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风水神算苏宝来

作者:吴百燕




  哈达清格看出了苏宝来的意图,不想再绕圈子,怒道:“苏掌柜,本大人早料定你会这么搪塞,对证在此,容你抵赖不得!你若知时务,立马交出宝物,本大人当格外施恩,法外施仁,不追究你窝藏赃物,知情不报的罪名,还可有功受赏;倘若不交,公然抗辩,现有公文在此,搜出来必作刀下之鬼,那时悔之晚矣!”
  苏宝来厉声回复道:“大丈夫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尴尬了一阵,哈达清格换了副笑脸,甜言蜜语道:“苏掌柜,拿出来吧!你是明白人,不是本大人吓唬你,天元当铺收倒流壶的事已被此人传遍江湖,大批的黑白两道人马,从四面八方向天元当云集,但凭你一人之力,是摆脱不了的。把壶交给本大人,一可以替你和天元当铺免除后患;二也不会亏你,要官要钱你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苏宝来听了,凛然一笑:“大人,你错了!金银财宝在我眼中不外粪土而已!苏某已届中年,不敢奢言大志,但求能为塔子沟黎民百姓稍尽绵力,便于愿足矣!然大人身为朝廷命官,枉受朝廷俸禄,上不为国家分忧解难,下不为百姓出钱出力,无视大清户律,假公济私!”
  哈达清格嘿嘿道:“是又如何?你虽有一点江湖伎俩,但本大人要杀你亦易如反掌!”
  苏宝来肃然道:“天日昭昭,岂容三尺之法不明!”
  哈达清格大怒,喝道:“来呀,给我用铁链把他缚于柱上,乱棍杖之——”话才落地,突然外面有人喊道:“塔子沟厅理事通判哈达清格接旨!”
  宛如平地一声炸雷,哈达清格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按说皇上有旨的消息,应当早有线报。这一回没头没脑地突然来了旨意,他预感着必无好事,说了句:“快开门,摆香案。”已经有一个身穿宫廷装的公公走了进来,哈达清格心中有鬼,浑身直冒冷汗,却也只能强装镇定,硬着头皮迎上前,叫道:“公公,这么晚了您来——”
  公公面色一沉,神色肃穆无比:“哈达清格接旨!”
  哈达清格慌忙整衣跪下:“臣哈达清格聆听圣谕。”
  公公面南站定,将黄绫匣子打开,取出圣旨,慢慢展开,然后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奉天祭祖,明日巳时幸临塔子沟。途中得报塔子沟天元当铺收进一件五代末至北宋的倒流壶,此乃国宝。敕塔子沟厅理事通判哈达清格,携当铺掌柜持倒流壶面驾,凡有掠夺藏匿者一律格杀勿论。钦此!”
  “臣领旨谢恩!”哈达清格听罢,冒了一头冷汗,站起来时,脑袋竟然有些发懵。
  “哈大人,我想皇上的旨意你是明白的!明日面驾前,若掌柜的有个三长两短,届时别怪我无法为你遮掩!”
  “公公,皇上怎知此事?
  公公道:“天元当铺收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的消息,已传遍江湖,皇上怎会不知,哈大人须小心从事!”
  哈达清格不敢多言,只得向公公谢过。送走了公公,哈达清格好一会沉吟不语,脸色甚是难看。
  他定了定神,传令手下火速调兵团团围住天元当铺,擅闯者一律格杀勿论。
  做完这一切,他压住心中的不满,一脸谦恭:“苏掌柜,此事已惊动了皇上,国宝交与不交全看你了!”
  这突生的变异,别说哈达清格目瞪口呆,就是苏宝来也吃惊不小。瞬间,困扰在他心中“祸患难解”的疑团,有了颇为合理的解释。
  世上有一个人,是任何人都要俯首膜拜的,那人就是当今的皇上。皇上有神权,可以一手遮天,天下的一切都是他的。
  苏宝来静静地坐在椅上,心绪万千,一种失败的耻辱沁上心头。他亦开始怀疑,自己尽人事而听天命之念,到底是否痴人说梦?他这才知道,自己所学的风水堪舆学火候未逮,尚未能参透。
  为什么师傅传授他风水堪舆学时,总是说:术数对人的心境要求很高?为什么师傅再三地说要顺应天命,一已之力斗不过整个术界,对不过皇天?看来,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想念及此,他站起来,爽快地说:“草民愿持宝面呈皇上!”
  哈达清格闻言一愣,觉得有种被戏弄的感觉,便暗暗发誓,日后要置苏宝来于死地。他差人快置办一桌酒菜来,说是给苏宝来压惊赔罪,其实是防苏宝来逃遁。
  
  四、荒地清泉“宝来”酒
  
  晓莺破梦,曙色渐开,一轮红日冉冉升上晴空,塔子沟又迎来一个金色的黎明。
  天元当铺外的凌河堤岸,是塔子沟一等一的风流繁华之地。每到小满时节,凌河十里长堤,男女老少,庶民仕女定然热闹非凡。塔子沟人,便会三三两两沿着凌河的十里长堤,踏青观花。堤岸人流如织,河面白帆点点,棹歌悠悠。
  今日却不同,密密匝匝的官兵手扶佩刀,站成数列。哈达清格与塔子沟厅文武各官排齐辇驾。远处满是看热闹的百姓,一个个伸长脖子往这边探看,唧唧喳喳地议论着。
  巳时。
  “圣驾到,百官跪拜迎接!”
  随着一声唱诺过后,金鼓齐鸣。三十六名太监抬着王辂大乘舆缓缓而来。
  哈达清格先上前伏地叩呼:“圣主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向哈达清格摆摆手,道:“哈大人免礼。你身边这位可是天元当铺的掌柜?”
  哈达清格一听,连忙向苏宝来示意,苏宝来走上前,依哈达清格之礼,向乾隆参拜:“草民苏宝来参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见苏宝来甚懂礼仪,心内先就喜欢了几分,和颜道:“苏掌柜,朕在祭祖途中,听人说天元当铺收了件五代末至北宋初的倒流壶,此事可真?”
  苏宝来道:“回皇上,此事当真。在草民呈献皇上前,草民斗胆请皇上恩准草民一件事。”
  乾隆道:“苏掌柜讲!”
  苏宝来道:“皇上,塔子沟自隋朝开皇三年置城设郡起,人丁虽众,但家家夜无宿粮,日无居所,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因此人人心内均茫然自问:为什么命运如此不济?”
  乾隆不由道:“不错,到底为什么啊?”
  苏宝来道:“皇上,可听过以水为财的话吧?”
  乾隆点点头道:“这话朕的确耳熟能详。”
  苏宝来道:“水可带财来,水亦可带财去。塔子沟居大凌河上游,本来当为富庶之地,却偏偏水患频多。凌河水位一涨,塔子沟便必定首当其冲,如此一来,水便带财走。八百多年前,‘福宁寺’的玄武道长,仔细查勘后,发现这一切跟凌河与滦河交汇处卧龙潭中的一条龙有关,为镇此龙,他作法将此壶投入潭中,至此凌河水才开始惠泽塔子沟千家百户,直至四十年前此壶被盗。皇上,草民斗胆请皇上移驾凌河堤岸,与草民一同祭拜河神,以祈求风调雨顺!”
  “大胆!”哈达清格上前喝斥。乾隆摆手制住,道:“朕依你!”
  乾隆喝退侍卫,独自和苏宝来一同来到堤岸,早有人把香案摆好。众人见苏宝来一脸庄严,虔诚地把倒流壶供于案上,燃香叩拜,口中念念有词。
  奇怪的是,在苏宝来的叩拜中,原本碧波荡漾的凌河骤然发怒,一个劲地往上长,几乎与堤持平。苏宝来拜毕,来到乾隆面前,欠身打躬,口里不知说了几句什么,忽地转身从香案上抓起壶,纵身跃入河中。
  众人大惊失色,冲到堤上,苏宝来被河水一卷而没。哈达清格暴跳如雷,急命手下跳河打捞,乾隆摆手斥喝。
  好一阵,乾隆才说话:“哈大人,朕命你派兵沿河十里布防,不许任何人下河打捞!”
  “这——”哈达清格愣住了。
  乾隆面色一沉。有侍卫上前想去服侍,却被乾隆喝退了回去。就这一会,有人惊奇地发现,河水不但没有再往上涨,而且在缓缓地下降。
  一盏茶的功夫,河水竟退去了许多,渐渐恢复了平静。但见凌水渺茫,宝塔高耸,好一派山水圣迹。乾隆龙颜大展,点头叹道:“难怪朝阳诗人沈芝把大凌河比作是东北的黄河!拿笔来!”
  早有贴身书仆将笔墨端到供案上,铺开了纸。乾隆提笔运墨,写下二句诗:铜帮铁底天元当,万古千秋塔子沟。
  苏宝来究竟对乾隆说了什么,乾隆竟打消了原本天下国宝均归朕的念头,无人知晓,只是苏宝来与倒流壶从此消失,而关于他舍身护宝投河的壮举,却成了塔子沟人传颂的一个热门话题,越传越玄。然哈达清格著《塔子沟纪略》只记载乾隆皇帝奉天祭祖路过塔子沟时的题诗,对苏宝来却无片言记载。
  一个月后,人们发现干涸的卧龙潭又恢复了昔日的风光。天元当铺更名为“铜帮铁底天元当”。一年后,“金黄山”脚下宝来村的荒地上突然冒出一股清泉,泉水甘冽清纯。又一年,“宝来泉”酒坊在此建成。选址人是苏清福,老板是王显得。”
  宝来酒“好喝”。这酒倒在酒盅里,酒液高出盅面一钱而不外溢;酒香异常,香飘十里,酒花也奇多。
  几年后,此酒竟成了皇帝的御前饮品,因此天下驰名。每年在苏宝来升天之日,都要举办一场“宝来酒”日。喜欢“喝两口”的塔子沟人除了免费饱饮美酒外,还可看一场十分壮观的酒喷。上百匹驮着酒篓的马,绕场狂奔,酒在酒篓里剧烈地晃动,强烈的酒气,把酒篓的塞子冲开,酒就象火山一样喷发,场面非常壮观。
  塔子沟因乾隆的题诗,声名大震,四大会馆、四大庙宇和书院陆续建成,可谓官宦往来,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名闻遐迩,这是后话。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