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我跟蟑螂们一样地活着

作者:陈丹青 艾未未 王宝菊




  我不会用这些词。投降?那你想要生活对你投降啊?!
  王:你相信命运吗?
  陈:相信。我相信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王:人之初,性本善吗?
  陈:不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并不是说人一生出来就怎样,而是孟子这样看待人,要大家也这样看待人。
  人对一切需要有个说法。“性本善”,意思就是“人怎么这么恶呀!”“人之初”,意思就是“人原本没这么坏吧”?
  中国的词语、思想系统非常了不起。它一直是个比喻的、形容词的系统,不是定义的、名词的系统。老子说,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他代天说话,代天形容。
  王:你觉得自己老了吗?
  陈:我知道我多少岁数。我不对人瞒岁数。几年前我老老实实买花镜,老老实实戴上。
  (一个人身体的变化必然带来心理的变化,你戴上老花镜是什么感受呢?你的内心会惶恐、不安吗?)
  轻微的恼怒、沮丧,会自己叹气。你病了,会念叨昨天你还健步如飞,会嫉妒健康的人。可是病好了,就忘了。可是老花不一样,讨厌的不是老花,因为你可以戴眼镜,讨厌的是你清清楚楚地知道,永远不会恢复到过去的视力了。
  但你得接受。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接受事实。
  人家问萨特:你怕老吗?他回答得真好,他说,老不可怕,那是一系列被剥夺的过程。
  真是哲学家说话。“剥夺的过程”!你看,明明是我的眼睛,长在我鼻子上端,脑门子下面,忽然,看不清了。我立刻想起萨特说的话。
  我的好视力被剥夺了,没了。慢慢地,我的体力、精力、记忆力、注意力,都会没的。
  老年痴呆,就是所有功能被剥夺后的生命,心脏还在那里跳,最后生命被剥夺,死掉。
  有位美国老明星说得真好,他很老了,在派对上对所有来宾说:要是哪天我不认识你们,请原谅。要是我重复说过的笑话,请还是笑吧。
  王:你害怕死亡吗?
  陈:害怕,很宁静地害怕。
  (同时很宁静地等待。)
  “等死”是句夸张的话,除非是老病垂危的人,或者死刑犯。《南方周末》刊登过贩毒女犯行刑前最后十几小时的报道和照片,别的女犯给她梳头,她们吃盒饭,面条,那一夜她们索性不睡觉,打牌,还唱歌,都有照片记录。
  天亮了,就铐起来,押出去。照片上是背影。
  但报道终归是报道,虽然有细节,可是缺少细节的品质。萨特写三个死刑犯,隔天就要枪毙了,夜里讲话,忽然发现彼此的裤裆都尿湿了。波兰导演奇斯罗夫斯基的《十戒》有一片拍摄死刑,详详细细,真是经典。那孩子上绞架前,左右膀子都给捉稳了,拧到背后去,然后给他点支烟,单靠嘴唇衔着,一口一口抽。
  “等”是指时间距离。距离近了,你会等。等时,或者焦躁,或者安静,看你是什么性格,什么际遇,看你是否很早就想过死亡,看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死——但我肯定是在胡说,逼近死亡的真实经验永远不会被说出来:死亡带走的不是性命,而是那条性命对死亡的感受。
  你去看看鲁迅有篇文章,《死》,写他有一回病得要死,末尾一句话写得真朴实,他说:“大概这样地就是在死下去吧?我也不知道。”
  可当他这样写着,他活转来。
  王:生命是有限的,什么是无限的呢?
  陈:文艺腔无限。
  (说我呢?!)
  对,说你,也说我。我也有文艺腔。
  王: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不朽的呢?
  陈:时间。不过时间是人弄出来的。人类灭了,就没有时间,没有人问永恒问题了。
  在地球爆炸前,四季是“永恒”的。
  王:那么时间是个什么东西?
  陈:时间就是性命。鲁迅说,剥削人的时间就是谋害人命。你来的时候是黄昏,现在九点多钟了。这几个钟头我无论如何讨不回来了。可是你不来,这几个钟头也讨不回来了。
  王:你对生活悲观绝望过吗?你想过自杀吗?
  陈:没有,从来没有。我活都来不及。我跟蟑螂们一样呢!他们老说我悲观,我说好啊,你们去乐观吧。自杀的人很多都是乐观的。
  我非常理解人为什么会自杀。很多事情不容易熬过去,不是你想通了就完了。你每秒钟都要承受绝望、恐惧、尴尬,种种。
  (有时需要告别这个世界的勇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责任编辑:马玉梅
  定价:17.00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