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6期

中美建交时的秘密信使

作者:张 鑫




  基辛格笑道:“我已想好一个巧妙的方法,而且肯定行得通。我可以在巴基斯坦突然宣布生病,然后在公共场合销声匿迹。还要让他们把我的体温每天三次通报给新闻界,这就可以秘密前往中国,呆上二至三天,没人会知道。”尼克松听后点点头。
  “谢谢你,总统先生。你这么信任我,我十分感激。我打算马上同巴基斯坦取得联系。前几天,你放宽了贸易禁令后,中国人对此反应是令人鼓舞的。”
  “这是个好兆头。周恩来热情款待了我们的乒乓球队,这似乎是他们对我们友好的回报,马修对此次出访有何意见?”
  “你没作出决定之前,我也没同他商量。当然,现在我可以同他谈一谈了。我要请他帮我准备一下。”
  正当得意洋洋的基辛格于1971年7月9日秘密访问北京时,马修此时在中国首都已呆了两天。他正同周恩来和邓山理在一起工作。周恩来与他们商量着如何接待基辛格及会谈的一些重要事情。周恩来直言不讳地对马修说:“我们想知道有关这次基辛格访华的所有情况,包括基辛格本人的情况、随行的三位官员的情况,以及尼克松让他随身携带的文件的大致内容。”马修有问必答。他感到,中国人知道得越多,中美达成协议的进程就越快。对此,他很有信心。
  
  在周恩来巧妙的运筹和邓山理、马修和洪伟良三位的鼎力协助下,中美终于建交了,世界的格局改变了,但这段鲜为人知的传奇秘闻至今仍环罩着十分神秘的色彩。
  
  呈送马修:
  请你于1971年10月16日至26日陪同基辛格博士访问北京。
  海格
  1971年10月4日
  基辛格早已亲自安排好了“空军一号”的座位。准备飞往北京。无论世界舆论对此有何反应,事件本身出现什么样戏剧性结果,此次中国之行的意义都是特别重大的。基辛格认为,他们此行的每个细节都应有详细的文字和照片记载,因而在安排座位时,他把飞机的大量空间留给了随行记者和摄影师。
  基辛格此次访问中国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德高望重的叶剑英元帅率领一个小型代表团专程到北京机场迎接。
  周恩来邀请基辛格及其随行人员共进了第一顿“工作午餐”。在喝汤的时候,周恩来把基辛格请了出来。“有件事我必须同你谈一下。”周恩来对基辛格说,“我想,今天早晨我们之间的会谈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尼克松总统即将访华,这标志着我们的会谈将会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我们双方即将取得巨大成果之际,我想我们朋友间还是开诚布公为好。”基辛格连连点点头。“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在你的随行人员中,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老朋友。”基辛格皱起了眉头,用一双疑惑的眼睛看着周恩来,问道:“老朋友?”“对。就是你们的马修,他已为我们两国改善关系工作好几年了。他以前来过北京。实际上,你第一次秘密访华时,他就在北京。去年9月,他也秘密地来过这儿一趟。”
  “马修?”基辛格吃惊地望着他,“那……那你为什么……为什么要告诉我呢?”
  “作为对贵方的真诚表示吧。也许,我们结束了同马修的联系后,你们的安全机关在将来某一天会向你汇报他的情况。到那时,你也许会把此事当作间谍案,来责骂我们中国不够朋友,我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所以,我现在就把此事告诉你,希望我们能坦诚相见,毫无‘隐私’可言。”
  “我理解了你的意思。”基辛格点着头说。
  1972年1月21日,在白宫三楼的黄色椭圆形大厅里,尼克松总统亲自授予马修一枚自由勋章和一张荣誉状。出席这一仪式的有马修的父亲,国务卿罗吉斯和基辛格等人。但我们邓山理的这段经历却鲜为人知,他也做了无名英雄。
  
  作者附记: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曾参考过《周总理外交谋略》、《共各国外交风云》、《乒乓球外交内幕》、《周恩来外交史话》、《尼克松回忆录》、《基辛格回忆录》等著作。在此,我谨向这些著作的著、译者一并表示自己由衷的谢忱。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