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历
不忽木(1255—1300),一名时用,字用臣,自号静得,康里人。祖父海蓝伯,父亲燕真①,母亲是高丽人,名叫金长姬②,燕真幼时,由拖雷妃唆鲁禾帖尼鞠养,后来成为忽必烈的心腹。蒙哥与忽必烈有隙,燕真曾劝忽必烈南征,以缓和他们兄弟间的矛盾。蒙哥崩殂之后,阿里不哥争位,燕真统率忽必烈留部,护送忽必烈的妻子南徙,功劳很大。不忽木是燕真次子①,幼年就读于国子学,至元十四(1277)年,任利用少监。十五年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十九年,升任提刑按察使。二十一年,参议中书省事,不拜。二十二年,擢为吏部尚书。二十三年,改任工部尚书,九月,转刑部尚书。二十四年,称病免职。二十七年,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二十八年五月,为中书平章政事。至元三十一年,出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将行,留为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重事,成宗元贞二年(1296)三月,复拜该职。大德二年(1298),特命为行御史中丞。三年兼领侍仪司事。四年卒,享年四十六岁。
不忽木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陈垣先生称之为“纯儒”②,他廉正守职,执法公允;不畏权臣,敢于直谏;反对聚敛,体恤百姓,在当时深孚众望。崇儒尊长,堪称“纯儒”
不忽木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他谙熟古史,崇儒尊长,纲常观念浓厚,是个完全汉化的“纯儒”。他幼年在东宫侍奉真金太子,师从王恂。王恂北征后,应燕真的请求,忽必烈将他送入国子学中,继师许衡。王、许皆为当时大儒,不忽木受业门下,自然深受影响,甚至在性格特征上,也像前辈大儒,沉稳而敏瞻。许衡曾把历代帝王名谥、统系、岁年编纂成书,教授学生,不忽木都能牢记成诵。忽必烈考他时,他竟背诵得不漏一字。至元十三年(1276)年,他与同舍生坚童、太答、秃鲁等上疏,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继述历代学校制度。要求设立国学,下列诸科,“使其教必本于人伦,明乎物理,为之讲解经传,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本着儒家的纲常观念,他极力反对“奴告主”、“子证父”,认为这会坏风俗,乱人伦,断不可行。对于老师,“其敬以素,犹子事父”。因此,许衡常常夸奖他,说他将来“必大用于世”,所以给他起名为“时用”,字为“用臣”。不忽木还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曾有乐府行于世。
① 海蓝伯、燕真,《元史》皆有目录而实无传。赵孟頫《松雪斋集》卷七《文贞康里公碑》及《元史·不忽木传》都说海蓝伯有十子,燕真为幼子,但苏天爵所编的《平章鲁国文贞公》及姚燧所撰不忽木神道碑都说,康里国质贵族子十人,燕真年最少,因此,这“十子”是否都是海蓝伯之子,殊难确定。② 赵孟頫:《文贞康里公碑》,《松雪斋集》卷七。
① 苏氏所编《平章鲁国文贞公》引姚燧撰神道碑说,“公(不忽木,作者注)其元子”,元子即嫡长子,而赵氏及《元史·不忽木传》都说不忽木为燕真次子,姑存之。
②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卷二。
力纠时弊,极言直谏不忽木身为近臣,劝谏时没有多大的顾忌,但能蹇蹇匪躬,知无不言,确实精神可嘉。有一次,忽必烈想看看国子生的书法,当时,不忽木才十六岁。“独书《贞观政要》数十事以进,帝知其寓规谏意,嘉叹久之”。至元二十三(1286)年,土土哈多取国家编民增益他的军队,中书佥省王遇验籍改正。土土哈便上奏忽必烈,诬告王遇,忽必烈大怒,要杀王遇。不忽木劝谏道:“遇始令以钦察之人奴为兵,未闻以编民也,万一他卫皆仿此,户口耗矣。若遇诛,后人岂肯为陛下尽职乎?”忽必烈领悟,王遇遂免死。又过了几年,元军进攻交趾失利,欲再次征伐。经不忽木劝谏,忽必烈才罢去此役。忽必烈还曾在他面前夸赞塞咥旃(即赛典赤·赡思丁)的才能,他便询问忽必烈,忽必烈答道:“他侍奉宪宗时,常在暗中用财物资助我,这件事你父亲知道,当时,你还不曾出世,不知此事。”不忽木说:“这是人臣怀有二心。现在,假如有人用内府的财物私结亲王,陛下以为何如?”忽必烈急忙挥手说:“卿不用说了,是朕失言。”至元三十(1293)年,有星犯帝座,忽必烈忧虑重重,当夜将不忽木召入禁中,问他怎样才能消弭天灾,不忽木便借机劝谏,要忽必烈敬天之怒,克谨天戒。成宗当政时,凡“事有不可行,公(不忽木)必侃侃正言,援引古今复甚力,上闻之悚然,虽已成命,数夺而止”①。史称他在“帝前论事,吐辞洪畅,引义正大,以天下之重自任,知无不言..每侍燕间,必陈说古今治要”(《元史·不忽木传》)。忽必烈在世时,常常抚髀叹曰:“恨卿生晚,不得早闻此言,然亦吾子孙之福。”(同上),忽必烈弥留之际,将一块洁白的玉璧交给不忽木,说:“他日持此以见朕也”。
廉正守职,执法公允不忽木曾任提刑按察使、刑部尚书等职,他断案公允,而且正人能先正己,廉洁守职,不羡钱财。至元十五(1278)年,不忽木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有一次,忽必烈派通事脱虎脱,护送西僧往作佛事。还过真定时,该僧无理将驿吏打得奄奄一息。当时,喇嘛教势力很大,西僧往往横行不法,该僧又是忽必烈所遣,所以状子告到按察使那儿,按察使不敢受理。不忽木毅然受理此案,将僧下狱。脱虎脱坚持要释放该僧,辞气倔强,不忽木下令去掉他的冠帽,严厉训斥了他。脱虎脱逃进京城,告到忽必烈那儿。忽必烈正色道:“不忽木素来刚正,必定是你们犯了法。”至元十九(1282)年,有人状告:净州守臣盗窃官家帑廪。净州本属河东山西道,忽必烈却特召不忽木按问。至元二十三(12s6)年九月,不忽木任刑部尚书时,河东按察使阿合马,用资财谄媚权贵,私贷官钱,答应用羊马偿官,却抑取本部百姓的羊马偿还,事觉,遣使按治,都无结果。及不忽木按问,讯得阿合马违法事百余件,阿合马因此而伏诛。
不忽木执法公正,人无异词,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本人廉洁而正直。桑哥当政,对不忽木貌敬而实忌,曾唆使西域商人诈为讼冤,送给不忽木美珠一箧,不忽木拒绝接受,后知果为桑哥构陷之举。不忽本身体孱弱而消瘦,① 赵孟頫:《文贞康里公碑》,《松雪斋集》卷七。
虽然为官多年,家中素贫,躬自爨汲,妻织纴以养母。平居服儒素,不尚华饰,禄赐有余,便散施亲旧。大德四年(1300),不忽木卒,家贫无以葬。成宗赐钞五百锭,才了结丧事。
反对聚敛,体恤百姓忽必烈在位期间,曾先后起用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理财”。不忽木属于拥护汉法的蒙、汉官员集团,反对聚敛,这是什么原因?不忽木早年师从王恂、许衡等人,经常接受以民为本,宽以待民等教育。许衡也极力反对阿合马敛财、专权,年轻的不忽木耳濡目染,自然深受影响。至元二十一(1284)年,忽必烈召他参议中书省事。当时,榷茶转运使卢世荣阿附桑哥,说如用他理财,国赋可增十倍。忽必烈就此事询问不忽木,不忽木回答说:“自昔聚敛之臣,如桑弘羊、宇文融之徒,操利术以惑时君,始者莫不谓之忠。及其罪稔恶著,国与民俱困,虽悔何及!臣愿陛下无纳其说。”(《无史·不忽木传》)由于物价腾飞,国用不敷,忽必烈急于敛财,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他就辞去参议,不拜。不久,在蒙汉官员强烈反对下,卢世荣理财很快失败。忽必烈安慰不忽木说:“朕很对不起卿!”并擢拔不忽木任吏部尚书。至元二十四(1287)年,忽必烈又起用桑哥理财,桑哥重新推行阿合马理财的办法,收到了一些成效,颇得忽必烈的信任,却遭到拥护汉法的蒙汉官员的强烈反对。不忽木对桑哥聚敛深为不满,曾几次在忽必烈面前与桑哥辩论。不忽木还对忽必烈说,桑哥为相,必败国事。忽必烈不听,此后,桑哥诬杀参政杨居宽、郭佑,任刑部尚书的不忽木,又出面力争,因此,桑哥深为忌恨,曾指着不忽木,对他的妻子说:“他日籍我家者,此人也。”便借故陷害不忽木,不忽木遂称病免职。同年,彻里在忽必烈面前陈述桑哥奸邪贪饕,误国害民的事实,言辞激烈,忽必烈大怒,说彻里诋毁大臣,有失礼体,便令左右打彻里的耳光,彻里却愈辩愈烈。于是,忽必烈召问不忽木。不忽木说:“桑哥壅蔽聪明,紊乱政事,有人敢说他,便诬陷他罪而杀害之。现在百姓失业,盗贼蜂起,乱在旦夕,不杀桑哥,深为陛下担忧。”月赤察儿等反桑哥的官员也纷纷乘机进言,忽必烈乃命亲信御史台官勘验,与桑哥辩论。桑哥被逮入狱中按问。桑哥败后,麦术丁复请立尚书省,专领右三部。不忽木在朝中责问他说:“阿合马、桑哥相继误国,身诛家没,前鉴未远,奈何又欲效之乎?”事遂不行。
在反对聚敛之臣的同时,不忽木也做了一些对百姓有益的事情。至元十九年到至元二十一年(1282—1284)间,他曾出使河东道,遇见饥民死徙相属,就下令发廪赈济,数万人赖以不死。又有一次,有人请征讨流求。为筹措军费,计划在江南征收包银,不忽木争辩说:“吾元疆理天下,四表之间,横目穷发,何所不至,何资鱼虾之国,始广土众民哉..今江南履亩而税,输酒醋课,及他乡里门徭,水马驿递,又增包银,则重敛矣,民将不堪。”①事遂止。
不忽木夫人寇氏、王氏,皆封鲁国夫人②。寇氏生子回回,官至陕西行省平章;王氏生巎巎,官至江浙行省平章,翰林学士承旨,尤善书法,《元史》① 苏天爵:《平章鲁国文贞公》,《元朝名臣事略》卷四。
② 《鲁国太夫人王氏墓志铭》,《吴文正集》卷七三。
有传。二子均为元代名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