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在留守与出征之间

作者:王树增

央发布了关于“红军主力突围转移,中央苏区广泛发展游击战争”的训令。这一训令被认为是长征最早的军事和政治命令:
  在我们党面前摆着这样的问题,全部红军继续在苏区内部与敌人作战,或是突破敌人的封锁到敌人后面去进攻。很明显,如果红军主力的全部照旧在被缩小着的苏区内部作战,则将在战术上重新恢复到游击战争,同时因为地域上的狭窄,使红军行动与供给补充上感觉困难,而损失我们最宝贵的有生力量。并且这也不是保卫苏区的有效的方法。因此,正确的反对敌人的战斗与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必须使红军主力突破敌人的封锁,深入敌人的后面去进攻敌人。
  训令特别表明:“当着主力红军突围之后,敌人会更加深入苏区内部,占领许多城市与圩场,切断我们各个苏区的联系,更加凶恶地摧残苏区。但是我们不是惊慌与丧气,而应该坚强而有毅力地继续领导游击战争……”训令的最后一句话是:“中央向着在艰苦奋斗着的中央苏区全党同志致热烈的布尔什维克的敬礼!”
  奉命坚守苏区的部队除了二十四师外,全部是地方部队,共计一万六千多人。
  十月七日一天之内,在红军主力部队的移动集结中,十多个团的新兵、一百四十多万发子弹、七万六千多枚手榴弹以及大批其他物资被补充到了各个军团。
  一天之后,国民党军各部队接到了蒋介石发来的电令:“所有川、黔、湘、赣边区各县及预防匪流窜之地方,均应赶速构筑碉堡。”——没有证据表明这时的蒋介石已经预感到了红军将从他筑起的层层堡垒中突围而出。
  傍晚时分,彩霞满天,两路军委纵队在几声军号响过之后,从瑞金出发了,向着转移的最后集结地于都出去。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一九三四年十月十日。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他们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不久之后,瑞金这个国中之国便在国民党军队的枪炮声中成为一个陷于一片火海的小城。只是,在这一天的这个时刻里,无论是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人,不知有谁能够预料到,中国工农红军此一去竟是走向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李德后来回忆说,参加大规模军事转移的红军有十万人。然而红军参谋部制作的“野战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显示,中央红军开始大规模军事转移时的兵力与装备情况是:
  第一军团:兵力一万几千八百八十人;第三军团:兵力一万七千八百零五人;第八军团:兵力一万零九百二十二人;第九军团:兵力一万一千五百三十八人。
  因此,中央红军转移部队的总人数应为八万六千八百五十九人。
  但是,如果加上两个军委纵队和各个军团所雇的大量民夫,这支队伍的总人数应该能够达到十万。
  数量庞大的民夫队令各军团都成立了后方部。其中东西最多的是军委第二纵队,不但担子达到了一千担以上,而且奇形怪状的东西堆积如山。由于物资太多,且有重要之物,经中央指示成立了由张经武任师长、何长工任政委的教导师,教导师的三千兵力负责帮助中央机关搬运各个部门的物资。当时,中央决定所有可以搬走的东西都要捆扎起来搬走,包括兵工厂、服装厂、印刷厂、医院等部门中的织布机、缝纫机、铅印机、石印机、印币机,还有红军总部储备的银元、大米、盐巴、药品、通讯器材等等。野战医院的同志认为转移仅仅是到苏区的边缘作战,因此把病号的尿盆都捆在一起带上了。更有机关办公用的桌椅和文件柜被捆扎好等待着教导师的战士们抬着行军。所有这些物品堆放在一起,就是教导师再派三千兵力也无法全部搬走。最后,中央同意把已经捆扎起来的物品重新拆开、整理、压缩,并要求每副担子不得超过五十斤,但结果还是整理出了一千多担。红军战士必须携带的干粮、枪支和弹药加起来已有四十多斤,再挑上五六十斤重的担子,如何长途行军?一旦遇到敌情又如何机动作战?——“整个国家走上了征途。”美国记者斯诺说得十分准确而形象。
  十月十五日上午,于都县郊外,昏暗的谢家祠堂里,面容憔悴的毛泽东坐在长凳上,面对两百多名被留在根据地的干部沉闷地吸着烟。赣南省委在中央红军出发的最后时刻,召开了省、县、区三级干部会议,同志们希望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对他们说些什么。毛泽东的心情格外沉重,他知道他必须向这些同志交代红军为什么要放弃中央苏区,为什么苏维埃共和国要举国上路。但是他又无法将所有事情的原委一一解释清楚。沉默了一会儿,毛泽东缓慢地开口了:“敌人已经打到我们的家门口了,蒋介石的目的是要全部消灭红军。我们的主力只有冲破包围,到敌人的后方去。你们不要怕,不要认为红军主力走了,革命就失败了。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困难,要看到革命是有希望的,红军一定要回来。”毛泽东把最后这句话说得很重,力图让同志们确信他说的是真话。而这句话确实代表了毛泽东当时的想法:在中央苏区周围转个圈,把敌人调开之后再回来。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日,集结在一起的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出发了。
  二天之内,他们将全部走出苏区,离开他们从前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据地,开始后来被全世界称之为“长征”的悲壮的大规模军事转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