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期

蒋介石与胡汉民

作者:江 地




  胡汉民闻声,即由胡木兰从里面扶出。
  胡汉民上前紧紧握住卞稚珊的手,与过去对卞稚珊的冷淡态度迥然不同。
  “昨天培棣来,才晓得———令尊———”
  卞稚珊不等他说完,马上截住说:“院长,用不着再客气,他已经详细告诉我了。为了党国前途,宁肯少我一个,不能少了胡先生。换句话说,可以牺牲我,不能牺牲胡先生。我来会胡先生,就是表明我的决心。”
  紧接着,卞稚珊把营救的三个计划提出,请胡汉民斟酌。
  胡汉民认真听完后,很激动地说:“这几个计划,只有你才想得出,也只有你才做得到。第一个计划,虽然适应目前形势的要求,但有汪精卫,操之过急,恐难成事,还怕夜长梦多,发生意外变化。第三个计划,固然我们可以不惜用钱,但不能保证不牺牲人,现在还用不着。我看,还是第二个计划稳妥可行。最难得的是你的决心。现在,我把全部希望完全寄托在你身上,你看怎样?”
  卞稚珊说:“单凭我的决心,还不行,还需要准备两个条件才好办。”
  “什么条件?”胡汉民问道。
  卞稚珊紧接着说:“院长,有没有对你最忠实可靠的人介绍给我?”
  “此事请转托伯琅(芦仲琳之号,时任立法委员,与胡汉民有深交)到上海一趟,必要时找陈融(系胡汉民夫人陈淑子的哥哥,时任立法院秘书长)约李文范(广东人,胡汉民任广东省长时的司务长,与胡汉民交厚。时任内政部长,为胡汉民所荐)会同商量。”胡汉民说,“为了我的事,现在又是紧要关头,他们一定能够物色几个可靠的人。我想,为了避人耳目,来的人可以用化名,就以伯琅名义介绍给你。至于接应的汽车等,都告诉他们妥为准备。你想怎样办,就叫他们照办。”
  卞稚珊继续又提出第二个应具备的附带条件,同时他把视线注视到胡木兰身上:
  “照第二个计划执行,不知胡木兰女士有无顾虑?”
  在商计这个问题时,胡汉民神色显得很难过,谁都知道他们父女是相依为命的。
  胡木兰不等他的父亲开腔,就坚定地插话说:“为了家父事,卞先生都这样古道热肠,我更是不辞任何艰险!”
  “既然这样,外面的一切由我负责。不过从今以后,院长还有必要假装有病,连会客都宜少去,对麻痹他们放松监视有好处。”
  说完,卞稚珊又将警卫分布情况指给他们看。
  他们这才明白,四面八方都有监视的人。
  大约相隔一个星期后,芦仲琳用函先后介绍两人前来卞稚珊处。
  按照预定计划,卞稚珊先安排他们在总队部服务。到了这年的8月底,各队缺额表报来时,卞稚珊立即把这两个人补进一个中队充当警士。接着,他又有意识地将这个中队调到双龙巷孔宅接防,待机行动。
  
  南京打出胡汉民这张牌,与广东和解
  
  正当计划逐步实施过程之中,“九一八”事变突然爆发了。
  东北大片土地不断沦陷。中国共产党粉碎蒋介石任总司令的第三次“围剿”后,及时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而蒋介石仍然顽固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把中国共产党当成心腹大患,妄图彻底清剿。蒋介石一是呼吁朝野信赖国际联盟,提出“余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三省事实先行提出国际联盟与签约作战公约诸国,此时唯本诉诸公理;一方面则团结国内,共赴国难。”二是压制抗日爱国运动,他说“国家存亡,关系重大,此时务须劝告民众———严守秩序,顺从政府,尊重纪律,勿作轨外之妄动。”三是谋求宁粤双方和解。同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对粤方采取和平方针,宣布释放被囚禁了8个月的胡汉民。于是,宁方派出居正、叶楚伦等为代表,粤方派出汪精卫、孙科为代表在上海举行和平谈判,很快就达成了宁粤合作。
  在宁粤双方派代表在沪进行和谈前夕,蒋介石突然下令,要卞稚珊派兵保护胡汉民去上海。
  “放就放,为什么还要派兵保护?”卞稚珊不解地问吴思豫。
  “胡院长来的时候是叫派兵保护,今天离开,仍叫派兵保护,前后一致,委员长有他自己的道理。”吴思豫回答说。
  “外面谣言很多,究竟中央决策如何?”卞稚珊又问道。
  “委员长这些天来,很伤脑筋。”吴思豫说,“大致已经决定,采取分别对待的办法;东北问题用外交解决,江西问题用军事解决,西南问题用政治合作解决。”
  卞稚珊将这些情况转告胡汉民的时候,胡汉民松了一口气,他说:“刚才季陶、元冲等人都来转达蒋介石的意思,要我到沪休养,我正为此事忐忑不安。现在好了,只是我完全没有料到准备实行的第二个计划竟备而不用,而认为远水不能救近火的第一个计划,反而提前实现。”
  “院长,不管怎样,只要你能安全离开就好。”
  “形势变化,殊难预料。”胡汉民对卞稚珊说,“情况既已摆得很明显,那就尽快走,先到上海再说,国难严重,蒋介石一意孤行,要负完全责任。”
  冷落已久的孔宅,又车水马龙,气象一新。国民党中央和政府各部门的要员,都排在两旁,争先恐后、笑容可掬地向胡汉民问好。但胡汉民昂着头,旁若无人地径直走向专车,弄得众人面面相觑,尴尬万分。
  这天,卞稚珊也早早地来到孔宅送行。只是,他远远地站在众多人群之后。
  胡汉民就在上车刹那间,猛然抬头看见卞稚珊。他情不自禁地下车,走到卞稚珊身旁,紧紧地握着卞稚珊的双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谁知众目睽睽之下的这一握谢,竟让卞稚珊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被蒋介石借故就地免职……
  1936年5月12日,胡汉民在广州因脑溢血病死。卞稚珊历经多次对日作战后,辗转回到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解放后,他曾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江津市政协副主席。1989年7月,卞稚珊因病逝世,终年90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