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中国文坛的女掌门人铁凝

作者:余 玮 吴志菲

她追求穿越了复杂之后的单纯,从单纯的少女时代写的纯真的香雪,到成熟即穿越了复杂之后的单纯,铁凝多部小说中那些清新隽永的人物,已在她心里培育了多年,成熟了,也就呼之欲出了。
  生活中的铁凝,喜欢收藏民间物件,比如擀面杖,她为何收藏这些被人忽视的东西?她有很独特的感受:“每一个擀面杖都有一个故事。其实它只是一块木头,被手磨过后,变成独特的形状,在擀面杖上有沉甸甸的女人的智慧,女人的力量,她维持生计的匠心,她的体温,她的温暖……就是这些东西很让人感动。”铁凝说,除了收藏擀面杖,还喜欢收藏民间的老锈锁、农民身上挎的那种鱼形小刀,这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民间的东西有劳动的痕迹,跟劳动、人的生计有关的器物,都特别使人安宁。
  “我不习惯上午写作,我基本是下午、晚上,那时思路比较清楚。这个习惯是年轻时养成的,那个时候,像写《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时代,我还年轻,当编辑,夜里写。一般写东西都是熬夜,因为白天都得去上班,熬夜对身体特别不好,我老想改变一下,调一下时间。我上午思维转得比较慢。”除了写作、读书与收藏。铁凝喜欢做的事还有很多,听音乐、看画、看电影、做家务……足见她生活得有滋有味。她戏称自己其实更像个家庭妇女,平日一大爱好就是做家务、煮菜,“从前在外面吃到一个菜,一定要研究怎么做,然后回家自己做一遍”。她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在四川吃到麻辣水煮牛肉后,照葫芦画瓢做给家人吃时心里的满足感,“这种感觉很好,我真的很喜欢”。
  铁凝与电影结缘很深,早在上世纪80年代,根据她的小说《投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就获了“金鸡奖”和“百花奖”,而根据她的成名作改编的同名电影《哦,香雪》,则获了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儿童片的最高奖。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和中篇小说《村路带我回家》也分別改编成同名电影。她的《永远有多远》等还改编成电视剧,在荧屏上热播。铁凝表示,“我个人不太喜欢直接去改编——就是自己的作品自己再动手、动笔去改编成影视作品,我直接动手参与的只有《哦,香雪》,改得很辛苦,你要‘触电’就要和别人合作,这个会占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有的作家是有这些本领的,一些优秀的作家如池莉、刘恒都是成功的典范,他们‘触电’后回过头来再写小说,还写得很好。所以,我觉得‘触电’是因人而异的,跟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大浴女》被认为是铁凝最有突破性的作品之一。小说出版后,许多电视剧制作公司曾找到铁凝商量改编的事,最后铁凝选择了武汉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最终确定由杨亚洲执导《大浴女》。“我的作品‘触电’了,我没有‘触’。”铁凝说。
  铁凝喜欢绘画,近乎痴迷。前两年,她居然出版了一本随笔《遥远的完美》,可谓图文并茂。她挑选中外绘画作品100余幅,不论名气大小,大致以年代为序,随意编排。她以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带领读者在世界绘画和雕塑的艺术园林中浏览,观光,用她的话说就是“在绘画和画家中间走来走去,心里充满感激”。
  老作家孙犁的女儿孙晓玲珍藏有一张铁凝亲手绘制的、送给孙犁先生的贺卡。贺卡上画的是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红冠、粉脖、灰身、紫爪、孔雀蓝尾羽,神气活现,生气勃勃。孙晓玲说,这张贺卡是当年元旦前所收到的贺卡中,最有特色的一张,铁凝那艺术家的气质、天赋和艺术敏感是与多年来对艺术的悉心探索分不开的。事实上,铁凝的不少文学创作灵感来自于绘画的撞击,小说《麦秸垛》、《孕妇和牛》、《午后悬崖》及《大浴女》都像是一幅幅油画。
  她的家很美,从窗帘、餐具、门上浮雕、小挂件到整个结构布局,都可以看出主人的精心选择,坐在这里和主人交谈,使你感到温馨亲切,感到主人既热爱生活也热爱自己。铁凝有一个习惯,不管白天多忙,“每天晚上都会独自静坐15分钟。我会问自己;你以为你是谁?我必须提高自省能力,对自己保持警觉状态”。
  在工作、创作的余暇,铁凝也爱吃、爱玩,有时玩起来像一个天真的孩童。铁凝和普通女人一样,也喜欢打扮。哪怕一个普通读者要见她,铁凝也要梳妆打扮整齐后才见。在第七次全国作代会期间,铁凝和舒婷等几位女作家曾躲在角落里研究怎么戴丝巾——铁凝自己示范,把丝巾抖平,再戴上,非常熟练。
  自己的职业是作家,即便是当了中国作协主席,这个属性同样不会改变,铁凝说:“首先我是一个作家,才带来了其他外在的身份。在我个人生命的历程中,文学会伴随我的一生。我只有在不断的写作中才能有话跟我的同行说,借用海岩电视剧的名字《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我说我拿什么跟你沟通呢,我的同行?写作是我热爱的一件事,一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会有一些东西不再有了,或者他身不由己,但是他爱的职业被保留,或者他喜欢的事能够继续做,那是一种幸福。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我怎么会放弃呢?”
  亲和力与积极向上,是作家圈内朋友对铁凝评价中用得最多的两个词,铁凝天生的那双乌亮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闪现着智慧,也闪现着她心灵的深邃与美。这位美女主席,端庄美丽,代表中国作家形象,浑身透着中国文坛的希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