一定发生了大事,认为不能同这种亡命之徒式的军队交战,在夫差同意不称王而称公的条件下,让吴在晋前先歃血。夫差争了先后,急速回军,同越讲和。越国知不能一举灭吴,就同意了讲和,以待时机灭吴。
  越败吴后 4 年,即夫差十八年,越国了解到吴国天灾粮缺,百姓就食于东海,而军队在北上伐齐鲁、与晋争霸的斗争中又消耗了精锐。吴国已是经济崩溃,军民疲惫。越君臣一致认为灭吴的条件已成熟,于是起大军再次进攻吴国。两军在笠泽(苏州南,与淞江平行的一条河)相对峙。勾践将军队分为三队,在夜晚分三处呐喊渡江,吴军大骇败退,越军三战三捷,直抵姑苏城下。此时吴国军事力量已不是越国的对手了。
  夫差二十一年,越以大军包围吴都姑苏城达 3 年之久,在夫差二十三年冬,攻破姑苏城。夫差请降,他希望勾践也像夫差对待他一样,允许吴称臣。勾践有些不忍心灭掉吴,打算接受夫差的请求。范蠡阻止说“君王早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勾践于是回绝了夫差的要求,范蠡擂鼓攻击吴残兵。勾践不忍心杀掉夫差,就对夫差说:“我把你安置在甬东(今浙江定海东之翁山),用一百家人侍奉你。”夫差认为这是勾践给他的羞辱,就谢绝说:“我老了,不能侍候你了”。就自杀了①。
  勾践不仅是想灭吴报仇,他也想作中原霸主。鲁哀公二十一年,灭吴的前一年,越派使者到鲁国通好。次年邾国君隐公从齐国投奔到越国,越人将他护送返国。邾隐公在国外时,由邾太子执政。隐公返国后,邾太子又投奔越,越国又接纳了他,以便控制邾国君,以作为北上的桥头堡。
  勾践灭吴后,率越军北渡江、淮,同齐国、晋国等诸侯在徐州(又作舒州邑,在今山东滕县东南)相会,致贡于周元王。周元王派人赐勾践祭肉,命为侯伯。勾践率军返回江南,将淮上地给楚国,归还吴国从宋国侵夺的土地给宋,给鲁国泗水上的土地“方百里”。越国的军队横行于长江、淮河之间,诸侯都来朝贺,俨然又是一位霸主①。
  越国由于占有整个吴国土地,经过长时期的开发,吴越地区的经济已有相当的发展,因此越国在灭吴后,实力大为增加,直到勾践的六世孙王无疆时,还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②楚威王起兵反击越的进攻,才将越打败。楚国全部夺去被越国占领的吴国土地,越君王无疆被杀。越国自此诸子争立,内部互相斗争,都向楚国臣服。这已是进入战国时期的历史了。
  ①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①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五、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构成一个时期政治史的重要内容。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消亡的时期,它的各项政治制度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代的一些特色。认识这些特色,对了解这一时期政治史的演变,是很重要的。
  (一)春秋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作为一个国家最高政治象征的国君名号,有种种不同。按照西周时制度,周天子称“王”,受封的诸侯国君有侯、伯、子、男的不同称号,是周时的“五等爵制”。当然,就是西周时,除周天子称王外,边裔地区一些小国君长在国内也自称王。进入春秋以后,除周天子仍称王外,楚国国君在春秋早期楚武王时开始称王,晚期的吴国、越国国君也称王,但是在中原的诸侯国家还是恪守着周时旧制,按封爵爵位高低以公、侯、伯、子、男相称,如齐、晋、秦、鲁、宋、卫等国君称“公”或称“侯”,郑国国君称“伯”,邾国君称“子”,许国君称“男”等等。在中原国家的意识中,周天子地位虽然微弱,“礼乐征伐”已“自诸侯出”了,但“王”号还是由周天子独享。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 482 年)吴王夫差在黄池同晋国争当盟主,晋国向吴国提出“诸侯无二君,周无二王”。夫差于是取消“王”号,不称“吴王”而称“吴伯”,参加盟会①。可见,即使到春秋晚期,中原诸侯还是不能随便称“王”,也反对他人称“王”,把径自称王的国家视作“蛮荆”、“淫名”的化外之人。
  国君名号虽有王、公、侯、伯、子、男的区别,但在国内,它们都是一国的最高统治者。国君是拥有相当权力的,这主要表现在:
  1.国家大政方针的决断权
  春秋时期,各国政策的决策方式是,先由大臣议论,最后裁断于国君。如晋景公十五年(公元前 585 年)晋国打算迁都。大臣们在讨论中,都主张迁到郇瑕地(今山西解县)去。晋景公听了大臣们的讨论后,未表态就回后宫去了。当时任仆大夫的韩厥跟随在后,景公就问他的意见,韩厥主张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这正合景公意,晋国于是迁都新田。大臣的建议采纳与否,也在国君。像宋襄公自不量力,想接替齐桓公作霸主,他的弟弟任大司马的公子目夷劝他说:宋国是小国,去争夺盟主,只会带来灾祸。宋襄公不听,结果遭到惨败②。齐景公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刑罚苛严,晏子趁景公生疾之机,要他不要崇信鬼神,要为人民做好事,就会得到鬼神的保祐。齐景公高兴,于是下令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免除债务)”③。这样重大的国政,国君一高兴就可作出。直到春秋晚期,宋国的国君景公不上朝同大臣议政,他的决断由宠臣大尹传达给主事的六卿去执行。大尹从中上下其手,六卿的议政不上传宋景公。景公的决定大尹私自篡改,从中弄权。六卿明知大尹从中搞鬼,也拿他无方①。大尹之所以能有此法力,是假国君的权力。可见春秋时期,国君对国家的大政一般是拥有最后决断权的。
  ①  《国语?吴语》。
  ②  《左传》僖公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一年。
  ③  《左传》昭公二十年。
  2.对官吏的任免权
  国内官吏的任命、罢免,甚至逐杀权,皆握于国君的手中。管仲在齐国改革时,就要求齐桓公“慎用其六柄”②,这“六柄”就是国君对臣民拥有生、杀、贫、富、贵、贱这 6 种权力。所谓“贵”就是擢拔为高官,给以厚禄,也就“富”了。“贱”就是罢免其官或降格使用,收回或削减其俸禄,也就使他“贱”而至于“贫”了。晋悼公即位时(鲁襄公元年、公元前 572 年)只有 14 岁,当他被晋国大臣从周王都接回晋国,准备立为国君时,也知道要求这一权力。关于此,我们在前面已做过叙述。他进入国都还未举行即位仪式,就“逐不臣者七人”。他正式登位后,“始命百官”,革除弊政。任命魏相、士鲂、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士渥濁为大傅,右行辛为司空等。从而使晋国“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师不陵正,旅不逼师”,得到百姓的称赞和拥护③。晋悼公虽然少年即位为国君,其官吏的任免权还是握于他之手。
  春秋晚期曹国君伯阳,喜欢打猎游玩。曹国有位乡下人名公孙疆,也喜欢打猎。他抓到一只白雁献给曹伯阳,曹伯于是同他谈论打猎的乐趣,大受赏识。因而谈论到治国,很中曹伯心意,曹伯于是当即封他为国相,“使为司城以听政”①。这位乡下猎人,一下飞黄腾达起来,是出于曹君的任命,使他“贵”和“富”起来。
  国君对大臣的罢免、诛杀之事,在春秋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像晋国的大贵族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既富且强,而政治地位也显赫,郤氏一族就出有 3 个卿,所称的“三郤”,都被晋厉公诛杀。郤氏先知厉公要攻杀他们,郤锜提出用族武装进攻国君,郤至坚决反对,说:“君实有臣而杀之,其谓君何?”并提出“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的为臣原则②。
  春秋晚期,鲁国的国君大权旁落是有名的,权柄落在“三桓”手中,特别是季氏长期执国政。鲁国君的失权,主要是国君本人长期无作为,自甘处于休闲状态。晋国的史墨就说这是由于“鲁君世从其失”③,即鲁国君代代纵其淫乐安逸的结果。像鲁昭公这样的国君,当他在一些贵族支持下,想对季氏加以惩罚时,季氏也不敢公然相抗。如昭公二十五年,鲁昭公的士兵攻打季氏,季平子逃到台上,并向昭公请求说:“君不察臣之罪,使有司讨臣以干戈,臣请待于沂上以察罪。”昭公不同意。又请求将他囚禁在费邑,以察清罪行,昭公也不同意。最后请求带着 5 辆车,流亡到他国去,昭公还是不答应,鲁昭公一定要把季平子杀掉灭族。由于孟孙氏和叔孙氏认识到,若没有季氏,这两家的处境也会危险。兔死狐悲,于是孟孙、叔孙两家率领族军支援季氏。而鲁昭公的士兵却都拿着箭筒盖蹲在地上饮水,孟孙、叔孙两家援军一攻,昭公的士兵就被打败了。鲁昭公在兵败后,子家子还劝昭公不要出走,他说:“意如(即季平子)之事君也,不敢不改”,是昭公自己执意要跑到国外去①。所以昭公的失权,大部分责任在他自己处置不当。
  ①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②  《国语?齐语》。
  ③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①  《左传》哀公七年。
  ②  《左传》成公十七年。
  ③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从读为纵,失读为佚。谓鲁君世代纵其安逸。
  即使是一些被赶下台流亡国外,后来在国内大臣支持下复位的国君,对支持他的大臣,也可任意诛杀。我们在前章中已指出,卫献公被孙林父逼出国流亡,他在外流落 12 年后,在大臣宁喜的支持下返国。在卫献公回国的第二年,就把宁喜杀死,并全面追杀宁氏的余党,宁氏一族被灭②。卫庄公蒯聩在姐孔伯姬的支持下,胁迫他的外甥孔悝,把自己的儿子卫出公赶跑,登上国君位。他上台后不久就把扶他上台的姐孔伯姬和孔悝流放出国,把在国内的大臣赶出国外,要他们也尝尝流亡的滋味③。像吴王夫差诛杀大臣伍子胥,越王勾践诛杀大臣文种等等,都说明春秋时期,国君对官吏任免所拥有的权力。
  3.对军队的控制权
  国君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军权在国君之手。春秋时的军队有国家军队和贵族的族军两种。贵族的族军力量不小,像晋国郤氏“其家半三军”,就是说郤氏的族军,有国家军队人数的一半。楚国的■启疆说晋国韩氏、羊舌氏两族有“十家九县,长毂九百”乘④,即拥有 900 辆兵车。春秋最大的战争晋楚城濮之战,晋国出动兵车才 700 辆,齐晋鞌之战,晋国出动兵车也只有 800 辆,可见私家军事力量的规模。当然,凡军队,在对外战争中都由国君统帅。晋景公八年,晋国的郤克请求国君晋景公出兵进攻齐国,晋景公不准。郤克又“请以其私属”①,即请求用他郤氏家族的私人武装去进攻齐国,晋景公还是不准。郤克立即报仇的打算没能实现。可见,无论国家的军队还是私人的军队,都掌握在国君的手中,将领带军出征,要得到国君的批准,才有兵权。
  4.对后嗣的废立权
  春秋时期国君的继承制度,仍然是遵循商、西周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国君正夫人(法定配偶)所生的长子。这种继承制度,被当时人们称为“常法”,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的继承制才是“顺”。但是国君却有权打破这一“常法”,选择自己中意的人为继承人。像晋献公,本立有申生为太子作为他的继承人,但献公后来宠幸骊姬,于是就诛杀了申生而立骊姬所生的奚齐为太子②。宋国的宣公把国君位传给他的弟弟公子和,即宋穆公,而不传其子与夷。穆公死时,不把国君位传给儿子公子冯而传给宣公子与夷③。这种传位法,全凭国君自己的主张。吴王寿梦有4 个儿子,他想把国君位传给小儿子季札,季札的三位兄长皆不反对,只是季札不愿接受,才由长子诸樊继了位。诸樊为了能使季札当上国君,以完成父志,兄弟们于是决定实行兄终弟及制,兄弟相传,最后就该轮到季札。像齐国君灵公在选立继承人上,就更自主。齐灵公(公元前 581—前 554 年在位)本已立公子光为太子作为国君的继承人。灵公十分宠爱庶妾戎子,戎子未生子,而戎子与灵公的另一妾仲子要好,仲子生有子名牙,托付给戎子照顾。戎子在齐灵公面前要求立牙为太子,灵公满口答应。牙的生母仲子倒还识大体,她认为“废常不祥”,就对灵公说:公子光已立为太子,又无过失,并“列于诸侯”,已经通报了各国,若废光另立,就是“以难犯不祥”,这样你一定要后悔的。齐灵公却对仲子说,立谁为太子“在我而已”,哪管国内大臣、国外诸侯国的舆论。于是将太子光外放出国都到齐国的东部地区,立牙为太子,并让正卿高厚作他的傅,辅佐牙①。“在我而已”,确实道出了此时代国君对后嗣废立拥有的权力。
  ①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②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③  《左传》哀公十五、十六年。
  ④  《左传》昭公五年。
  ①  《左传》宣公十七年。
  ②  《左传》僖公四年;《国语?晋语一》。
  ③  《左传》隐公三年。
  当然,国君的权力也不是无限制的。特别是春秋中期以后,贵族强宗势力膨胀,国人势力抬头,国君的权力就受到来自贵族和国人两种势力的制约。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在互相争夺霸权,兼并弱小国家的同时,国内贵族也走着同样的道路,在兼并弱小家族和掠夺民众的过程中强大起来。春秋时贵族都在国家政权中担任一定的官职,所谓“官有世功则有官族”②,“弃官则族无所庇”③,就是当时贵族形成和存在的条件。这些贵族是从两个途径形成的:一是国君的子弟。周代实行“亲亲”制,即多任命国君的亲戚子弟担任要职。像鲁国的“三桓”,是鲁桓公的 3个儿子之后。郑国的“七穆”,是郑穆公 7 个儿子之后。宋国的“六族”,是宋戴公、庄公、桓公、文公、武公、穆公之后,华氏、乐氏是戴公的后代,鱼氏、向氏是宋桓公的后代。卫国的宁氏“七世卿族”,是卫武公的后代。齐国的高氏是齐文公子公子高的后代,国氏也是公族之后;贵族的另一来源是功臣之后。如齐国的管氏是管仲之后,鲍氏是鲍叔之后。晋国的赵氏、魏氏、范氏、狐氏等,皆出自功臣之后①。这些贵族们,不但他们自己身居要职,他们的亲戚子弟也担任重要官职。担任官职就有俸禄,春秋前的官俸是土地,即所谓的“大夫食邑、士食田”。食邑称为采邑或封邑。封邑名义上是属于国家的,国君可以收回,封邑主只有食租税权,而无治民权。但在实际上,封邑主与封邑的关系已是一种不可分的主从关系,贵族往往依凭封邑的力量同国家政权对抗。像晋国的栾盈封邑曲沃,在栾盈被赶出国多年后,还偷偷潜入曲沃,召集曲沃的民众打到国都②。卫国的孙氏封地在戚,孙林父在被卫君攻击时,他竟以戚邑投奔晋国③。
  ①  《左传》襄公十九年。
  ②  《左传》隐公八年。
  ③  《左传》文公十六年。
  ①  陈厚耀:《春秋世族谱》,光绪丙戌徐干刊本。
  ②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③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这些世家大族世代为官,把持国政,在各国逐渐形成尾大不掉的政局。致使春秋后期政权下移“自大夫出”,像齐国的庆封,郑国的伯有当政时,出现“国迁朝”,即他们的家成了国家的朝堂。但是这种贵族专权,并不是贵族“共政”的一种“民主”形式。所谓“共政”是有一定的议政形式,以多数决的方式。而春秋时专断国政的贵族,都是处于执政、卿相的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今日的国务总理。他们的专断,与国君的专断只是形式上的下移,而不是性质的差异。当然,由于贵族抬头,也对国君权力起到限制和削弱的作用。
  春秋政治史上另一特色是国人阶层活跃。国君或贵族权力的得失,与国人的向背关系甚大。所谓“得民心”,即是指要得到国人的支持。鲁昭公和三桓斗争的失败,就是国君失民的结果。当时子家子就说鲁国君“舍民数世,以求克事,不可必也”①。楚国的令尹子常听信费无极、鄢将师的谗言,杀了得民望的郤宛,国人不满,“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在沈尹戌的劝戒下,子常将费无极和鄢将师二人杀掉,灭掉他们的家族,“以说于国,谤言乃止。”②宋国的国人在城中追赶■狗(狂犬),■狗跑进贵族华臣家中,国人跟着进去追打。华臣以为国人来攻打他,十分害怕,急忙逃到陈国避难③。当时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国人的力量,从而引导到有利于统治方面去。如郑国的子产,在他执政时,国人就常聚集到“乡校”中议论国政。贵族然明建议子产将“乡校”拆毁。子产不同意,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人们早晚休闲时来到这里,以议论执政的好坏。议论有可取的,我从而实行。有说不好的,我就改正。他们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呢④?因此子产在执掌郑国政权期间,他的施政措施受到国人支持。
  国人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下层,成份复杂,有贵族子弟下降者,有退职旧官吏,有工商业者。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具有参政意识。国人也是军队中的骨干力量,像齐国管仲整顿国野中行政组织时,分国人为 21 乡,工商业者 6 乡。15 个士乡中,每家一人组成齐国的三军。他们平时为民,定期参加训练,战时执干戈上战场。“无民孰战”⑤,这是当时贵族们都深刻认识到的事实。所以在贵族内部争权斗争和国际斗争中,都注意要获得国人的同情及支持。
  (二)朝议制和政策的决策方式
  朝议制是春秋时期各国讨论国家大事、决定政策、发布政令的一种制度。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说“天子诸侯皆三朝”。唐孔颖达疏说,天子三朝是燕朝,朝于路寝,称为内朝;王每日朝于路寝门之外,是为治朝;库门之外,臬门之内朝国人,是为外朝。诸侯的三朝是公族朝于路寝内,是内朝;路寝门外的朝见为每日朝,与天子同;外朝在库门内,雉门外。天子王宫规制,从最外一道门算起,直到天子居住的路寝门的路门是五道门。诸侯只有三门:从内外而为路门、雉门、库门。天子诸侯平常起居室都称路寝。在路寝内朝见国君的称为内朝。内朝的参加者,孔颖达说是“公族”,天子当称“王族”,即是国君的骨肉至亲。外朝在第一道门内,第二道门外的庭院中。路门外的朝见,天子诸侯都是每日朝,是朝见臣僚,治理国家的议事场所,故被称为“治朝”。
  ①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③  《左传》襄公十七年。
  ④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⑤  《左传》成公十五年。
  “治朝”是每天必举行的,子产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①此“朝”是指早上,与昼、夕、夜相对。早上朝会,称为“早朝”,古时就是这样,参加“早朝”的人,很早就要做好上朝的准备。晋灵公荒淫,大臣赵盾多次劝阻,灵公不高兴,就派武士鉏麑去刺杀他。鉏麑“晨往,寝门闢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②赵盾起来准备好上朝,天未明,就坐着等待天明。
  参加朝会的人都是官吏。上朝时以官次高低站立,有专门的职官称为“宰夫”的掌管,《周礼?宰夫》职文说“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士司”也参与其事,《周礼?士司》文说:“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
  国家重大决策,多在治朝上讨论、决定、公布。处于相位的执政大臣,在朝会上称为“听政”。其下群僚称为“听命”,即听从国家的命令以去执行。
  治朝上讨论的国事,最后决断权在国君。如前面提到的晋国讨论迁都城之事,治朝上议而未决,国君景公最后听从韩厥的意见。又如在晋景公六年(公元前 594 年),晋景公的姐姐潞子婴儿的夫人,被潞氏大臣潞鄷舒杀死,晋景公要出兵讨伐,此事在治朝上议论。参加朝会的“诸大夫”都认为不宜出兵,只有伯宗支持景公的意见。景公采纳伯宗的意见,出兵伐潞氏、灭掉潞氏、擒杀了潞鄷舒。
  在朝会上讲话发言的,多是一些地位高的掌实权人物,一般人只是听别人议论,需要时遵命执行。年轻或地位不高的官吏,随便出言会被认为是越礼,将对前途不利。晋国的老臣士会退休后,由他的儿子士燮顶替上朝。一天士燮归家很晚,并得意地对他父亲说,今天在朝会上有位秦国人说隐语(谜语),没有人能猜出,只有他说准了 3 个。士会听后非常生气,说:不是别人不知道,而是他们谦让长者。你小子刚进入仕途,就在这样的朝会上 3 次抢先,我不知道何时要遭灭族之祸了。举起手杖就打,将士燮的帽子打掉,头上的簪子也打断。
  外朝的地方是在国君宫殿外门即库门以内,第二道门即雉门以外进行。外朝是朝国人,有如今日的群众大会。从《左传》一书中记载,朝国人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人宣布政令,二是征求国人对某一事件的态度,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宣布政令的朝国人,如在晋惠公六年(公元前 645 年),晋国“朝国人而以君命赏。”朝见国人宣布赏赐。征求国人意见的朝会,如卫灵公三十三年(公元前 502 年),卫灵公在晋国受到晋人的凌辱,想反叛晋国又怕晋国来攻打得不到国人的支持,于是朝国人,把国君在晋受辱的情况公布,国人皆愤怒,王孙贾于是向国人问道:“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国人齐声回答说:“五伐我,犹可以能战!”卫国于是反叛了晋国,晋国派人来请求讲和,遭到拒绝。另一次有名的朝国人集会是鲁定公四年(公元前 506 年)发生在陈国。吴国与蔡、唐联军进攻楚国的柏举战中,吴国派人召陈怀公,让陈国出兵共同伐楚。陈国是楚国的盟国,而吴国这时却又大败楚军。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对吴国的要求,陈怀公拿不定主意,于是“朝国人而问焉”。在朝见国人时,陈怀公讲明情况后,宣布说:赞成亲楚者站在右边,亲吴者站在左边。有一位叫逢滑的人,不左不右,从中间走到陈怀公面前,劝陈怀公不要去楚从吴,可借口晋国之事推辞。因为楚国不一定会灭亡,吴国用兵不断,不一定能保住胜利。陈怀公听从了逢滑的建议①。
  ①  《左传》昭公元年。
  ②  《左传》宣公二年。
  朝国人且要国人对政事表态的举动,发生在卫、陈这样的小国为多。这是由于他们的国力不强、人口不多,而国人是军队的骨干,在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更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因此,春秋时期的政治史上,中小国家中国人最为活跃,往往左右政局。像卫国,“苟卫国有难,工商未尝不为患。”②一些贵族往往借助国人达到政治目的。但是“朝国人”之举是不常有的,它只是在国君或执政大臣需要时才临时举行,不是一种常制。实质上是召集者利用“朝国人”来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这是一种古代部落民主制被变了质而在阶级社会中的遗留形式。
  古人迷信,常用占卜决定一些国事,即“国之守龟,其何事不卜”①。如郑襄公八年(公元前 597 年),郑国被楚军包围,郑人本想同楚讲和,占卜时却不吉利,要郑人死守。郑国人又坚守了 3 个月。人民苦不堪言,结果还是城被攻破,郑襄公只得袒着肩背,牵着羊向楚国投降。
  宠幸姬妾也常有干预国政,左右国家大政的。晋献公的宠妾骊姬促使献公废太子,赶杀群公子,并在晋国立下一种制度:无畜群公子②。即国君的儿子,除太子外,他子不得留在国内。所以晋国由国君子弟构成的“公族”势力弱,贵族多是异姓,就与骊姬干政有关。鲁昭公被逐后,齐景公本信心十足地要帮助他打回国去,鲁国季孙氏向齐景公的宠臣梁丘据行贿后,也就不了了之③。
  总之,春秋时期,一般来讲国君是国策的最后决定者,通过治朝和朝国人的形式,可以听取臣僚、国人的意见,而最后决断、取舍权还是在国君手里。晋悼公上台先就宣布,国君是“出命”④者,若臣下不赞同他这一要求,他宁可不当国君。晋文公责备寺人披执行献公、惠公追杀他的命令超前行为时,寺人披理直气壮地向文公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⑤执行国君的命令不能有二心,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信不叛君”⑥,是当时人们信守的做人、为官准则。因此,议政是以加强国君地位为原则的,外朝、治朝,实质上的最后决断权在国君手中。
  ①  《左传》哀公元年。
  ②  《左传》定公八年。
  ①  《左传》昭公五年。
  ②  《左传》僖公四年、宣公二年;《国语?晋语二》。
  ③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④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⑤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⑥  《左传》成公十七年。
  (三)春秋时期的职官制度
  春秋时期各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各有自己的一套官制体系,因而使这一时期的职官变得纷繁复杂。大体说来,中原国家与西周王室关系密切,基本上是承袭西周设置而有所取舍。南方的楚国,官名多与中原各国不同,但所掌管的事类则相一致。西方的秦国,东南方的吴、越官职的设置、官职名称也大体上同于中原国家。
  春秋时各国职官大致有三个系统:治事类职官;事务类职官和地方政权职官。
  1.治事类职官
  治事类职官即行政官,主要有四个部门:司徒、司马、司空和司寇。司徒、司马、司空在西周金文中称为“三司”,地位不甚显耀,到春秋时“三司”的地位突出,司寇地位也重要起来,这是与西周时王宫大臣及臣仆式的官吏,向治事职官转变,即职官成为国家官吏而不是王的仆从。
  司徒的官是治理民事的。“司”是掌管,“徒”指徒役,即民众服劳役及军役,百姓的户口簿等由司徒掌管。在郑成公元年(公元前 548年),郑国打败陈国时,“司徒致民”。“致民”即致送户口簿,是司徒主民政。“司徒”一职当是行政首脑,《周礼》中司徒下辖的官 78 人。这 78 人中,除大小司徒为首长外,所辖官的性质有两大类:一是各级行政长官,二是各种经济部门长官①。鲁国的司徒一官长期由季孙氏担任,而季孙氏又是三卿中的总领全国大政。可见司徒一职的重要。
  司马是掌军事的职官。古代重车战,兵车用马牵引,所以掌军队的职官称为“司马”。军赋的征收由司马负责,所以司马还兼掌土地,以保证军赋的供给。如楚康王十二年(公元前 548 年)楚国的■掩为司马,令尹子木(屈建)让他整顿军赋,清点甲兵,■掩于是“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规偃猪,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清查全国土地,然后实行“量入修赋”,根据收入定出缴纳军赋的数额。楚国这一重大赋税制度的改革,是由司马进行的。《周礼》书中大司马下也讲到“令赋,以地与民制之”的内容,与《左传》载楚国司马■掩“书土田”之举相吻合。
  司空是掌管工程建筑和百工的。西周金文中称“司空”为“司工”。宋国改“司空”为“司城”,虽是为避宋武公的名讳而改。但改司空为司城,也反映司空与土木工程的关系。晋国士■担任献公时的司空,主持修建国都绛城和重耳的蒲城、夷吾的屈城。在修筑屈城时,筑城者在墙中参杂进柴草,以偷工减料,夷吾(后为晋惠公)不满,状告到献公处,献公责备士■。士■辩解说,公子城若太坚固,一旦发生变故就难于铲除。士■对献公的责备不满,但他已看出重耳、夷吾的势力强大,将威胁到国君,于是作一诗道:“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①《周礼》一书中“司空”一官亡佚,汉人用《考工记》一书补上代替。汉郑玄注说:“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者。”又说:“百工,司空事官之属。”
  ①  《周礼》一书时代虽有争论,但其内容应是先秦制度的汇集。
  ①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僖公五年。
  司寇是掌理刑罚狱讼案及纠察之责的。孔子在鲁国曾担任过司寇。莒太子仆杀父窃国宝来献给鲁宣公,宣公要马上赏给他土地,季孙却要司寇立即将他驱逐出境①。因司寇管社会治安,不容杀父窃宝之人于国,故由它执行。司寇一名在当时还有不同的名称,晋国称为士、理、大士,周王室称为尉氏,楚国称为司败等。
  司徒、司马、司空、司寇是中央的四大部门,在这四部门职官之上,有一人总领全国大政,当时有的国家称相,有的称执政,有的称当国,名称不同,实质一样。楚国称令尹,宋国多是右师充任此职,但也有他官,如司城担此任者。晋国由中军元帅任此职。东周王室初由卿士担任,后由太宰居此位。但是太宰这一职在西周地位很高,是王室总管,也是国事的总管。到春秋后期,各国太宰职权下降,有的仅为名誉职而无多大实权。它的地位不仅比相位低,甚至在“四司”之下。太宰地位的下降,反映了政事职官地位的上升和家臣仆役性职官地位的下降,是国家体制走向成熟的一种进步。
  晋国和楚国职官在此时显得特殊。楚国职官的特殊处是名称上的差异,明显的特点是多以“尹”名官,这与商代的官名相近,而职官体制却与中原他国大致相同。晋国职官名称上不如楚国那样突出不同,但职官体制却很不一致。
  晋国在晋文公时建立三军,以上、中、下为名。各军有将、佐各 1人,中军将称为“元帅”,其余上下二军称“将”和“佐”。中军元帅地位最高,统率三军。三军将佐都是卿担任,所以晋文公时就有 6 卿,晋国曾一度扩大到 6 个军,有 12 位卿,大大超过礼制的规定。三军将佐的地位依次是中军元帅、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中军元帅战时统率三军,为最高军事首脑,平时则治民,总领全国大政,是最高的行政首脑。这是一种军国主义式的官制体制。在各军中设有军大夫、军尉、军司马、军司空、舆尉、侯庵等官,分别掌管军政、军纪、后勤、侦察等事,爵为大夫。司马、司空的地位比他国低。
  2.事务性职官
  事务性职官,实指宫廷官吏,专为国君私人服役。太师、太傅、太保本是教育太子的老师和照顾生活的师傅、保,太子即位后它们就被尊为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太”在西周时被称为“三公”,执掌国政,像周初,周公、太公就处在师保的地位。春秋时太保一职已不见,太师、太傅多属美称,像晋国阳处父和士会都曾授太傅衔,阳处父位在中军元帅赵盾下,士会则全是美称性质。楚穆王的太师潘崇,因拥立穆王有功,穆王另授他“掌环列之尹”①,职责是警卫王宫,太师却没有什么职权。
  宗伯是主管王或国君宗族事务的。西周时天子地位尊贵,所谓“宗之君之”,天子既是宗族长,又是人君,故宗伯地位重要。春秋时只鲁国还有宗伯职官名,其他国家则称“宗人”,职权是主管祭祀,向神祷告,所以又称为“祝宗”,地位不高。
  ①  《左传》文公十八年。
  ①  《左传》文公元年。
  掌占卜的称为卜,如鲁国有“卜楚丘”、“卜■”,秦国有“卜徒父”,梁国有“卜招父”,晋国有“卜偃”等②。“卜”是职名,即掌占卜和卜筮事务。一般称为“卜人”,楚国则称为“卜尹”。观从在楚平王夺取王位时,功劳卓著。楚平王上台后对他说:“唯尔所欲”。观从说:“臣之先佐开卜”,平王“乃使为卜尹”①,即是掌占卜的卜师,爵为大夫。占卜系统的职事之人当不少,如有整治龟壳备用的,有在龟骨上钻凿孔隙的,有在上面刻字的,占卜时有记录的,如“开卜”、“卜史”之类,皆属卜师下从役人员。
  史官是在国君的身边,记录国君言行,《礼记?玉藻》称“天子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左右史的分工与《玉藻》相反。古时国君言行有专门史官记载,这是我国的传统。我国古代史料丰富,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君举必书”的制度②,对国君行为也起一定的监督作用。如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 589年),周定王接待晋国使臣巩朔,为了讨好大国使者,定王破格招待他。事后定王派人对史官说,此举不合礼制,不要记录下来③。我国古代史官具有追求真实的优良史德,如晋国赵穿杀了国君灵公,当时为中军元帅执晋国政的赵盾,听到赵穿发难就往国外逃,还没有走出国境,晋灵公就被杀死,赵盾于是回到国都。这件事,晋国史官却记下“赵盾弑其君”。赵盾说:“你记得不对。”史官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杀死国君的凶手,杀死国君的罪责不是你是谁呢?孔子读到这一段史实后说:董狐,是从前的优良史官,记事不隐瞒实情④。董狐就是记下此事的晋国大史。董狐不畏权势,记下历史真实,所以后世称为“董狐直笔”。为记下真实史事,有时史官要遭杀身之祸。齐国的权臣崔杼杀死齐庄公,齐国的大史记载道:“崔杼弑其君。”崔杼害怕留下杀君的恶名,就将大史杀死。大史的两个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事,同样记下“崔杼弑其君”的事实,崔杼又把两个弟弟先后杀掉。大史的第三个弟弟接替前三位兄长的职事,同样一字不改地记下“崔杼弑其君”的字样。崔杼只得让他写下,没有再杀。南史氏听说大史氏兄弟全被杀死,就在竹简上写下“崔杼弑其君”的事实,拿着竹简前往大史官署。走到半道听说已记下来了,才返回①。我国史官这种不阿世,不畏强权,敢于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往往使一些昏君和权臣畏惧。他们害怕恶名遗留后世,被后人千古责骂,对其行为有所收敛。
  ②  分别见《左传》闵公二年,文公十七年,僖公十五年,僖公十七年,僖公二十五年。
  ①  《左传》昭公十三年。
  ②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③  《左传》成公二年。
  ④  《左传》宣公二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新序?节士篇》。
  史官在西周时有大史和内史之分,唐孔颖达说,大史为左史,内史为右史。《左传》一书中记载有“大史”,“内史”只见于周王室,“左史”见于楚国。楚国有左史倚相,楚灵王称赞他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②。我国著名哲学家老子,是东周王室的柱下守藏史,也是一种史官。可见史官不仅具有优秀的品德,还有很深的文化造诣,方能成为好的史官。
  乐官也是国君宫中的一种职官。乐官称为师、大师或舞师,晋国著名的乐官师旷,是一位盲人。楚国称从事宫中演奏的乐人为“泠人”,乐工主管官称为“乐尹”③。乐器有钟、磐、琴、竽、笛等,以钟、磬为贵。钟为青铜作,磬为玉石作成,故称为“金石之声。
  我国从商周以来,音乐水平就不低,春秋时到达一高峰。大凡祭祀、朝会、宴飨时都要有音乐相伴以助兴。此制大致在商代就已兴起实行,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祭祀用乐的卜辞。收入《诗经》中的 300 篇诗,原本都有乐谱可供演唱,相当于今日歌曲的“词”部分,曲谱早已失传,只留下歌词。在何种场合,演奏何种歌曲,要相协调,所谓“必称《诗》以谕其志”者①。因此演唱什么歌曲,由主人或客人点,犹如今日的“点歌”。如我们在前章“动荡不安的卫国”一小节中已指出过,卫国孙林父与卫献公发生矛盾,孙林父害怕献公惩罚他,就回到封邑戚,派他的儿子孙蒯入朝听政。卫献公设宴款待孙蒯,在宴席上,献公特别点了一首《巧言》的最后一章歌曲,让乐师演奏。以暗示孙蒯的父亲居于戚要作乱。《巧言》一诗,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中的一篇,今犹存。
  替国君掌管财物的有廪人、府人。鲁昭公流亡在外,临死时向跟随他的人赏赐衣帛玉饰等宝物。待昭公死后,受赏者都把所得的物品退给“府人”②,是府人掌玩好细软等物,在国君身边。宫的守卫者称为司铎。铎是一种铃,手执敲击以守夜。国君的后宫由司宫主管,名称各国有异,或称巷伯、寺人、竖等,多由阉人充任,后世称为“太监”的。古时有“刖者使守门,宫者使守内”的制度,“宫”就是宫刑,男子去势刑,汉代称为“腐刑”。
  宫中总管称为仆大夫。晋国韩厥在景公时统帅新中军,位列第七,而兼为仆大夫。在讨论迁都的朝会上,因不能决断,景公退朝后回到起居的路寝,“献子从”③,韩厥跟随景公进入内寝。顾炎武说:“仆大夫者,君之亲臣,故独令之从公而入寝庭。”杨伯峻以为“亲臣”不确,朝会时,群臣退后,仆大夫要引导国君退朝,这是此官的职责,不是亲不亲的问题①。杨伯峻说当为合理。
  ②  《左传》昭公十二年。
  ③  《左传》成公九年,定公五年。
  ①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②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③  《左传》成公六年。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826 页。
  3.地方政权职官
  春秋时期国家体制仍然是国野制。国是指国都,野是指农村,犹如今日的城乡之别,只是乡中居民的社会地位不似今日都是国家的公民,野人地位比国人低。因为春秋时期军队的成员来自国人,故国中的居民都按什伍的军事编制起来,层级建制,一直到乡。记载翔实的是管仲在齐国的“参国五鄙”制,从此制可以了解当时各国地方级政权的组织情况和职官的设置。管仲将国分为 21 乡,每乡 2000 家,设乡长治理。乡下是连,每连 200 家,设连长治理。连下是里,每里 50 家,设里有司治理。里下是轨,每轨 5 家,设轨长。
  野中即农村中的建置和设官情况是:全国分为五属,设属正,爵为大夫,每属 9 万家。属下是县,每县 9000 家,设县帅。县以下设乡,每乡 3000 家,设乡帅。乡以下设卒,每卒 300 家,设卒帅。卒以下是邑,每邑 30 家,设邑有司。
  管子说,他是“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②,不是创新,即这样的建置是沿西周时旧制,管子只是把它加以重新整顿,使它健全起来。春秋时期各国大致还是继续这一行政组织。
  春秋时期由于贵族的势力恶性膨胀,在野中的不少地方成为贵族的采邑。像鲁国的费邑就成为三桓之一季孙氏的封地。晋国的大贵族往往拥有几个县的地盘,每个县能出 100 辆兵车。贵族的封地内有类似于国都的城,称为“都”。所以国君对野中控制的地区在逐渐减少,相应的是中央政权的实力随着贵族封地的扩大而削弱。于是各国在进入春秋中期以后,一种新型的地方组织“县”就产生了。
  这种县最初设在一国的边境地区,多是在灭亡小国或从别国夺来的土地上设置。这是它与过去设在野中以 9000 家为一县的旧县区别之一。同旧制县的另一个区别是,县的长官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县的事务直接由中央管理。春秋后期,县也开始设在一国的内地,如晋国灭祁氏、羊舌氏后,以其封地设 10 县,由中央选派县的长官①。
  县的职官除主一县事务的县大夫外,以下有县师、司马、司寇等,以掌管一县的教育、民政、军事、治安。
  战国时期大量盛行的郡,在春秋时也已出现。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 年)晋赵鞅在铁之战前宣布赏格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此时的县大于郡。这与战国时县在郡下不同。
  (四)人事管理制度
  人事管理主要是指官吏的选拔、爵位、俸禄、考核和退休等制度。
  1.职官的选拔制度
  春秋时期职官的来源主要是世官、举荐和学校培养这样三种途径。
  (1)世  官
  世官是指一家族中的人世代当官。春秋时期各国官吏的来源,特别是国家的高级职官,主要来自世官。像卫国的宁氏,子孙“七世卿族”。齐国的国氏、高氏世代为卿。鲁国的“三桓”、郑国的“七穆”、宋国的华氏、乐氏、向氏等,晋国的韩、赵、魏、荀、范、知等卿族,皆是世代为官。像晋国的赵氏,赵衰跟随晋文公出亡,文公即位后赵衰先为大夫,晋文公让他为下军将,他推让给别人。后为新上军将,升为中军佐,位列第二。其子赵盾为卿,赵盾子赵朔为下军佐,亦是卿。赵朔死后,赵氏发生变乱,族被灭,赵朔子赵武年幼,因其母是晋成公的女儿,随母躲藏在舅晋景公的宫中得以幸免。后韩厥劝说晋景公,还给了赵氏家产,赵武又在国家中担任职务,后来升到中军元帅地位。赵武的子孙都是担任重要官职,后竟至成为三家瓜分晋国的一家。
  ②  《国语?齐语》。
  ①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大贵族的族长,都是在国家担任要职,他们死或退休,就由他们的儿子补官。如士会退休后,由其子士燮代替他上朝“听命”①。韩厥告老退休,长子韩无忌因有病,由次子韩起替补其父,韩厥“使宣子(韩起谥)朝,遂老。”②晋国在悼公时本有 4 军,8 位卿官。晋悼公十三年(公元前 560 年)中军元帅荀■、下军佐士鲂死去,荀■的儿子知朔先于其父 6 年死,其孙知盈只有 6 岁,不能接替祖职上朝。士鲂的儿子彘裘也年幼,“皆未可立”,两卿的接班人都不能替补,于是晋国将新军撤销③。可见晋国的卿是世袭的。贵族年轻的子弟接替父亲任官的,当不在少数。当赵武年轻补官时,晋国的苦成叔子感叹地说:“抑年少而执官者众”①,就道出了这种状况。
  晋国的范宣子(士匄)向鲁国的穆叔炫耀他的光辉家族史,说范氏的祖先在舜时为陶唐氏,在夏代为御龙氏,在商代为豕韦氏,在西周为唐杜氏,在春秋晋国为范氏,可以称得上“死而不朽”了。穆叔反驳说,这只能称为“世禄”,不是不朽。那些“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②类似的“世禄”,在当时是“无国无之”的,有“世官”才有“世禄”,可见“世官”制的普遍性。
  “世官”的基础是“世族”。有累世的大族,故有累世的官爵。这正如宋国的公孙寿所说:“弃官则族无所庇”③。大族之子为官,官又反过来保护贵族,成为连环套式的纠结在一起。
  (2)举  荐
  举荐是非贵族出身的士人进入仕途的一条道路,所谓“选贤举能”就是这种任官途径。
  举荐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位的人知某人有才能,直接向国君推荐,国君采纳即被任为要职。像齐国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治国。百里奚向秦穆公推荐蹇叔,穆公任蹇叔为卿参与国政,都是著名的例证。晋国的胥臣出使经过冀(今山西河津县东北冀亭)时,见到郤缺在田中除草,其妻送饭到田间,夫妻相敬如宾。胥臣回到国都后就对晋文公说:恭敬,是德行的集中表现。能够恭敬的人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一定能治理好百姓。请您任用郤缺吧。晋文公于是任命郤缺为下军大夫。在晋襄公三年(公元前 627 年),晋国讨伐狄人,郤缺功大,俘虏了白狄的首领。此时已是文公子襄公为晋国君,他特别奖赏胥臣一个县的土地,并对他说:“推举郤缺,是你的功劳”,还提升郤缺为卿①。
  ①  《左传》宣公十七年。
  ②  《左传》襄公七年。
  ③  《左传》襄公十三年、十四年。
  ①  《国语?晋语六》。
  ②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③  《左传》文公十六年。
  ①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举荐的另一种方式是地方政权向上级推荐所辖区内的贤才。这种方式可以管仲在齐国推行的“三选”制为代表。
  这种“三选”制的程序是:各乡官将本乡好学、有才德和有武功的人,推荐出上报给国家,是为一选,称为乡选。乡选出的人才经过国家的有关部门一段时间的考核试用,将优秀者选出推荐给国君,这是二选。国君亲自对二选出的人才审核、面试,交给一定的事做,合格者由国君任命为上卿的助手,这是第三选②。这样选出的人才,其出身地位低微、或虽富而无政治地位。他们进入政权中,就扩大了统治基础。
  管仲在齐国推行的“三选”制,在其它国家当也是实行的。
  (3)学校培养
  学校培养是国人阶层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所谓“庶人之在官者”的“庶人”③,此地即指普通的国人。春秋时期学校有“国学”和“乡学”之分。国学在国都,是国君和贵族子弟所进的学校。乡学是国人子弟所进的学校。在学校学习认字以外,主要是各种礼节和射箭、驾车的技术。学校每年要定期进行射箭比赛,既是娱乐,也是考核。其中优秀者即补为相应的官职,“古者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④。这国学和乡学,都是官府办的,称为官学,所谓“学在官府”,春秋以前所有的学校都是官学。
  私学出现是在春秋晚期。第一个以办私学显名后世的是鲁国孔丘。春秋晚期各国政治动乱不定,官学实际已垮了。而此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一批新兴的富人出现,且一般人家由于生产力提高,耕食已有余,学习文化知识便提到他们的日程上来。孔丘适应形势的要求,创办了私学。相传到孔子门下就读的先后有 3000 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①孔子的办学方针很明确,就是做官,即“学而优则仕”。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②所谓“谷”就是做官吃谷物俸禄。他的一批高才生都到各国做了官。
  2.爵位制度
  爵位是官吏等级的标志。春秋时官吏的爵位,是沿袭西周时的制度。孟子说周时颁爵的情况是:“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③此“君”指诸侯国君。对周天子讲,诸侯国君是臣,故孟子列为官爵的一个等级。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皆独立成国,“君”这一位就不计在爵位中,应从卿算起。
  大体来讲,春秋时爵分为三大等第,即卿、大夫、士。卿爵是高等,国家的高级官吏如相、“四司”的长官,各军的军将,一定由卿担任。大夫是中级爵位,国家的中层官吏,由它们充任。士是低等爵位,充任基层官吏。
  ②  《国语?齐语》。
  ③  《礼记?王制》。
  ④  《礼记?射仪》。
  ①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②  《论语?泰伯》。
  ③  《孟子?万章下》。
  孟子讲士爵有上、中、下三个级别,实际在卿和大夫等中,也有级别之差。卿有上、中、下三级。鲁成公三年(公元前 588 年),晋国的荀庚(中行伯)与卫国的孙良夫同到鲁国签订盟约。鲁成公问臧宣叔:荀庚在晋国位次第三,孙良夫在卫国为上卿,位第一,签盟时,谁在先?臧宣叔回答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①是卿有上、中、下三个级别,大夫有上下两个级别。大夫没有中大夫级,只有上大夫、下大夫之分。晋定公十九年赵鞅宣布赏赐时说:“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也没有中大夫。中大夫的设置在战国,班固说是“秦官”②。
  爵位还要“受命”。“受命”就是表示国君选择任命此人可以担任官职。“命”有两种,一是周天子“命”,一是国君命。周天子“命”的人,是得到王室承认的,在名义上就为周王的臣。这是西周时,周王控制诸侯国的手段,所以他们称为“天子之守”。而受国君“命”的人,与天子没有直接关系,周王未予承认。各爵等受命的情况与国家的大小相关。《礼记?王制》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郑玄注说:“小国亦三卿,一卿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郑玄说是正确的。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则一卿命于国君。
  “命”还有数的差等。《礼记?王制》又说:“大国之卿不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据孔颖达说,大国的上卿三命,中卿二命,下卿一命。次国上卿二命,中卿一命,下卿不受天子命。小国上卿一命,中、下卿天子不命,由国君命。大小国大夫皆一命。
  无论是天子或国君对卿大夫授命时,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把加命的事写在简册上,同时赐给相应的车服器用。因命数不同,地位也不一样。命数越多,地位就越高,所穿的服饰,乘的车马就不相同,命数多的尊贵,车服也随之华丽。鲁成公二年晋援救鲁,在鞌大败齐军,齐人退还侵占鲁国的“汶阳之田”。鲁成公为了感谢晋国军将,“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司马、司空、舆帅、侯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郑简公十九年(公元前 547 年)“郑伯赏入陈之功,享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服,赐子产次路再命之服。”晋襄公元年,晋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以一命命郤缺为卿。”可见命数多少与地位的高低相应,车服作为贵贱差等的标志,随命数不同而有别。
  爵位的授予是与官职相应的。《王制》说:“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论辨,即辨别出优劣。辨别优劣由司马主其事。《王制》在另一处说:“司马辨论官材。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是先做官而后爵随之。
  3.官吏的俸禄
  做官就有俸禄,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故是“位定,然后禄之”①,位指爵位。春秋时的官禄是根据爵位定的。
  ①  《左传》成公三年。
  ②  《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
  ①  《礼记?王制》。
  官吏的俸禄,在西周及以前是以土地作为职官的禄。所谓“大夫食邑,士食田”。邑指“采邑”,即收取邑中人民的租税。春秋时仍是以土地为俸禄。
  据孟子讲,大国“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小国“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是以为差”①。“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②,上农夫一年的耕种可养活 9 个人。就是说一个下士的俸禄可以养活 9 个人。接着这个比例,大夫的禄可养活 57 人,大国卿相当于三个大夫,则可供 171人生活。但是事实上还远不止此,宋国的免馀说卿可以有 100 个邑,宋平公赐给他 60 邑,免馀不接受,说他已经有 60 个邑了。平公坚决要给他,他接受了一半,30 个邑,是免馀有 90 个邑。免馀是大夫爵,宋平公想任命他为卿,免馀也不接受③。可见大夫可以拥有 60 个邑。邑最小的有 10 家,若按井田制的四井为邑,则一邑有 32 家。百邑则拥有 1000 家或 3200 家。
  春秋晚期出现了以谷物为俸禄。孔子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④。又说“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⑤这里的“谷”是指做官。做官称“谷”,是做官可以得到谷为俸禄。在孔子时代,实物俸禄已较普遍出现。这些拿谷物俸禄的,是出身寒微的“士”。
  4.考核制度
  官吏政绩的优劣,要加以考核。齐国从齐桓公时就建立了考核制度,每年的正月,国中 21 乡的乡长和野中五属的属大夫,都要到朝堂“复事”,即回报工作。乡长所回报的工作是有关人才的推荐和社会治安的管理问题。国君责成乡长不要压制有才德的人不上报,不要包庇坏人不惩处。
  对五属大夫回报政绩时,则要考察赋税的收入情况,人才的推荐及对坏人的惩处。在朝会时,齐桓公看了各属的赋税完成数额后,要选一个最差的加以批评,并对他说:你属的土地和人口都与别的属一样,为何只有你属的收入少?这是由于你教导不好,治理不善。一次两次可以宽恕,若三年连续如此,就要治你罪,不得赦免。这样乡长和属大夫就各自回去努力工作,从而达到国家大治①。
  ①  《孟子?万章下》。
  ②  《礼记?王制》。
  ③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④  《论语?泰伯》。
  ⑤  《论语?宪问》。
  ①  《国语?齐语》。
  ②  《礼记?王制》。
  5.职官的退休制度
  春秋时的职官,年老就自动退休。据古书记载年七十为退休的年限,所谓“七十致仕”②,“致仕”就是退休。到了年龄一般是自动请求退休,称“请老”、“告老”或“老”。如晋国的士会、祁奚、韩厥都是自动“请老”。晋国祁奚请老,晋悼公问他谁合适接替他的职务,祁奚推荐与他有仇怨的解狐。解狐还没有上任就死了,晋悼公又问他,祁奚于是推荐他的儿子祁午③。祁奚这种“远举不避仇,近举不避亲”的行为,很受人们称赞。
  古时人的寿命比今日短,生活艰难,贵族做官虽是“肉食者”,也是老得快的。到 70 岁已是高龄了,当时的官,除国君外,无论地位高低都得退休,像士会、韩厥都是晋国的中军元帅,位居宰相位,也主动“请老”,没有在位上老死而后已,把着权柄不放的现象。
  (五)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
  春秋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法律,当时人常称国有“常刑”,即是指法律。此时的法律制度,基本上是沿袭西周旧制,而为适应时势的需要而有所变化。
  1.春秋时期所行的法典
  春秋前期,各国所使用的法典,大都是沿袭西周时的并根据形势略有变化。鲁文公十八年(公元前 609 年),季文子向刚即位的鲁宣公呈述必须立即驱逐杀父窃宝来投奔鲁国的莒太子仆时,就是引用周公所作的《誓命》原文为依据的。季文子在引用周典后说,莒仆之罪“在九刑不忘”。忘即妄。是莒仆的罪在九刑之中。所谓《九刑》,是指西周时的刑法。晋国叔向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①。是西周的《九刑》在鲁国仍据以为法典。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 680  年),郑国的付瑕杀国君子仪而迎立逃亡在外的厉公返回,郑厉公上台后,就把付瑕杀掉,并对人说“付瑕贰,周有常刑,既伏其罪矣。”是郑厉公杀付瑕,仍用西周时的“常刑”定罪。
  法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春秋时各国一方面依据西周的旧法典,一方面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制定新法典。《晋书?刑法志》说,战国初年李悝师魏文侯,著《法经》。他的《法经》是“撰次诸国法”而成。严格来说,李悝不是创制,而是编纂。李悝依据各国法典撰写《法经》,是战国初年各国都已有自己的法典。这些法典,其中主要是春秋时期的旧法。而这些春秋时的法典,则多是在春秋这一时期制定的。
  晋国尚法精神突出,常制定、修订法律。晋献公时士■为司空,制定有“士■之法”①。晋文公四年(公元前 633 年,鲁僖公二 十七年),“蒐于被庐”,制定“被庐之法”②。晋襄公七年(公元前 621 年),晋“蒐于夷”,有“夷蒐之法”。夷蒐因阳处父改易元帅,提升赵盾为中军元帅。赵盾执政即“制事典、正法罪、辟刑狱、董捕逃、由执要、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推行晋国,“以为常法”③。士■的孙士会,在晋景公七年(公元前 593 年)为中军元帅兼太傅,执晋国政,他死后谥号为武子。在执政时制定新法,称为“范武子之法”④。士会的孙子范宣子,在晋平公四年(公元前 554 年),任中军元帅执晋政,制定有“刑书”。范宣子所制定的刑书是依据夷地蒐礼时的旧本,在晋顷公十三年(公元前 513 年),赵鞅、荀寅把范宣子的刑书铸在一只铁鼎上,加以公布⑤,其目的是推行范宣子时制定的法典,正如蔡史墨所说,他们“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春秋晚期晋国搬出范宣子的法典加以公布,当是宣子的法典切合时用,故被称为“晋国的乱制”。所谓“乱制”,实为适合于新形势下的新法典。
  ③  《左传》襄公三年。
  ①  《左传》昭公六年。
  ①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③  《左传》文公六年。
  楚国在楚文王时(公元前 689—前 677 年在位),制定“仆区之法”⑥。楚庄王时(公元前 613—前 591 年在位)有“茅门之法”①。郑国子产“制参辟”,并把它铸在鼎上加以公布②。“参辟”即三种法律。《晋书?刑法志》“大刑用甲兵,中刑用刀锯,薄刑用鞭扑”,子产所制三种刑法,当是这三类③。齐国管仲相桓公,“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④。韦昭注说“业,犹创也”。是管仲采择前代的法典,加以改造,以适用于春秋时期的齐国政治。
  2.春秋时期刑罚的种类春秋时期的刑罚种类,鲁国臧文仲说:“五刑而已”。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⑤但对五刑的说法,《尚书?吕刑》载五刑的刑名是:墨、劓、剕、宫、大辟。作为鞭扑的“薄刑”不在五刑之列。鞭扑被列为刑罚,是把非伤及肢体和生命的处罚包括在内,这些处罚有流放、赎金和鞭、扑。鞭扑虽要触及肌肤,但不留下永久的残疾。一般将墨、劓、刖(剕)、宫、大辟等五刑称为正刑,加流、赎、鞭、扑四种,合称为“九刑”,鲁国季文子所谓的“在九刑不忘”的“九刑”即指此九种刑罚⑥。春秋时对罪犯所使用的刑罚也离不开这些种类。
  用甲兵征讨,韦昭注《国语》引贾侍中说“谓诸夏不式王命,以六师移之”。韦昭则说“臣有大逆,则被甲聚兵而诛之,若今陈军也”。是天子讨伐诸侯,诸侯国君讨伐本国内的臣下,凡用军队的,都是这种刑罚的运用。春秋时期周天子实际上降为一诸侯国,各霸主实际上代行天子政,它们常打着“尊王”和“共奖王室”  的旗号,以征讨不服的中小国家,这在某些方面,类似这种刑罚。作为周天子,春秋时周桓王曾有过一次失败的经验。郑庄公本为周王室的卿士,执掌王室事务,他贪权专政,周平王想起用虢国君为卿士,以削弱庄公权力。此事未办成周平王就死去,继位的周桓王不顾庄公反对任用了虢公。郑庄公大为不满,不但不朝见周王,还派兵侵夺周王土地,抢割农作物,周桓王于是派军队加以征讨。郑庄公却公然以军相抗,两军在繻葛一战,桓王的军队大败,桓王本人肩上也中了一箭①。这是春秋时周王唯一的一次对诸侯国施用甲兵的“大刑”,但没能达到目的。
  ④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⑤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⑥  《左传》昭公七年。
  ①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②  《左传》昭公六年。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 1276 页。
  ④  《国语?齐语》。
  ⑤  《国语?鲁语上》。
  ⑥  《左传》文公十八年。
  作为春秋初年“小霸主”的郑庄公,却借王臣的名义,对宋国、郕国、许国加以征伐。庄公讨伐它们的口实是“不朝王”、“不会王命”,这种征伐虽“自诸侯出”,却有执行“王命”惩处的特色。
  大辟的刑罚即砍头,是结束生命的一种极刑。这种刑罚除砍头外,还伴以其它相应的更为残酷的惩罚,如车裂,暴尸示众等。
  车裂被称为“轘”。在齐襄公四年(公元前 694 年)“齐人杀子亹而轘高渠弥”。杜预注说:“车裂曰轘”。车裂俗称“五马分尸”,即将人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同时驱赶各驾车的马向不同方向奔驰,撕裂肢体。陈国的夏征舒,楚国的观起也都受这种酷刑而死②。
  杀后暴尸,是春秋时常对罪恶大的犯人用的惩处方式。《礼记?王制》说:“爵人于朝,与众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臧文仲说:“大者陈诸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刑三次,是无隐也。”晋昭公四年(公元前 528 年),晋国“施邢侯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是将邢侯与雍子、叔鱼的尸首陈于市场示众。郑国公孙黑打算作乱,后被迫自杀,郑人“尸诸周市之衢,加木焉”①。加木即将罪行写于木板,放在尸上。齐国权臣崔抒死后多日,将他的棺材打开暴尸于市,齐国人还认识,说“这就是崔杼”②。
  宫刑是肉刑。是死刑外的最重刑。《周礼?司刑》郑玄注说:“宫者,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若今官男女也。”《尚书?吕刑》孔传亦说:“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楚灵王四年(公元前 537 年),楚灵王想将到楚国送女的权向施以宫刑,以作为楚国的“司宫”,即主内宫的官。春秋时各国都有在国君后宫服役的男子,这些男子都是受宫刑或被迫去势的人。晋献公时有寺人披,自称为“刑臣”③,即受宫刑的人。
  刖刑是砍掉一只足。郑国厉公二年(公元前 678 年),郑厉公“杀公子阏,刖强鉏”。楚文王十五年,楚鬻拳“自刖”,楚王任他为“大阍”以守城门。晋文公五年,晋国在审断卫国君臣的诉讼案中,卫侯不胜,晋国“杀士荣,刖鍼庄子。”齐灵公八年(公元前 574 年),齐国“刖鲍牵”。齐国在景公时受刖刑的人特别多,以至市场上“踊贵屦贱”④,即鞋子没人买,假肢则价贵。受刖刑的人需要安假肢,故出现这种现象。劓刑即割掉鼻子。《易?睽》六三“其人天且劓”。天是墨刑,劓即割去鼻子。《左传》昭公十三年楚国观起到乾溪楚灵王的军队中宣言说:“先归复所,后者劓。”楚军士兵害怕受劓刑,灵王的军队开到訾梁(今河南信阳)就溃散了。
  ①  《左传》桓公五年。
  ②  《左传》宣公十一年、襄公二十二年。
  ①  《左传》昭公二年。
  ②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③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④  《左传》昭公三年。
  墨刑是在面上刻划而填以墨。上引《易?睽》卦中的“天”,即指受墨刑的人,后世称为“刺面”。甲骨文中有辛、妾、童等字,就是施用墨刑的工具和受这种刑的人①。西周、春秋时这种刑罚当也存在。劓刑和墨刑在肉刑中是最轻的,从战国云梦秦简中看,受这类刑的人多是下层百姓,所以在春秋的有关典籍中,记载甚少。
  流放刑在春秋时常用,称为“放”或“逐”。卫惠公十二年(公元前 688 年),“放公子黔牟于周,放宁跪于齐”。晋灵公十三年(公元前 608 年)晋国“放胥甲父于卫”。齐景公四年(公元前 544 年),“齐公孙蠆公孙灶放其大夫高止于北燕”。郑简公二十五年(公元前 541 年)“郑放游于吴”。楚灵王七年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蔡昭侯二十七年(公元前 492 年),“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谷梁传》“放,犹屏也。”②屏,即屏弃之。
  贵族官吏被“逐”的,屡见于记载。如晋悼公初即位,“逐不臣者七人。”③齐国“刖鲍牵而逐高无咎”④,鲁国“逐东门氏”⑤等,是将有罪者或敌手放逐出国。
  赎刑是用财货抵罪的一种方式。《尚书?吕刑》中就规定有赎罪的纳币标准。管子在齐国为解决武器材料问题,也广泛采用赎刑,以增加金属和财货。管子制定的赎罪价码,“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过罚以金。军无所计而讼者,成以束矢”⑥。“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欘,试诸  木土。”①金指铜,古时称铜为“金”。百支箭为束。这种以物代罚的受益者,当然是有相当财产的人家,而死罪也可用金钱赎买,这完全是为有钱有势的人家开的方便之门。法律的神圣性、严肃性就这样受到铜臭的污染,法就不成其为法了。
  鞭和扑两种惩罚对象不同,《尚书?尧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鞭是对官吏的惩罚,扑是对学子的处罚。鞭字从革,用皮条制成。扑是用小的木条。郑玄说扑用“榎楚”。楚即荆条。孔颖达疏《尧典》说“官刑鞭扑俱用,教刑惟扑而已,故属扑于教,其实官刑亦当用扑,盖重者鞭之,轻者挞之。”西周青铜器中,如《曶鼎》、《■匜》中都有鞭刑。春秋时鞭刑是沿西周旧制。齐襄公十二年,襄公鞭徒人费,“见血”。可见鞭打不轻。鲁庄公三十二年,鲁国公子般鞭圉人荦。楚成王三十九年,子玉检阅军队,“鞭七人”。卫献公鞭乐师曹三百下。齐庄公“鞭侍人贾举”②。可见鞭刑是上司对下属小过的常用处罚。
  春秋时在对罪人的处罚上,有一种连座法制,被连座的有两种人:一是亲人,一是邻里。
  ①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
  ②  《谷梁传》宣公元年。
  ③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④  《左传》成公十七年。
  ⑤  《左传》宣公十八年。
  ⑥  《管子?中匡》。
  ①  《管子?小匡》。
  ②  《左传》襄公十四年、二十五年。
  亲人包括父母、兄弟、妻子。《论语?颜渊》“樊迟问辨惑,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亲指父母、兄弟、妻子。晋景公四年,“晋人讨邲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縠而杀之,尽灭其族。”晋平公六年,叔向的弟弟羊舌虎党于栾氏被杀,他的两位兄长伯华、叔向都被囚禁。叔向在祁奚的说情下,才免于难。叔向的儿子伯石出生时,因啼哭声奇怪,叔向的母亲说:“其声,豺狼之声,终灭羊舌氏之宗者,必是子也。”③晋顷公十二年,伯石与祁盈结党,晋杀祁盈与伯石,遂灭祁氏和羊舌氏。两族的土地田产全被没收,晋国在这两家土地上设 10 个县,由中央派人治理。楚昭王元年(公元前 515 年),楚“子常杀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皆是连座法使一族人尽遭殃的事例。
  受连座的人不一定都被杀掉,《尚书?费誓》“汝则有无馀刑,非杀”。《疏》引郑玄说:“无馀刑非杀者,谓尽奴其妻子,不遗其种类,在军使给廝役,反则入于罪隶舂橐,不杀之。”是妻为奴。晋国郤芮设计谋害刚上台的晋文公不成,被秦穆公诱杀于河上。其子郤缺到农村种田,自耕自食。后被胥臣推荐给晋悼公,在伐狄人的战斗中,郤缺立功,被提升为下卿。这样的事例也不少。可见族诛、灭族不一定全被杀死。这与后世诛三族的用刑不全同。
  邻里相保相受,比伍相及的原则,也已行于春秋。《周礼?族师》职说:“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罪庆赏,相及相共。”《春秋繁露?王道》说“梁内役民无已,其民不能堪,使民比地为伍,一家亡五家杀刑。”《公羊解诂》也说“梁君隆刑峻法,一家犯罪,四家坐之”。梁国地在今陕西韩城县南,秦穆公十九年(公元前 641 年)被秦灭。管子在齐国实行“参国伍鄙”制时,使“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①“共祸灾”就是比伍相及,是战国时商鞅连坐法的先河。
  3.从悬象魏到铸刑鼎——公布成文法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 492 年),鲁国司铎火。“季桓子至,御公立于象魏之外。命藏《象魏》,曰:‘旧章不可亡也’。”杜预注说:“《周礼》,正月悬教令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之,故谓其书为《象魏》。”魏,又称作观、阙。天子诸侯宫门皆筑台,台上起屋,称为台门。台门两旁特起重屋高出于门屋之上,称为双阙(因为中间低,两旁高,故称为阙),又称为两观(因可以在上观望远处),犹如今之城楼。天子,诸侯将法典悬挂于上,故又称为“象魏”①。象即象刑,《尚书?尧典》“象以典刑”,早期所悬当是“画刑人之状,以怖  其民”,后来文字应用广泛,就变成悬法律条文②。
  据《周礼》,《天官》有“治象”,《地官》有“教象”,《夏官》有“政象”,《秋官》有“刑象”。悬挂象在正月初一日,悬 10 天即收藏起来。《周礼?天官?太宰》职文云:“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悬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吉  日”即初一。“挟日”即十天。西周时各种典章是要公布的。只是公布的时间短,10 天就收起来。公布的地点只在天子王宫的门阙上。高悬于门阙上,也难于看清楚。且只王都悬象,能看的人十分有限。而在“邦国都鄙”,即王都以外的地区,只是“布”,即宣读了事。所以这时的法典,虽悬在象魏上 10 天,事实上等于没有公布。
  ③  《国语?晋语八》。
  ①  吕思勉:《读史札礼》,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335 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 217、1528 页。
  ②  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335 页。
  进入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也仿照天子,将各种法典悬挂于象魏上,供国人观看。春秋前朝当也可能是“挟日而敛之”的习惯,不长期悬挂,庶民百姓,谁能记得住?所以审理案子,任凭官吏高 下随心。悬象的制度,大致在春秋中晚期以后就有了变化,不是“挟日而敛之”,而是长期悬挂。前举鲁国哀公三年司铎宫火灾,时间是在“五月辛卯”。辛卯是二十八日,即五月二十八日。到五月二十八日,鲁国的《象魏》还悬挂着,可见已是长年挂上不取下的。这是春秋晚期成文法公布的一种形式。
  成文法公布的另一种形式是将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郑简公三十年,郑国子产“铸刑书”,23 年后晋国的“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杜预注郑国注刑书说:“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由晋国铸刑鼎而知郑也是铸刑书于鼎上。
  郑国、晋国铸刑书,都是把刑律文铸在鼎上,遭到叔向、孔子的强烈批评,认为是亡国的乱制。叔向批评子产说“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孔子批评晋赵鞅说:“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鼎是陈放在宗庙中的祭器,民众随时可去看,它既不是高悬于象魏上,也不是“挟日而敛”,而是长期陈放于宗庙中。所以“民”可以去“征”。这样就使“法”可知,奴隶主的“刑”也就不可滥施。
  成文法的公布,是春秋时期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反映,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对奴隶主阶级斗争所取得的成果。新兴地主阶级和广大民众,可利用公布的法律来保护自己并向奴隶主阶级斗争。成文法的公布也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大变革。
  六、战国七雄并立局势的形成
  战国时期的列国形势,是七个强大的国家并立而互相攻战。这七个大国,如秦、楚、燕是自西周以来就出现的古国,齐国则是名虽旧而实质上却发生了改朝换代的变化。魏、赵、韩三国乃是新生的国家。这七国政权,特别是齐国的改姓,晋国的三分,战国政局就确立了起来。
  (一)从六卿到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共有十一家,即狐氏、先氏、胥氏、郤氏、栾氏、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晋国卿族与其他各国不同的是,国君之子不为卿,卿族多异姓。
  十一族中,最先亡的是狐氏。晋襄公七年(公元前 621 年),晋国在夷地举行蒐礼。晋襄公本已任命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助。阳处父从温地回到国都后,认为应该让赵盾为中军元帅,于是又在董地演习军队,把狐射姑的中军元帅撤掉,换上赵盾。狐射姑怨恨阳处父,于是派续简伯杀死阳处父。晋国以无故杀大臣罪诛杀续简伯,狐射姑知自己在晋国孤立,就逃到狄人中去了。赵盾让人把狐射姑的家眷、财产送到边境。这样狐氏一族就从晋国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接着被灭的是先氏。先氏的先轸在晋文公时任中军元帅,至先縠时任中军佐。在晋、楚邲之战中(公元前 597 年),他违背主将令,擅自率军渡河与楚交战,致使晋军大败。次年又召赤狄侵晋,赤狄军队一直打到清(即清原,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 20 里)。晋人追究邲战失败的原由与清地赤狄内侵之争,归罪于先縠,“尽灭其族”,先氏于是灭亡。
  晋厉公七年(公元前 574 年),晋厉公欲加强中央的权力,杀掉“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的三郤,郤氏被灭。在杀三郤的事件中,胥童为主谋。三郤被杀后,晋国贵族恐慌。栾书、中行偃于是囚禁了厉公,诛杀了胥童,胥氏一族被灭。
  三郤被杀后,接着晋厉公也被栾书派人杀死,栾氏一族强横。晋平公六年(公元前 551 年),范宣子利用栾氏家族内乱之机,驱逐了栾盈。栾盈先逃到楚国,后又逃到齐国。在齐国的支持下,于晋平公八年又潜回封地曲沃,率领曲沃地方武装,进攻国都。旋即被打败,栾盈被杀,族被灭。到此,晋十一卿族,五族被灭,只剩下范、中行、知、及韩、赵、魏六卿。这时已到春秋中期,再过 4 年就是向戌发动的“弭兵之盟”了。
  晋国六卿并存的政局,保持了半个多世纪。历史已进入春秋晚期,六卿都在扩大自己的地盘,巩固阵地,不同程度地在封地内进行封建性的经济改革。据 1972 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所出竹简《孙子兵法?吴问篇》载,六卿都废弃了“步百为亩”的旧田制,扩大面积,征收实物税,以拉拢民众①,准备战胜其他强家。
  ①  见本书第四章第二节。
  六卿暂时的力量平衡,到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 497 年)被打破。晋定公十二年,晋赵鞅围攻卫国,卫国人惧怕,贡献给晋 500 家人,赵鞅把他们安置在邯郸。邯郸是赵鞅从兄弟赵午的封邑。晋定公十五年,赵鞅要把卫国送来的 500 家移到他的封地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去。赵午开始同意,回邯郸与族中长老商议时,都以为不妥。认为卫国支持邯郸,是由于有这 500 家卫人之故,若迁到晋阳,卫国与邯郸的关系就不会那样紧密。他们打算先攻齐国,齐国攻邯郸,这样就可借口邯郸危险,将卫人移于晋阳,就不致使卫国与邯郸的关系断绝。赵鞅以不能立即实现迁卫贡 500 家的计划而生气,将赵午召来并囚禁于晋阳,不久就将赵午杀死。赵午的儿子赵稷与家臣涉滨于是反叛了赵鞅。赵鞅乃派上军司马籍秦围攻邯郸。赵午是荀寅的外甥。荀寅与范吉射又是儿女亲家,他们声气相通,故不参加围攻邯郸,且攻击赵鞅。赵鞅逃回封地晋阳,晋国军队于是包围晋阳。
  韩氏与范氏不和,魏氏也与范氏不睦,知氏想提拔亲信梁婴父为卿,欲驱逐荀寅以梁婴父取代。知氏于是向晋定公提出,赵、荀、范三家为乱,皆尽驱逐。这样知、韩、魏三家借着晋定公名义讨伐荀、范二家。但却未取胜。荀、范二氏见晋君同知、韩、魏三家进攻自己,于是攻击晋定公。晋国的国人站在晋君一边,荀、范二氏失败,逃到朝歌(今河南淇县)。韩、魏二氏向晋君为赵氏说情,赵鞅又从晋阳回到国都。知氏逼杀了赵氏谋臣董安于,赵氏的地位方被恢复,赵鞅乃率军围攻朝歌。
  范氏、中行氏得到齐国、卫国、郑国等的支持,齐、卫多次谋伐晋援助范氏、中行氏。晋定公十九年,齐国送粮给范氏、中行氏,由郑国子姚、子般护送。赵鞅在戚邑的铁地与郑国送粮的军队相战,结果赵鞅大获全胜,“获齐粟千车”。次年,范氏、中行氏(荀氏)被迫逃到邯郸。晋定公二十一年,赵鞅伐邯郸,中行氏逃到鲜虞(中山)。次年,晋军围攻范氏、中行氏所在的柏人(今河北隆尧县隆尧镇),荀寅、士吉射最后逃到齐国①,范氏、中行氏于是灭亡。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 458年),知氏与韩、赵、魏三家,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私自瓜分,而不给晋国公室。这也是晋国史上政局的一大变化。以前贵族被灭后,他们的土地收归国家,私家不得侵占。如晋平公十二年,晋灭祁氏、羊舌氏后,将他们两家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晋国在两家土地上设立 10 个县,由中央派县大夫治理。现在四卿公然瓜分被灭贵族的土地为私产,可见四卿已不把晋国君放在眼中了。
  晋国君对四卿的这一举动十分恼怒,但自己又无力惩罚他们,于是向齐国和鲁国求援,想借这两国的军队讨伐四卿。四卿害怕,于是联合起来先对晋君出公发动攻击。晋出公逃往齐国,在半道上死去。知伯于是立晋昭公(公元前 531—前 526 年在位)曾孙骄为国君,是为晋懿公。
  四卿中,知氏势力大,执晋国政,欲削弱三家,独据晋国。他强行向三家索取土地,韩、魏两家力弱,畏惧知氏,只得各向他“献”一个“万家邑”。赵氏此时已是赵鞅的儿子赵襄子毋■为家族长。赵襄子在此前曾杀了他的姐夫代王而拥有代地,实力雄厚,拒不给知氏土地。知伯见赵氏不给土地,就联合韩、魏二家共同攻击赵氏,约定灭赵氏后三分赵氏地②。
  ①  《左传》哀公五年。
  ②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知、韩、魏三家围攻赵氏晋阳城,因晋阳城在赵氏多年的经营下,百姓亲附,粮草、兵器充足,三家围攻一年都未攻下。三家于是引晋水淹晋阳。晋阳城被水困,只有三版高的城墙出于水面。据说三家围晋阳前后 3 年,百姓架高床睡觉,把锅吊起做饭,城中断粮,“易子而食”。赵氏内部已发生动摇,赵襄子接受谋士张孟谈的建议,联合韩、魏二家,反攻知氏。
  韩、魏两家从知氏伐赵,也是被迫的。在知氏用水灌晋阳城,赵氏危在旦夕时,知伯曾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人国。魏氏的封邑安邑在汾水旁,韩氏的封邑平阳在绛水旁,皆可用水攻。韩、魏二氏听了这话,理会到知氏的用心和自己的处境。当赵氏来联络反攻知氏时,立即达成协议。赵、魏、韩三家反而联合攻知氏,将知氏的首领知伯瑶活捉而杀死。韩、赵、魏三家灭掉知氏,三分其地①。这样,晋国就由四卿变而为三家。这一年是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453 年)。
  三家灭知氏后,晋国君地盘已不多,只保有国都绛及曲沃两地,其余土地都归了三家。晋国君幽公畏惧三家,反而要去朝拜三家②。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原来的晋国实际已不存在。
  韩、赵、魏三家升格为诸侯,战国时期七雄强国的局面就正式形成。
  不过晋国公室还残喘了一段时间,到周显王元年(公元前 368 年),三家把晋君领有的一小块土地瓜分掉,晋国君静公降为普通平民,从西周初年唐叔虞受封的晋国,才最后从历史上消失掉。此时已进入战国中期了。
  (二)田氏取代姜姓的齐国
  田氏是春秋时期陈国厉公(公元前 706—前 700 年在位)的儿子陈完的后代。相传陈完出生时,周王的太史经过陈国,陈厉公请他为陈完占卜未来前程。周太史占卜后看了卦象说:这小子前程远大,不在陈国就会在异国取代国君。若在异国,那一定在姜姓的国家。任何事物都没有两个同时大的,当陈国衰落的时候,这小子的后代就会昌盛起来。
  陈厉公是陈文公的小儿子,其母是蔡国女,与文公太子鲍异母。陈文公死、太子鲍立是为陈桓公。陈桓公在位 38 年(公元前 744—前 707年),在陈桓公生病时,蔡人杀死桓公及他的太子而立陈厉公。桓公的小儿子公子林怨恨厉公,与蔡人合谋杀死陈厉公,自立为国君,即陈庄公。陈庄公只活了 7 年就死去,陈庄公的庶弟杵臼立为陈宣公。陈宣公二十一年(公元前 672 年),杀太子御寇。陈完与御寇关系密切,害怕受牵连,就投奔到齐国。
  陈完到齐国时,齐国君是桓公。桓公在管仲、鲍叔的帮助下,正雄心勃勃地争夺霸主,需用人才,齐桓公就打算任命陈完为卿。陈完推辞不就,齐桓公就任命他为工正,主管工匠事务。陈完到齐后“以字为田氏”①。所以陈氏又称为田氏。
  ①  《战国策?赵策一》。
  ②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陈完还在陈国的时候,陈大夫懿氏打算把女儿嫁给他,懿氏的妻子看了卦象后说:“吉利。这就叫做‘凤凰飞翔,相和的鸣叫声清脆嘹亮。妫氏的后代,将养育在齐姜。第五代就要昌盛,官位和正卿相当。第八代以后,无人能同他争强’。”②《左传》一书中好预言来事,且往往言中。因为《左传》成书于战国初年,事已经过,是作者故弄这一套玄虚来欺骗后人,以表示占卜的灵验。事已经过,当然能言中。不过,作者对陈完后代在齐国发展历史的概括,还是合乎史实的。
  据《史记》,陈完在齐,生陈稺孟夷,稺孟夷生湣孟庄,湣孟庄生陈文子须无,须无生陈无宇。陈无宇在鲁昭公二年(公元前 540 年)送齐景公女入晋,与晋平公成婚。此时他已是上大夫爵了。上大夫虽不是卿,却是地位与卿相当,正所谓“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的预言相符。
  齐国的国君,在霸主桓公之后多是一些平庸之辈,只知享乐,搜刮民财,剥削量达三分之二。官府搜刮的财粮腐烂生虫,像“三老”这样的地方官却都遭冻饿之苦。民众不满,社会秩序混乱。齐国国君抛弃了百姓,陈氏却趁机收买人心。齐国旧时的量制是四级:豆、区(oū欧)、釜、钟。四升为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陈氏家中的量器则增大,用五进制,钟虽仍是十釜,则钟就几乎比公家增大一倍。现将齐国公量制和陈氏私量制列表比较于下:

  
  陈氏为收买人心,用家量借出,而以公家的量制收回,借贷者都大获好处①。
  齐国君专利,晏子说,齐国的“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侯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②。守之者,即不让百姓使用。百姓所需,要从市上购买,齐国官府则抬高价格,从中获丰利。陈氏却反其道而行,“山木入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①。木材运到市上,与在山上卖的价格同,不加运费;鱼、盐等海产在市上的卖价,与到海边去买相同。自然百姓就趋向陈氏。
  不仅如此,百姓有困难,或遇天灾人祸,陈氏还“燠休之”,即送给丰厚的财物相慰问。齐国百姓对陈氏“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晏子见到陈氏争取民心的活动,很有成效,多次告诫齐国君景公。平庸的齐景公无力改变这种趋势,具有学者文人气质的晏婴,也只有空发几通议论,为姜齐空叹息而不能有所作为。
  ①  陈完后改为田氏,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陈完食采邑于田;一说陈、田古音相同。见《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的《集解》及《索隐》。
  ②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①  《左传》昭公三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年。
  ①  《左传》昭公三年。
  齐国的栾施、高强是齐惠公(公元前 608—前 599 年在位)之孙。此二人在齐国专政,他们听信妇人的话,在国中遭怨。这二家强于陈氏、鲍氏而忌恨陈、鲍两家。齐国人就利用他们的仇恨,来除掉栾、高二人。齐景公十六年(公元前 532 年)的夏天,有一人告诉陈无宇说:“栾施、高强要来攻打陈、鲍两家。”这人也到鲍氏家去同样对鲍国讲了这样的话。陈无宇立即召集族军,发放甲胄兵器、准备作战。陈无宇先到鲍家,路上遇见高强醉酒驾车奔驰过去。到鲍国家,鲍国也已集合族军,准备应敌。派人去侦察栾、高两家情况。栾施、高强二人正准备喝酒,一点发难的迹象也没有。陈无宇说:“传话的事虽不可信,但栾、高知道我们召集军队发放兵器,一定会驱逐我们。不如趁他们饮酒之机,先攻他们。”这时,陈、鲍两家正相友好,于是合军攻栾施、高强。栾施、高强因无准备,很快被打败,二人逃到鲁国。陈、鲍二室瓜分了栾、高两家财产。在晏子的劝说下,陈无宇把所得的全部交给国君。齐景公将莒地的一些邑赐给陈氏,陈氏推辞不受。齐景公的母亲穆孟姬请景公将高唐(今山东高唐县东 35 里)赐给陈氏。陈氏由是更强大。
  陈无宇又拉拢被栾氏、高氏赶出国的齐国诸公子。把他们从流亡的国外召回来,把原有的封邑还给他们。没有封地的,分给私邑土地。陈氏不仅私自送给他们礼物,还增加他们的俸禄,“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①。
  陈无宇子田僖子乞又称田乞、陈乞。有宠于齐景公,他为了在诸侯中树立党羽,劝齐景公支持晋国的范氏、中行氏。齐国派田乞救范氏、中行氏,给他们送去大批粮食②。
  齐景公是一位寿星老,他当国君就达 58 年(公元前 547—前 490 年)。他的太子比他先死去,景公有宠妾芮子(或称粥子)生子名荼。在景公临死前让国相国惠子与高昭子立荼为太子,将其他公子放到莱地居住。景公死后国惠子、高昭子立荼为国君,是为齐晏孺子。齐景公子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逃往卫国,公子鉏、公子阳生逃到鲁国。陈氏与公子阳生相亲,打算杀死晏孺子立阳生。
  陈乞假装对国惠子、高昭子亲近,每次上朝时,都作为车右武士与国、高同车,在车上挑拨群臣与国、高的关系,说众官将与国、高过不去,让他们有所准备,最好先下手除掉他们。待到朝堂上,国、高是卿,所站位置与其他人不同,陈乞对国、高说:这些大夫都似虎狼一样凶狠,见我在你们旁边,他们会见我与你们亲近而先杀我,我还是站在大夫的行列中去吧。到大夫行列后,又对大夫们说国、高已定下计策,要将大夫们都赶走。若不先下手,就来不及了。大夫们都相信了他的这些话。陈乞将大夫们鼓动起后,就联合鲍氏及诸大夫攻击晏孺子的宫,国、高救晏孺子战败后,国氏逃到莒,高氏逃到鲁国。晏孺子孤立无人相助。
  ①  《左传》昭公十年。
  ②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陈乞派人到鲁国召回公子阳生,先住在陈乞岳母家,后让阳生随同向晏孺子送饭食的人一同进入国君宫中,陈乞于是立阳生为国君。在与齐国大夫立誓结盟时,鲍牧(鲍氏族长)因酒醉神志不清就前往,为鲍牧主管车的鲍点问陈乞,这是谁的主张。陈乞说:“是鲍牧的主张”。并对鲍牧说:“是你的命令呐!”鲍牧酒也醒了一大半,就对陈乞说:“你忘了先君为荼这孺子当牛骑,把牙齿都碰断了的事吗,怎么又背叛先君了呢?”齐景公宠爱芮子及所生的荼,景公为逗荼玩,自己当牛在地上爬,口中含一绳让荼牵着。年事已高的景公在与荼玩这种游戏时跌倒,把牙齿碰掉了。阳生向鲍牧行礼说:你是奉义行事的人。若我可以为国君,一定不会怨恨你的;若我不行,也不必杀我。合于道义就做,不合于道义就不做,敢有不听从你的?废和立都不要残杀,这是我的愿望。鲍牧听阳生这一席话,就说你们都是先君的儿子,谁当都行。于是结盟,立阳生为齐悼公。将晏孺子先迁到赖(今山东章丘县西),并诛杀荼的党羽。接着在送荼到骀(今山东临朐)的途中将他杀死①。“悼公立,田乞为相,专齐政。”②陈乞死后,其子陈常(又称田常,田成子)继父位。齐悼公四年(公元前 485 年)三月,齐悼公被陈常杀死,立悼公子壬为君,是为齐简公。陈常与简公亲信监止同为左右相。陈常对此不满,想排挤掉监止。齐简公四年,陈氏族军攻杀监止,简公出逃到舒州,被陈常追捕到,就地将他杀死。陈常立简公弟骜为君,是为齐平公。陈常为相,专断国政,实际上已夺取了姜齐的政权。
  陈常杀死齐简公后,惧怕诸侯讨伐,于是就把齐国以前侵占卫国、鲁国的土地归还它们。又西与晋国的韩、赵、魏通好,南与吴、越国亲善。在国内整顿内政,奖赏有功及治绩优异的官员,施惠于百姓。同时诛杀鲍氏、晏氏、监止及强横的大族,齐国内外安定。陈常把齐国安平(今山东益都西北)以东至琅邪的大片地区,划为自己的封邑。陈氏的私邑于是超过齐平公的食邑。陈常又在国内大选美女,充作他的妻妾。据说他死时有子 70 余人。俨然是齐国国君的派头。
  陈常的曾孙田和,为齐宣公相。齐宣公死后,田和立宣公子贷为齐康公。齐康公十四年(公元前 391 年),田和把齐康公迁到海上,以一城作为他的衣食地,主持对姜齐先祖的祭礼。齐康公十八年,田和与魏文侯在浊泽相会,请求魏文侯帮助他立为诸侯。魏文侯派人向周安王说情,周安王同意。齐康公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田氏取代姜姓齐国,在形式上也取得合法地位。齐康公在田和立为诸侯后,还存在了几年。直到公元前 379 年康公死去,奉邑入于田氏,姜齐最后退出历史舞台。
  田氏在齐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反复斗争,最终取代了姜姓的齐国。这一斗争过程,从表面看好像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之争,实际上是新的封建势力向旧贵族势力的斗争。田氏的一些拉拢民众、收买人心的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这场斗争中,田氏不但取代了姜姓国君,而且消灭了一大批旧贵族,把他们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田常还提拔一批新人为国家官吏,他“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①田常子田襄子又“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②对齐国旧的官吏进行了一次大改造。这些新任命的官吏,都是同田氏亦即田氏族长田常、襄子等个人发生主从关系。这种主从关系就与春秋时的贵族政治不同,从而形成了封建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所以,田氏代齐,不能仅视作内部争权斗争,而实质上是新兴封建势力在齐国夺取政权的历史演进。
  ①  《左传》哀公六年。
  ②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①  《韩非子?二柄》。
  ②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三)战国时期的列国形势
  战国时期政治史的进程是从分裂到统一。
  战国继春秋之后,在中国大地上还是大小国家错杂林立。西周、春秋时期以来的一批古国,有的仍然活跃着,有的衰落,为生存而挣扎,而一些新的国家,在母国的躯体上建立起来。
  战国时期的强国,当然是被称作“七雄”的齐、楚、燕、赵、韩、魏、秦,但战国前期的越、宋、中山等国,其地盘、国力都不弱,它们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相当一段时期。一些中小国家,如郑、鲁、卫、莒、邹、杞、滕、薛、任、郯、蔡等,以及四川的巴、蜀,北方的林胡、东胡,南方的百越等等,这些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后被七国所灭。七国最后又被其中的秦国并吞,中国大地重归统一。
  就地理形势看,战国“七雄”的具体位置大致如下:
  齐国在东边。国都仍然是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它东临大海,南以泰山与鲁、宋两国为邻,齐湣王十五年(公元前 286 年),齐灭宋并拥有其地。西有今河北省清河县地,与赵国为邻。北边与燕国为邻。拥有今山东偏北的大部分地区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楚国在南方。战国前期国都在郢(湖北江陵纪南城)。后受秦国逼迫,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278 年)秦攻破郢,楚走保陈,将都迁于陈(今河南淮阳)。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 241 年)再迁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仍称为郢。楚国最强时,西有巴、黔,西北有汉中地,与秦为邻。北有河南南部与韩、魏、宋、齐接界。向东本与越国为邻,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306 年)灭越,楚国地东就临东海。在战国中期,楚国的地域最大,拥有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全部地区及河南南部,四川及贵州东部,陕西汉中地区。势力所及,差不多遍于整个中国南部。
  秦国在西边。战国前期国都仍在雍(今陕西凤翔县南)。秦灵公迁于泾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秦献公二年(公元前 383 年)迁于栎阳(今陕西富平县东南),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 350 年)再东迁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秦国的国土以陕西中西部、甘肃东部为中心,以及四川、青海、宁夏等地。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逐渐兼并他国土地,最后灭六国统一中国。
  燕国在北方,国都蓟(今北京市西南)。燕昭王时,为了南向齐国用兵,在今河北易县建立别都,称为“燕下都”。燕国的国土主要是今河北北部、山西东北部和辽宁等。它北与东胡、胡林、楼烦等少数部族为邻,西与赵国为邻,南与齐国接壤。
  七雄中的韩、赵、魏是从原晋国分裂出的三个新国家。在战国初期,赵国在原晋国的北部、韩国在中部、魏国在南部。但随着兼并战争的发展,失地得地的变化,这一格局也在变化。
  赵国的都城初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赵襄子于公元前 425 年迁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敬侯即位时,将国都迁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东境在今河北东南与齐国为邻,南境在河南北部与魏国为邻,西隔黄河与秦国相接,东北同燕国以易水为界,北边与匈奴相邻。主要地域在今山西中部、北部、内蒙古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
  韩国初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韩武子九年(公元前 416 年)长途迁徙,将国都迁到宜阳(今河南宜阳市西),韩景侯时迁于阳翟(今河南禹县),韩哀侯二年(公元前 375 年)灭郑,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韩国的领土主要在今山西东南部、河南西部及中部,西边与秦、魏相接,南与楚为邻,东北与赵接壤。韩国在七国中,地域最小,力量也最弱。
  魏国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魏惠王九年(公元前 361 年)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国家的重心于是东移。魏国在黄河西与秦国为邻,南与韩国相邻,北与赵国接壤。东部地区东北与齐相邻,东南与宋为邻,南与楚国相接。战国中期(公元前 350 年左右),魏国领土跨有山西西南部及河南北部、西部地区,呈一倒凹字形状。
  战国时除大国“七雄”外,地位重要的一些国家,如越国,勾践灭吴后,曾迁都琅邪(今山东胶南县西南),公元前 379 年越国力量衰落,又迁回吴(今江苏吴县)。越国在战国初年领土北曾到山东胶南、日照、莒南等县,以及江苏沿海及东部地区,南拥有浙江大部,到公元前 306年被楚国所灭。
  在河南的东部,以商丘为国都的宋国,在战国时也还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宋国东部、北部同齐相邻,西部同魏相邻,南部与楚相交,夹在三大国之间。土地不断被魏、楚、齐三国蚕食。公元前 286 年终被齐国灭亡。
  中山国是春秋后期新兴起的一个国家。它是狄人中白狄的一支,属鲜虞种,诸侯亦称为鲜虞。中山一名最早见于《左传》鲁定公四年(公元前 506 年),这年《春秋》经文称中山为“鲜虞”,而《左传》文却称“中山”,当是已建国改名为中山,而诸侯仍以旧名相称。中山国都初在顾(今河北定县),后迁灵寿。1974—1977 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平山县三级公社发现中山国的王陵和都城的城墙,即是中山国都地。中山国的地域在山西东南部和河北西部的太行山地区,其中心地区在今河北高邑、石家庄、灵寿、定县、平山、完县等县市。它的南、西、北被赵国包围,东边与燕国接界。战国初期,在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 429 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①。战国初年已亡于魏②。
  魏国要越过赵国才能到达中山国地,所以魏国不能紧密控制它,等到魏国和周围国家战事紧张时,中山国又复国了。据推算,中山国大约在公元前 380 年左右复国③。复国后的中山国势力大增,曾是战国时五个“千乘之国”中的一个,魏国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运动,中山也是其一。说明它的力量不小。
  ①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四》,第 1330 页。
  ③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74 页。
  到战国时周王室的领土已变得很小了。只领有王都洛邑及附近的一小块地方。公元前 367 年,在韩、赵两国的参与下,又将它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力量就更弱了。但周王室在战国的政治上还起过一些作用,像韩、赵、魏和田齐,要列为诸侯,在形式上还需要周王的批准。魏国的惠王也曾在逢泽(一名逢池、百尺陂。今开封市东南)会韩、宋、卫、鲁国君及秦公子,以朝见周天子,作着当霸主的美梦④。说明列国有需要时,还想起它来。
  为便于明晰起见,现将战国时列国灭亡作一表,列于下,以供参考(以公元前 481 年为界,凡在此年后被灭国者,均列于表内)⑤:
  











  
  (四)战国时期政局的演进
  战国时代从公元前 481 年始,到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历时 261年。在这 261 年的历史演进中,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各国封建制度确立和巩固期
  时间从进入战国的年代到秦国商鞅变法的完成。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 350 年)商鞅在秦国实行第二次变法,应是这一阶段的下限。
  在这一阶段中的政治史上,主要有两件大事:一是韩、赵、魏瓜分晋国并被列为诸侯,以及齐国由田氏代替姜氏。这标志着在晋、齐两国的新兴封建势力夺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从而为封建经济及封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护。另一件事是各国先后展开了改革活动,或称之为“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都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旧的政权和经济加以改造,以适应日益频繁的战争需要。
  2.列国的相持时期
  这一时期从秦国商秧变法的完成到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 284 年),燕将乐毅率五国军攻齐,大破齐国。
  在这一时期,由于各大国封建改革的完成,从而得到巩固和发展,力量都强大起来。在七大国中,还没有一个国家处于绝对的优势并吞他国,于是处于一种相持的状况。在战争手段的同时,辅之以外交斗争,结成一些集团以对付另一些集团。这段时期,在政治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各诸侯国公开把周天子抛开,自己称王,所谓“徐州相王”,“五国相王”,至秦齐称东、西帝,反映出它们已不再作为名义上的周朝诸侯,而是要自己称王、坐天下、当天子。另一件事是“合纵”、“连横”的外交活动和抗秦战事。战国时期的互相攻战最激烈、频繁,也是在这一时期。
  ④  《战国策?秦策四》、《秦策五》、《齐策五》。
  ⑤  此表参照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附《周代诸侯兴亡表》制成。
  3.从齐国被燕国战败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灭掉齐国,中国重归统一,是战国政治史的后期
  在第二阶段强大一时的魏国,被齐国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和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大败,元气大伤。东方的齐国崛起,所以秦国为拉拢齐国,建议两国皆称“帝”。在秦国人的眼中,东方只有齐能同它相抗。燕将乐毅破齐后,齐国一蹶不振,东方国家实际上没有能同秦抗衡的能力了。加之六国不能同心“合纵”,被秦国威胁利诱所慑,只顾自己一时的苟安,竟致被各个击破。这一时期,是秦国胜利进行统一战争的时期。秦王政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将东方六国扫除,最后完成统一功业。秦王政于是自称“皇帝”,并称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①以期传至万世不变。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开创中国政治史的一个新时代。
  ①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七、战国前期各国的改革图强
  战国前期,刚刚取得政权的各国地主阶级政权,都先后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以完善封建统治政权,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著名的有李悝在魏文侯时的变法,公仲连在赵国的改革,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齐威王任用邹忌的改革以及商鞅在秦国的两次变法等等。这些改革运动,在各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变法较彻底的一些国家,取得成果十分显著,像魏国,在李悝变法后,成为战国前期最强的一个国家。商鞅在秦国的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统一中国的基础。
  (一)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李悝的身世史无记载,他在魏国主持变法是被魏文侯任命为相的时期。在此之前,他曾做过魏国的上地郡守。上地郡为魏文侯设置,辖地为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延安一带。上地郡西与秦为邻,是魏国的边防要地,常与秦国发生军事冲突。为使上地郡军民提高射箭技术,他下令以射箭来决断诉讼案的曲直,“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后,人们都争相练习射技,日夜不停。后与秦国人作战,由于魏军射技精良,因而大败秦军①。射技高低与是非的曲直是不能等同的,李悝用以决曲直的诉案,可能是一些久拖不决或无关紧要的一般讼案。在战国时与强秦接境的地区,军事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李悝用此法来鼓励人们习军事技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不是一个创造。大概因他在上地郡的政绩不错,魏文侯才任用他为相,支持他的改革。
  李悝在魏文侯时,任相 10 年,主持变法,是战国法家的始祖。《汉书?艺文志》有《李子》32 篇,列为“法家”之首。班固自注说“名悝,相魏文侯,富国强兵。”李悝的改革措施由于著作的不存,已不可全知,见于他书记载的只有关于经济和刑法两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是:
  1.尽地力之教
  李悝向魏文侯提出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以巩固地主阶级政权。他指出,在一百里见方的范围内,有土地 9 万顷,除山林川泽村落所占三分之一外,还有耕地 6 万顷。如果农民“治田勤谨”,则每亩可多收 3斗粟(小米),如不“勤谨”就会每亩减产粟 3 斗。增收和减收都是 18O万石②。因此他提出“治田勤谨”的三项具体措施:
  一是“必杂五种,以备灾害”③。就是说要同时播种粟、黍(黄米)、麦、大豆、麻五种作物,以防止某种作物因不敌天旱水涝的天灾而至全无收成的危险。多种作物也可间种、套种,还可充分利用地力。
  二是勤奋耕作。他要求农民要“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①,耕地要深,除草要勤,收割要抢农时。
  三是住宅旁种桑树、瓜果、蔬菜,以补充不足。李悝要求农民“还(环)庐树桑,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场。”②即充分利用空闲地,以扩大副业收入。
  ①  《韩非子?内储说上》。
  ②  《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③  《太平御览》卷八二一引《史记》,《通典?食货二》。
  ①  《太平御览》卷八二一引《史记》,《通典?食货二》。
  李悝“尽地力之教”的三项措施,是适合魏国具体情况的。魏国的领土内,人口较稠密,地少人多,只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空闲地,才能增加收入。封建社会的政权基础是农民,农民富裕了,国家政权才能巩固,国家的租税才有保障。
  2.平籴法
  是李悝平抑粮价的一项措施,目的是使城里人和乡里农民都不受损害。他认为粮价若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民(城市居民)。因太贵太贱,都不利于统治,于是他实施“平籴法”。其做法是:把好年成分为上中下三等,坏年成也分为上中下三等。丰收年按年成的丰收情况,国家收购多余的粮食。歉收年则按歉收的程度,国家拿出收购的粮食平价卖出。上等歉收年卖上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中等歉收年卖出中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下等歉收年卖下等丰收年收购的粮食。这样“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只有“民不散”,政权才能巩固,这就是“平籴法”的目的。
  李悝的“平籴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行之魏国,国以富强。”③
  3.制定《法经》
  李悝在法律方面“撰次诸国法”,编成一部《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封建地主阶级法典。
  《法经》的内容有六篇,即《盗法》、《贼法》、《网(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李悝的《法经》以《盗法》、《贼法》为首,是他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是指窃取财货,“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有财货怕被人窃取,当然是地主阶级为多。侵犯人身,甚至犯上作乱,是对社会秩序的扰乱。这都是统治阶级所大防的。由此两篇法律可以看出,李悝的《法经》是为地主阶级的利益,以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为出发点的。
  《网法》即囚法,是为了囚捕盗贼而设的,即“盗贼需刻捕,故著《网》、《捕》二篇。”据《唐律疏议》说,《囚法》讲的“断狱”,即审断罪案的法律,《捕法》是有关“捕亡”,即追捕逃亡的法律。
  《杂法》据《晋书?刑法志》记载,是包括对“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轻狡”是指对轻狂狡诈行为的处罚,“越城”是对不从城门进入而翻越城墙出入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载,梁车为邺令,其姐前去看他,至邺天晚城门闭,“因逾郭而入,车遂别其足。”梁车姐“逾郭”即翻郭城墙而入,她的弟弟以为犯禁而被刑。“博戏”即是聚众赌博。假即豭,指公猪。“借假”指男子寄宿于女子家,或称为“妻有外夫”。“不廉”指贪财受贿。“淫侈”指荒淫奢侈的行为。“逾制”指器用超过了规定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些规定,是为维护封建秩序而设立的。
  《具法》是“以其律具为加减”,即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
  ②  《太平御览》卷八二一引《史记》,《通典?食货二?水利田》。
  李悝的《法经》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后来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以及汉代的法律,都受到它的极大影响,它为历代封建法典所宗。
  李悝在魏文侯时任相主持全国大政 10 年,他的著作有 32 篇,其变法措施当不止以上三项,惜书已亡佚,无由得知其详。他在魏国的改革,当是全面的,魏国在战国前期成为最强的国家,这与他在魏文侯支持下,所实施的变法改革是分不开的。
  (二)吴起在楚国的改革
  吴起是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①,儒家曾子的学生。他虽学儒术,却“好用兵”,在鲁国作过将,率军进攻齐国,大败齐军。鲁国君打算任用他,但为谗言所伤,鲁君就解除了他的官职。
  吴起听说魏文侯招贤纳士,于是投奔到魏国。魏文侯任用他为将,进攻秦国,一举夺得 5 座城池。吴起用兵与士卒同吃同住,深得士兵的爱戴,打仗时都奋力向前。魏文侯因他善于用兵,廉洁公平,于是任命他为西河郡的郡守,以对抗秦国和韩国。西河郡在黄河以西,今陕西省东部临黄河地区。吴起在西河郡守任上,“甚有声名。”他曾对田文讲:“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②《吴子?图国》篇中记其功说:“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魏文侯死后,其子武侯即位,一次魏武侯与诸大夫乘船在黄河中游玩,看到河山险阻,以为江山由此会牢固,魏武侯的随从王错在一旁也随声附和。吴起针对魏武侯的骄傲情绪和王错的奉承说道:我们国君的话,是危亡的道路,你王错又相附和,就更加危险了。魏武侯不高兴,吴起就用历代兴亡在德不在地形险要相劝谏,要魏武侯注意修明政治,不能因有河山险要而高枕无忧。魏武侯听了高兴,称吴起的讲话是“圣人之言”①,但却得罪了王错。王错于是在魏武侯面前说吴起的坏话,魏武侯听信谗言,解除了吴起的西河郡守的职务。吴起挥泪惜别经营多年的西河郡,离开魏国投奔到楚国。
  楚悼王“素闻起贤”。吴起到楚后,即任命他为“宛守”②。宛是南阳郡的治所,此地西北与秦国相接,也是一边防要地。
  楚国在战国时期,吞灭国家多,地域在七国中最大。国力却不强,且中原诸侯国家都把它归于蛮族加以贱视,一有机会就对楚国加以挞伐。如楚悼王上台的第二年(公元前 400 年),“三晋来伐楚”。三年,被迫将榆关归还郑国。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秦国也与楚国发生战争,楚国失败,只得“厚赂秦,与之平”③。楚国国内人心也不安定,楚悼王的父亲声王就是被“盗杀”而死的。在楚悼王上台时,国内矛盾尖锐,国外又连连失败,日子很不好过。吴起正是在楚国内外交困的时刻从魏国来到楚国的。
  ①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②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①  《战国策?魏策一》。
  ②  《说苑?指武篇》。
  ③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吴起到楚国大约在楚悼王十年(公元前 392 年)④。次年楚被三晋及秦打败,正是吴起在“宛守”的任上。楚国有此外辱,悼王才将素闻有贤名的吴起提拔为令尹,接受吴起的改革主张。
  吴起在楚国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明法审令”
  《史记?吴起列传》说吴起“相楚,明法审令”。明法,就是制定法律并将它公诸于众,使官民皆明白知晓。“审令”是审核以往法令,不合用者去之,保留其适用的部分。这是吴起在楚国实施改革的总措施。但具体情况,因记载缺乏,不得而知。
  2.“封君之子三世而收其爵禄”
  封君是指贵族受封一定面积的土地,子孙世代相传享其爵受其禄。这种世禄制度,不但阻塞人才晋升之路,而且他们根深势大,因而造成“上逼主而下虐民”的政局。他们占据大量肥沃的土地,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①。吴起看到楚国“封君太众”是使国家贫弱的症结,于是提出革除封君的世官世禄制,取消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吴起为了打散旧贵族的势力,还实行“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的徙豪民政策。吴起对楚悼王说,楚国地多民少,现在楚国却是把人集中在地少人多的地区,这是“以所不足,益所有余”,这种现象应纠正。解决的办法是将贵族迁到边地人少地多的地区去,充实边地②。这既可以开发边地,又打散贵族势力。
  3.限制大臣的权力
  吴起认为楚国的大臣权太重,是楚国国力弱的原因之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吴起采取了两个措施:
  一是要求楚国官吏“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①都能公而忘私,一心为国家效力,就不致使大臣的权太重而左右国政。
  二是“塞私门之请”②。吴起杜塞私门请托,使官场中不能用此手段结私党,不能形成一股与国家政权对抗的势力集团。
  4.裁汰冗官,抚养“选练之士”
  吴起在改革中实行“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③。“枝官”即是无用的官,只吃俸禄而无事可办的官吏。“选练之士”即是战斗力强的武士。《史记?吴起列传》说他“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上,要在强兵。”将精简机构省下的财物,供养军队,增强楚国的军事力量。
  ④  此说参见杨宽:《战国史》,第 179 页注①。陈其猷:《韩非子集释》,第 241 242 页注(19)说吴起入楚在悼王十六年,不如杨说义长。:《韩非子集释》,第
  ①  《韩非子?和氏》。
  ②  《吕氏春秋?贵卒》。
  ①  《战国策?秦策三》范睢语。
  ②  《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语。
  ③  《韩非子?和氏》。
  5.统一舆论,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行
  《战国策?秦策三》记蔡泽语说吴起在楚国“破横散从(纵),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史记?吴起列传》也说,吴起“破驰说之言从(纵)横者。”战国时的纵横家,并不从事从根本上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政治经济措施,而是一种策略上的同谁联合攻击谁的一种权宜之计。它们与战国初年的改革家们的行为不同,且纵横家策略上的投机和飘移不定性,会动摇改革措施的实行,所以,吴起及其他改革家一样,都要禁止纵横家的活动,不准他们对改革说三道四,动摇国君和官民对改革的信心。吴起改革在楚国“行之期年”,即 10 年①。效果十分显著,楚/TITLE>“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②《后汉书?南蛮传》载,“吴起相楚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省。苍梧,即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史记?五帝本纪》“舜崩于苍梧”,即指此。宁远县在今湖南省南部的郴州地区,与广西、广东两省接近。从此楚国的领土南边就扩展到湖南与广东、广西间。在北方对三晋的战争也取得胜利。楚悼王十九年(公元前 383 年)赵国进攻卫国,卫国求救于魏。次年魏求卫攻赵,夺取赵河东地,赵于是向楚国求援。楚悼王二十一年,楚国救赵攻魏,“战于州西,出梁门,舍军林中,饮马于大河。”③一直打到黄河边上,报了楚悼王初年多次败于三晋的耻辱。这也是吴起在楚国实行改革后,在军事上的又一重大胜利。
  就在对魏国战争取得胜利的这一年,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死了。吴起在变法中,打击了旧贵族,被迁往边地的贵族“皆甚苦之”。楚悼王死后,他们借送葬的机会,都回到国都,准备惩治吴起。当吴起来到停放悼王尸体的堂上时,楚“宗室大臣”射杀吴起。吴起急忙伏在悼王尸体上,这样射向吴起的箭就射中了王尸。当时贵族的箭上都刻有本族的名号,当继位的楚肃王在埋葬悼王后,于是下令清查射杀吴起而射中王尸的人。按楚国的法律“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④,由此而被灭族的达 70 余家①。有的贵族便逃出楚国,而吴起也被车裂肢解其尸体②。
  吴起被杀,他在楚国推行的改革也就夭折了。由于吴起改革推行的时间短,被打击的旧贵族,在吴起死后又很快恢复了元气,政权掌握在他们手中,所以终战国之世,楚国的政治一直很腐败。在军事上它北不竞于魏,东不竞于齐,西不竞于秦,最后终被秦国灭亡。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终致统一全国。相反,楚国由于改革的中折,国家则由强变弱,国土由大变小,终致亡国。可见改革的成败,对一个国家是有着生死存亡的重大干系的。
  ①  杨宽:《战国史》第 179 页注①。
  ②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③  《战国策?齐策五》。《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④  《吕氏春秋?贵卒》。
  ①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②  《韩非子?和氏》、《难言》、《问田》。
  (三)公仲连在赵国的改革
  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赵国是最强的,而在进行封建化的变革中,赵国也是较快的。但是在战国初期,赵国在对外战争中,却无什么作为。相反经过改革的魏国,国力却超过了赵国,竟致越过赵国灭亡了中山国。这对赵国君臣不能不有所启示。所以在赵烈侯时(公元前 408 年—前 387年在位),在相国公仲连的推动下进行改革。
  赵烈侯初年是一位喜好音乐而不过问政治的人,赵国有两位善于唱“郑歌”(一种轻柔的民歌)的,名枪和石。赵烈侯打算使这两人的社会地位显耀,于是就问相国公仲连:我有喜欢的人,可以让他尊贵吗?公仲连回答说:你可以使他富,但不能使他尊贵。烈侯说:既是这样,我有两位善于演唱郑国歌曲的人名呌枪和石,我赏赐给他们土地,每人 1万亩。公仲连答应下来。过了 1 个月,赵烈侯从代地巡察回来,查问给唱歌的赏田兑现没有。公仲连回答说:正在物色合适的人去办,还没有物色到。过了一段时间,赵烈侯又追问这件事,公仲连本不打算给,就装病不上朝加以回避。
  就在公仲连“称病不朝”的时候,有位叫番吾君的人从代地来到国都,对公仲连说:我们的国君其实是一位“好善”的人,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做。现在你当了四年的国相,向国君推荐过人才没有?公仲连回答说:没有。番吾君就向他推荐牛畜、荀欣、徐越三人,公仲连把这三人推荐给赵烈侯。
  牛畜等三人,就是当时学有所长的“士”。牛畜是学习儒家学说的,他劝说赵烈侯行“以仁义,约以王道。”荀欣和徐越是具有法家思想的人,荀欣向赵烈侯建议整顿官制,“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建议“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整顿财政和考核官吏。赵烈侯听了这三人的建议,十分高兴,立即对公仲连说:停止赏赐给唱歌人的田地。于是任命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并赏赐给相国公仲连“衣二袭”①。
  “师”是负责教化的官,“中尉”是负责指挥作战的长官。“内史”是负责征收田租和考核官吏的长官。赵烈侯任用这三个人负责上述事务,推行他们的主张,对赵国在政治、经济上实施改革。
  经过改革,赵国的国力增强。赵烈侯死,其子公子章继位,是为赵敬侯。赵敬侯二年(公元前 385 年),在灵丘(今山东高唐县南的南镇)打败齐国。三年,赵出军救援魏国,在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北)又大败齐军。四年,修筑刚平(今河南清丰县西南),进攻卫国获胜。六年,借楚国兵进攻魏国,夺取魏国棘蒲邑(今河北魏县南)。八年,夺取魏国黄城(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九年,再次向齐国发起进攻,齐国进攻燕国,赵国又派兵相救。十年与中山国在房子邑(今河北高邑县西南)相战。十一年又与中山国战于中人邑(今河北唐县西南)。在赵敬侯 11年中,只在第五年败于齐、魏、卫三国联军①,可见赵国在公仲连改革后,国力的强盛程度。
  ①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①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四)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
  在三家分晋的瓜分中,韩国所得的土地较小,又处于山间贫瘠地区。张仪说:“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即麦,民之食大抵饭菽藿羹。一岁不收,民不餍糟糠。地不过九百里,无二岁之食。”②
  韩国的政局也很混乱,韩列侯三年(公元前 397 年),他的国相侠累因与严仲子政见不和,严仲子逃到齐国,收买刺客聂政将侠累刺杀③。到韩哀侯六年(公元前 371 年),国君哀侯又被韩严杀死④。由政局的动荡,致使政策法令前后矛盾。韩非子在《定法篇》中说:“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
  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政策法令无定准,国力本不强的韩国,就更加弱了,在对外战争中连遭失败。如韩懿侯二年(公元前 369 年)在马陵(在今河南长葛东北)被魏军战败。九年在浍邑再次被魏国打败。韩昭侯元年(公元前 353 年)被秦国在西山打败。二年,宋国占领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魏国又攻取朱邑①。在这内忧外患交加的形势下,韩昭侯的第八年任命法家申不害为相,实施改革。
  申不害是原郑国京邑(今河南荥阳)人,是“故郑之贱臣”,因“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以为相。”②申不害在韩国相位上实行“内修政教”的改革措施③,主要有:
  1.明法察令
  申不害认为,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法察令”。他说:“尧之治也,善明法察令而已。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黄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乐其法也。”④“智”是指以个人的政治素养、品德施政。“数”即是“法度”、“法律”。他曾说,人君“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⑤这里的“数”与上引文中的“数”所指是相同的,即是国家的法律。“信”与上文的“智”、“说”义同,是指凭个人的行为。
  申不害认为君主只有用法才能使群臣的行为统一起来,只有用法的标准来衡量群臣的行为,才能使国家的义正。他把法比作称量物体的权衡,用来考察群臣的行为:“君必有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称轻重,所以一群臣也。”⑥
  用“法”来治理国家,用“法”的标准来检验官吏的行为,国家才能够得到治理,官吏的行为才有一个正确的检验标准,封建统治秩序才能巩固。
  ②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③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战国策?韩策二》。
  ④  《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
  ①  《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
  ②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③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④  《艺文类聚》五十四,《太平御览》卷六三八引。
  ⑤  《韩非子?难三》。
  ⑥  《艺文类聚》五十四,《太平御览》卷六三八引。
  2.实行法治
  申不害建议韩昭侯实行法治,而法治在用人上就要“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如果国家己建立了法度,却不遵守,在用人上只“听左右之请”,任用亲信,托人情,走门路,这样要推行法制就很困难了。韩昭侯听从申不害的建议,他说:“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①
  申不害的建议,在韩昭侯时期是确实推行了的。《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一个故事说韩昭侯让人把他穿过的衣服收藏起来。侍奉他的人认为国君不行仁义,连穿过的衣服都不分赐给身边的人。韩昭侯却说,我一定要等待有功劳的人,才赏赐给他们。所以现在将它收藏起来,不随便赏给一般人。
  申不害劝韩昭侯在用人上要“因能而授官”,不要听“左右之请”,即裙带关系。这一条韩昭侯也是认真做到的。一次,申不害向韩昭侯请求给他从兄一个官职,韩昭侯不许。申不害为此不高兴。韩昭侯对他说:你这种做法不符合我从你那里学来的道理。我是同意你的请求,从而抛弃你的主张呢?还是实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你曾经要我在用人上“循功劳,视次第”,现在你有所请求,这样我将听从你什么呢?申不害自知做得不对,向韩昭侯“辟舍请罪”②。并称赞韩昭侯说:“国君真是一个执法的人啊!”
  3.不准官吏侵权
  申不害要求各官职责分明,做到“治不踰官。”①“治不踰官”的目的有二:一是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二是防止因干预他官事务,造成行政混乱。
  “治不踰官”的主张,韩昭侯也是加以实行的。他对那些“踰官”的行为,无论出于什么用意,都要加以责罚。古书上记载韩昭侯处罚侵官的两则故事:一次韩昭侯出去打猎,驾车的马缰绳长短不齐。韩昭侯在车上对驾车的人说,拉车的绳子不齐吧?赶车的人说:是的。到达打猎地,随从都同韩昭侯去射鸟,他的武士车右却将长的一根绳收结使两缰绳长短相齐。打猎结束,韩昭侯乘车而返,上车不久,见缰绳已齐,就问为何现在长短一致了。车右从后面回答说,是他把缰绳弄齐了。韩昭侯回到国都宫中,批评了负责准备车马的车令的失职和车右的侵官。认为这是“擅为妄意之道,虽当,贤主不由”②。
  还有一件事是韩昭侯酒醉后顺便躺在床上睡着了。负责国君帽子的“典冠”看见,担心他受凉,于是就给韩昭侯身上加一件衣服。韩昭侯醒来后很高兴,就问身边的人是谁给他加盖的衣服,回答说是“典冠”。韩昭侯于是惩罚“典衣”并将“典冠”杀死。因为“典衣”官失,“典冠”官越职侵权。韩昭侯“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③失职和越权都不准许,而对越权的处罚更严厉,以此整顿官场风纪,以防止造成“一妇擅夫”、“一臣专君”的破坏国家局势的形成①。
  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②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①  《韩非子?定法》。
  ②  《吕氏春秋?处方》。
  4.主张建立集权制的君权至上的国家,集权于国君一身
  他要求国君要“独视”、“独听”、“独断”,他说“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②他把国君比作人的身子,臣下比作手脚,又把国君比作车毂,臣下比作聚于车毂上的辐条,他说“明君使其臣并进辐凑”③,臣下要像辐条绕着毂转动一样,围着国君的意志行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君操其柄”,这个“柄”就是“生杀之柄”,即能够制臣民于生死境地的“独断”权力。国君具有这样“独断”的权力,就能达到“君若号,臣若响”的上下协调一致。
  5.对官吏实行考核制
  申不害说:“为人臣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张天地之纲,用圣人之符,则万物之情无所逃之矣。”④“契”就是权柄,“名”就是法度。此即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治国的法度。“责其名”就是考查众官的行为是否合于法度,此即所谓的“循名而责实”。
  6.提倡用“术”驾御臣下
  申不害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一切权力集国君之手。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就是要讲究统治的“术”。这个统治“术”,申不害认为要靠机密手段,即“倚于愚”,“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①。就是说,做国君的要装傻,遇见什么事都装作无事一样,这样才能了解臣下的真实情况。他说:“何以知其聋?以其耳之聪也。何以知其盲?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当也。故曰:去听无以闻则聪,去视无以见则明,去智无以知则公。”②申不害的用意是要人君不暴露自己的想法、智慧和观察力,知道的要装作不知道,不知道的要装作知道,要搞得别人莫测你的高深。使臣下无从猜测到你的意图,无从讨好,无从隐藏自己的错误、缺点。
  申不害的“术”是用来考验臣下、驾御臣下的一种统治手段,是“帝王南面”的统治术,是一种玩弄权术的阴谋。
  申不害在韩昭侯时期任相达 15 年,他的改革取得一定的成就。司马迁说“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③当时人对韩昭侯、申不害的评价也颇高,《战国策》中载“昭■侯(即韩昭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贤士也”(《孔丛子》卷中《论势》“贤士”作“贤相”)④。后人或以为申不害只用“术”,没有把法放在首要的地位,更有说申不害只是一位讲权术的“术家”,皆非确论。
  ③  《韩非子?二柄》。
  ①  《申子?大体》,《群书治要》卷三十六引。
  ②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③  《申子?大体》,《群书治要》卷三十六引。
  ④  《申子?大体》,《群书治要》卷三十六引。
  ①  《申子?大体》,《群书治要》卷三十六引。
  ②  《吕氏春秋?任数》。
  ③  《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
  ④  《战国策?韩策三》“谓郑王章”。
  (五)邹忌在齐国的改革
  邹忌在齐国的改革,是在齐威王时期(公元前 356—前 320 年),与韩国申不害的改革和秦国商鞅变法大致同时。
  进入战国时期,田氏代姜氏拥有齐国后,标志着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在齐国掌握政权。以田氏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不会是风浪平静的。政权内部在齐威王执政前后,一些官吏拉帮结伙,把本职权范围内的事搞得很糟,但又欺骗国君。像阿邑大夫所治的阿邑,“田野不辟,人民苦”,却用财货买通国君近臣,替他说好话,以骗得信任。而治绩卓著的即墨大夫,因不给国君近臣送礼,故“毁言日至”。如此是非颠倒,政权还能没有危险?
  齐威王即位后,国内政治情况混乱,外敌也不断来侵。齐威王元年(公元前 356 年),韩、赵、魏三国因齐威王父桓公死,趁机进攻齐国的灵丘(今山东高唐县南南镇)。威王六年,鲁国侵入齐国的阳关邑(今山东费县西南阳关镇),三晋又攻齐,到达博陵(今山东茬平县西北)。七年,卫国攻齐,夺去薛陵邑(今山东阳谷东北)。九年,赵国攻齐,夺去甄邑(今山东甄城县北旧城镇)。像鲁国、卫国在战国时已是很弱小的国家了,都敢于进攻齐国,可见当时齐国虽为东方大国,但国力已十分衰弱了。
  齐威王即位初年,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但他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委政于卿大夫”,因而更造成“国人不治”的政局。
  齐国是东方文化荟萃之地,从齐威王的父亲田桓公开始,就在都城临淄的西边稷门设立稷下学宫,招徕各地不同学派的学者前来讨论学术,谈论政治,著书立说,称为“稷下先生”,也称为“博士”。稷下先生中有一位叫淳于髡的人,是一位曾受刑剃光头发的赘婿。他性情恢谐,知道齐威王“委政卿大夫”而寄情于酒色中的用意。淳于髡就用谐语去激发他,说:“国中有一大鸟,棲息在大王的朝庭上,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鸟?”齐威王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于是振作起来,召见全国 72县县令,当场表扬即墨大夫说:自从你到即墨任上,攻击你的言论天天传到国都。我派人去了解,你即墨却是田地垦辟,人民丰衣足食,官府办事认真迅速,没有拖延事情不办的现象,东方因此安宁。你屡遭攻讦,是因你不买通我身边人的缘故!于是封他一万家的邑作采地。威王又将阿邑大夫召到面前,谴责他买通王身边的侍从,对其加以吹捧。经调查,阿邑田地荒芜,百姓穷困,外敌来攻或不知,或不能相救。于是把阿邑大夫及其替阿邑大夫吹捧的人,一齐下油锅处死。齐国上下大为震动,于是“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①
  邹忌是战国前期的一位法家人物。他“以鼓琴见威王”,用弹琴的节奏来说明“治国家而弭(安定)人民”的道理,齐威王很赏识他,同齐威王相见只 3 个月,就“受相印”。
  邹忌当上齐国国相后,接受淳于髡的建议,采取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革新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
  ①  《史记》卷一百二十五《滑稽列传》。
  1.修法律而督奸吏
  邹忌接受相印后,淳于髡前去会见他,向他提出五点建议。其中一条是“大车不经过校正,就不能托载规定的重量;琴瑟不经过校正,就不能成就五音”。意即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像大车运转、琴瑟弹奏和弦一样,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使百官协调一致。邹忌回答说:“谨受令,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即颁布法律,督责不法官吏,不使为非。这样就树立起正气,打击官场中阿邑大夫之徒的歪风邪气。
  2.举贤才
  邹忌很重视人才的推荐。齐威王也很重视人才,他把人才称为“国宝”。在齐威王二十四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在齐国都郊外打猎。魏惠王问齐威王有宝物没有,威王回答说没有。魏惠王就夸耀说:像我们这样的小国,也还有“径寸之珠”十枚,可以“照车前后各十二乘”,为何作为万乘之国的齐国,却没有宝物?齐威王说:我们的“宝”与你的“宝”不相同。我的几位得力大臣,如防守南城的檀子、防守高唐的盼子、防守徐州的黔夫、在国中“备盗贼”,使“道不拾遗”的种首,都是我的“宝”,他们这些人才“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在齐威王之世,人才很多,像将军田忌、军事家孙膑,都成为国家的重要大臣。这是齐威王重视人才,把他们当作“国宝”的结果,也是作为相国的邹忌,实行“谨择君子”,推荐人才的结果。
  3.广开言路
  在邹忌的建议下,齐国在威王时,把倾听臣下意见作为一项法令,颁行全国。据《战国策?齐策一》记载,邹忌在家中穿上漂亮的衣服,梳洗打扮一番,然后问妻子:他与城北的徐公谁漂亮。妻子说,你多漂亮,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城北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美男子,邹忌不敢自信,又问他的妾。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你。次日,有一位客人来相谈,邹忌又向他询问自己与徐公谁漂亮,客人也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又一日,徐公到了邹忌家,邹忌仔细观察,自以为不如徐公漂亮。对着镜子自己比较,比徐公差得远。他就反复想,自己不比徐公漂亮,为何所问的人都夸他比徐公漂亮?后他找到其中的答案是:妻子说他漂亮是因为爱他,妾说他漂亮是因为怕他,客人说他漂亮是因为有求于他。于是邹忌上朝见到齐威王,就把这事向威王述说了一番,并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邑一百二十。宫中的左右近臣妻妾,没有不爱你的;朝廷的臣子没有不畏惧你的;四境之内,没有不有求于你的。这样看来,你受蒙蔽就更厉害了。齐威王听后说,“好!”于是下令全国:无论官民百姓,凡是有人能“面刺寡人之过”的,受上等赏赐;上书写信指出过失的,受中等赏赐;能在大庭广众中讥刺朝政过失而被我听到的,受下等赏赐。
  据说,这一道命令下达后,众官进言规过的人,门庭若市。几个月以后,因为有失误都纠正了,只是间或有人进言规过。一年过后,国家治理得很好,想要找点过失进言,也找不到了。这当然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不能据以为史事。
  邹忌在齐威王时的改革,使齐国由弱变强,“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①。
  (六)商鞅在秦国的两次变法运动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社会改革中最彻底的一次,由此奠定了秦国对东方六国胜利的基础。但在商鞅前,秦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这就是在秦简公、献公时进行的改革。
  秦国在战国时期,是西方一大国。但是由于地处西部,直到春秋时期还与中原国家交往较少,社会中奴隶制残余保留较多。像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死时还用 177 人殉葬。进入战国时代以后,秦在各国变法图强的浪潮下,也开始实行了一些废除奴隶制的改革措施,如秦简公七年(公元前 408 年)“初租禾”①。这一措施的重大意义,与东方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楚国的“量入修赋”的变革性质相同。是承认土地的私人占有合法化,用实物地租代替力役地租。这是一项带有封建因素的改革。
  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元年(公元前 384 年),宣布了“止从死”的法令②,从此在秦国废除了奴隶社会野蛮的人殉制度。秦献公十年,实行“为户籍相伍”的措施,打散了国野制的区分,把个体小农按五家为一伍的编制,编入国家的户籍,使所有的人都成了国家的“民”,即所称的“编户齐民”。编入国家的户籍,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控制。“齐民”即所有的百姓,在法律面前都是地位平等的(即“齐”)。
  同时,在春秋时期已开始实行的县制,秦献公继续推行,如把栎阳(今陕西临潼县北)、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蒲、善明氏等邑建为县,中央派专人治理,以加强控制和巩固边防。
  经过秦简公、献公的改革,秦国已建立起封建政权,这为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秦孝公是献公的儿子,名渠梁。他继父为国君时,只有 21 岁,正是年轻气盛。
  秦孝公即位时,虽有其祖简公、父献公的改革,但秦国在诸侯国中,仍然受到歧视。秦孝公在求贤令中说:“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为了完成“先君之意”,雪去耻辱,于是在他即位的当年就下令求贤,招选“有能出奇计强秦”的人才,愿与他“尊官”,并与他“分土”①。商鞅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后,就来到了秦国。
  商鞅本是卫国国君的远房宗族,称为公孙鞅。因是卫国人,又称为卫鞅。商鞅在秦国变法成功,被封在商於十五邑,而被称为商鞅、商君的。他从小就喜爱“刑名之学”,受到前期法家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曾在魏国国相公叔痤家当过家臣。公叔痤在临死前要求魏惠王任用商鞅为相,委以国政,不然就把他杀死,不要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没有听从公叔痤的建议。商鞅在公叔痤死后,就西入秦国。
  ①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本节凡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文。
  ①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
  ②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①  《史记》卷五《秦本纪》。
  商鞅到秦国后,投到秦孝公亲信景监门下,并通过景监的门路,得以求见秦孝公。第一、二次见到秦孝公时,以帝业和王业的思想游说,都未被采纳。第三次以霸道说孝公,很投合心意,两人“数日语不厌”,于是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正当秦孝公准备变法时,旧贵族的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对阻碍变法的言论给予坚决的反驳,他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汤和周武王是不遵循古法而取得天下,而夏桀、殷纣是由于循礼守旧制不变而灭亡。秦孝公听了双方的辩论,支持商鞅的变法主张,任命他为“左庶长”,主持变法②。
  2.商鞅在秦国的第一次变法
  商鞅第一次变法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 356 年)①,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1)颁布法津,制定连坐法
  商鞅把李悝制定的《法经》带到秦国,加以公布实行。并把“法”改为“律”②,增加了连坐法,从而把秦献公时实行的什伍制变成相互监督纠发的连坐制。商鞅的法律规定什伍间要“相牧司连坐”,即一家有罪而九家相揭发。若不揭发,则十家连坐。
  受到连坐的罪十分重。商鞅制定的法律规定:不揭发检举的“腰斩”,检举揭发的同斩敌人首级一样受到赏赐,窝藏有罪的人与投降敌人同罪。降敌罪的惩罚是本人斩首,全家罚为刑徒作苦役。
  (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行按军功受赏的二十等爵制
  为鼓励秦人作战勇猛,商鞅规定国家的爵位按将士在战场上斩获敌人首级的多少来计算。斩得敌人甲士首级一颗的,赏给爵一级。愿做官的,任以年俸 50 石的官职。官爵的提升与斩首级数相称。爵位从一级到二十级,愈高享受的待遇、特权愈优厚。如升到第十级“五大夫”时,赏赐给 300 户人家的税地。爵位在五大夫以上,除享有 600 户人家的租税供他食用外,还有权收养宾客③。有爵位的人,犯了法,还可以减免,“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④贬是指降低爵位,“已”是取消爵位。
  官职和待遇的获得一律取决于军功,使过去的旧贵族,虽是国君的宗室族人,没有军功也不能获得爵位。“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①,即不能靠出身就获得爵位,享受特权。这就严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②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①  商鞅在秦变法的时间,参见杨宽《战国史》第 185 页注①的考证。
  ②  《唐律疏义》。
  ③  《商君书?境内》。
  ④  《商君书?境内》。
  ①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3)重农抑末,发展农业生产
  商鞅把李悝“尽地力之教”的措施带到秦国,在社会生产中,特别重视农业生产领域。商鞅根据秦国地广人稀、荒地多的特点,把重点放在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②。“本业”就是男耕女织的农桑业。“末利”是指制造和经营奢侈品的奇技■巧、刻镂纹绣的一类手工业和商业。商鞅并不一般地反对工商业,在《商君书》的《去强》和《弱民》篇中,都称“农、商、官”为“国之常官”。“常官”是指国家固有的正常职业分工。他所反对的是商业中的“虱官”,即贩卖华丽、好玩的物品,即被他称为“美”、“好”的这两种“虱官”,也就是“末利”。“末利”并不是指一般的商业和手工业。
  商鞅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除制定“复其身”的奖励措施外,还规定:凡是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就要出加倍的赋税和劳役,以巩固和发展封建生产关系。把大家庭分割成小家庭,成为户头的成年男子就不能再在大家庭的掩护下,游手好闲。户主为了不被“举以为收孥”,就只有努力耕织。
  商鞅发展秦国农业生产的另一个措施是招徕地少人多的“三晋”之民,来秦国垦荒,为此他制定“徕民”政策。他用法令规定:三晋(韩、赵、魏三国)民众来秦国定居,就有地有房,三代免除徭役,不用参加战争。垦荒的特别优待,10 年不交纳赋税。“令故秦兵,新民给刍食”①,让秦国人当兵打仗,新来的人种田解决粮食问题,从而使秦国的兵源和粮食问题都得到解决。
  农业是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是人们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商鞅在变法中,制定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的法令和措施,使秦国的农业得到大发展,秦国也由此更加强盛起来。
  商鞅初次在秦国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国都中“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但是在秦孝公的有力支持下,新法得到推行。由于变法的成功,秦国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秦孝公十年,商鞅由左庶长升为大良造,相当于中原国家中的相兼将军的官职。
  3.商鞅在秦国的第二次变法
  秦孝公十二年,商鞅把秦国的国都从栎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武屯镇古城村南)迁到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进行第二次变法,其内容主要有: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旧的井田制
  “阡陌”是指 1000 亩和 100 亩田头上田界。“封疆”是指田界上的封土堆。在商周时实行井田制,宽 1 步(1 步周尺长 6 尺,战国时 1 尺合今 23.1 厘米)长 100 步为 1 亩。百亩的面积是长宽各 100 步,为一家的授田数,所受的田要定期交换。商鞅“开阡陌封疆”的“开”字,有两层意思,一是破除旧时的田界,二是设立新的田界。杜佑说:“按周制,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商鞅佐秦,以一夫力余,地利不尽,于是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亩百给一夫。”①秦亩比周时扩大一倍多,故要重新设立“封疆”。商鞅变小亩为大亩,重新设立田界,而且此次授田就不再收回,而作为耕者长期固定使用。这样土地就打上私有的烙印,由此封建土地关系就在秦国确立起来。
  ②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①  《商君书?徕民》。
  ①  杜佑:《通典?州郡典?雍州风俗》。
  (2)普遍推行县制
  商鞅“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②,还设有县尉③。县令是一县之长,县丞掌管民政,县尉掌管军事和治安。县一级的令、丞、尉直接由中央任免。我国县一级的地方政权,于是正式确立。县级职官直接由中央任免,县级的行政权、兵权就集中于朝廷,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制,就建立了起来。
  (3)统一度量衡,“平斗桶权衡丈尺”
  统一度量衡器的目的是便于征收赋税和给官吏发俸禄,同时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这一措施是在秦孝公十八年进行的,这一年,商鞅向全国颁发了一升的标准量器,即传世的“商鞅铜方升”。此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根据器上铭文“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的记载,测得秦时一升的容积为 202.15 立方厘米,秦一寸长为 2.32 厘米,一尺合 23.2 厘米④。
  (4)按户征收丁口军赋
  秦孝公十四年,“初为赋”⑤。《史记?集解》说“制贡赋之法也。”《索隐》引谯周说“初为军赋也。”赋是指军赋,按户及丁口征收。湖北云梦秦简中《法律答问》有“令出户赋”①,即按户出赋。这是一种“舍地而税人”的措施,目的是限制游食之民。虽不种地的游民,也要缴纳军赋。同时也有限制官宦之家豢养食客,防止它们造成国家的对抗力量。
  (5)革除落后的风俗,“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秦国居于我国西部,长期与戎狄后进部族杂居,故保留了不少的落后习俗。商鞅是卫国公族之后,认识到这些落后的习俗,对统一中原极为不利,于是按照中原的风俗,将落后的习俗,如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同居一室等革掉。
  (6)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说之士
  《韩非子?和氏》篇说,商鞅教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是商鞅时秦已实行焚书,不自秦始皇帝始。商鞅主张法治,与儒家“法先王”的复古思想不相容,故将儒家的典籍加以禁止,采取焚烧的非常手段。游说之士们以自己的主张动摇法治,故也被商鞅禁止。韩非子说他“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是禁止只凭一张嘴而获得禄位的行为。《商君书?壹言》篇说要“贱游学之人”,即要把人们的思想用封建的法制统一起来,以达到“国俗可化而民从制”的目的。
  4.商鞅变法的成功及其被杀
  商鞅的两次变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新法达 18 年,取得巨大成功,使秦国由一个落后的、被东方各国看不起的国家,变成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司马迁说,商鞅变法后,“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
  侯毕贺。”②秦孝公因商鞅的变法有功于秦,乃“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①。
  ②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据《史记》卷六《秦本纪》载,为四十一县。
  ③  《商君书?境内》。
  ④  《中国古代度量衡图录》,文物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44 页。
  ⑤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①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222 页。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法,把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尽迁之于边城”,甚至连太子触犯新法也不宽饶,先黥了太子的老师公孙贾和付公子虔,后又将公子虔割去鼻子,由此引起秦孝公太子的不满。秦孝公二十四年死去,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君。一批反对变法的旧贵族乘机攻击商鞅,诬陷他谋反。商鞅逃跑未成,遭车裂而死,并“遂灭商君之家”,妻子亦不得幸免。
  商鞅虽被车裂而死,其改革的成果并未丧失。韩非说:“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②秦昭王时,荀子到秦国后,对范睢说,秦“四世(指秦孝公、惠王、武王、昭王)有胜,非幸也,数也”③。这个“数”就是商鞅变法时所建立起来的一套法制制度。
  ②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①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於、商为两地名。
  ②  《韩非子?定法》。
  ③  《荀子?疆国》。
  八、魏、齐在战国前期的争霸
  战国前期的政局,仍是继春秋时期的争霸局势。周天子的旗帜还在被利用。像魏惠王就曾“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还是一心打算坐霸主的交椅。
  战国初年虽然七雄并立,但其中秦受阻于三晋不能东进。南方的楚国地盘最大,却因改革不彻底而国力不强。北方的燕国刚开始发展,中山国不久又被魏国灭掉。三晋中只有魏国改革较彻底,国力强大。东方的齐国在齐威王实施改革后,也强大了起来。因此,在战国前期,魏、齐两国的争霸斗争,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事件。
  (一)魏文侯、武侯创霸业
  晋国在春秋时期是最强大的一个国家。但战国以后,晋国一分为三,当然三国的国力都不如前。三国如能联合起来,仍然是最强的一股势力。魏文侯、武侯正是奉行的这一政策,联合韩、赵,成为事实上的霸主。《战国策?魏策一》“韩赵相难”篇记载,韩、赵两国互相为敌,韩国向魏国借兵攻赵,魏文侯说:“寡人与赵兄弟,不敢从。”赵国也向魏国借兵攻韩国,魏文侯对赵国使者也说:“寡人与韩兄弟,不敢从。”两国都未能得到魏国的军事支持。事后两国都意识到这是魏文侯在调解他们间的矛盾,“皆朝魏”①,同魏国和好。
  在战国初年的三晋中,魏国发展最快,国力最强。
  魏国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得到今晋南原晋国的基本部分领土。国君魏文侯(公元前 445—前 396 年在位),又广泛招揽人才,依靠新兴的“士”阶层进行统治。他尊崇当时的名士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一时间人才纷纷趋向魏国,如李悝、翟璜、翟角、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赵苍唐等当时第一流的人才,都先后在魏国做事。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吴起为西河郡守,西门豹为邺令,都很有治绩。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前面已指出。而西门豹为邺令,凿十二渠,引漳水灌溉邺地,使魏国的河内郡成为富饶的粮仓②。魏文侯在当时率先在魏国进行一系列的封建化改革,重用士出身的一批人才,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使魏国富强起来,成为头等强国。
  魏国西与秦国以黄河为界。秦国从春秋时期以来,无日不打算向东扩展势力。秦国向东进,第一个对手就是魏国。魏国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距西方的秦国不远。所以魏国首先要制服秦国。魏文侯三十三年(公元前 413 年)在郑(今陕西华县)地打败秦国。次年,“令公子击攻秦,围繁庞(今陕西韩城),出其民。”③文侯三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临晋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朝邑镇西南,元里在今陕西澄城县南)。次年,魏再次西攻秦,“筑■阳,合阳”④。■阳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合阳在今陕西合阳县西。是魏经过多年与秦的战争,攻占了秦的河西地,设置西河郡,派吴起为西河郡守,致使“秦兵不敢东向”①。秦国以此为莫大的耻辱,后来秦孝公在求贤令中对此还耿耿于怀,说:“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②所称“三晋”,实只指魏国。
  ①  《战国策?魏策一》,《韩非子?说林下》。
  ②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③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
  ④  《史记》卷十四《魏世家》。
  西部对秦的战事取得胜利后,又向北攻占中山国。魏文侯三十八年,命乐羊为将攻中山国,3 年才攻下。魏派太子击镇守,赵苍唐为傅,协助太子击。中山与魏之间,有赵国相隔,魏伐中山,必须得到赵国的同意,才能借道往攻伐,可见赵、魏当时的关系是很亲密的。攻中山的胜利,不但显示了魏国的军事力量,同时表示出了魏、赵的联合关系。
  魏文侯时期,魏国对东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也取得了胜利。魏文侯四十一年、四十二年间,以翟角为将,联合韩、赵攻击齐国。在龙泽(齐国地名,地望不详)打败齐军,攻破齐国的长城③。这场战争《■羌钟》铭文中记载说“廿有再祀”,“率征秦迮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廿有再祀”指周烈王二十二年,晋烈公十二年,即公元前 404 年,当魏文侯四十二年④。
  在东边胜齐国后,三晋又向南攻击楚国。魏文侯四十六年,魏国率领韩、赵军伐楚,打到乘丘(楚地,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⑤。魏武侯三年(公元前 393 年),楚国伐韩国,夺取韩的负黍(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五年,三晋伐楚,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史记?索隐》称“当在大梁之西”)。其后,魏国又夺取楚国的鲁阳(今河南鲁山县)①。是魏国领土西已跨过黄河,南部占有鲁阳,直扣楚国申息地区的大门。东边占有大梁,发展到中原地区的中心地带,为以后政治中心的东移打下基础。
  魏文侯、武侯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巨大胜利,已成为事实上的霸主,像东方的齐国,也还要依赖魏国的帮助,才成为合法的诸侯。《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田氏迁齐康公于海上后,田和与魏武侯在浊泽(在今河南禹县东北)相会,“求为诸侯”。魏武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康公之十九年(公元前 386 年),田和立为齐侯。”可见周天子和诸侯皆听从魏国的意见。
  ①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②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③  古本《竹书纪年》(《水经注?汶水》注引)。
  ④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95 页。
  ⑤  《史记》卷四十《秦世家》。
  ①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二)魏惠王“逢泽”会诸侯及朝天子
  魏惠王是魏武侯的太子,名■。魏武侯在位 26 年,于公元前 370 年死去,魏惠王即位时年已 30 岁。魏惠王在其父死时,与其弟公仲绶争位。这时韩、赵两国在公孙颀的策划下,联合进攻魏国,在浊泽大败魏军,并将魏惠王围困在军中。但在如何处置魏国上,韩、赵两国发生了分歧:赵国要除掉惠王立公仲绶,让魏国割地给两国;韩国主张将魏国分为两个国家,不主张杀掉惠王。魏分为二,国力就大为削弱,不会再对韩、赵构成威胁。赵国不同意韩国的主张,韩国不高兴,就连夜带着军队撤出战场。结果惠王得以保住君位,魏国没有被分为两个小国。由这一件事可见,三晋的联合,以魏为盟主的关系已开始破裂。
  浊泽之败并未损伤魏国的元气,次年(公元前 368 年)魏对韩、赵两国发起反攻,“败韩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败赵于怀(今河南武陟西南)”①。魏国打败了韩、赵,保住了独立,但自此因三晋联盟破裂而陷于孤立的境地。
  在三晋联盟破裂的前后,西方的秦国和东方的齐国强大起来,对魏国构成了威胁。秦国在秦简公七年(公元前 408 年)实行“初租禾”,献公元年(公元前 384 年)“止从死”,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相伍”等一系列改革后,国力增强。由此开始向魏国进攻。秦献公十九年在洛阴打败韩、魏军队。二十一年,与魏战于石门,大败魏军,“斩首六万,天子贺以■■”。二十三年与魏再战于少梁(今陕西韩城县南),魏将公孙痤被俘②。
  东方的齐国虽靠了魏文侯的帮助列为诸侯,但齐国毕竟是一传统大国,不甘附庸于魏国。在魏惠王时期,就同魏发生军事冲突。惠王三年(公元前 367 年),“齐败我观(今河南清丰县西南)”③。魏惠王即位后,曾与齐国国君桓公午相约会盟,而“田侯牟背之”④。齐国在东方以大国的身份,拉拢、胁制周围的一些中小国家,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十四年陈侯午錞铭中说“佳十又四年,陈侯午台(以)群诸侯献金,作皇妣孝大妃祭器”⑤,陈侯午即田齐桓公午,十四年即公元前 361 年,魏惠王九年。这是齐国对淮泗间的小诸侯国,开始收取一些贡物,表明齐国对魏国的霸业发起了竞争⑥。
  在秦、齐东西两方的进逼下,魏惠王采取了三项措施来应付时局:一是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二是重新与韩、赵和好结成联盟;三是施惠于国内人民。
  三家分晋时,魏国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国的领土东已据有今河南北部、中部的河内、河南一带,且东部已成为魏国领土的主要部分。由于秦国人的不断进逼,加之东方齐国的兴起也向魏国的霸业挑战,所以在魏惠王六年四月,就把国都从安邑东迁到梁①,又称为大梁。魏惠王迁都大梁后,便于对东部广大地区的统治,同时也加强了对东方诸侯的控制,以抵消齐国在淮、泗诸侯中的影响。
  ①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②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③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卷六《秦始皇本纪》。
  ④  《庄子?则阳》。
  ⑤  《三代吉金文存》卷七第四十二页上。
  ⑥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 235 页。
  ①  魏徙都说法有三:魏惠王六年、九年、三十一年,分别见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以六年说较合理,故采其说。
  在魏惠王时期,魏国是把齐国当作主要的对手的,于是采取团结赵、韩,缓和与秦国对立的策略。魏惠王五年,与韩懿侯在宅阳(今郑州市北)相会,九年与韩厘侯(即韩昭侯)会于巫沙(今河南荥阳县北),十三年与韩昭侯在巫沙结盟。为联络赵国,魏惠王九年把榆次(今山西榆次)和阳邑(今山西榆次县南太谷东阳邑村)两地送给赵国,赵国给魏国泫氏(今山西高平)以相交换。十四年与赵成侯相会于鄗(赵地,今河北柏乡县北)。魏惠王十六年与秦孝公在杜平(今陕西澄城县境)相会,以调整同秦国的关系。二十年与赵君盟于漳水上,二十一年再次与秦孝公在彤地相会。魏惠王与韩、赵结盟,与秦孝公相会,恢复了三晋的暂时联盟关系,缓和了同秦国的矛盾,但是却没有同齐国国君相会结盟之事②,可见魏的这一系列活动是针对齐的。
  在迁都后的当年,“梁惠王废逢忌之薮以赐民”③。“废”字又作“发”,“薮”即川泽地。逢忌又称作蓬忌、逢池、逢泽,地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泽薮在以往由国家控制,作为国库的一项收入,百姓不得染指。魏惠王废弃国家控制的逢忌泽,让百姓利用,以施惠于民。接着又兴修水利。《水经?济水注》引《竹书纪年》说,魏惠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河指黄河,甫田是一泽名,在今河南中牟县西。是魏国把黄河水引到甫田泽,再开挖一条灌溉渠(大沟),引甫田中水灌溉农田。这样,使魏国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
  由于魏惠王采取以上政策,魏国的威望逐渐提高。惠王十四年,鲁、宋、卫、韩四国国君都到大梁来朝见惠王。古本《竹书纪年》载:“(魏惠王)十四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韩)厘侯来朝”,即指此事。这样魏惠王又恢复了魏文侯、武侯时的霸主地位,因此有逢泽会诸侯朝天子的举动。《战国策,秦策五》载:“梁君伐楚胜齐,制韩、赵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此事又见于《秦策四》、《齐策五》)
  魏惠王带领的十二诸侯,多是泗上小国,苏秦说魏惠王:“大王所从十二诸侯,非宋、卫也,则邹、鲁、陈、蔡。”①鲍彪注《秦策》说十二诸侯中有“鲁、卫、曹、宋、郑、陈、许之君。”郑即韩,公元前 375年韩灭郑国,后迁国都于郑都新郑,故韩也称为郑。逢泽之会,不仅 12个中小国家,战国七雄中秦、赵、韩国都在其中。《史记?秦本纪》载“孝公二十年,秦使公于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史记?赵世家》“肃侯四年,朝天子。”四年当是六年之误,魏惠王率诸侯朝周天子在惠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 343 年)②。魏惠王率领战国七雄中的四个大国及一些中小国会盟朝天子,使魏国的霸业到达顶峰。这也反映出,到战国初年,政治斗争的格局,还是照抄着春秋时期的争霸方式在进行着,企图利用周天子这块牌子来达到号令诸侯的政治目的。
  ②  以上引见古本《竹书纪年》及《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③  古本《竹书纪年》。
  ①  《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章。
  ②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八三,中华书局 1985 年出版。
  (三)齐国的强大和“徐州相王”
  齐国在齐威王(公元前 356—前 320 年在位)时,任用邹忌为相,实施改革,使齐国“最强于诸侯”①。强大起来的齐国,不甘心受制于魏国,于是与魏国不断发生冲突。
  三晋中的赵国,有时是迫不得已地跟随魏国。魏国在赵国的南边,魏国的强大阻止了赵国向中原发展。魏国越过赵国攻占中山国,赵国也想得到中山国土地,魏文侯借道攻中山时,赵国就有着自己的打算。《战国策?赵策一》载,魏文侯借道于赵攻中山国,赵国君不愿意。赵利劝赵君借道说:“过矣。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则魏必罢(疲),罢(疲)则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魏国攻下中山后,果然不能直接治理,只得派子击驻守,使赵苍唐为中山相,名属魏,实为一独立国。赵国在赵敬侯时(公元前386—前 375 年在位),曾对中山发起进攻,先战于房子(今河北临城北〕,后又战于中人(今河北唐县西)②。当魏武侯死时,赵国又想拥立惠王兄弟公中绶,以图削弱魏国。可见赵国是极力反对魏国的霸业的。
  齐国和赵国都对魏国的霸业不满,因此就出现齐、赵联合对付魏国的局面。赵成侯十八年(公元前 357 年),赵国派赵孟往齐国与齐联络,次年赵成侯与齐威王在平陸相会。魏国对齐、赵的接近首先是打算给赵以武力打击。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 354 年),魏以大军围攻赵国邯郸,十八年攻下邯郸。在魏围邯郸时,赵向齐国求救。齐国想坐收渔人之利,迟迟不出兵。当魏攻下邯郸后,齐国才出兵相救。魏虽攻下邯郸,因长期的战争,兵民已疲困,因此齐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北)大败魏军。但赵国都邯郸却仍然在魏人手中,赵国的危急还是未解除。魏惠王十九年,“诸侯之师围我襄陵(今河南雎县)”。围攻魏襄陵的国家有齐、楚、宋、卫等国。魏国和韩国联军“败诸侯之师于襄陵”①。可见魏国当时的力量也还是“最强于诸侯”的。
  齐国对魏国的严重打击是在魏惠王二十八年马陵之战。魏惠王二十年为与赵国和解,把邯郸归还给赵国,赵成侯与魏惠王在漳水上相会,结盟和好,赵国于是参加了魏国发起的“逢泽之会”。
  逢泽之会后,魏、赵又联合攻韩国,韩国就向齐国求救。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救韩。魏惠王以太子申为将,庞涓为军师相救,两军在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相遇。庞涓轻敌中孙膑计而大败。庞涓战死,太子申被俘,魏十万大军被歼灭②。这次战争对魏国是一次十分沉重的打击,魏国的国力从此走下坡路。
  ①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①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八七《魏围邯郸考》。
  ②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马陵之战后,齐、秦、赵乘机从东、西、北三方向魏发动围攻。《史记?魏世家》索隐引《竹书纪年》载:“二十九年五月,齐田朌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九月,秦卫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郸伐我北鄙。王攻卫鞅,我师败绩。”二十九年指魏惠王二十九年。邯郸指赵国。魏军与秦商鞅的战争,是魏将公子卬轻信商鞅被骗,致使被俘①。在魏惠王的后元十二年(公元前 323 年)楚国也北上伐魏。楚将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去魏国的八个邑②。对这一系列的失败,魏惠王以为是他在位的奇耻大辱,后来孟子游学到魏国,魏惠王对他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③。
  魏国受到一系列严重打击,国力大损。相反,齐国在齐威王时,任用邹忌为相,实施改革,国力强盛,已取代了魏国的政治地位。齐威王败魏于马陵后,也令诸侯,朝天子,作霸主。《战国策?赵策三》载:“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齐国虽然国力强大,却不能使诸侯听从它的指挥去朝周天子。这一方面反映齐国的霸业已不及魏国的声势;同时也是时代变迁,“周贫且微”,世人皆知周天子已无利用价值。
  齐、秦在东西方对魏国夹击,逼使魏惠王采纳相国惠施“折节事齐”的建议,于是在魏惠王三十六年(公元前 334 年)前往徐州(今山东滕县南)朝见齐威王,并正式尊齐威王为王④。齐国也尊魏惠王为王,这就是战国政治史上著名的魏、齐“徐州相王”事件。
  魏、齐徐州相王是中原诸侯国中第一次称王及互相承认为王。在此以前只有不尊从周朝礼制的楚、吴、越这些国家才自称为王。它们的自称为王,却不被中原诸侯承认。像吴王夫差在黄池会诸侯,与晋国争霸主,晋国提出吴不得以称王为条件,夫差也只得去掉王号而以“公”的名号签盟。且这些称王的国家,中原诸侯都把它们当蛮夷加以排斥。因此,虽然楚、吴、越这些国家在春秋时就开始称王,但它们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而齐、魏的称王却不同,它们都是接受周王加封的诸侯,直到战国时,这两国还在率诸侯朝周天子,作着在周天子的旗号下,当诸侯霸主的打算。齐、魏国君称王,就否定了周天子的独尊共主地位,周天子不但在实力上,而且在名号上从此也就与诸侯相一致了。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从春秋以来,建立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基础上的霸政,也就随之消失。所以齐、魏相王是战国时代政治史上一件惊人之举①。
  ①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②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③  《孟子?梁惠王上》。
  ④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襄王元年,应为惠王后元元年,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九二。
  ①  魏、齐国君称王的具体时间,说者歧异。魏惠王的称王多主逢泽之会后。齐威王称王更在桂陵之战后,徐州相王只是互相承认。以情理推之,逢泽之会后魏惠王率十二诸候朝周天子于孟津,马陵之战后齐威王也有朝周天子的举动,他们都在承认周天子为王,而私下却又自称王,何以号令诸候?钱穆说“徐州一会,实当时诸候称王之初步,战国惊人一大事(《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九二)”。战国诸候正式打出王号,实应在徐州相王之时。
  九、大国争雄与合纵、连横运动
  魏、齐徐州相王,标志着自春秋以来霸主政治的终结,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变成一种封建性的兼并战争。魏、齐称王后,中原各国都先后称王,成为名符其实的独立国家,它们或企图自保割据,或企图兼并他国,成为中国的主宰。为此,这一时期在外交上就出现了合纵、连横运动。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交互使用,成为战国中期政治史上的特色。
  (一)五国相王运动
  徐州相王以后,齐国对魏国停止了进攻,但西边的秦国却并不由此而停止攻魏。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魏国则是阻挡它进一步向东发展的一道屏障,所以秦视魏为“腹心疾”①,因而不停地攻魏。
  秦惠王五年(公元前 333 年),任用魏国人公孙衍为大良造。魏国为了与秦结好,把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献给秦,秦把它改名为宁秦。次年,公孙衍在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打败魏军,将军龙贾被俘,消灭魏军 8 万。秦惠王九年,秦军渡过黄河,攻占了魏国的皮氏(今山西河津县西)、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山西闻喜县西)等地①。秦惠王十年以张仪为相,是年张仪同公子华攻占魏蒲阳(今山西■县)。接着张仪又劝说秦惠王将蒲阳与焦、曲沃归还给魏国,并让秦公子繇为“质”到魏国,以与魏修好。张仪与魏的和好措施,是放长线钓大鱼。不久张仪就往魏国劝说魏惠王对秦“不可以无礼”。于是“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②。魏上郡辖 15 县,地在今陕北洛川、延安一带。少梁即今陕西韩城县,为河西重镇。秦国夺得魏河西、上郡 700 里地,并攻占河东魏国一些地区,这就使秦、魏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魏国所依凭的河山之险也大部丧失。
  秦国对魏国战争的节节胜利,声威大增,于是秦惠王在魏、齐徐州相王后的第十年(公元前 324 年)改元称王③。
  在齐、秦夹缝中的魏国,以自身的力量显然不能抗击秦国的进攻。为了抵抗秦国(也为了防备齐国),魏国必须争取与国。魏惠王后元十年(公元前 325 年)五月,魏惠王在巫沙(韩地,在今河南荥阳北)尊韩君威侯为王,韩威侯于是更名为韩宣王。十月“郑(韩)宣王朝梁”④,韩王前往魏朝见惠王。同年,赵武灵王即位,魏惠王带着太子嗣,韩宣王也带着太子仓到赵国,在信宫朝见新王⑤,目的是结三晋之好。赵国原本与齐国相好,但是在赵肃侯二十三年(公元前 327 年)齐伐燕国,三晋联合救燕,赵将韩举与齐军战于桑丘,赵将战死,故魏、韩往朝武灵王,以破坏齐、赵的联合关系。
  ①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①  《史记》卷五《秦本记》。
  ②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③  《史记》卷五《秦本记》。
  ④  古本《竹书纪年》。
  ⑤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韩国的国力在七雄中是较弱的,魏国虽然拉拢了韩国,并未能在对抗齐、秦、楚的势力中使自己地位增强。在秦国作大良造的公孙衍,因秦惠王任用张仪为大良造,就回到魏国,惠王任为将,号为犀首。张仪为秦相后倡导连横策略,在秦惠王十二年(公元前 323 年)与齐、楚的大臣在齧桑(今江苏省沛县东南)相会,目的是联络齐、楚,以便向魏国进攻。公孙衍在这种形势下,建议魏王广结与国。魏惠王采纳这一建议,于是在魏惠王后元十二年约集韩、赵、燕、中山 5 国称王,这就是战国中期的“五国相王”事件。5 国中,魏、韩已先称王,在这次集会中只是对赵、燕、中山 3 国新尊为王,且 5 国相互承认为王。
  “五国相王”以前,楚早在春秋时已自己称王,齐、秦也先称王,因此,战国七大国到此时已全部称王。“五国相王”后 5 年(公元前 318年),宋国也自称王。
  “五国相王”是魏国的一大胜利,齐国担心魏国凭借这一联盟势力对本国不利,于是加以破坏。它借口中山国小,不承认有称王的资格,提出联合赵、魏废中山王号。赵、魏没有上齐人的当,仍支持中山称王。齐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关闭同中山国往来的通道,并提出割平邑给燕、赵,让它们一同出兵攻中山。燕、赵也未听从齐国的计谋。齐国破坏“五国相王”结成的联盟终未得逞①。
  中山国在当时是个中等国家,齐国反对中山称王的理由就是“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②其后称王的宋国,亦是个二等国家。像这样的二等国家都称了王,周天子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已完全消失。
  (二)公孙衍、张仪的合纵、连横
  合纵、连横运动是战国中期产生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中期,诸侯都先后称了王,但这些称王的国家,除宋和中山两国外,都是万乘的大国,其国力与西周时的周王室相当。这些大国原本是西周王室的诸侯,有的甚至是诸侯国中的卿大夫(如三晋的韩、赵、魏)。它们发展成为“万乘”的大国,是在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小国的消失,大国间的斗争,已不是争夺对小国的领导权,而是关系到大国本身的存亡。较强大的国家力图削弱并逐步吞并较弱一些的国家,较弱一些的国家为自身的生存计,就互相联合起来抵抗强大的国家来侵。抵抗一经失败,又纷纷转向强国以图自保,于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的“合纵”策略及“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连横”策略就应时而提出①,合纵、连横政策的实施,就取代了大国的争霸斗争②。
  ①  《战国策?中山策》。
  ②  《战国策?中山策》。
  ①  《韩非子?五蠹》。
  ②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 253—254 页。
  合纵、连横的名称出现较晚,但这一政策的实施始于魏国马陵战败之后。马陵之战魏军大败,实力已不敌齐国。魏惠王为避免遭齐、秦夹击的危险,于是接受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的策略③,于是有徐州相王之举。
  魏国与齐国的关系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缓和,但秦国在西边却连续向魏国发起进攻,西边的西河、上郡相继落入秦国之手。魏国感到只靠本国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国进攻的,于是有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之举,企图联合三晋与燕、中山国,来抵御大国的进攻。就在“五国相王”的当年(公元前 323 年),楚国就向魏国发起进攻,楚将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去 8 个邑①。“五国相王”可称为公孙衍的一次“合纵”运动,但仍敌不过楚国,因此魏惠王对“合纵”政策动摇,接受了张仪“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政策,任命张仪为相。主张联合齐、楚以抗秦的惠施被摘相印,到了楚国,后又到宋国。惠施的去魏相,是张仪“连横”政策的胜利。
  魏惠王相张仪,是想利用秦国的力量对抗齐、楚的压力。张仪却是“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②,是要魏国投靠秦国。魏惠王当然不能就范,秦惠王于是生气,出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平周(今山西介休西,或说今山西灵石境)。这样,张仪的“连横”政策又受到挫折。
  公孙衍是张仪的政敌,张仪在魏国推销“连横”政策,公孙衍就出来加以阻拦,要赶走张仪。于是派人到韩国去把张仪合秦、魏是“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魏王重用张仪,是“欲得韩地”的目的告诉了韩国大臣公叔。公孙衍称,如果韩重用他公孙衍,秦、魏的交易就可以被阻止,并且可以达到“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相衍”的目的。公叔认为此计很好,“因委之犀首以为功”③,把国事委于公孙衍。
  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政策,令东方各国生畏,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齐国于是“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燕、赵两国“亦以事属犀首”,接着楚国也“以事因犀首”。魏惠王见 4 国属公孙衍以事,“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事,复相魏。”①此即所谓犀首“佩五国相印,合纵连横”②的一次“合纵”运动。
  公孙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代替张仪为魏相国,乃于次年合东方六国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联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③这次参加的国家有魏、赵、韩、燕、齐、楚④。由于联军组织不严密,故被秦军击败。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把参加联军的韩、赵、魏 3 国军队打得大败,斩杀 8 万人,这次“合纵”攻秦的战争就失败了。
  ③  《战国策?魏策—》。
  ①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②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③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附犀首传。
  ①  《战国策?魏策一》。
  ②  《吕氏春秋?开春》高诱注。
  ③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④  参加这次联军的据《史记》的《秦本纪》、《楚世家》皆有齐国,《六国年表》无齐参战、故一般认为只有五国,实应有齐参加,应为六国。
  公孙衍为了牵制秦国的兵力,还联合少数民族义渠同秦对抗。在秦军与三晋军队交战时,义渠军发兵向秦进攻,在李帛打败秦军⑤。
  这次六国“合纵”攻秦,虽以失败告终,它的声势却是十分显赫的。时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⑥说明他们发动的合纵、连横运动,对当时政局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张仪、公孙衍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运动的倡导者。自此以后,由于兼并战争的激烈,各大国间纷纷拉拢与国以对付敌国,这种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及军事结盟就不断出现,我们在后面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三)秦并巴、蜀和制服韩、魏
  秦国击败东方六国的“合纵”联军,并在修鱼大败三晋军队后,东方联合对付秦国的势力失败,且齐国还乘秦在修鱼与三晋交战之机,偷袭赵、魏两国后方,在观泽打败两国军队。秦国见东方的威胁解除,于是就向南方扩张领土,把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巴、蜀。
  1.秦灭巴、蜀
  巴、蜀地在秦国西南,是地处今四川境内的两个小国。巴国又称巴子国,都城在今重庆市北,地域领有今四川东部及南部一带,北到剑阁,西沿嘉陵江流域的阆中、南充与蜀交界,东到万县、云阳、巫山与楚交界。蜀国在今四川中部的岷江、沱江、涪江流域地区,东与巴国为邻,北到今甘肃的文县境与秦为界,西达今四川邛崃一带。蜀国在周武王伐纣时,曾参加联军,可见它的历史很长。巴蜀地区自古号称“天府”,气候温暖,物产丰富。
  巴、蜀两国地界相接,但关系不好,互相仇视,“世战争”①。蜀王分封弟葭萌于汉中,号为苴侯。葭萌的都城在今四川广元县的昭化(解放前的昭化县),封地从广元到汉中②。苴侯与巴国通好,蜀王对此生气,于是出兵讨伐苴侯。苴侯逃到巴国,并向秦国求救。秦惠王正打算开辟疆土,巴国来求救,便打算伐蜀,得到大将司马错的支持。这时韩国又向秦国进攻,从魏国回来的张仪,就主张先伐韩国。他认为伐韩可以下兵三川,耀兵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一举成就王业,在政治上造成很大影响。司马错则从扩大领土、增强国力出发,主张先伐蜀国,并认为蜀是“戎翟之长”,现在国内又有“桀纣之乱”,出兵讨伐名正言顺。蜀是小国,又易取胜,“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国广、民富则兵强,如此则王业随之到来。若伐韩则会遭到齐、楚、赵、魏诸国的干预,刧周天子会背恶名,故不如伐蜀有利①。
  ⑤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附犀首传。
  ⑥  《孟子?滕文公下》。
  ①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
  ②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 1984 年版,第 150 页。
  ①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司马错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考虑伐韩与伐蜀的利弊,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于惠王后元九年(公元前 316 年),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兵伐蜀。伐蜀的秦军从石牛道进军,蜀王率军到葭萌相拒。蜀军大败,蜀王逃到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北),后被秦军所杀。蜀王的国相及傅保护着太子退走逢乡(今四川彭县),后来死在白鹿山(今四川彭县东北 60 里)②。
  秦军灭掉蜀国后,就顺便将苴和巴两个国家灭掉。今日四川境内经济富庶的地方,在当时就全归了秦国。
  2.秦对巴、蜀的治理
  秦灭巴蜀后,因“戎伯尚强”③,当地少数民族的统治者还有相当的号召力,于是采用羁縻政策。在巴国地设巴郡,同时改封巴统治者为“君长”,让他们“世尚秦女”,与秦保持通婚关系④。蜀王虽被杀,初时却仍保留蜀为属国,只是贬王号为侯。《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称“定蜀,贬蜀王号为侯,而使陈壮相蜀。”在灭蜀的当年,秦惠王封蜀公子通为蜀侯,命张若为蜀守。蜀侯和蜀守是两种性质的行政建制:侯是封国,守是郡守。蜀侯的体制是为羁縻蜀地原统治者而设的变通措施。第一任蜀侯通以及其后的蜀侯煇、煇子绾,都是原来蜀王的子或弟而非秦王的子弟①。“蜀侯”的设置直到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前 285 年),秦“疑蜀侯绾反,王复诛之,但置蜀守。”②此时才废弃“蜀侯”的封号,全行郡县制。秦灭蜀后,蜀侯的地位一直保留了 32 年之久。
  秦国在取得巴蜀后,大力发展经济,修筑栈道,迁徙秦民万家入蜀。兴修水利,如著名的都江堰就是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张若为郡守时,修筑成都城,“周回十二里”。建立居民住宅区,设立市场,广开贸易,“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设市官管理。蜀地以丝织、冶铁、煮盐闻名于世,秦在蜀设盐、铁官主其事③,又设锦官掌丝绸织造。所以秦灭巴、蜀后,“益强,富厚”④。
  巴、蜀地处长江上游,东界与楚国相接,在对楚国的战争中,秦占有了优越的战略地势。后来张仪威胁楚怀王说,秦国西有巴蜀,用大船载粮,舫船载兵,一舫 50 人带 3 月粮。起于汶山,浮江而下,一日行 300余里,不到 10 天秦国大军轻易就到达扞关(今四川奉节东)。扞关失守,黔中(今湖南常德市)、巫郡(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北)就“非王之有”了⑤。秦昭王二十七年,秦派司马错率 10 万之众,用大船 1 万艘,载米600 万斛,从长江顺流而下,攻取楚商於之地,就是利用这一有利地势。
  ②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③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④  《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巴郡南郡蛮》。
  ①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25—326 页。
  ②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③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④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⑤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3.秦对义渠的战争
  秦在灭巴、蜀的同时,还积极向义渠发起攻击,以解除腹背的威胁。义渠是西戎的一支,游牧于今甘肃东部庆阳一带,向东有时到达晋、陕北境。它与秦国常发生冲击,如秦惠王三年(公元前 335 年),在洛水流域打败秦师。惠王后元七年在公孙衍的鼓动下,趁六国“合纵”联军攻秦函谷关时,义渠军又在李帛打败秦军。所以秦国只要能腾出手来,就对义渠加以反击。秦惠王五年,义渠内部有乱,秦派庶长操带兵平定,后义渠向秦称臣。秦惠王后元五年再伐义渠,攻取郁致(今甘肃庆阳东)。秦灭巴、蜀后的第三年,大举向义渠进攻,占领了徒径(今山西境)25城①。这样,秦国不但在西北扩大了领土,还解除了后顾之忧。
  4.秦国制服韩、魏
  秦国在灭了巴、蜀,打败了义渠后,接着就挥戈向东,朝函谷关以外发展。此时东方大国齐正忙于燕国的事务。因此,秦国就发动对三晋的进攻。秦惠王后元十一年,秦出兵攻占魏国曲沃和焦两地。“走犀首岸门。”次年,秦迫使魏国立被秦国选中的公子政为太子,魏襄王与秦惠王在临晋相会,接受了秦国的要求②。于是魏国向秦屈服。
  接着向韩国进攻,韩宣王十六年(公元前 317 年),秦国曾在修鱼打败韩军,俘虏韩将■及申差,韩国元气大伤,无力同秦对抗。韩国相国公仲见“合纵”之势瓦解,建议通过张仪向秦讲和,韩愿送秦一名都,整顿军队与秦同南向伐楚。楚王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恐惧,急召陈轸谋划对策。陈轸建议楚兴师救韩,以动摇韩倒向秦的决心,同时可以激怒秦加紧向韩进攻。楚怀王采纳这一意见,大肆喧染救韩的声势。“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韩果然不再向秦求和。秦因韩的动摇,就加紧进攻,楚国却并不相救。在韩宣王十九年,秦军在岸门(今河南许昌县西北)大败韩军,韩国只得把太子仓送到秦国作人质,与秦讲和①。赵武灵王十三年(公元前 313 年)秦又向赵国进攻,攻下蔺地(今山西离石县西),大败赵军,俘虏赵将赵庄②。赵国虽没有正式屈服于秦,却对秦国的军威有几分惧怕。
  秦国在制服了韩、魏,打败了赵国后,韩、魏加入秦国阵营,这又是秦国用武力实现的一次“连横”。秦国下一步就是向楚国开刀了。
  (四)楚国的一再受挫
  楚国进入战国时,是领土最大的一个国家,直到战国中期,它与齐、秦三国,是处在国力相当的大国。但是,楚国由于进入封建社会时改革不彻底,旧贵族势力强,国内政治上用人不当,致使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1.从六百里到六里的骗局
  在公孙衍发动的六国“合纵”攻秦战争中,齐、楚两国都参加了,因此齐、楚两国是同盟的国家。所以秦国不敢贸然向楚国发动进攻,秦要攻楚,必须设法拆散齐、楚的联盟,于是张仪就到楚国进行活动。
  ①  参见《史记》卷五《秦本纪》,卷七十《张仪列传》,《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
  ②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①  《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张仪是秦国的相,楚国自不敢轻慢,楚怀王听说张仪要来,于是“虚上舍而自馆之”。张仪到达楚国后对楚怀王说,我们的国王最憎恨的是齐国,最尊敬的是你大王,我张仪也是这样。大王你若能够闭关绝齐,秦愿以商於之地方六百相赠,还把秦妇嫁给你为妾。这样秦、楚就是兄弟之国,以后永远不再打仗了。楚怀王很高兴,群臣都向怀王祝贺,只有陈轸不高兴。怀王很生气,质问陈轸。陈轸向怀王指出,我看商於之地得不到,却会使齐、秦联合起来。这样,楚国的灾难就来了。怀王问他这是为什么?陈轸进一步阐明说,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为有齐楚联合的关系,今闭关绝齐,则楚国孤立。秦国岂能再重视你这孤立的国家而给你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回到秦国后,一定会食言,这样楚国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两国之兵必定来相攻。现在不如暗中与齐相好而表面上绝交,同时派人跟随张仪入秦。若给了土地再同齐断交不晚,若不给土地,就与齐国联合对付秦国。
  楚怀王被张仪的花言巧语蒙蔽,只是贪图秦国的六百里土地,对陈轸的正确建议根本听不进,并以相印授给张仪,又送了很丰厚的财礼。同时关闭同齐国的交通,断绝关系,然后派一位将军随同张仪往秦国接受土地。
  果然,张仪回到秦国后就变卦。他假装从车上摔下来受伤,3 个月不出面。楚怀王听到此事,认为这是张仪以为他同齐国断交的态度不够坚决,于是派人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与楚断交而卑辞与秦国结好。秦国破坏齐、楚联盟目的达到,张仪就出来接见楚国使臣,他对楚国使臣说,我有奉邑六里,愿献给你们大王。楚国使臣说,我受命于王,是接受商於之地六百里,没有听见说是六里。
  楚国使臣回报怀王,怀王知上当而大怒,要立即出兵进攻秦国。陈轸向怀王建议,不如割一块地送给秦国,与秦国一道进攻齐国。这样,我虽失地于秦,可以从齐国夺取土地得到补偿,国家也还是可以保存住的。怀王不听,在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 312 年),以屈匄为将,起兵攻秦。秦将魏章率军与屈匄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之北),楚军大败,秦斩杀楚军达 8 万人,主将屈匄及裨将逢侯丑等 70 多人被俘,这次战争秦国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
  汉中失守后,楚怀王更气恼,决心倾全国军力,孤注一掷,要与秦国决一死战,于是派兵再次进攻秦国。楚军北上深入秦地到达蓝田(今陕西蓝田县),秦军在蓝田阻击楚军。两军大战,结果楚军又大败,楚只得再割两座城同秦讲和。在秦、楚大战蓝田时,秦的盟国韩、魏趁机派军攻楚后方,两国军队一直打到邓(今河南邓县)。
  秦国得了汉中,又想取得楚黔中地,不久就派使者对楚国说,愿用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外的地区相交换。楚怀王憎恨张仪,说不愿换地,愿得张仪头而献黔中地给秦。
  张仪听说,欣然愿往。楚怀王得张仪后准备将他杀死,张仪通过楚怀王的宠臣大夫靳尚,向怀王夫人郑袖说情。靳尚对郑袖说:秦王甚爱张仪,打算用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地区的 6 个县和美女换回张仪。楚王爱土地必尊重秦国,秦女必然得到宠幸而夫人你就会被疏远了,你惟有劝王将张仪放掉。郑袖怕失宠,就日夜哭哭啼啼劝怀王放走张仪同秦国和好。楚怀王果然听了郑袖的话,放出张仪,并“厚礼之如故”。
  张仪被放后,又用威胁利诱的口气劝楚怀王与秦和好,于是两国太子互相入质于对方,与秦结婚姻之好。楚怀王放掉张仪,又将黔中地给秦,然后两国结好。屈原认为不可,怀王不听,终于放走张仪,以企求两国从此“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伐”的美好前程。
  秦国得到了汉中地方,面积达 600 平方里。汉中地处汉水上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楚国曾在这里设郡。归秦后,秦也设汉中郡。这样,秦国本土就与巴、蜀连成一片,从此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秦国由此变得更加强盛起来。
  2.楚怀王客死秦国
  楚怀王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在中原齐、秦两大国的斗争中,首鼠两端,所以遭到齐、秦两国的攻击。楚怀王二十年,齐宣王写信劝楚背秦与齐和好,当时秦国已是秦武王的第二年,张仪已死,怀王于是听从令尹昭睢的建议背秦亲齐。怀王二十四年,秦昭王即位。秦昭王的母亲是楚人,力主与楚和好,秦以厚礼送给楚王,怀王又背离齐国与秦和好,并到秦国迎女,从而结成婚姻之好。怀王二十五年,楚怀王与秦昭王相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秦国退还侵占的上庸地给楚。
  楚、秦联合对齐构成威胁,于是齐国就联合韩、魏进攻楚国。韩、魏本与秦“连横”对付齐、楚,但秦国在同韩、魏和好的同时,照样对它们进攻,如秦武王三年(公元前 308 年)出兵攻占了韩国时大县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斩杀韩卒 6 万。秦昭王四年攻取韩国武遂(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秦昭王元年攻魏皮氏(今山西河津县西),未被攻下。秦昭王四年,秦攻占魏国的蒲坂(今山西永济县东南蒲州镇)、晋阳(今山西芮城县西)、封陵(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三地。于是韩、魏两国投向齐国。
  大致在齐宣王十年(公元前 310 年)以前,齐国的田文继其父田婴袭了薛的封号,号称为孟尝君或薛公,并当上国相,掌握齐国大权。韩、魏的倒向齐国,除秦国的进逼外,还与孟尝君的合纵策略有关。孟尝君在韩、魏投向齐国后,就发动向秦国的盟国楚国进攻。齐宣王十九年,齐、魏、韩三国联军进攻楚国方城,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死楚将唐蔑(或作唐昧),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以北的土地全部丧失,被韩、魏两国分得。宛地是一个富庶的地方,是楚国北进中原的门户和长期经营的重要战略重地,它的丧失就堵死了楚国北进的道咯。
  楚不敌三国的进攻,于是把太子横送到齐国作人质,向齐国屈服。楚国向齐屈服是秦国最担心的,秦国于是在楚怀王二十九年出兵攻楚,斩杀楚军 2 万,楚将景缺被杀。次年,秦再攻楚,占领八城。同时秦昭王给楚怀王去信,约怀王在武关相会,以结两国友好。怀王接到信后感到难办,想前去相会,怕再被欺骗;不去,又怕秦国发怒,遭到更严重的打击。令尹昭睢主张不去,认为秦国不可信,它有兼并诸侯的野心,我们只要增加兵力防守就是了。怀王的儿子子兰却极力劝他前往,认为不应断绝了秦人的欢心,楚怀王于是决定前往。
  秦昭王根本没有到武关,只派一将军在武关埋伏,假称秦王。楚怀王一进武关,秦军遮闭关门,把怀王劫持到咸阳,在章台朝见秦昭王,不以国君礼接待他,而把他当作一蕃臣。怀王大怒,失悔未听昭睢的话。秦国把怀王软禁起来,要挟他割让巫、黔中郡给秦,以结两国之好。楚怀王也准备同意与秦结盟,秦昭王却坚持要先割地后结盟。怀王十分生气地说,秦国欺骗我又强迫要我给他土地,就坚决不给,秦国就把他关在秦不让回国。
  楚怀王被囚在秦,国内大臣于是从齐国接回太子横立为王,就是楚顷襄王,并通知秦国,楚国内已有新国王了。
  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 298 年)秦昭王见怀王不给他土地,楚国内又立了新王,就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杀楚军 5 万人,夺取析(今河南浙川)地 15 座城而去。次年,怀王从秦逃走,被秦国发现,堵塞通往楚的道路。怀王恐惧,从他道逃到赵国。赵惠王年幼即位,他的父亲赵武灵王在代地未归,惠王不敢让怀王进国。怀王打算逃到魏国,被秦人追上,又把他劫持到秦国。楚怀王受这样折磨,到秦就病倒,顷襄王三年他就死在秦国。当秦国把怀王的尸体送回楚国时,楚国人人都感到悲痛,秦、楚关系也就彻底破裂了。
  3.白起攻占郢都,楚国迁都陈
  楚襄王六年,秦国以白起为将攻韩伊阙(又名龙门,在今河南洛阳市南),斩杀韩军 24 万。秦昭王并写信给楚王,要率领诸侯与楚“争一旦之命”。楚襄王只得同秦讲和,并从秦国娶秦女为妇。以后的十四年、十五年襄王都与秦昭王相会,表示服于秦。楚襄王十八年,楚国有一位善用弱弓射雁的人,楚王听说后觉得稀奇,就召来询问。此人却是一位主张合纵的纵横家,他用楚国过去的光荣历史和今天的耻辱激励楚王。楚襄王也有向秦报仇之志,经他这一激,于是派使臣往诸侯国,进行合纵伐秦的活动。秦国听到这一消息,当然是不满的,于是决心给楚国更大的打击。楚襄王十九年,秦起兵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二十年,秦将白起攻占楚鄢(今湖北宜城东南)、西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北)。二十一年,白起攻占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楚军溃不成军,于是退到陈(今河南淮阳),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襄王二十一年,秦攻占楚国巫、黔中郡。
  楚王迁都到陈后,聚集楚东地的武装,仅得 10 余万人,向西虽然夺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 15 个邑设郡①,但已不能同秦抗衡。
  经过秦国一连串的打击后,楚国一蹶不振,直到最后被秦灭亡。
  (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国在“三晋”中国土不小,但国力一直不强,它一心想得到的中山国土地,却被魏国越境攻灭。到战国中期,赵武灵王实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才使赵国强盛起来,成为东方六国中继魏、齐后最强的国家。赵武灵王的这一改革,还促进了我国古代军制上由车战到骑兵步卒为主的转变。
  ①  以上参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卷七十《张仪列传》。
  1.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
  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胸有大志使赵国强盛的武灵王,对胡人骑兵的优越性,认识真切。他认为以骑射改装军队是强兵的道路,就对将军楼缓说:我国处在强敌包围之中,怎么办?“吾欲胡服”。实行胡服,便于骑射。胡服就是采用胡人的服装,即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这同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博带长袖大不相同。赵武灵王的胡服改制很彻底,他不仅要使军队将士改穿,还要全国上下臣民都改穿,所以这一改变穿着的革新触及的层面就很广。
  赵武灵王预知反对者必强、阻力大。于是先找大臣肥义和将军楼缓商议。肥义和楼缓都十分赞同。武灵王乃下定决心,下令全国实行胡服。他自己首先穿了起来,又派专人去告诉他的叔父公子成,请他穿胡服。使臣回报公子成持不赞成的态度,武灵王便亲自去说服公子成,这样公子成也穿胡服上朝。
  贵族赵文、赵造、周袑、赵俊等劝阻不要实行胡服。赵武灵王反驳他们说:“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并指出,“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对于衣服,他说“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赵武灵王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反驳了一些贵族的责难,特别是像公子成这样很有影响的贵族,也穿上胡服,于是胡服就在赵国上下推行开来。
  后来赵国攻下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后,把它改作“骑邑”,以训练骑兵。有位叫牛赞的又出来反对,说“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武灵王驳斥他说:“古今异利,远近易用”。“子知官府之籍,不知器械之利”,“今子以官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子所知!”牛赞忙下拜说“臣敢不听令乎!”
  由于实行胡服,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它在战争中的作用即刻显示出威力来。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赵国就向觊觎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获鹿县北)。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辟地千里”①,林胡王向赵贡献良马以求和。赵武灵王让代地的相赵固专主管所夺取的胡地,向内地提供骑兵。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305 年),分三路大军进攻中山国,夺取了中山国的丹丘、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东垣等地。中山王献 4 邑请和,赵军才停止攻击。赵武灵王决心要灭掉中山,于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相继再攻中山,到赵惠王三年(公元前 296 年),终于最后灭掉中山,把中山王迁到肤施(今陕西绥德县东南)。
  赵国在加紧进攻中山的同时,还向北方的匈奴出击,“攘地北至燕、代”。向西边林胡、楼烦用兵,到达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
  在赵武灵王二十七年时,他把王位传给王子何,是为赵惠王,自号主父。他打算让儿子治国,自己腾出手来,身穿胡服,率领将士专事征讨西北的胡地。并且打算从云中,九原出发,向南攻击秦国。他还装扮成赵国的使臣到秦国去见秦昭王。秦昭王未发现,只觉得这位使臣气度非凡,不像一般人臣。于是派人追赶,而主父已逃出边关。经查问知是主父,秦昭王大为惊讶。赵主父亲自入秦,是要观察秦国地形,以及秦昭王的为人,以便作出对策。可见赵武灵王是打算直接同强秦对抗的。
  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齐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①  参见《战国策?赵策二》,《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2.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
  英武一时的赵武灵王,由于传国于王子何而引起争位斗争,致使他被饿死在沙丘异宫中,为天下所惋惜。
  武灵王本娶韩女为夫人,生子名章,已立为太子成为法定的继承人。在武灵王十六年时,又以吴娃为夫人,十分宠幸。吴娃所生的儿子就是王子何。赵武灵王因宠幸其母,于是废太子章而立王子何为王是为赵惠王。王子何继位时最多只有 10 岁。
  赵惠王三年,赵国最终灭掉中山国。赵武灵王多年的心愿实现了,于是在全国上下“■五日”,庆祝 5 天。赵国的代地(今河北蔚县)因中山相隔于其间,往来不便,现中山国灭,代地就直接与本土相连。于是武灵王封长子章于代,号安阳君。又派田不礼为相,辅佐公子章。
  公子章本是太子,应为赵王,现在被幼小的异母弟取代,心中不满。田不礼是一位“忍杀而骄”的小人,他与公子章两人很合拍,于是图谋夺回王位。
  赵惠王四年,赵国大朝群臣,公子章也来朝见。赵武灵王让惠王坐在王位上听朝,自己却从旁观察群臣和宗室贵族对幼王行礼时的态度。见长子公子章身材魁梧却反而北面向幼小的弟称臣,心中生出怜悯之心,就打算把代从赵国分出去,让公子章在代建国称王。这事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公子章、田不礼就发动了叛乱。
  在朝群臣后不久,武灵王及惠王游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北大平台)异宫时,公子章、田不礼发动叛乱。他们以武灵王的名义召见惠王。大臣肥义先进入他们的宫中,即刻被杀死。高信保护着惠王与公子章一伙相战。早对公子章及田不礼的活动有准备的公子成、李兑闻讯,即从国都带领“四邑之兵”赶到,打败了公子章一伙的叛乱,将其党徒全部杀死。公子章兵败,忙逃到武灵王所居住的宫中躲藏,公子成、李兑以兵包围了武灵王的行宫,终于杀死公子章。赵国法律规定,以兵围王宫者灭族。公子章死后,公子成和李兑商量说:“因为公子章的原因,包围了武灵王,现在即使撤围解兵,我们也会被灭族。”于是继续包围不解,并下令宫中的人说,后出来的杀头。武灵王所居宫中的人全部出来了。武灵王想出去,却被士兵拦住不让出。他被包围达 3 个月,在宫中得不到饮食,饥饿难耐,就掏雀窝捉幼雀生食充饥,终于饿死在沙丘宫中①。
  公子成、李兑诛杀了公子章、田不礼,饿死赵武灵王后,惠王年幼不能治国,于是公子成为相国,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赵国虽安定下来,但国力在这次内乱中已一度受到损失。
  ①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六)秦、齐称帝与苏秦合五国攻秦
  战国中期,各国先后称王,而当时的诸侯国,以秦国和齐国为最强。秦国为拉拢齐国,以显示它们两国高于他国之上,乃联齐称“帝”。这一活动,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苏秦趁机出来发动“合纵”,联合东方五国攻秦,致使秦国被迫去掉帝号。
  1.秦、齐称帝
  秦国吞并了巴、蜀,打败了义渠,并使楚怀王客死于秦,与此同时,不断向三晋进攻。秦武王四年(公元前 307 年)攻占韩的宜阳。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 294 年),夺取韩国的武始、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十四年,在伊阙大破韩、魏联军,斩首 24 万,秦将白起因功由左更升为国尉。十五年,白起率兵攻取魏国的垣(今山西垣曲县东西)。十六年,白起攻取了韩国从楚国夺得的宛(今河南南阳),司马错攻取魏国的轵(今河南济源县东南)和邓(今河南孟县西南)。韩国和魏国不断遭到秦国的攻击,土地被侵占,无力抵抗秦国。在秦昭王十七年,韩国割让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黄河以北地区)地二百里给秦,魏国被迫献出河东四百里给秦。秦国就成了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东方国家中,韩、魏已削弱,燕国内乱不断,已没有多少实力。只有赵国经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成为了强国。虽然在武灵王晚年曾发生内乱,但赵国还是在三晋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
  齐国是东方一大国,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它和秦国没有直接发生过冲突。但是鉴于自身长远的目标,若联合东方一些国家实行“合纵”对付秦国,对秦国却是威胁。如秦昭王九年,齐相孟尝君发动联合齐、韩、魏三国攻秦的一次“合纵”运动,三国联军一直攻到函谷关,经过 3 年的战争,终于攻入关内。秦国被迫献地求和,归还了以前侵占魏国的河外、封陵地,韩国的河外、武遂地,三国才收兵。
  秦国在秦昭王初年,攻击目标主要对准三晋。韩、魏已被秦国多次打败,只有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强大了起来,与秦、齐成为鼎足而三的强国。秦国要东进,必须削弱赵国。齐国对赵国的崛起也不高兴。但是当时秦、齐两国都不能单独对赵国取胜,当时赵人教子欬就说:“齐、魏虽劲,无秦不能伤赵”,“秦、魏虽劲,无齐不能得赵”①。这样,在对付赵国这一目标上,两国一致起来。于是秦相魏冉就实行“连横”政策,拉拢齐国。在秦昭王十九年十月,魏冉到齐国,向齐湣王致帝号,相约秦称“西帝”,齐称“东帝”。齐湣王接受了这一名号,以表示他们的地位高于他国之上。这就是战国时期秦、齐称帝的著名历史事件。
  2.苏秦合五国之兵攻秦
  秦联合齐国称帝的目的,是迫使一些国家跟随它们伐赵国。苏秦到齐国后,鼓动齐伐宋而放弃伐赵。他问齐湣王:“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宋之利?”可见,在魏冉到齐相约称帝时,就约好共同伐赵的行动,并订好了行动日期,签有盟约,要三分赵国,盟约已“著之盘盂”①。
  ①  《战国策?赵策三》“魏因富丁且合于秦”。
  ①  《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载苏厉为齐王遗赵王书中亦云:“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三分王之地。”
  但是,齐国主要是想灭宋,所以从燕国到齐国专为燕国作反间工作的苏秦,就极力劝齐湣王去帝号,抛弃伐赵的打算而攻宋。因为赵国在齐的北边,宋国在齐的南边,齐攻宋就把军力集中到南方,对燕的威胁就减小。且宋国夹在齐、楚、魏之间,楚、魏对宋都有野心,齐灭宋必引起楚、魏的干涉。秦国在当时也是保护宋国的,齐攻宋必致引起秦的反对,使秦、齐关系破裂。这样,苏秦极力鼓动齐湣王放弃攻赵而去伐宋。齐湣王这时十分相信苏秦,所以听信了他的建议,决定取消帝号,转而攻宋。齐湣王大约称帝 1 个月左右就宣布取消帝号仍称王。而秦昭王见齐湣王取消帝号,也在当年的十二月宣布取消帝号。这样,秦、齐称帝前后两个月左右就都取消了。
  苏秦这个人,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的时代搞错了,说他的活动时期比张仪早。这一说法以前已有一些史学家提出怀疑,1973 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大批帛书,其中有关战国纵横家的文字。帛书整理小组将其集为《战国纵横家书》出版,共二十七章,1.1 万多字。其中有不少是久已失传的佚书。这批帛书中有苏秦写给燕昭王、齐湣王的信,从而确定了苏秦活动的时代为燕昭王、齐湣王时代。从信的内容看(前十四章),苏秦始终是燕昭王的亲信,为燕出谋划策,奔走于齐、赵、魏之间,孤立齐国,防止齐国攻燕,组织反齐联盟。
  苏秦为了破坏齐、秦关系,策动了一次五国攻秦的“合纵”运动。齐国是这次“合纵”攻秦的后台,它的目的是打击秦国以便于灭宋。为联合攻秦,齐湣王在称帝后曾与赵惠王在阿地相会,约攻秦事。苏秦也参加了这次相会,他在写给燕昭王的信中说:“齐赵遇于阿……臣与于遇,约攻秦去帝。”①相会时间大致在称帝那一年(公元前 288 年)的十一月左右。
  赵国在三晋中力量最强,当权的是奉阳君李兑,齐国想趁机攻宋,所以就推李兑出来当这次合纵的纵长。当时从齐国出走到魏国为相的孟尝君田文,曾在秦国当了一年的相被罢免,他借助了食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才脱险逃出,对秦很痛恨,故也参加这次“合纵”活动。孟尝君在三晋中很有影响,苏秦劝齐湣王与孟尝君和好,因为“非薛公(即孟尝君田文)之信,莫能合三晋以攻秦”②,可见,这次五国“合纵”攻秦的组织,孟尝君是很出力的。
  参加伐秦的有韩、赵、魏、燕、齐五国,联军在齐湣王十四年(公元前 287 年)组成,各国共推赵国的李兑为主帅。燕国派 2 万军队参加,同时韩、魏、齐也派兵参加,赵国调发上党军队攻秦,这样五国就开始联合攻秦了。
  这次五国“合纵”攻秦,表面上看行动一致,为攻秦而集结军队,但暗地却各有各的打算。军队停留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间不前进,结果无功而散。齐国却趁机伐宋,夺得一部分土地。而苏秦破坏秦、齐关系,结成反齐联盟的目的却是达到了。
  ①  《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 1976 年版,第 9 页。
  ②  《战国纵横家书》,第 46 页。
  (七)燕将乐毅破齐
  燕将乐毅攻占齐国 70 余城,齐国几乎亡国,这是战国中期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齐国后来虽然复了国,却从此国力大损,不能与秦国相抗衡,由此改变了秦、齐势力的平衡。
  1.燕王哙让国和燕齐矛盾的产生
  燕、齐间的矛盾,主要是由燕王哙让国子之引起内乱,齐国乘机攻燕而引起来的。
  燕王哙(公元前 320—前 312 年在位)崇信儒家的禅让学说,他的相国子之“贵重主断”,是一位贪权的角色。在苏代、鹿毛寿的鼓动下,搞了一次下合时宜的禅让活动。在燕王哙五年(公元前 316 年),他学着古代传说中尧、舜禅让的样子,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自己却北面称臣。他还把国内官吏中俸禄在 300 石以上的官印收回,交给子之,以便让子之执行国王的权力。
  子之当国 3 年,把政治搞得很乱,百姓恐惧,燕太子平和燕将市商议攻杀子之,结果被子之打败,太子平、市被杀①。这次燕国内乱达数月之久,“死者数万,百姓离志”。趁燕国内乱之机,齐国和中山国发动向燕进攻。齐宣王五年(公元前 315 年),令匡章率“五都之兵”及“北地之众”,向燕进攻②。由于燕国人民痛恨子之,对齐的进攻反而表示欢迎,所以齐军很快攻下燕国的国都,燕王哙身死,子之被擒后处以醢(剁成肉酱)刑而死。后来齐军在燕国大肆屠杀抢掠,十分残暴。燕国人民于是又纷纷起来反对齐军,齐军不得不被迫退出燕国。
  在燕国内乱的时候,中山国也夺得燕国的大片土地,据新出土的中山王■鼎铭文载,在燕王哙让国子之的时候,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率三军之众,以征不宜(义)之邦”为中山国“辟启疆土,方数百里,列城数十,破敌大邦”。中山国在齐军攻燕时,也乘机捞了一把。
  燕国王哙死,子之被杀,国土被齐、中山攻破,几乎亡国。赵国想吞并中山,不愿燕国就此破灭,赵武灵王见燕国无王,于是把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请到赵,立为燕王,派将军乐池送回燕国,这就是燕昭王①。
  2.燕昭王图强和乐毅破齐
  燕昭王在国家危难之时即位,决心奋发图强,以报国破父死的仇恨。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 296 年)中山被灭,燕国的仇恨就集中于齐国。
  燕昭王为了复仇,“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给郭隗改筑宫室,并以师事之。各国学士听到昭王礼贤下士,纷纷来到燕国施展自己的才干,“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②苏秦也大致是这时前往燕国。燕昭王经过 28 年的奋发图强,终使“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③。
  ①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120 附。
  ②  齐攻燕的时间或说在宣王六年,钱穆考证在宣王五年。见注①。
  ①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②  《史记》卷三十四《燕昭公世家》。
  ③  《史记》卷三十四《燕昭公世家》。
  到燕国的士人中,以乐毅和苏秦两人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
  苏秦是燕昭王的心腹,被燕昭王派到齐国作反间工作,我们已在前面谈到。他又活动于三晋及秦,组织反齐联盟。他还使齐湣王相信了燕国真诚对齐顺服,齐国因此“不谋燕”,竟至“虚北地”①, 在齐燕边境下设防。后来因乐毅伐齐,苏秦阴谋败露,被齐人车裂而死。
  乐毅是中山国人,本是魏国名将乐羊的后裔。后来到赵国做官,到赵武灵王被饿死时,他从赵国到了魏国。当燕昭王在燕国招贤时,他利用魏国使者的身份到燕国,立即受到重用,被任为“亚卿”。
  乐毅不但是一位军事家,对政治也很在行,他帮助燕昭王整顿吏制,实行改革,提出“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受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提倡“察能而受官”。提出“约楚、魏、宋尽力,四国攻齐”的合纵主张,并亲自“南使于赵”,使赵“起兵随而攻齐。”②
  乐毅伐齐的联军是由燕、韩、赵、魏、秦五国军队组成的,这是战国晚期一次大的“合纵”攻齐战争。
  齐国之所以招致五国进攻,主要是由于灭宋的关系。齐湣王十五年(公元前 286 年),齐湣王任用韩珉为相,发动攻宋。齐曾多次攻宋,所谓“三覆宋”,“宋遂举”③,前后三次伐宋,这年终于灭掉宋国。宋国是当时拥有五千乘的大国,齐灭宋后,领土扩大不少,特别是有陶这样的经济十分富庶的地区。齐国兼并了宋国后,就改变了地区间力量的平衡,这便引起秦、魏、楚的不满。秦国是保护宋国的,而秦相魏冉也正垂涎于陶,希望获得它作为自己的封邑,所以齐攻宋时秦昭王大怒。魏、楚与宋相邻,它们也想得到宋的部分土地,现被齐独吞,当然不满。韩、赵对齐国的强大,也不乐意。这样反齐的联盟就怀着各自的打算而形成了。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 284 年),燕国以乐毅为上将,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之兵伐齐,齐国也急忙征发全国的兵众相拒。齐国由于长期被苏秦麻痹,防地本不坚固,抵不住五国联军的攻击。乐毅率联军与齐将触子战于济水以西,两军一接触,触子就下令撤退,他自己单身逃离战场,齐军大败。齐将达子收集余兵继续作战,驻兵在秦周(临淄雍门以西),齐军又战败,达子战死①。乐毅率大军攻入齐国都临淄,齐湣王逃到莒(今山东莒县)避难。乐毅又分兵五路向齐国各地进攻,占领了齐国 70 余城,置为燕国的郡县。当时齐国只剩下即墨、莒这两座孤城没有攻下。燕国终于报了仇,乐毅因功封为昌国君。
  燕昭王时期,燕将秦开被派到胡人中,深得胡人信任。他熟悉东胡内部的情况,回国后就寻找机会向东胡进攻,“东胡却千里。”燕国因此向东北一直扩展到了辽东,还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 5 个郡②。
  在五国攻齐的战争中,楚国派淖齿援助齐国,齐湣王任他为相。在燕军破齐后,淖齿跟随湣王到莒避难。楚国想同燕平分齐国,于是淖齿在莒把湣王杀死。齐湣王的太子化装成平民,躲到太史家里作佣工,才免遭杀害。
  ①  《战国策?燕策二》“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章。苏代从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书》知应为苏秦之误。
  ②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章。
  ③  《战国策?燕策二》“客谓燕王”章。
  ①  《吕氏春秋?权勋》,《战国策?齐策六》,触子《齐策》作向子。
  ②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3.田单复国和燕国的继续衰落燕国破齐后,形势对燕本十分好。燕昭王北破东胡,开地千里;南败齐,攻占齐国大部领土。齐国军民死守着即墨、莒两城,燕军久攻不下,而燕国却发生大变故。在攻齐后的第五年,燕昭王病死,由太子即位,是为燕惠王。燕惠王的父亲艰辛创业,振兴了燕国,而惠王却是对国事一窍不通,是位良莠不分的公子哥儿。他在当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到即位当了国王,不以国事为重,而是泄个人私愤,轻易听信齐人的反间计,认为乐毅有反燕的打算,就派骑刧代替乐毅为将。乐毅惧怕回燕被诛,逃到赵国避难。骑刧改变乐毅的作战方针,被即墨守将田单用火牛阵攻破燕军阵营,骑刧战死。燕军主将战死,混乱溃退。田单乘胜追击,陆续收复丧失的 70 余城。田单因此被封为安平君①。燕昭王辛苦创下的业绩,就被他的继承人因个人的私怨而丧失。燕国从此也就没有什么作为,只是被动挨打。当然,齐国虽然收复了失地,但国力也从此大损,从东方强国的地位降为二等国家,再也不是秦国的对手了。
  乐毅破齐,是战国政治史上一大转折,它使秦、齐并强的局势一变而为秦国独强的局面。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秦国的统一战争。
  ①  《史记》卷八十二《田单列传》。
  十、秦国独强,扫灭六国
  燕将乐毅破齐后,齐国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再不是秦国的对手了。东方国家中,只有赵国经武灵王的改革,军事力量强,能同秦对峙。因此,秦国就把打击的矛头指向赵国。在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后,赵国也从此衰落。秦国于是顺利地进行统一战争,最后灭掉六国,完成重新统一中国的大业。
  (一)秦对赵国的战争
  齐国被燕战败,不复成为一个强国。在燕破齐后不久,秦昭王二十年(公元前 279 年)派白起攻楚国,攻占西陵。次年白起攻下楚都郢,焚烧了楚国先王的坟墓,楚国迁都陈以避秦锋。这样,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都无力再同秦对抗,秦国于是转向对三晋用兵。
  1.战国后期的赵国
  战国后期,东方国家以赵国为强。赵惠文王虽年幼即位,经公子章的内乱却学到一些东西,故他在赵国历史上,还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在赵惠文王时代,赵国人才济济,如廉颇、蔺相如、赵奢以及从燕国来归的乐毅父子,都得到重用。像蔺相如原为宦官缪贤的门客,经缪贤推荐即被任用,后根据他的才能,晋升为上卿,担任相国①。乐毅本先在赵为官,后到魏做事,然后到燕国,在攻齐后遭燕惠王猜疑惧诛,逃到赵国避难,赵惠王任为客卿,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加以信任尊宠②。他任用赵奢,从田部吏这样的收税官,提拔为“治国赋”主管全国赋税的大臣,使赵国“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③。
  赵国在赵惠王时,由于用人得当,国富兵强,不断向魏、齐发起进攻。从赵惠王十二年到十六年(公元前 287—前 283 年)的 5 年中,赵军连年攻齐,后经苏代写信劝说赵应警惕秦人的用心而齐愿意厚事赵,赵国才暂停攻齐④。攻魏的军事也接连取胜,赵惠王十七年,乐毅率赵军攻取魏国伯阳(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二十三年,廉颇率赵军攻取魏国的几(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次年,攻取魏国的房子(又作鲂子,在今河北高邑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市西南),魏只得向赵国屈服。赵国东制齐、南服魏,使“秦不能得所欲”⑤,在乐毅破齐后,赵国就成了秦国在兼并东方六国战争中的主要障碍。
  2.秦赵渑池之会
  秦昭王二十五年,秦国借口赵国不与它一起进攻齐国,向赵进攻,取得赵兹氏(今山西汾阳)等两城。次年,攻取赵的离石(今山西离石县)⑥。再次年,白起取赵代(今河北蔚县)、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①。这时秦国大军正欲南攻楚,为安定东方的局势,在秦昭王二十八年,与赵惠王相约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相会修好。赵惠王不想前去,廉颇、蔺相如认为,如不去则是向秦示弱,于是赵惠王就带着蔺相如前往。廉颇送他们到国境线上,对赵惠文王说,根据路程,去来不过 30 日,超过 30 日大王还不回来,就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的要挟。并派大军驻守边境,防止秦国趁机袭击。
  ①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史记》卷八十《乐毅列传》。
  ③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⑤  《战国策?赵策三》“说张相国”章。
  ⑥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睡虎地梦云秦简?编年纪》。
  秦昭王在渑池与赵惠王相会间,饮酒正高兴时,要求赵惠王为他鼓瑟助兴。赵惠王怕秦,只得弹瑟。秦国的御史马上前来记下此事。但蔺相如也端上一个瓦盆(缶)到秦昭王面前说,赵王听说秦王善奏秦音,请秦王奏盆缶,以相娱乐。昭王生气,不奏。蔺相如则以兵刃相威胁说,如不击缶,“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昭王的侍卫想对相如动手,相如大声怒目申斥,秦昭王侍卫吓得后退,昭王只好敲一下瓦盆。相如回头召赵国御史也记下此事,为赵王争回了面子。会上秦臣要求赵送给秦 15 城为秦昭王祝寿,蔺相如针锋相对,对秦臣说,请将秦国的咸阳送给赵国,为赵王祝寿②。这次会上,秦国始终没能占什么便宜,秦国目的是为同赵修好,以便腾出手来攻楚国,不愿同赵决裂。赵国也有力量同秦对抗,所以秦只得容忍下去。
  秦昭王在渑池与赵国结盟后,当年白起的军队就进攻楚国的鄢。楚军死守鄢城,白起用水灌,被水淹死的人达数十万。次年攻下楚都郢,焚烧楚王坟墓,楚怀王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3.秦对魏国的打击和攻赵阏与的失败对楚国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秦又把矛头指向三晋。韩国已屈服了秦国,同赵国因有渑池盟会也不便马上就破坏,于是就集中力量攻魏国。秦昭王三十一年攻魏夺取两城。次年,相国魏冉攻魏,直逼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斩首 4 万,魏献三县请和。再次年,秦客卿胡伤攻取魏卷(今河南原阳县原武故城西北)、蔡阳(今河南上蔡县东北)、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北)。白起击败魏将芒卬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市西南),斩首 15 万。接着秦、韩两国联军再次围攻魏都大梁。由于燕、赵两国来救,秦才接受魏献南阳地以退兵的条件①。秦国大举攻魏的目的是企图首先灭掉魏国,把秦国本土和陶邑连接起来,以便断绝“山东从(纵)亲之腰”,把燕、赵和楚、韩隔开,使其不能合纵抗秦②。东方各国也怕出现这样的局面,所以积极援救魏国。秦国担心东方国家因此而实行“合纵”对付自己。在当时的秦国,还没有力量对付六国的联合军事力量,所以在魏国献地求和时就退了兵。
  东方六国中,秦国最担心的是赵国。秦昭王三十八年,秦攻赵的险要地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赵派将军赵奢前往相救。赵奢率军在离邯郸 30 里处筑壁修垒屯住 28 天,秦军侦察到赵军坚壁增垒,以为是惧怕秦军不敢相救,于是麻痹起来。赵奢得知这一情况,以两日一夜急行军赶到阏与前线,采纳军士许历建议,立即以 1 万兵力占领北山要地,居高临下,大败秦军。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③。这是战国后期,秦国东进中受到的一次重大挫折。
  ①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②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②  《战国策?魏策三》。
  4.范睢的“远交近攻”
  就在秦、赵阏与之战的这一年,秦的相国魏冉听从客卿灶(一作造)的建议,攻取了齐国刚(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寿(今山东东平县西南),以扩大他在陶邑封地的面积。魏冉为扩大自己的封地,从私利出发,放弃对三晋的打击,而远道攻齐国,阻碍了秦国兼并战争的进程。齐地与秦相隔有韩、魏,战争费用大,所获却很少。魏冉长期在相位,依仗拥立昭王有功,又有其姐宣太后的支持,把持国政,秦昭王实际上成了傀儡。正是在这种时候,魏人范睢来到秦国。秦昭王三十九年,他通过谒者王稽见到了昭王。抨击魏冉在国内专权,激怒秦昭王说,在秦国只“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有王。”穰侯即魏冉,华阳君是魏冉的异母弟,高陵、泾阳是昭王的同母弟。他们与宣太后、魏冉互相唱合专权。并指出魏冉越韩、魏攻齐的策略是“借贼兵而■盗粮”,对秦无分毫之利。他向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先攻取处于“天下之枢”的韩、魏,以威楚、赵,惧齐,秦昭王立即采纳范睢的计策,在昭王四十一年下令废黜宣太后,把魏冉、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逐出关外,以范睢为相,封于应(今河南宝应县西南),称为“应侯”①。
  5.秦、赵长平之战
  秦昭王听从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向韩国发起连续进攻。秦昭王四十二年,伐韩,取少曲(今河南济源县东北少水弯曲处)、高平(今河南孟县西)。四十三年攻取韩的陉(今山西曲沃东北)。四十四年攻取韩太行山以南的南阳地,企图截断韩的上党与本土的联系。四十五年攻取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等 10 城,把韩国的上党与本土联系完全截断了。韩王让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献给秦国以求秦息兵。冯亭不听,却决定把上党郡 17 县献给赵国。此时赵国的惠文王已死,由其子孝成王继位。孝成王想得到这片土地,征求臣下的意见,平阳君赵豹主张不受,因为会引起秦国来攻,平原君赵胜与赵禹主张接受。结果赵国接受冯亭献地,赵封冯亭为华阳君,食万户城 3 座,封县令 3 个千户城,官民赐爵三级。赵国于是派军队取上党,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①,以防备秦军来攻。这样战国时期最大最残忍的一次战争的导火线就点燃了起来。
  秦国截断上党与韩本土的联系,目的是要夺取上党,恰如赵臣赵豹指出“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现在上党地入了赵,秦当然不甘心,于是立即派左庶长王龁攻赵长平。赵将廉颇知秦远道来攻,欲速战,就采用坚壁高垒以待秦军疲困,然后再反击的策略。廉颇坚守 3 个月不出击,秦军不能进。赵孝成王多次派人责让廉颇出战,范睢又派人用重金到赵国行反间计,称秦军只怕马服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将要降秦了。赵王中秦计,于是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③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  《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
  ①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兵书是读了一些,但无实战经验,是位只会纸上谈兵之徒。赵王要任他为将时,赵括的母亲不同意,赵王不听。赵括母亲要赵王保证其子失败后,不牵连她。赵王也同意了。
  赵括取代廉颇后,全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针。秦国听到赵括已代替廉颇,于是暗中任命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下令军中绝对保密。赵括到后,求胜心切,立即派兵出击,秦军佯装败走。赵军追赶,陷入白起设置的包围圈中。秦军把赵军包围后,将其粮道断绝。赵军只得在包围圈中筑工事坚守,以待援军。秦昭王听到后,赶到河内,赐民爵一级,把 15 岁以上的壮丁全部征发到长平助战,用来堵塞赵国的援军及粮道。赵军被围困 46 天,草粮断绝,赵士卒“阴相杀食”。赵军分为 4 队,轮番向外冲击,都不能突围。赵括亲自出战,被秦军射死,赵军于是大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白起认为赵士卒反复无信,于是将降卒全部活埋,只放走 240 人归赵报信。这次战争,秦军前后斩杀赵国士卒达 45 万,仅被活埋的就达 40 万人①。赵国这次壮者尽死长平,国力大损。它继齐国之后,也从此衰落下去,再不能同秦国一争高低了。
  6.秦国邯郸的失利
  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乘胜追击,在次年(公元前 259 年)攻破赵国的太原郡。同年十月,派五大夫王陵攻赵都邯郸。白起因与范睢有矛盾,托病不肯出征。赵国军民奋力保卫首都,使秦军死伤很多。次年秦昭王派王龁代替王陵,后范睢又让他的亲信郑安平为攻邯郸主将。秦从昭王四十六年到四十八年,围攻邯郸不下。昭王四十八年,赵向魏、楚两国求救,魏将晋鄙率 10 万大军驻扎在汤阴不前。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救赵,在大梁夷门监侯嬴的指点下,设计窃出魏王的兵符,带了武士朱亥,椎杀了晋鄙,假造了魏王命令,挑选 8 万精兵前往救赵。楚国春申君黄歇也派大军救赵。在邯郸城下,赵军和魏、楚军内外夹击秦军,秦军失败,主将郑安平在赵军包围下,带二万人投降。这是东方“合纵”对秦国的一次大胜利。
  秦军失败,多次让白起出来带兵,他都托病不出,秦昭王就削去了他的官爵并迫其自杀。郑安平是范睢举荐的,后范睢举荐的河东守王稽,因与“诸侯通”而被杀。昭王大怒,欲按秦国“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的法律,诛杀范睢。此时蔡泽入秦,范睢就托病推荐蔡泽代自己相位,不久他就死去。
  秦国在邯郸的失败,力量损失不大,而东方各国却在此战役后,自己又互相攻打起来。如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 251 年)燕相栗腹伐赵,被赵军打败,接着赵国又多次攻燕。赵与魏、齐间都互有攻伐。再加上赵国内部斗争,老将廉颇一罢官于长平,后起用,再罢官于攻取魏繁阳战后。最后出逃到魏,又投奔楚,终老死异国。名将李牧多次败秦军,受敌反间计而被诛杀。所以,赵国在长平战败后 42 年,就被秦国灭掉了。
  ①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列传》,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吕不韦和秦王政
  正当秦国大举向东方各国用兵,进行统一战争时,秦国内部却发生了一次王位的争夺。这场争夺的结果,使一位阳翟大贾成了政治的中心人物,也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能顺利地接替王位,从而成就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这个人就是吕不韦。
  1.从商人到丞相的吕不韦
  吕不韦本是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人,后到韩国的阳翟(今河南禹县)经商,致“家累千金”,成为有名的“阳翟大贾”。他经商到邯郸,了解到秦昭王孙异人在赵国作人质,处境很不好。他从商人的角度出发,认为是“奇货可居”,能够得到一本万利的生意,于是决定进行一次政治投资。
  异人是昭王太子柱的儿子。昭王当国君长达 56 年,他的长子本立为太子,却先他而死,于是次子柱为太子,称为安国君。安国君有 20 多个儿子,异人是众兄弟中排行居中,其母夏姬又不受宠幸,故他被派到赵国作人质时,因国内不重视他,没有地位,又由于秦国多次进攻赵国,赵国对他也不当客人对待,因此处境十分困难,“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他的政治前途十分渺茫,归国都无望,更不要说有继承王位的奢想了。吕不韦于是去见异人,向他分析了秦国王位继承中的形势,并愿意帮助异人回国继承王位。异人十分感激,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①。
  当时秦国的情况是:由于秦昭王当国王达 56 年之久,他的长子比他先死,就立次子柱为太子,是为安国君。安国君已是年纪不小,即位时已 53 岁。太子柱有 20 多个儿子,他的正夫人华阳夫人却未生有子,于是立子傒为太子,但不受华阳夫人的宠爱。因此,王位最后由谁来继承,还在不断的明争暗斗中。吕不韦于是趁机活动立异人为太子而废子傒的太子位。
  吕不韦先送给异人五百金,让他在邯郸广为结交。又以五百金购买珍稀玩物,自己携带到咸阳去活动。他到咸阳,见到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①,对他说:你们的死罪快要临头了,你知道吗?你们一家人现在都居高位,而太子门下却没有贵者。你们的仓库中藏着珍珠宝玉,马厩中畜着骏马,美女充满后宫,还不是靠了华阳夫人。现在王的年事高,一旦死去,太子傒立为王,你们的一切都会完结,“王后之门,必生蓬蒿。”阳泉君听后很害怕,忙让他想办法。吕不韦告诉他,现在王子中有一位叫异人的,此人贤且有才,在赵作人质。他国内无援,很想回国,王后若收他为子,立为太子,“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②。阳泉君于是对华阳夫人说:我听说以姿色侍奉人者,色衰爱就结束。现在你侍奉太子,很得宠爱却没有儿子,若能趁此时及早在诸子中物色一位贤且有孝心的人,立他为嫡子而认作亲子。这样丈夫在则尊贵,丈夫死后所认亲子为王,始终不会失势,这就是称作一言而万世利。若不趁宠荣时树本,到色衰爱驰后,你要想说一句话,也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子楚(即异人)为人贤慧,自知不是老大,按顺次不能立为嫡子。他的母亲又不得宠爱,愿意为夫人子,你若在此时提拔他为嫡子,你就会一直在秦国受到尊贵③。
  ①  《史记》卷八十四《吕不韦列传》。
  ①  《史记》卷八十四《吕不韦列传》称是见其姊。
  ②  《战国策?秦策五》。
  华阳夫人深以为是,就多次向安国君说异人的好处。于是立异人为太子,让吕不韦辅助他。
  异人由赵国回到秦国,因华阳夫人是楚国人,于是穿上楚国的服装去见她。华阳夫人见他身穿娘家的楚服,更是喜欢,于是将异人的名字改为子楚。
  秦昭王当了 56 年国王,终于死去,由次子太子柱即位,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被立为王后,子楚就当上了太子。
  秦孝文王登上王位时,正 53 岁,应该说是壮年时期,但是他在即位3 天后就死了。秦孝文王死后,子楚登上王位,就是秦庄襄王。庄襄王为报答吕不韦,就任他为相,封为文信侯,初食蓝田 12 县,后改食洛阳 10万户。
  2.吕不韦为相时秦国的政治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 249 年),吕不韦任为相。庄襄王只当了 3年的国王就死去,由其子政即位,他即是秦王政。全国统一后,自称为秦始皇。秦王政即位时只有 13 岁,吕不韦继续任相,并尊为“仲父”主政。秦王政九年(公元前 238 年),他 22 岁亲政。加冕亲政前的 8 年中,秦国大政一直握在吕不韦手中。
  秦庄襄王任吕不韦为相,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秦国在范睢为相时,任用郑安平围攻赵邯郸虽失败,但并不能削弱秦国力量和阻止秦对东方各国的兼并。秦国经短期整顿后,又向外发动进攻了。就在邯郸撤围的当年,秦将张唐即攻下魏国的宁新中,并改名为安阳(今河南安阳)。次年,派将军摎攻取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登封)、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斩杀韩军 4 万人。又攻赵,夺取 20 多县,俘虏赵军 9 万多人。这时西周君惧秦进攻,出面联合诸侯准备攻秦,想截断秦通往阳城的道路。秦昭王派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弹丸之地,不能敌秦,西周君出城向秦“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于是“九鼎入秦”①,周“天子”从此就不复存在了,秦国的统一战争也就名正言顺。
  秦庄襄王元年,东周君又想合诸侯攻秦,秦相吕不韦率军灭之,地并入秦,将东周君迁往阳人(今河南临安西)。又派蒙骜率兵伐韩,取得通往东方的要道地区成皋、荥阳,并连同原先西、东周土地,建立三川郡。秦庄襄王三年,秦将蒙骜攻取魏国的高都(今山西晋城县)、汲(今河南浚县),又攻取了赵国的榆次(今山西太原市东南榆次)、新城(今山西朔县南)、狼孟(今山西阳曲)等 37 城。次年,派将军王龁攻取韩国的上党郡。蒙骜率军攻赵晋阳,并以榆次、新城、狼孟等 37 城及晋阳地,重新建立太原郡①。
  秦国不断向三晋用兵,使东方各国都感到莫大的威胁,在秦庄襄王三年,由魏国的信陵君发起“合纵”,联合韩、赵、魏、燕、楚五国攻秦。五国联军与秦军战于河外,打败秦将蒙骜,联军追至函谷关而还。
  ③  《战国策?秦策五》。
  ①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①  《史记》卷五《秦本纪》,卷四十三《赵世家》。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死去,只 13 岁的太子政继位。在秦王政元年到八年的 8 年(公元前 246—前 238 年)中,国家大政仍由吕不韦决定。在这8 年中,秦国更加紧向三晋进攻。秦王政二年攻取魏国的卷(今河南原武北)②,并开始修筑郑国渠,以发展本土的生产③。秦王政三年,蒙骜攻取韩的 13 城,以及魏国的■、有诡两地。秦王政五年,攻取魏国的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南)、燕(今延津县北)、虚(今延津县东)、桃人(今河南长垣县西北)、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雍丘(今河南杞县)和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等 20 城。秦于是把成皋以东的土地,连同卫国旧都濮阳建立东郡。这样秦国的国土东境就直接同齐国相接壤,从而把燕、赵与韩、魏、楚隔开,达到了斩断“山东从亲之腰”的目的。次年,秦国攻取魏国的朝歌(今河南淇县),迁卫君于野王(今河南沁阳县),作为秦的附庸。因卫国过去同秦国连横被魏国灭掉,故吕不韦不忘旧恩,把卫君连同他的族人迁到野王,以示优待。
  秦国的东进,使在互相攻伐的东方国家又恐慌起来,于是出现“合纵”形势。在秦王政六年,由赵将庞煖率领赵、燕、韩、魏、楚五国之军攻秦,联军一直攻到蕞(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但是,这时各国军队在秦军不断打击下,战斗力已不强,且对秦军产生惧怕心理,所以当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急忙后撤。赵国军队因齐未参加联军,反过来向齐国进攻,夺取齐国的饶安(今河北盐山县西南)而归。楚国害怕秦的报复,把国都从陈(今河南淮阳),再南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仍称为郢。秦国趁五国合纵军散去,继续向三晋进攻。秦王政七年,攻取赵国的龙(今河北曲阳县西南)、孤(今河北唐县北)和庆都(今河北唐县东北)以及魏国的汲①。秦王政八年,秦派将军杨端和攻占了魏国的首垣、蒲和衍氏(均在今河南长垣附近)②。
  吕不韦为相后,继续了秦昭王的政策,仍不断向三晋进攻,取得大片土地。在秦军的不断打击下,东方国家已无力对付秦国了。
  3.秦王政和吕不韦的斗争
  秦王政可说是在吕不韦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但两人的思想却并不一致。秦王政继承的是自秦孝公、商鞅以来的法家思想和作风。他对战国晚期法家韩非十分推崇,当他在秦国读到韩非的著作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①法家讲究法、术、势,主张用“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努力耕战,使国家富强,以达到统一的目的。
  吕不韦的思想,从他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一书看,是选取儒、法、道家的部分学说,加以综合。名为“杂家”,实是以儒、道为主。《吕氏春秋》书中所反映出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他是反对家天下(《贵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尊重民意(《顺民》:“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先王先顺民心”);赞成哲人政治(《先己》:“圣人成其身而天下平,治其身而天下治”);歌颂禅让;主张君主无为(《分职》:“君也者处虚”,“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等 ②。这些主张带有浓厚的儒家及道家色彩。吕不韦把《吕氏春秋》选在秦王政亲政的这一年公布,把它挂在咸阳门上,悬重金让人指出其错,以招市人。目的也在于想让新亲政的秦王接受他的政治主张。
  ②  《云梦睡虎地秦简?编年纪》。
  ③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
  ①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②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①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秦王政与吕不韦的政治主张是如此的不一致,而担任秦相达 12 年之久的吕不韦,有门客三千,他的门生故吏不少,是一个很有势力的政治集团。所以,秦王政要对他加以严厉打击。在平定嫪毐集团叛乱以后,就借故解除吕不韦的相印,命他迁出国都咸阳,移居食邑河南。吕不韦罢相居河南时,六国的使者和宾客还是不断地去看望他,秦王政怕发生变故,就命令他迁徒到蜀中去居住。吕不韦见秦王政不放过对他的打击,就自杀了。自此,阻碍秦王政任意发号施令行事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被排除了。
  (三)秦王扫灭六国,中国重归于一
  秦王政在即位的第九年(公元前 238 年)“冠、带剑”,即加冕亲政。这年他 22 岁,要亲自过问政治。亲政的当年,就平定了嫪毐集团的叛乱。次年,又解除了吕不韦的相权,不久又迫其自杀。这样,就清除了他亲自过问大政的障碍。
  秦王政亲政后,加紧从事扫灭六国的斗争。他采纳尉缭的建议,用金钱收买诸侯国的权臣,“以乱其谋”。这一手段,确实有用,像齐国的相国后胜,因“多受秦间金”,而不修战备,也不助五国攻秦,所以秦得以从容灭他国①。赵国的郭开为赵王迁宠臣,受秦贿赂,诬陷大将李牧、司马尚,此二人在对秦战争中,虽胜还被加以谋反罪被杀或免职②,结果秦国轻易把赵灭掉。
  秦王政所用的另一手,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手段,还是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东方这批苟延残喘的国家,进行扫灭。秦王政依靠先辈(也包括吕不韦在内)培植起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他亲政后的短短 17年中,就把东方六国扫灭,完成了统一的大业。
  1.秦灭韩国
  在东方六国中,韩国最先被秦灭掉。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国力本不强,加上它地近秦国,所以多次遭受秦国的打击,国土丧失最快最多。秦国连年攻韩,韩国派水利专家郑国前往秦国,劝秦凿泾水修渠至洛水,长 300 多里,以灌农田。目的是使秦国民疲而不能向东征伐。这条渠还没有修完,韩国的阴谋被发觉①。秦国的旧贵族就纷纷向秦王政进言,说:凡从诸侯国来秦的都是奸细,要求驱逐全部从外国来秦做事的人。秦王政于是下了“逐客令”。当时颇受秦王政重用的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他向秦王上书指出“一切逐客”的错误,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秦王政读了李斯信后,忙收回“逐客令”,且在李斯的建议下,采取“先取韩以恐他国”的方针②。
  ②  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出版。
  ①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①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秦王政十三年,秦大举进攻韩国,韩王安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本十分称赞韩非的理论,韩非到了秦国他很高兴,于是留他在秦国。李斯妒忌韩非的学识,怕秦王用韩非后自己失宠,于是同姚贾联合陷害韩非。秦王政就把他这位崇拜者投进了大牢,李斯趁机将他毒死③。韩非死,韩王自知不保,于是向秦国“请为臣”。秦王政十六年,韩国被迫把残存的南部土地献给秦国。秦国派内史腾做南阳的“假守”(即兼治)。次年,内史腾率军攻韩,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的土地全部被秦国占领。秦国把韩国的土地建置为颖川郡。韩国于是灭亡④。
  2.秦灭魏国
  继韩国灭亡后,魏国不久也被秦灭掉。
  魏国的地理位置处在“天下之中身”。还在秦昭王时,秦军就多次进攻到魏都大梁城下,想先灭掉魏国,以“示天下要(腰)断山东之脊。”①在吕不韦为相的秦王政五年,攻取魏酸枣等 20 城后,建立东郡,就把燕、赵与魏、楚、韩隔开了。魏国土地大部被秦国夺去,像邺、安阳等地,被赵国占领,所以到秦王政亲政后,魏国已是奄奄一息。秦王政十六年,魏国被迫献土地给秦。
  秦国并未因魏国的妥协而放弃对它的进攻,秦军在对赵国和燕国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后,于秦王政二十二年,派将军王贲攻魏。秦军包围了魏都大梁城,从大沟引来黄河水灌大梁城。3 个月后,大梁城被水冲坏,魏王假出城投降,魏国于是灭亡了②,秦国就在魏国的东部设立砀郡。
  3.秦灭赵国
  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力大伤,但赵国军队毕竟是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建立起来的一支新式骑兵力量。且赵国是“四战之国”,“其民习兵”③。长平之战失败后,燕国想趁机讨便宜,召集 60 万大军伐赵,结果燕军大败,丞相栗腹被杀死,将军卿秦、乐间被俘。所以,赵国在东方六国中仍具有一定的战斗力,因而秦王政亲政后,主要军力对付赵国,并对赵实施反间计。
  秦王政十一年,赵国以李牧为大将攻燕,秦国乘机派王翦、桓■和杨端和分两路大军攻赵。王翦一军出上党攻取赵的阏与、橑阳(今山西左权县),桓■、杨端和的一军攻取邺、安阳等 9 城。秦王政十三年派桓■攻取赵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赵将扈辄率师往救,兵败被杀,斩杀赵军 10 万。次年,桓■攻占赵宜安(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南)、赤丽,赵派李牧率军攻秦军于宜安,大败秦军,秦将桓■因兵败逃亡①。李牧因功封为武安君。秦王政十五年,秦因宜安之败,而更大兴兵伐赵。秦军分两路,一路攻到邺,一路军向赵的太原地番吾(今河北灵寿县西南)进攻。秦军夺取赵狼孟,赵派李牧与秦军交战,再败秦军。
  ②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③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④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卷四十五《韩世家》。
  ①  《战国策?魏策四》“献书秦王”章。
  ②  《史记》卷六《秦本纪》,卷四十四《魏世家》。
  ③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①  桓■据杨宽先生考证即樊於期。樊即桓,於期即■字的缓读。见《战国史》  第 368 页注①。
  秦军攻赵屡被李牧打败,于是用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进行反间活动。秦王政十八年,秦派王翦攻赵,赵国让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郭开就对赵王说,李牧、司马尚打算谋反。昏庸的赵王迁听信谗言,就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他们两人。李牧不服从命令,赵王就派人乘其不备将他捕杀掉,司马尚被免职。次年,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葱、颜聚,俘虏了赵王迁,邯郸落入秦国之手,赵国实际上被灭亡了②,秦在邯郸建立邯郸郡。
  秦攻破邯郸时,赵公子嘉率领宗族数百人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在灭赵后,秦主要用兵攻燕,秦王政二十五年攻灭燕国后,回军攻代,秦将王贲俘虏了代王嘉,赵最后灭亡。
  4.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和燕国的灭亡
  燕国地处今河北东北部及辽宁地区,与秦相隔有三晋,故同秦国一直未发生过军事冲突。相反,秦国还拉拢燕国,以便共同对付其他国家,如在燕昭王时乐毅率五国之师攻齐,秦国就是其中之一。燕王喜十九年(公元前 236 年),赵将庞煖攻燕时,秦军以援燕的名义攻赵的后方。燕王喜还派太子丹到秦国为人质,以结两国之好。
  燕国执政者眼光短浅,自以为与秦为援就可保国长久,因而在秦攻赵国时,燕国也趁火打劫。赵国虽抗不过秦国,对付燕国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故燕屡被赵打败。直到赵国邯郸陷落,赵王迁被俘,“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的关头,燕国人这才着了慌。
  燕国无力抵抗秦军的威胁,燕太子丹就派刺客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佯装献地请和,乘机劫持或刺杀秦王政。刺杀没有成功,荆轲被杀①,秦王政立即对燕加紧进攻。秦王政二十年派大将王翦攻燕,次年,攻下燕都蓟,燕王喜迁都到辽东郡。秦又派李信率大军追至辽东。燕王喜听从代王嘉之计,杀太子丹,向秦请和。太子丹自杀,燕王喜将其头献给秦,秦才暂缓攻燕。
  秦国虽然暂停对燕的打击,但在灭了魏国和楚国后,在秦王政二十五年,派王贲率军往攻躲在辽东苟安的燕王喜,秦军很快占领燕辽东郡,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②。秦国灭燕后,先后在燕地建立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上谷郡、广阳郡。
  5.秦灭楚
  楚国在白起攻破郢都后,损失巨大。此后秦国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三晋,楚国得到喘息的时机。它曾在乐毅攻齐时,站在齐国一边,派兵支援齐国。苏秦发动五国攻秦的联军中,楚国也出兵参加,还在楚考烈王十四年(公元前 249 年)北上灭掉鲁国,所以它还是有一定的力量的。
  秦王政在灭了三晋,攻下燕国蓟城,得了太子丹的头后,就再把矛头指向楚国。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军在顺利攻击魏、燕时,就决定对楚加以攻击。秦王政问李信:我打算灭亡楚国,你看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年轻气盛,又新近对燕用兵取得胜利,于是就夸口说:“不过用二十万人”。秦王政又问王翦,王翦说要 60 万人才行。秦王政认为王翦年纪大,胆子小了,李信勇敢。于是派李信及蒙武伐楚。王翦因自己的话不被采用,就称病归老于故乡频阳(今陕西富平县美原镇西南)。李信率军攻楚平与(今河南平与县北),蒙武攻楚寝地(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大破楚军,攻占楚 10 余城。李信又攻鄢郢,取得胜利,于是两军在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会师。李信年轻轻敌,楚军乘机进行反击,急行军三日三夜攻击秦军,攻入秦两军营垒,斩杀秦七都尉,秦军大败而归。
  ②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
  ①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②  《史记》卷三十三《燕召公世家》。
  秦王政听到秦军失败的消息,十分生气,亲自到频阳去请王剪出来领兵攻楚。王翦初不肯出,在秦王政的强使下,提出若用他,必须要 60万军队伐楚。秦王政同意了他的要求。
  王翦率领 60 万秦军出发,秦王政亲自送到灞上。王翦在临行时,向秦王政请求赏赐给他大量的好田好房。秦王政说:将军出发吧,你还愁贫穷吗?王翦说,作为你大王的将军,有功也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爱臣时,就要赶紧请园池为子孙着想。秦王政大笑。王翦率军走到半路上,还前后 5 次派人向秦王政请求给他田地房屋。有人向他说:将军你讨赏,也有些太过分了吧。王翦说:不然,秦王是一位粗俗而不相信他人的人,现在倾全国军队让我统领,我不多请求赏赐,秦王就会怀疑我不忠于秦国。可见王翦请田宅是假,用此方法向秦王政表示他不会拥军叛变的,以求得秦王政的信任,使不致干预他的作战计划。
  楚国听到秦军到来,也以全国军队来抵抗。王翦到前线后,筑营坚守,任楚军在营外挑战。他让士卒休息,改善伙食,与士卒同吃。秦军吃得好,休息得好,身体恢复,无事成群作投石游戏,王翦知道士卒可以作战了。楚国军队多次挑战,秦军都不出去应战,就向东撤兵,王翦就率军追击。秦军追至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大败楚军,楚国名将项燕被杀。秦军乘胜攻下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在灭楚后,秦军接着平定了楚江南地,降服了越君,并在楚越旧地设置南郡、九江郡、会稽郡。
  6.齐国的灭亡
  战国时期田氏代姜齐后,国君在位年数最长的就是末代国君齐王建,他当了 44 年国君,若不是当了秦军阶下囚,还会有几年的当头。
  齐王建是一个昏庸无能,目光短浅的自私之徒。他之所以安然当了44 年国君,是全赖地理位置给予的恩惠:“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当秦攻赵军于长平之时,赵国曾经向齐借粮。齐国有位叫周子的人劝他助赵,并对他讲明赵于齐,犹如唇齿的关系,但这个自私鬼却“爱粟”不支援。
  秦在攻三晋、燕、楚时,实施尉缭收买权臣的计策,用重金收买了齐相后胜。后胜劝齐王建去咸阳朝拜秦王,不必加强国防上 的准备。因此齐国在西边邻国战争吃紧时,它却是一片歌舞升平。齐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 221 年),当秦国灭掉韩、赵、魏、燕、楚五国,大军开到齐都临淄城下时,齐国“民莫敢格者”,齐国不战而降。秦国把齐王建发落到共(今河南辉县),去当一位编户齐民中的一员。齐国人十分怨恨王建昏庸无能,不与诸侯合纵抗秦,而听一些说客亲秦的主张,于是作歌唱道:“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①谴责是齐国宾客使王建迁居于共地,实是对齐王建的怨恨。
  秦国从秦王政十七年灭韩国开始,逐个吞并东方国家。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后正好 10 年,灭掉了赵、魏、韩、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从春秋以来,天下无主,诸侯力政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结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政在灭齐的当年,就下了“议帝号令”,要给他取一个新名号。在群臣上的名号中,他自己选择了“皇帝”二字,并自称“始皇帝”,以显示自己至尊的地位和“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愿望。
  秦始皇称帝后,对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继续进行开拓。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 215 年),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南和九原一带地区,设置九原郡,并在秦始皇三十六年,迁内地民 3 万余户到河北、榆中耕垦②。
  秦灭楚后,进一步进军东南闽越地,首先在今福建境内建立了闽中郡(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③。随后,秦始皇派尉屠睢率 50 万大军南下,经过 3 年的战争,统一了南越和西瓯地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建立南海郡(郡治在番禺,今广州市)及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古城)、象郡(治所在临尘县,今广西崇左县)④。
  秦国统一中原后,并对北方、东南及西南的开拓,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①  《史记》卷四十六《四敬仲完世家》。
  ②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③  《史记》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
  ④  《史记》卷一百十三《南越列传》。
  十一、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时期。在战国初年,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在国内都进行了改革,建立起适应新社会的各种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权力集中于国君(秦统一后又称为“皇帝”)的手中。战国时期各国最高统治者的名号都改称为“王”,秦、齐两国后来连“王”也觉得不够气派,要联合称“帝”。虽然在各国诸侯的反对下,很快就取消了“帝”号,由此也反映出当时的大国国君,想凌驾一切人之上的心态。
  对于王的权力,战国末年范睢在游说秦昭王时,对“王”字下了一个恰当的定义,他说:“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生杀之威之谓王。”①所谓“擅国”就是个人专断国政。后来的秦始皇“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的极端个人专断国政①,就是这种制度所发展的必然结果。
  战国时期,各国最高统治者为了强化王权,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将相分职,以削弱相权
  春秋时期,国君之下地位最尊的是相(或称执政、当国、令尹等),它兼掌文武,既是全国的行政首脑,又是军事首脑,权力很大,被称为国君的“副贰”。由此出现国君时时大权旁落,最典型的如鲁的季孙氏,专断鲁国政,致使鲁君“世失其权”。晋国六卿轮流执政,最后国家被三家瓜分。齐国的田氏久居相位,姜姓的齐国被田氏所取代。战国时期,以这种手段而登上国王宝座的统治者,就十分提防他的部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危险,于是普遍出现将、相分职的制度。相专管行政,主内事;将主军事,对外作战。像赵国著名的廉颇和蔺相如,蔺相如辅助赵王治国,廉颇主军对外作战。
  文武分职,不仅削弱了相的地位,而且将、相还可互相牵制,以便国王对他们进行控制,所以,尉缭子说:“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②。战国时这种文武分职,不但是军事、政治事务复杂,各需要专门人才方能就其事,更主是国王要分散相的权力,以便把大权集中在国君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2.实行玺印制、考核制以控制官吏的任免权
  战国时期的任官制是实行“劳有禄而食有功”的原则,与春秋时的世官制不同。像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实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吴起在楚国推行“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其爵禄”,目的是去无能之官,而“使有能”的人才任职。这样,就出现“布衣卿相”的任官制度。像战国时一些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张仪、苏秦、孙膑、白起、王翦等,都不是名门世家出身。身背六国相印的苏秦是洛阳城中一耕织人家子弟,他在游说成功后说:“使我有■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背六国相印乎!”①他是为求生计,经苦读成才而被统治者录用。像苏秦这类的人,有文化,称为“文士”。而像赵国的廉颇、李牧,秦国的白起、王剪这些名将,皆因“善用兵”、“少而好兵”逐渐被提拔重用。这类武将也不是出身世家大族,他们因擅长武事,故被称为“武士”。这些文士与武士就是战国时各国文武百官的来源。他们与国君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即用所谓的“忠”和“信”来确定,臣对君忠,君对臣信。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②,就是这个意思。
  ①  《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
  ①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②  《尉缭子?原官》。
  表示君臣关系的“信”物就是玺。玺的授夺权在国王,授玺就是授以官职的凭信,夺玺就是夺去官职,就是罢官。燕王哙在让国于相子之时,“收印自三百石吏以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③。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三百石的年俸,是万户以下县令及县丞、尉级的职官。可见,直到县一级政权的官吏,都是由国王亲自授给玺印的。
  为了掌握官吏的政绩,建立了对官吏的考核制度。国王根据政绩的考核结果,按其优劣或升或降或受惩处。
  这样,各级官吏只对国王负责,官吏的升降、去留皆操在国王的手中。
  3.实行符节制以控制军权
  统率军队、指挥军队有“节”作为凭信,不始于战国,在春秋时就已出现。《左传》文公八年(公元前 619 年)宋国内乱,国君昭公被杀,大司马公子卬为昭公党羽,同时被杀,被杀时“司马握节以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 548 年),郑国在攻下陈国后,又让陈国复国,郑国的“司徒致民,司马致节,司空致地”于陈国,郑军退回国。司马所致的“节”,和宋国司马死时握的“节”都是一种军节。
  进入战国时期这种军节得到普遍推广,符节制度更加完善。从现存留下来的秦国军节,就可知这种制度的概况。秦国军节称为“虎符”,其状为伏虎形,上有铭文,分为两半,底有合榫,右半保存在国王处,左半发给带兵的将领。军队的调动,据秦虎符铭文中载,50 人以上的军事行动必须有存在国王处的右半来相会合,作为凭信验证后,才能调发,否则便不准调发。如秦国杜虎符铭文云:“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也。”①符中称君,是指秦国君。秦惠文君十四年(公元前 324年)改元称王,故杜虎符当铸于此前。稍晚的新郪虎符铭文与此同,铭中“君”字都改作王。“燔燧之事”是指有烽火报警的紧急军情,只有这种情况,才不合符。历史上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所窃的“符”,就是调军的符节。魏王把符节白日带在身上,夜晚置于枕下,可见国王对军权控制的牢固。信陵君通过魏王的宠姬夜晚窃出军符,然后凭着军符和假造魏王的命令,方从魏将晋鄙手中夺得军权②。
  ①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②  《论语?八佾篇》。
  ③  《史记》卷三十四《燕昭公世家》。
  ①  《文物》1979 年第 9 期,图版捌。
  国王把兵符的左半给予将领,以作为授给他兵权的凭信,这种国王与军将间的授受关系,是建立在国王与将军个人间的信任上的。荀子说:“合符节、别契卷者,所以为信也”①。国王通过“合符节”这种严密的制度,就把军权集中到手中了。
  战国时期各国的“王”们,通过这些措施,把军政大权集中在手中。这样,在我国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伴随着它的政治体制,就是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
  我国历史上君主专制政体出现的时代很早,夏、商、周的国王们,就是这样的君主。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却是开始产生于战国,完成于秦的统一。之所以在这时产生,在经济上是由于贵族经济、农村公社瓦解,个体农民的普遍出现。对分散的个体农民,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来治理。在政治上,也是为斗争的需要。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国王,在反对旧贵族的斗争中,将过去把持在贵族手中的权力夺回,而为了应付复杂多变的政治、军事斗争,不得不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在战国时这种制度就表现为“王权”,当时的诸侯国中,谁的“王权”强,谁就会在军事斗争中取得主动。
  (二)封建官僚的职官制度
  战国时期,伴随着各国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建立,一套不同于春秋及以前的职官体制也产生了。战国职官是一种封建的官僚体制,这套官僚体制机构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并辅之以封君制作为地主政权的补充物。
  1.战国职官制的特点
  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是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所以与它相适应的职官制度是一种官僚政治体制。“官僚政治是专制政治的副产物和补充物”①。
  战国时期的国王们,把军政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国王之下的百官只是执行国王的命令,即“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在这种情势下,大小官吏就不是对国家或人民负责,而只是对国王负责。国王的语言,变为他们的法律;国王的好恶,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他们只要把对国王的关系搞好了,或者就下级官吏来讲,只要把他们对上级官吏的关系搞好了,就可以为所欲为地不顾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一味地图谋私利了②。他们只对国王个人负责,只对上司负责,讨好上司。像燕国的乐毅,可谓功盖燕国,但因与国王燕惠王有矛盾,兵权被解,逼得逃离燕国。这是他没有同国君搞好关系而丢了乌纱帽。秦国的白起,也是与秦昭王的关系没有弄好,被逼掉了脑袋。而赵国的郭开、齐国的后胜,因得到国王的宠信,不顾国家的危亡,而充当了秦国的奸细,致使亡国。这就是这种只图个人私利的官僚政治所产生的恶果。
  ②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①  《荀子?君道篇》。
  ①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3 页。
  ②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 22 页。
  2.中央行政职官
  中央行政一级职官的首脑,文官称相,武官称将。相这一名称,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为相,通称为相国。秦国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居相的位置而不称相,后又升为大良造也未称相。秦惠文王十年(公元前 328年)以张仪为相,是秦的辅政大臣始称相。但在铜兵器铭中,秦相皆称“相邦”。有相邦樛斿、义、冉、吕不韦等,义即张仪、冉即魏冉。赵国、两周铜器铭文中也有“相邦”之称,是此两国相也称相邦。秦武王二年(公元前 309 年)初设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名称由此始。后燕国燕王喜的相栗腹也称为丞相,是燕也有此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注引应劭说,“丞者,丞也。相者,助也。”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之意。楚国自春秋至战国亡国,皆称令尹不称相。司马迁说吴起到楚为相,实名令尹,是司马迁以中原国家名称概楚名,非楚称为相。宰相之名,首见于《庄子?盗跖篇》,它与“相国”一名相同,都是通称,而不是官名①。
  相是“百官之长”,荀子说:“相国上得专主,下得专国。”②是它上辅国王,下总百官。相所领下的中央级职官,有以下几类:
  (1)主管民事的官。从西周以来,有“司徒”一官职主管民事。这一官名在战国时一些国家中还保留,见于文献的有魏、赵两国③,燕国玺印中有司徒、右司徒、大司徒等称④,都是沿袭前代官名。
  (2)主管财政的职官。赵国有田部吏,赵名将赵奢初为“田部吏”主收土地租税,后升任为“治国赋”,使赵“国赋大平”⑤。赵国和秦国有“内史”,云梦秦简中有“内史杂”律一篇,秦玺印中有“少内”玺。赵烈侯因徐越教他“节财俭用”,而任为“内史”,可见内史是掌财政的。云梦秦简中《内史杂》律 11 条,内容大都与库房、钱粮、苑囿相关。正是内史主财政的明证。
  储存钱财的地方称为府,储存粮的地方称仓。府和仓的主管者,属内史下官吏。在铜器铭文及玺印中,秦国有“左府”,燕国有“右府尹”,楚国有“大府”。鄂君启铜节铭文说,如载马牛羊出关则由大府征税①。秦国有太仓,云梦秦简《仓律》中有一条规定:
  各县领取口粮及其它费用的名册,每年要向“太仓”上报,可见太仓是一个行政机构名称。
  (3)主管刑罚、治安的职官。这类职官一般称为司寇,是沿用西周、春秋以来的名称。或称为执法、士师、理等。在铜器铭文中,“司寇”这一名称常见,魏国铜器上则称“大梁司寇”、“邦司寇”,标明是主管全国刑罚首脑职官。
  ①  齐思和:《战国制度考》,《燕京导报》第二十四期(1938 年 12 月)。
  ②  《荀子?强国》。
  ③  《战国策?魏策一》,《越策四》,《吕氏春秋?应言篇》。
  ④  罗福颐等:《古玺■编》0010—0018,0021,《古玺文字徵》0022。
  ⑤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  《文物参考资料》,1958 年第 4 期。
  (4)主管手工业的职官。手工业在各国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故在中央就设有专职管理。它的行政首脑,在西周、春秋时称为司空。进入战国时,在韩国有“司空”这一名称②。云梦秦简中有《司空律》13条。司空成为一刑徒名称,是由于司空掌管工程。因当时工程多用刑徒,后逐渐成为主管刑徒的官名③。而其辖下的刑徒也被称作司空。司空在西周铜器铭文中称为“司工”,在燕国和西周的玺印中有“司工”这一名称。楚国、燕国有“工尹”,鄂君启节铭文及随县曾侯乙墓简文中都有“大攻(工)尹”名。鄂君启节铭文说“大攻(工)尹睢以王命”命集尹等为鄂君铸造金节,可见大工尹是直接承受王命的,是全国手工业的总管。燕下都出土战国时兵器铭中有“右攻(工)尹”和“左攻(工)尹”官名④。左、右之上或当有“大工尹”总领。
  主管工程的职官,是一个系统,像楚的大工尹可以命令集尹、■尹去具体完成铸节任务,此二官当为它的下属。秦国有工官、盐官、铁官、铜官、锦官、服官等①。齐玺印文有工师、漆师等官名。燕国陶文有左、右陶尹,秦国玺印中有工师②,皆是具体主管某一部的下级职官。
  战国时手工业发达,因而市场活跃。主管市场管理的称为市长、市令、市官等,附于此。
  (5)主管外交的职官。此类职官称为行人,又称为主客、典客。战国时期外交事务很重要,重要的外交任务往往由相亲自出使③,像在合纵、连横中,张仪、公孙衍、李兑、孟尝君等,都曾自出使他国,完成外交任务。
  3.中央军事职官
  中央一级的军事首脑一般称为将军,有的称大将军。但各国名称不尽相同,像楚国称为柱国或上柱国,《史记?楚世家》昭阳说: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其官为上柱国,封上爵执珪”。秦国称为大良造,像著名将领白起被封为武安君,其官却为大良造。不过司马一名仍与将军混用,齐国玺印有“司马”,燕国玺印有左司马、右司马,楚国玺印有“司马之府”。楚国的昭阳官为“柱国”,鄂君节文称他“大司马昭阳”。司马一名从西周铜器铭中就常见,至战国时与“将军”一名混用,这正表现出新旧制度交替时的现象。
  将军下有副将,称为裨将。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 312 年)秦败楚军,斩首 8 万,虏楚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 70 余人①。战国时期各国还设立了尉,如秦将白起,先为左庶长,后升为右庶长,再升为国尉,最后到大良造。是左庶长、右庶长、国尉,皆大良造下的各级军将。赵国的中尉地位也不低,赵烈侯以荀欣能“选练举贤”故官为中尉②。以尉名官的还有军尉、廷尉、都尉、持■尉等。
  ②  《吕氏春秋?开春》。
  ③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 78 页注⑧。
  ④  《三代吉金文存》,19·52·3,20·58·1;20·57·6。
  ①  董说:《七国考?秦职官?主铁官》引杨升庵《外集》卷十文。
  ②  齐国玺印文见《古玺■编》0147—0150,0157。燕国“右陶尹”文见《季木藏陶》61.7,“左陶尹”见
  《考古》1962 年第 1 期第 18 页。秦玺印见《古玺■编》0151。
  ③  齐思和:《战国制度考》。
  ①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4.地方行政职官
  地方一级政权组织有两个系统,一是郡、县系统,这是主要■;二是封君,它是作为地方政权的一个补充形式。
  (1)郡、县组织职官
  郡的名称,在春秋晚期就已出现,见于《左传》哀公二年的晋国,当时是郡比县小。到战国时则郡大于县,甘茂对秦武王说:“宜阳,大县也”,“名为县,其实郡也。”③如韩国的上党郡有 24 县,赵国的代郡有 36 县,燕国的上谷郡有 36 县。
  郡的长官称守,或称太守。如吴起为魏河西守,韩冯亭为上党守。守即太守。秦取韩河内,隔断上党与韩本土联系,上党守冯亭将上党 17城归赵,赵以 3 万户之都封太守,此太守即冯亭。守有守卫之意,故郡守多由武官充任。郡守是一郡之长,既治军又治民,有征发本郡兵役权。
  县的长官称令,主县中全面事务。其下有丞,主民事及诉讼案的审理;尉主军事和治安。其下有一批技术性小吏,如县司马、县令史、治狱等。
  县以下的行政组织有乡、亭、里,里的居民按什、伍编制起来,云梦秦简中常见“某里士伍某”,伍即五人为伍的编制。乡,秦简称有“乡主”,有“徼”,后称游徼,掌捕盗、治安。有啬夫。里有里典。亭在汉代在里上、乡下,秦简《封诊式》贼死条爰书称“某亭求盗”,是战国时已有“亭”的组织。
  同县平级的有“道”,道是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行政机构①。
  (2)封君
  封君是国王把县或邑赏赐给有功的文武功臣或王室亲贵,受封者即以受封地名称为“某君”或“某侯”(也有不以地名而另为名号者)。商鞅封于商、於,称为“商君”。白起封于武安,称为武安君。樗里疾封于蜀郡严道县,称为“严君”。齐田单封于安平称为“安平君”。燕昭王封乐毅于昌国,称为“昌国君”。秦国的魏冉食邑于穰,称“穰侯”。吕不韦称为“文信侯”,还有常见的“关内侯”等。侯和某某君的地位相等。
  封君在各国都有,他们在封邑内只收租税,没有行政、司法权,一般也不世袭。因此它和春秋时期及以前世袭封邑制不同,它只是一些高官显贵俸禄的一种形式。当然这种形式带有奴隶社会中封邑的尾巴,具有奴隶社会残余的性质。封君作为一种政权形式,是地方政权的一个补充。
  5.国王近身的事务性职官
  这类职官主要在国王身边服务,从事一些技术性的事务工作。如卜、史之类,卜是主占卜问神,史是记录国君言行。大祝、宗祝是祭神的职官。师是教育国王及太子的,傅则多从生活上关照国王或太子。赵国有“宦者令”,是主宦官的职官。
  ③  《战国策?秦策二》“秦武王谓甘茂”章。
  ①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有蛮夷曰道”。
  (三)战国时期的司法制度
  战国时期司法制度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成文法的善遍制定和公布。在战国初年,各诸侯为了在战争中取胜,都在谋求富国强兵的道路,于是一批主张改革的法家人物,先后在各国执政,以推行改革。在改革中,他们首要的是用法律的手段来打击旧贵族。因此,在各国都制定了适合于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法律。其中最著名的是战国初年魏国李悝的《法经》,共有 6 篇。商鞅到秦国就是带着这部《法经》去的,并在秦国推行。1975 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有关法律内容的竹简,基本上就是李悝、商鞅所制定施行的法律体系。
  从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法律内容,我们可以了解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一些情况。
  1.法律种类繁多
  战国初年李悝的《法经》仅只 6 篇,到战国晚期的云梦睡虎地秦墓简中,有关秦国的法律种类,就大大增加。在《秦律十八种》中包括有《田律》、《■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律、《均工》律、《徭律》、《司空》律、《军爵律》、《置吏律》、《效》律、《传食律》、《行书》律、《内史杂》律、《尉杂》律、《属邦》律等。在《秦律杂抄》部分,抄摘存留的律名有:《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中劳律》、《藏津》、《公车司马獵律》、《牛 羊课》律、《傅律》、《敦表律》、《捕盗律》、《戍律》等 11 种。这 11 种法律与上举《秦律十八种》法律的律名,皆不重复。另外在《工律》的律文中还提到《■律》,总计律名达 30 种。睡虎地秦墓墓主人的地位并不高,所以他能涉及的秦国法律也仅只是一部分。
  2.法律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法网严密
  云梦秦简律文内容相当广泛,上至军国大事,下至人民日常生活,都有法律限制。如在《法律答问》中,有穿“锦履”的法律条文,有夫妻打架的条文,有抓人头发的条文。在抓人头发的法律中有对“提”发的律文,《答问》中设问:抓他人头发,什么程度才称作“提”?解释说:被拔者有所感觉以上就称为“提”。对于“锦履”,《答问》解释说:律文中规定,用不同颜色的丝织鞋,鞋上有花纹,才算“锦履”,用锦做鞋帮,不算锦履。这些事常见于日常生活间,也有律文规定。可见律文的苛细,法网的严密。
  3.诉讼制度和审判原则
  按照云梦睡虎地秦简律文的记载,凡起诉要到郡守处才能立案受理。秦律中有关于“辞者辞廷”的规定,“辞”就是诉讼。对什么是“廷”,《法律答问》说:“今郡守为廷不为?为也。”是郡守得称“廷”。诉讼要到郡的长官处去才能受理,而不得先到县、都官处控告。县一级行政官,没有受理诉讼案的立案权。
  受理的案件只受理“公室告”的案件,“非公室告”的案件不予受理。“公室告”的案件是指“贼杀伤、盗他人”财物这类事件;“非公室告”就是“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即是说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及奴妄的惩罚,就是杀死他们,子或奴妾向官府控告,官府“勿听”,不受理。秦法还规定:如果首次控告家长被拒绝受理后还继续控告,控告者有罪。控告者已定罪服刑,别人又接替他控告家长,也不得受理。这一“非公室告”是为了维护家长在一家中的统治地位。
  凡家庭中以外发生的触犯法律案件,都称作“公室告”。“公室告”的内容是“贼”和“盗”,这和李悝的《法经》中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而以“盗”、“贼”二律为首的主旨是相同的。所以云梦秦简律文所反映的秦国法律,是李悝《法经》的继承和发展及完善。不过秦律把“贼”放在“盗”的前面,强调了对“贼”这种行为的打击。荀子说:“害良曰贼”,“窃货曰盗”①。贼是危害他人的生命,这种行为对社会的安定破坏性大,故要严禁。“盗”是偷窃财物,这是为保护私有财产。在战国时期不但地主阶级的财产是私有的,作为劳动者的农民、手工业者也是小私有者。“盗”这种行为不严禁,不但统治者阶级的财产受损,小私有者的财产也遭受威胁;如此社会也不会安定。
  对于控告不实,秦律称为“州告”。控告不实,就是诬告,要受到惩罚。《法律答问》说:“州告”的意思是,控告他人的罪已不属实,又以别的罪状控告此人,官府不予受理,还要以所控告别人不属实的那种罪给控告者定罪。《法律答问》中举了一个同伍人诬告的案例说:同一伍中的人相告发,且被告的人已经被判定罪名,后知为“不审”,不确实,对控告者则“以所辟罪罪之”,应以所加于被告者的罪名惩罚诬告者。《答问》说,如果甲控告同伍的乙杀了人,因而将乙拘捕,经审讯乙并未杀人,甲所告不实,对控告人甲的处分应以告不实论处,还是以所加的罪名论处?回答说,应以所加的罪名论处合于法律。诬告别人杀了人,诬告者要处以“杀人”罪。秦律规定杀人者死,是诬告者要处以死刑。诬告者不但扰乱法律秩序,其本人是怀有十分险恶的目的和别有用心,所以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法律就对这种恶劣行为严加打击。它对维护法律秩序,巩固社会安定,申张正义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案件的审判原则方面,秦律规定能按照供词进行审理,从供词中找出矛盾,不用拷掠而得到实情,算是“上”等;用拷打的方法取得案情为“下”;用恐吓的办法审案,就是失败,会搞不清案情。秦简《封诊式》的“讯狱”条下说:凡审讯案件,必须先听完口供并加以记录,使受讯者各自陈述。明知说的是假话,也不要马上诘问。供辞已记录完毕而问题没有交代清楚,才对应加以讯问的问题进行诘问。诘问时,又把其辩解的话记录下来,再看还有无其他不清楚的问题,继续追问。追问到犯人辞穷,多次欺骗,改变口供,拒不服罪,依法应当拷打的才拷打。拷打犯人必须记录在案,执行拷打的人签字。一方面不主张拷打,另一方面又主张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拷打。事实上审讯时是常以拷打为主要手段,像官高如李斯,都因拷打成招,更何况一般的细民百姓!
  案件的审理在县,秦简《封诊式》中常有“敢告某县主”的用语,县主即县令,具体主办案子的是县丞,《封诊式》“封守”条下记载云:“乡某爱书:以某县丞某书,封有鞫者某里士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产。”“某县丞某”的县上“某”字为县名之省,丞下“某”字为县丞名字之省。“书”就是指令、文书,是由县丞下令到乡,具体执行法律任务。是立案在郡守,郡守把所立案移到案发县具体审理。县中设有“治狱”这一职官,有“狱史”,是办案官吏,案子当主要由他们经办。有疑难不能判决的,则要上报郡,以至中央朝廷,由上面批复。
  ①  《荀子?修身篇》。
  审讯的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姓名、住址、籍贯、身份、有无前科,是否经过赦免,有无其他问题。《封诊式》“有鞫”条下,对审讯问罪的内容记载是:“士伍,居某里”,“可定名事里,所坐论云何,何罪赦,或覆问毋有。遣识者以律封守,当腾,腾皆以报。”“识者”即了解情况的人,“腾”是记录下来,“报”是上报县政府。在接到报案后,要派专人到现场进行勘察、核实,并将情况作详细记录。办案还是慎重的。
  秦律规定,对案件的审理不公正要受到惩罚。《法律答问》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士伍甲盗窃被抓获,所盗财物在窃时只值 110 钱,官吏却不估价。到审讯时才估价,赃物估价超过 660 钱。被判为刺面,罚作城旦(5 年期刑)。实际盗窃赃物数额,以当时估价只宜判为处以隶臣(3年)徒刑。这样,官吏就犯了“失刑罪”。相反,重罪轻判的官吏也是“失刑罪”。这样的官吏称为“不直”,对治狱“不直”官吏的惩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四年“适(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在战国时期,官吏对犯人判处不公,则要受到所判罪的处罚。《法律答问》中有一条说:“赀盾不直,何论?赀一盾。”秦简中,“赀”是有罪被罚而令缴拿财物的一种专用语。此条意即官吏判处犯人罚一张盾不公正,对官吏应如何处理?解释说,应罚官吏一张盾。这样规定,是为了使官吏在审判案子时,要罚当其罪,否则要受反坐之罚。
  战国时秦律文中体现出,对官吏要求量刑定罪要得当。但是这个“当”是秦律的“当”,而秦律本身对犯人的惩罚,采用的却是“轻罪重判”的原则。如秦律中规定,窃采他人桑叶,价值仅 1 文钱,要罚作苦役 30 天。秦律还规定,5 人合伙盗窃,盗窃赃物在 1 文钱的,也要受到“斩左止”的重刑。还有一条法律规定,甲盗窃 1 文钱,乙见到后没有将甲捕获,乙也“赀一盾”,罚缴一张盾牌。轻罪重判的原则,是先秦法家人物的主张,而落实于各国的立法中。他们认为:“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①应该说这种作法在治理乱世时,还是有可取的一方面。
  秦律中还有加罪的规定,这也是来自李悝《法经》中的《具律》篇。加罪的对象是集团作案和守官自犯。《法律答问》列举了两个加罪例,一是“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止,又黥以为城旦。”盗仅一钱,但因是 5 人团伙盗窃,故加重治罪,不但砍掉左脚趾,还要刺面罚作苦役 5年。一是搜捕盗贼的“害盗”和“求盗”这两种人盗窃,秦律规定对他们要加罪重罚。
  4.战国时期刑罚的种类
  战国时期刑罚分为四种:
  ①  《商君书?说民》。
  (1)经济性惩罚
  经济性惩罚多用于官吏的无意失职,或治绩不佳,以及民众较轻的犯罪行为,但是不包括盗、贼这两种性质的犯罪行为。如《效律》有一条规定:“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桶不正,二升以上,赀一甲;不盈二升到一升,赀一盾”。官啬夫是指主管的长官。《法律答问》中有一条解释:有小牲畜进入他人家中,这家人用棍棒将牲畜打死,所打死的牲畜值 220 钱,问如何论处?解释说,应罚两副甲。经济处罚都是以缴拿盾和甲的多少计。盾和甲都是战争使用的军事装备,这与战国时处于频繁的战争中有关,借以筹措军用物资。缴拿盾、甲的处罚实行二进制,即罚盾、甲各以 2 张为一个等级。超过 2 张盾的罪行,不是罚 3 张盾,而是罚 1 副甲。超过 2 副甲的罪行,就要受到徒刑的处罚。
  (2)徒  刑
  徒刑就是罚作苦役,被罚作苦役的人称为“刑徒”。从云梦秦简律文所记载的内容看,战国秦国的徒刑种类有五:
  侯:1 年期刑;
  司寇:2 年期刑;
  隶臣妾:3 年期刑;
  男子,鬼薪(打柴)、女子,白餐(择米):4 年期刑;
  男子,城旦(筑城役)、女子,舂(舂米):5 年期刑。
  (3)肉  刑
  肉刑是要伤残罪犯的部分肢体的惩罚,其种类主要有五种:
  笞:即鞭打,后世称为打板子、杖责等。此刑虽不留下永久性痕迹,但往往被鞭致残、致死的;
  黥刑:在脸上刺刻符号或字而填以墨,作为永久的标记;
  劓:割掉鼻子。割耳也属此等处罚。
  刖刑:刖字文献中作剕,即砍断足或割掉足趾;
  宫刑:割去男子生殖器,汉代称为“腐刑”。
  (4)死  刑
  死刑即结束人的生命。其处死人的方式很多,很残酷,有砍头、腰斩、剖腹、弃市(陈尸示众))、车裂(五马分尸)、烹(下油锅)等。
  战国法律还有族诛,即所谓灭族、夷三族及满门抄斩。“族诛”一般是对造反的民众和统治阶级内部中的政敌,所谓的“大逆”罪。
  (四)战国时期的人事管理制度
  战国时期,为适应新建立的封建政权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套与政权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套制度的内容主要有:
  1.官吏的任免制度战国时期,选拔官吏的原则是“食有劳而禄有功”,即对国家有贡献、有功劳的人,任以官职,不同于春秋及以前注重门第、出身的世官制。韩非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率伍”①,概括了战国一代各国统治者任官的原则。注意从下级中选拔有才能、有实际经验的人才,以充实官吏队伍,像商鞅在秦国制定二十等军功爵制,士兵在作战中斩获敌人一个甲士的首级就授给一级爵位。凭这份功劳,若要做官,可以授给年俸 50 石的小官。做官有治绩,再擢升提拔。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都是先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地方官职,然后才被提拔到相位上的。
  ①  《韩非子?显学篇》。
  春秋战国间私学大兴,各学派聚徒讲学,出身寒微的士大批涌出。他们有文化,或有武功,各国统治者就多从这些士中选用人才。
  士的选举方式有两途:一是自己向国王游说。战国时游士很多,他们奔走于各国间向国王推销自己的主张。游说在当时甚至成为一种专门学问,韩非子曾加以总结,写成《说难》一文。像商鞅、张仪、邹忌、苏秦、范睢、蔡泽等人,都是通过游说而至卿相地位的。
  士的选举的另一方式是推荐。当时身居相位或高官的人,有责任向国君推荐优秀人才。赵国的番吾君就质问相国公仲连:“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连只得惭愧地回答说“还没有”。番吾君向他推荐牛畜、荀欣、徐越。公仲连于是将这三人推荐给国君赵烈侯,三人同烈侯交谈,得到烈侯的重用,任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①。魏国的翟璜在同魏成子比功时说,他向魏文侯推荐了吴起、西门豹、乐羊、李克、屈侯鲋等一批人才,李克却说,翟璜推荐的人都是国君的官,魏成子进的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都是魏文侯的师,所以翟璜的功不及魏成子②。其他如赵国的蔺相如是宦者令缪贤推荐的,秦白起是魏冉所推荐,李斯是吕不韦推荐的。秦国有一条法律:“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③被推荐的人行为不端或犯罪,推荐者要受到同样惩罚。像范睢推荐郑安平、王稽,后两人有罪,范睢也受牵连。国君们以此防止借推荐而结成宗派小团体。
  在特殊情况下,有的国君实行公开招贤。如燕昭王就公开招揽天下贤才,像乐毅、剧辛、邹衍等皆“争趋燕”④。燕昭王依靠他们向齐国报了仇。
  2.官吏的爵禄制度
  战国时官有职与爵的区分。职是所任行政职务,爵则表示一种等级。战国时虽破了旧等级制,却建立起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商鞅在秦国实行“明尊卑、爵秩等级”⑤,尊卑就是爵秩等级。用等级来划分官吏的身份,是对官吏管理的一法。战国时东方各国大抵仍是沿用春秋时的卿、大夫、士三等,这样划分如同现今的高级干部、中级干部、普通干部的区别一样。卿有上卿、亚卿、客卿之分。卿有封地的也给予荣誉性的侯名。大夫有上大夫、中大夫,还有以其他一些名目相称的,如国大夫、长大夫、五大夫等,其爵皆为大夫级。
  秦国的爵秩与东方国家不同,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了二十等爵制。这二十等爵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其中庶长、不更这些名称已见于《左传》,早于商鞅前,非他新创。又商鞅到秦,初为左庶长,后为大良造。白起先为左庶长,后升为左更,再升为大良造,王龁为左庶长等,此等皆是官名①。所以秦爵二十等,有的名称在商鞅以前就是秦国一官名,有的在商鞅以后也仍是官名。商鞅把秦原来的一些官名,再加上他新设置的一些名称,编排出二十等的爵秩,故有的名称既是爵名又是官名。秦二十等爵中四级以下相当于士等级,从五到九级为大夫等级,第十到十八级相当于卿,十九、二十级为侯。只有爵位高的人,才能担任重要的官职。
  ①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③  《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
  ④  《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
  ⑤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3.对官吏的教育
  战国时期对官吏的教育情况,以前文献不见记载,只有秦国提出“以吏为师”的学习方式,这也不一定是对官吏的教育,一般认为是指对入仕前的青年所进行的教育方式。自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为吏之道》一种佚书被发现后,方使我们对在战国时对官吏的教育有所认识。
  《为吏之道》是该墓 10 种佚书之一,共由八段文字组成。前六段是对官吏提出的要求和所应具备的素质,后两段是抄录的魏国两段法律。此佚书第一段开头就是“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正直、无私,是做官的品德,“慎谨坚固”是做人的素质。本段末提出了为吏的“五善”,一是“忠信敬上”;二是“清廉毋谤”;三是“举事审当”;四是“喜为善行”;五是“恭敬多让”。如能做到这“五善”,就“必有大赏”。第二段中列举了吏的“五失”,由三组“五失”构成,共 15 种不当行为,如果吏有这些“失”,就“身及必死”。第三段是要求为吏的要行为谨慎,不可冒失。第四段是要求为吏的要兴利除害,慈爱万民。这一段是以四字为句的韵文,便于记诵。第五段是对官吏平时居处说话的要求,此段开首即说要“处如资(斋),言如盟,出则敬,毋施当(弛常),昭如有光”。意思是说日常生活要同斋戒一样严谨,说话要像盟誓一样慎重,出门要对人恭敬,不要废弛经常应遵守的原则,这样你就像发光的太阳一样光明显耀。第六段是列举为官吏的行为 8 种,从正反两个方面比较其不同的结果,以警戒官吏们要行为端正,不要作恶①。
  这篇《为吏之道》从个人的品德、素质、到做官的行为,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这样内容的文书,又出于曾做过小吏的墓主墓中,它应该就是国家对官吏的一种要求。它与同墓中的法律文书不同,不是强迫人遵守执行,而是具有官吏修养的性质,所以它应是当时中央发给官吏的职业道德教育性质的教材。这份教材的出土,可窥见战国时秦国对官吏教育的重视。其中对官吏提出的要求,虽然在 2300 多年前,在今天还是很值得为官者们一读的绝好文件。
  ①  齐思和:《战国制度考》。
  ①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 280—293 页。
  十4.官吏的俸禄制度
  战国时期官吏的俸禄一般实行实物的谷禄制。谷物的量度单位,各国不尽相同。大致有石、担、钟、盆等名称。秦国用石,也兼用钟。《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商君书?境内篇》说“千石之令,短兵百人,八百之令,短兵八十人,七百之令,短兵七人,六百之令,短兵六十人。”千石就是年俸一千石粟,每月得俸粟八十三石三斗多。《韩非子?定法》篇中讲到商鞅之法,斩敌一首级赐爵一级,欲为官者授以五十石之官。齐国欲使孟子为官,给禄“万钟”①。魏文侯时魏成子“食禄千钟”②,燕王哙让位相子时,收官印“自三百石吏以上效之子之”③。
  在实行实物俸禄制的同时,对少数高级职官还有赐邑。商鞅在秦制二十等爵时,五大夫就有“税邑三百家”④。像秦国的商鞅、魏冉、范睢、白起,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等,皆有封地。孟尝君封地在薛,故又称为薛公。楚国春申君封地在淮北,拥有 12 个县的封地,后因淮北边齐,请求退出淮北地设郡而改封于江东,被允许⑤。这些封君只收取邑中租税,没有治民权,封地一般不能世袭。
  以谷禄制为主,虽封君却无治封邑民事权,不能世袭,官吏就不可能形成像春秋时那样与国君对抗的世家大族。国君对官吏的任免容易,官吏与国君间合则留,不合则去。国君对官吏认为可即授玺命职,不可即收玺免官。官吏的任免权在国君手中。
  5.对官吏的考核制度
  战国时期国王为对官吏加以控制,掌握他们的治绩,还普遍建立了考核和监察制度,以作为官吏升迁的依据。荀子说:“岁终奉其成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①,就是指这种制度。
  考核称为“计”、“上计”或“课”、“大课”。“计”即是责任目标,将官吏一年的责任目标写在券契上,称“计书”。《商君书?禁使》篇说:“十二月而计书已定事,以一岁别计,而主以一听见所疑。”讲的就是上计情况。魏文侯时解扁为东封令(县官),他年终“上计而入三倍”②,这个“三倍”,就是指比年初给他的责任目标数字多三倍。这与今天的年初计划是相似的。每年中央的各部门官吏和地方官吏首长,都要把一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券”上,送到国君那里。国君把“券”分为二,右半留国君处,左半由官吏们拿着,年终带着左券到中央向国君汇报,听汇报也可由国相主持。齐田婴为相时,请齐王“听计”,齐王因“听计”劳顿,饭也顾不上吃,在臣下汇报时,他竟睡着了。汇报的官吏趁机用刀削去“券”上的数字,使考核无法进行③。
  考核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农地的垦辟、收获量、仓中粮食的数字、手工业制品的优劣、牲畜的繁殖数、肥瘦情况,户口数以及治安等,无不在考核之列。商鞅说:“强国知十三数:竟(境)内仓口(仓库)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学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游士)之数,利民(工商业者)之数,马、牛、刍(饲料)、稾(禾杆)之数。”①这“十三数”就是考核的内容。
  ①  《孟子?公孙丑下》。
  ②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③  《史记》卷三十四《燕世家》。
  ④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⑤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
  ①  《荀子?王霸》。
  ②  《淮南子?人间》。
  ③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考核成绩优者奖励升迁,劣者受罚或收玺免官。云梦秦简律文《■苑律》规定,耕牛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一次。满一年后,正月进行“大课”,优胜者赐给主管的“官啬夫”酒肉,劣者要“谇官啬夫”。“谇”即申斥②。《秦律杂抄》中有关漆园、采铁的考核规定,漆园若考核成绩为“殿”(下等),罚主管的官吏一副甲,令、丞及佐各一盾。若 3 年评比皆都是下等,罚主管的官吏甲两副,并撤职永不叙用,令、丞各一副甲③。可见,对官吏的考核,在秦国的执行是较为严格的,这也是秦国逐渐强大,终于灭掉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6.监察制度的形成
  监察制度是为监督官吏而设。战国时期为保障国家法令的执行,中央对官吏情况的掌握,初步形成了监察制度。秦国有国监及御史任监察之职,《商君书?境内篇》载,在军队攻城时,国监和御史登上特设的高台瞭望,以了解将士的作战情况,战争结束后据以进行奖惩。
  御史本是国王身边负责记录、保管文书、档案等的近侍官,相当于现今的秘书。它对全国文武官吏的情况比较了解,自然就成了国王的耳目而带有监察的性质。齐国淳于髡在齐威王的宴会上说:“执法在旁,御史在后”①,因此他不敢多饮酒。说明御史是在国王身边监视臣下行动的。《汉书?百官公卿表》有“御史大夫”,为中央一级监察官,“监御史”职责是“掌监郡”,皆为秦官,自是由战国时制度的沿袭。
  为对百官的监察,御史要派员到地方了解情况,云梦秦简中有《传食律》,其中有御史的部属出使各地时的伙食供给标准规定。齐威王上台之初,听到身边的人不断向他吹捧阿邑大夫(县令)如何好,攻击即墨大夫如何不好。他派人前往了解,情况正好相反②。齐威王派出了解两县情况的,当也是司监察部门的官员。
  战国时期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保了封建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像秦国,推行这套制度比较彻底,而促进生产发展,国力强盛,因此能最后消灭东方六国,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所以制度健全,社会就安定,国家就富强,反之就必然走向灾亡。战国时期的政治史上,东方六国的最后被灭,秦国终能战胜六国,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这里。
  ①  《商君书?去强》。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 30 页。
  ③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 138 页。
  ①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
  ②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十二、结语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秦军在灭掉韩、赵、魏、楚、燕国后,再从燕国南下,进攻齐国。当秦军到达齐都临淄城下时,并国国王建出城投降,东方六国中剩下的最后一个国家被灭。秦灭齐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从此建立起来。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由西周的奴隶制统一王国,到诸侯割据纷争的时期。在霸主们的纷争中,奴隶制的旧政治秩序被打乱,一批批旧贵族被消灭,代之而起的是采用新的剥削方式的封建贵族。随着时代的推移,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将旧的奴隶制度抛弃,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成功,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就进入了封建的社会。
  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有七国,称为战国“七雄”。七雄间的战争,连年不断,攻城夺地,杀人盈野。据有明文记载,秦国军队在与东方六国的战争中,所斩杀对方人数达 130 万人以上。可知当时战争的激烈残酷。秦国由于改革彻底,秦孝公、秦昭王、秦王政都是一代雄主,商鞅、张仪、魏冉、范睢、吕不韦都是一时英才,致使秦国能完成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大业。荀子说:秦国“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改革彻底,国家富强,终成帝业,此就是秦国“四世有胜”的“数”之所在①。此情此理,古今皆然。
  战国时期,经过法家的变法改革,在各国都建立起封建专制的君主集权政治体制,确立了封建官僚的职官制,将相分职的文武分权制,人事管理方面的实物俸禄制、考核制、监察制,政权建置上的郡、县制等各项政治制度。秦王朝的建立,把这一系列政治制度加以充实和完善,而成为秦代的政治。战国时期确立的政治,直接为秦朝承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又是承秦政而来。所以战国时期的各项政治制度,实影响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些基本的政治制度,就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
  ①  《荀子?强国》。



 

资料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