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
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工作总结报告 (一)创作第一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们的确作了不少事情。可是,当我们详细检查这些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以一个市文联来说,只有不断地创作出各式各样的文艺作品,一切工作才能有效地推动起来,不至于空谈运动,华而不实。 在过去四年里的种种政治运动中,群众向我们索要的是作品,不是别的。哪怕只有一部配合政治运动的好作品,工厂、农村、学校、机关就争着演出,文艺的力量就广泛地被社会上感觉到,加强了政治运动的影响。可是,因为组织能力不强,和缺乏创作的思想领导,我们往往以可有可无的作品塞责,群众当然对我们表示不满! 我们经常以人民团体的立场注意对戏曲界的团结,而且愿意就我们的力所能及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戏曲改革上的业务问题。但是,团结与帮助的关键所在还是作品。事实证明:每逢我们自己创作出,或和艺人们合作出新的节目,大家的团结就会日益亲切,而且会很自然地彼此鼓舞更努力去学习业务,一同进步。不由这里去团结与帮助,而只开几次联欢会什么的,我们的团结效果便不能不微弱可怜了。 今天,无论京剧评剧还是曲艺,都迫切地需要新的节目。演员们要新节目,人民要新节目!创作远远地落在人民需要的后边!是的,我们的确责无旁贷地应当以创作为首要的任务。 我们在过去四年中独立创作的,和与艺人合作的剧本太少,曲词多而不够好。今天,只有能供给新的好的节目,才是我们对戏曲界的最大帮助。过去,我们自己的文艺干部创作的不够,也没能很好地组织创作,从会员中,从群众中发掘创作的潜在力。虽然以前就提出过,我们今天还应当再提出“创作第一”的号召,并要求大家去努力实践! 虽然我们不断地给文艺干部与一部分会员们以体验生活的机会,不断地给他们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可是在创作思想上并非已全无问题。举个例说:干部们还往往企图写出长篇巨制,一举成名,视短小精悍的文字为小品,不肯多写。这个态度每每使下了工厂或农村之后,许久写不出东西,长篇未成,短文也耽误了,虚耗了时间。我们必须矫正这个态度。能经常有相当好的各式各样的短篇发表,不但是及时地报道了新社会中的新人新事,实践了为人民服务的诺言,而且会使文字技巧逐渐提高,增高创作信心与热情。 这不能专怪干部们好高骛远。领导者也应负责——没能经常照顾干部们在创作上所遇到的困难,没能及时地解决创作上的思想问题。领导者应当由干部们拟定写作计划的时候起就参加意见,一同讨论如何写,写什么,该报道的不必写成小说,该写短的无须勉强拉长;一直到脱稿,时时见面商讨;不该等到全稿已成,才去过问——不幸是个废品,就必难补救,使创作热情低落。文艺思想的领导与创作的具体领导二者不可缺一。这也应有重点地施用于会员。 根据曾经下厂下乡的会员与干部的反映,体验生活有许多困难。有的说:初下去觉得事事新鲜,可是日子一久就失去了新鲜之感,变为平淡无奇。有的说:资料收集的很多,但一动笔就无话可说。有的说:只能把人云亦云的“公用主题”略加渲染,补充上些生活细节,勉强成篇,不能再深入一步……。据我看,我们似乎不可只强调困难,而不去想发生困难的原因,从而设法克服。我们必须知道,文艺创作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没有任何困难的。古代的文人常用“呕尽心血”来形容写作的艰苦,用“语不惊人死不休”来表示决心,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来表示责任感。对文艺创作,我们万不能存一点侥幸心!因为我们的政治热情不高,所以在体验生活中才会两天的新鲜劲儿一过,便兴致索然。因为我们的文艺修养不足,所以有了材料而写不出。因为我们的生活体验未能深入,所以才犯人云亦云的毛病,不能放胆创作。政治热情不高,生活不够丰富,思想没都打通,文艺修养不够,这些都给我们带来困难与苦痛,而并不是下厂下乡本身有什么不对,也不是某厂某村不利于创作。我们除了在生活上、思想上、业务上,不断地努力学习体会,并经常地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充实自己,坚强自己,别无良策。 我们的业务学习也应和创作相结合。前面已经报告过:我们曾经举办过多次的文艺讲座和文艺晚会,可是都没能有计划地结合创作问题,所以往往为客观的原因即行中断或停止。相反的,一九五三年组织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学习和今年的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作品的学习便不同了,因为事先有了计划,并针对着干部们的思想情况,有时结合着创作进行讨论,所以参加学习的就欲罢不能地坚持下去,严守学习制度,在讨论中热烈发言。只有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切合实际的学习才能使学习者打通艺术思想,热情地希望提高创作水平。 在学习中,我们又约请了专家作学术讲演,指导创作上的问题,给参加学习的以实际的帮助。我们也组织会员参加听讲,得到很好的反映。今后我们仍将继续举办这种讲演,每月一次至两次。 (二)通俗文艺问题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对文艺普及工作作得比较突出,有些成绩。在北京市文联成立的时候就规定了“组织全市文学艺术工作者参加与指导文艺普及”这项任务。我们执行了这任务。我们的会员中又有不少是戏曲工作者,时时督促我们创作戏曲,供应演出。我们创作了几百段配合政治任务的通俗曲词,也写出了《刘巧儿》、《张羽煮海》、《戚继光》等剧本。我们的《说说唱唱》已坚持了四年多,得到上级的指示,作为全国性的通俗文艺刊物。 由四年多的《说说唱唱》编辑工作中,我们得到三个主要的经验: 第一是通俗文艺的创作必须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正和提高的文艺一样,普及的文艺也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去反映生活的真实。离开真实的生活,而从抽象的概念、条文出发,敷衍成篇,必难得到好的效果。不坚持这一点,就不能发挥文艺的特点,就庸俗化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号召,造成通俗文艺水平的低落。 第二是通俗文艺的创作必须坚持忠诚地继承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必须继承的传统,我们必须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地去学习,学习它的人民性与现实主义,并加以发展。过去,我们曾有过单纯地利用旧形式的看法,只皮毛地学习了某些民间文艺形式,就以为能够应付裕如。我们也有过大量生产新的、消灭一切旧的,硬行割断历史的想法。这些错误的看法都使通俗文艺的创作受到损失,使我们的作品不能获得人民的喜爱。 以前,我们在坚持通俗文艺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忠实地继承民间文艺传统上都作得不够,所以《说说唱唱》没有获得它应有的成绩。对这两点的明确认识也比较晚了一些,所以至今还不易突破通俗文艺的低落水平,不能迅速地从窘困情况中振拔起来。 目前通俗文艺的创作还远远地严重地落在现实生活的后边。很多的从事通俗文艺工作的同志们现在已经认识到了坐在家里,按照概念与条文编制出来的“作品”已很不得人心,群众不但不断地提出严厉的批评意见,而且有时候干脆地拒绝这样的“作品”。他们知道非到生活里去不可了! 但是,生活是不易一下子就熟悉了的,真实的作品也不是一下子就写得出来的。于是,现在就成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有些同志一时写不出作品;有些同志暂时还只能写出半真半假的作品——有一点从生活中掏出来的东西,另补上一些概念的东西,勉强成篇。 目前的通俗文艺所反映的不但没有跟上祖国的飞跃向前发展的生活,而且反映的面也非常狭窄。由我们所收到的稿子来看,反映农村生活的占大多数,而且写法大半相同——总是单干农民遇见旱、涝、虫、忙……等困难,而后受到合作社或互助组的帮助,就打通了思想,加入了组或社。写工业建设的比较少,写其他各方面的主题的就更少。我们很少看到以民族团结或儿童教育等等为主题的来稿。而且,所写的又多是生活中的小事件,很少涉及比较重大的主题的。现现在为止,通俗文艺作品中还几乎没有创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先进英雄人物的形象! 在接受遗产上也是青黄不接。有些同志认识了民间文艺遗产的深厚伟大,开始想好好地学习,以期不仅掌握了形式,而且学会怎么为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而适当地突破形式,真正作到推陈出新。但这也不是一锹就能挖个井的事。所以,现在出现的一些民间说唱形式的作品在质量上还没有显著的提高。从《说说唱唱》的来稿以及各地方刊物所发表的作品来看,诗、散文与小说的数量逐渐增多,而说唱的作品和民间小型戏曲形式的作品都越来越少。近来,《说说唱唱》的编辑部每期都为没有适当的可供群众演唱的作品来发表而为难发愁。我们需要反映现实的好诗,好散文,好小说;我们特别需要各种各样反映现实的可供群众演唱的好作品! 因为我们以前的认识不够明确,所以没能给通俗文艺的创作打下很好的基础,造成今日创作的贫乏窘迫情况,使人民受到精神上的饥饿。今天,我们必须赶紧努力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发表具有比较深厚的生活内容的,为人民所喜爱的作品,以期及早渡过“荒年”,补救我们的过失! 第三,我们最大的缺点是缺乏理论与批评。我们的人力不够,干部中没有理论专家与批评专家,这是事实。但是,我们在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前,似乎也有只求拿出货色,不必学习理论的想法,这个想法是不对的,没有理论就没有指导,创作就不易提高,虽能交货,而质量不高。没有批评就分辩不清我们要什么,不要什么。假若我们知道了理论与批评的重要,而学习了理论与批评,即使一时找不到专家,我们还是能够结合着我们接触到的问题与作品,实事求是地写出理论批评文字来。我们不必一定写出皇皇大文,最好是明白什么说什么,知道多少说多少,这也许更能切合实际需要,解决问题。《说说唱唱》一向缺乏这种短小精悍的理论指导文字! 虽然我们对戏曲改革尽过不少力量,可是我们以前所供给的作品已经过了时。戏曲界需要提高一步的节目,去满足要看提高一步的节目的观众。同时,《说说唱唱》的读者也要求提高一步的作品。读者拿我们整理出的旧曲艺段子与我们发表的新作品一比较,就会提出质问:“为什么那些新作品,特别是通俗韵文,是那么寒伧呢?”我们因为缺乏理论的指导,有时候硬把普及与提高分割开,好像是说:我们只管普及;有窝窝头吃,总比挨饿强!这就给粗制滥造安排下不合理的根据!今天,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若仍不能提高一步,便是自绝于群众!我们需要理论,应当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理论。我们应当重视理论,学习理论,而且习写简短切实的理论文字。 表扬好作品,批评坏作品,对推动文艺创作有极大的好处,通俗文艺也非例外。过去,我们在这一方面作的不够。不过,对通俗文艺批评的标准如何,却须加以考虑。通俗文艺在今天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各处的通俗文艺刊物有个共同的困难,就是缺乏优秀的作品。我们需要批评,以期好坏分明,共求进步。但是,这种批评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可要求过高,以致把大家吓退;逐步提高是鞭策的良法。 此外,我们必须指出:我们还没有一个十分坚强的通俗文艺作家的队伍,应当设法去组织,并培养后起之秀。同时,成名的作家多数无暇及此,而专家们也因工作的关系不能经常指导我们,我们切盼名作家和专家们能够多帮助我们一些。 (三)群众文艺活动 我们办业余艺术学校的经验是值得介绍的。以首都工农人数之多,分布地区之广,我们不可能用手工业式的方法去挨家挨户推动群众文艺活动。有了业余学校,把工农学员集中起来,培养成骨干分子,再通过他们去发动工厂与农村的文娱活动,可就得到了要领。学习集中,省了人力。学习后分头去建立组织,就展开了活动。工厂农村有了自己的组织,辅导工作也就容易下手。农民入城不便,即利用农闲,送上门去,传授歌舞,简单易行,收效亦大。 最初,我们铺的摊子太大,没有重点,既照顾工农,也收学生及机关干部。轰轰烈烈就难免空空洞洞。后来,改以工农为重点,工作乃更确切。初办的时候,我们十分感激许多位名教授名作家来授课。不过,学员或慕名而来,课目又未规定详密教程,于是养大了学员们的胃口,而获益或并不多。事实上,大家教课远不及专人作系统的讲授,多邀名人也不如由少数教员负责“保教”。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画的真会画了,学唱的真会唱了,才能把本事带回去起骨干作用。 文化馆、站的业务干部也应是重要的训练对象。 业余艺术学校虽已改由市文化事业管理处领导,不过这点经验还是值得在这里介绍的。 载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北京日报》 |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