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他把艺术当成一种武器

作者:[美]施瓦·巴拉吉




  
  “萨达姆艺术”以及萨达姆的艺术收藏
  
  1993年夏天,为了庆祝萨达姆56岁生日暨那次把他推上权力之路的政变成功25周年,位于巴格达的萨达姆艺术中心一下子展出了这位领导人的40幅画像。在复兴党控制下的伊拉克,为萨达姆画肖像成了一种行业,一种独具特色的“萨达姆艺术”。有一位伊拉克艺术家经营着一个小店,专门出售用他自己的鲜血画成的萨达姆画像。萨达姆大力推动构建一种以他本人为主题的“革命艺术”,从而在伊拉克催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市场经济。据说一位名叫哈立德·法尔汉的雕刻家每6个月要完成一件萨达姆的雕像,而且这种情况一连持续了10年。有些画家在这段时间里创作并出售的萨达姆画像多达200幅。麦吉德·艾哈迈德主要从事现代抽象画创作,但他却以画萨达姆的肖像画为生。整个20世纪90年代,他共完成了30幅萨达姆的画像。对此他解释说:“这些画可以卖个好价钱。它们多数是政府办公室买走的。”
  尽管萨达姆大力推行一种以自己形象为主题的公共艺术,但是他的个人艺术品收藏却暴露出他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他喜欢选择以奇幻以及情欲为主题的油画来装饰自己的私人空间。萨达姆最青睐的画家是美国人罗文娜·莫里尔,她那些奇幻风格的作品常常表现肌肉强健的男人和艳丽的女人与蛇、龙以及妖魔鬼怪搏斗的场面。莫里尔的童年是在日本度过的,这段经历成了她创作的一个源泉,她的作品通常被用作魔幻小说的封面。她在接受英国BBC电视台采访时说道:“我很喜欢那些离奇的日本鬼怪故事。”得知萨达姆收集了她的许多作品后,她很震惊,对记者说道:“我真的很吃惊。那样一个人喜欢我的作品,我不能说这是一种荣幸。然而,我会想——他在看着我的作品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对此我十分好奇。”
  关于萨达姆偏好奇幻风格油画的事情,媒体已经作过许多文章。从这些画作中看不到一点伊拉克或者伊斯兰文化特色。英国《卫报》的一位艺术批评人士写道:“他对这些画作的喜好看不出有太多文化因素在里面。这些作品带有一种意淫色彩的表现手法。它们显然不是伊斯兰风格的。”但是人们或许可以明白萨达姆喜欢这类战斗场景——英俊的裸体男人和漂亮的裸体女人展示着他们的匀称躯体,用宝剑击退妖魔鬼怪——的原因。随着萨达姆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深陷困境,他就越希望通过这些画表现的形象满足自己的一些幻想。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些画作可能是“萨达姆艺术”的另外一种延伸——他可能把自己当成,或者希望自己成为这种虚幻的、无往不胜的勇士。
  
  萨达姆的写作事业
  
  海湾战争结束后,萨达姆在公众面前露脸的次数越来越少,他转向书本寻找慰藉。由于萨达姆对阅读有着强烈爱好,那么他最终开始写小说的举动也就不会太令人吃惊了。萨达姆很早以前就相信故事中蕴含着政治能量。他一接过统治伊拉克的权柄后,就授意他的御用文人创作了小说《长夜漫漫路迢迢》,以戏剧化的手法描绘了他在1958年参与暗杀卡西姆、失败后艰难地逃亡叙利亚的经历。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了一部电影,萨达姆·卡迈勒在其中扮演主角。现在,萨达姆决定亲自提笔写政治小说。当然,历史上有许多独裁领导人身兼作家的身份,如拿破仑和希特勒,他们都在自己身后留下了许多诗词与散文——人们把他们的作品戏称为“独裁者文学流派”。
  萨达姆的处女作《扎比芭与国王》在2000年问世,然而小说是匿名出版的。萨达姆是否真的写了这本书,仍然是人们争论的一个话题。一位名叫萨阿德·哈迪的记者参与过萨达姆的写作活动,他说道:“他坐在豪华的房间里,口述着一些简单的故事,而萨达姆的助手们则把他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来。”当时,一些伊拉克小说家会受到传唤,去为萨达姆的这些故事进行润色。其中有一位作家名叫萨米·阿尼兹,一次他的妻子宣称,《扎比芭与国王》有她丈夫的大量心血。她说道,一天早上,她的丈夫被萨达姆召去,得到了为《扎比芭与国王》创作一个定稿的任务。两个月后,他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不久就死在了自己家里。他的妻子认为,萨米·阿尼兹是被毒死的,目的是为了替萨达姆保守秘密,让世人认为这本小说是萨达姆自己写的。美国情报官员认为,就算这本书不是萨达姆亲自写的,他至少应该参与了整个创作过程。据说美国中情局、英国军情六处以及以色列摩萨德情报局都仔细研读过这本小说,以“解读萨达姆的政治思想”。许多伊拉克人似乎相信这本书确实是萨达姆本人写的。一位伊拉克商人解释说:“小说中国王对扎比芭说话的方式,与萨达姆对一位革命指挥委员会成员讲话的方式十分相像。小说的语言和萨达姆的演讲一样充满拷问语气,主题也充满自我主义色彩。”
  萨达姆的第一本书出版后不到两年,伊拉克的各大书店又摆满了他的第二本小说:《铜墙铁壁》。这又是一个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故事:海湾战争后,一位伊拉克士兵爱上了一位来自伊拉克北部地区的库尔德姑娘。紧接着萨达姆的第三本小说出版了,书名就叫《人和城市》,讲述了萨达姆家族和复兴党的故事。萨达姆的最后一本小说——《恶魔快离开》——在2003年问世,当时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正在做入侵伊拉克的准备。
  这些小说的内容融合了爱情故事和战争故事,融合了现实和虚构,暴露了萨达姆的一些内心想法。综合起来看,它们表现出了一种怨恨、反叛和挑衅的情感。它们勾画了这样一类人:一面承受着痛苦和牺牲,一面仍然不失勇敢和英雄主义精神。萨达姆意识到自己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然而他就像一个深陷泥潭的人,退缩在他那些安全、奢华的宫殿里不能自拔。他不断强调他的贝都因式童年,他与普通大众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他对人民的尊重,这些行为似乎显示他已经注意到了他自己——这位伊拉克领导人——与伊拉克人民之间有了一个越来越不能弥合的鸿沟。萨达姆经常会乘车在巴格达随意四处转悠,甚至在战争时期也不例外,反映出他内心十分希望与人民打成一片,借以提醒自己的出身。每当他下车后,受到普通伊拉克人拥抱时,他会露出十分开心的笑容。在萨达姆的这些小说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渴望得到人们的情感、人们的赞同以及人们的尊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