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中文与英文

作者:余光中




  1066年以后,英文受法文的影响很大,包括很多拉丁文也通过法文而进入英文。举个例子,英文中“牛”是cow,“羊”是sheep,“猪”是pig,可是“牛肉”却不能说是cowmeat。做了菜之后就变成另外的名称,变成了beef,mutton和pork。中文很简单,“牛肉”、“羊肉”、“猪肉”,后面加个“肉”就完了。为什么英文这么不厌其烦?那是因为被征服的英国的牧童,在田里面看羊看牛的时候,是用土英文说的。“0h,this iw a cow.That is a sheep.”可是把这些肉烧好了,端上桌子给法国主人吃的时候,要用法文了。“Beef is served.”所以英文里面其实有好几套文字,一本大字典里边,拉丁文语根或者来源自法文的字,多得不得了。
  我们再来看看英文的星期是从哪儿来的。Saturday、Sunday、Monday不用说了,很多国家都相同。可是英文从星期二到星期五,都好像是“某人的日子”。如同说“Tom's day”、“Mary'sday”,Tuesday就是Tue的日子,Tue是北欧神话里的战神。Wednesday,Wednes是北欧神话里最大的神,相当于南欧的Jupiter。Thursday拼法本来是T—H—0—R,他是北欧神话的雷公,星期四应该打雷。那么星期五呢,Friday纪念Frigga,她是大帝的妻子。可见英文的星期是从北欧来的。那么月份呢?都是从南欧来的。一月January来自罗马神话的门神,我们进一个房间先到门,所以进入一年,先到January。四月April,是希腊爱神的名字Aphrodite来的,相当于罗马的爱神Venus,所以“April is the month Of the love”,“dedicated to the goddess of love”。六月June是以大神Jupiter的妻子来命名的。她丈夫很不正经,她常常要发脾气,所以叫Juno。
  英文里还有些中文字。最出风头的两个中文字,不但在西方,甚至在非西方的语文里,都要用我们中文的发音。茶是中国的特产,英文的tea是从“茶”来的,不过不是用普通话的发音,而是闽南话。厦门人“茶”的发音是“得”,“喝茶”叫“立姆得”。中国的这个“茶”大概是从水路运到西方去的,英国人当然读别字了,“得”就变成tea,匈牙利人也叫tea。可是还有很多国家都叫te,无论是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都是闽南的发音。可是,如果你到斯拉夫民族的国家去,斯拉夫文“茶”的写法好像英文的C—A—J,J是读i的短音,读音就是chai。很多东欧的国家都管“茶”叫chai。有人说,海路去的就叫“得”,陆路去的就叫“茶”。另一个字是“丝”,英文里silk就从“丝”来的,拉丁文叫做seda,然后各国稍微有点变化,大概都是绕着“丝”这个拼法。另外还有一些中文进了英文,比如做苦力叫coolie,功夫kongfu,普通话mandarin,人力车rickshaw。有一个字眼不必传过去,还是传过去了,叫麻将mah-jong。中国人有一个动作也进入了英文,就是磕头kowtow。诸如此类。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英国文化是一个复合的、复杂的文化,由很多外来因素组成的文化。
  中文是比英文更古老的一种文字。我刚刚分析过,1066年法国人去攻打英国的时候,英文还在变化之中,还没有怎么成形。在公元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耶稣那个时代,世界上还没有英文这个东西。我们学英语固然是要努力地学,说得实用一点,我们可以和外国人打交道,说得超越一点,我们可以学习英国的文学。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中文,中文是一种非常优美、非常伟大的语言。看看我们的成语就知道了,我们的成语都是中国语言美学的结晶。随意举个例子,比如“千军万马”、“千山万水”、“千秋万代”、“千方百计”等等这些四字成语,都是调好的音调,平平仄仄。“千山万水”就是形容山和水很多。难道过一座山就碰到十条河吗?谁要说“千水万山”,也没有什么不对,过了一条河就看到十座山,也无非是山水很多、路途很远的意思。可是“千水万山”不符合美学,平仄仄平,不好听。“千军万马”也是如此。一个兵要骑十匹马吗?可是我们就很顺口地说“千军万马”来表示军队之多,因为平平仄仄很好听,好听就容易记,读起来顺口,听起来人耳,就流传下来。这就是中国语言的美学。谁也不会说“他千计百方要害我”。
   再比如说“山明水秀”。水当然很秀美,山凭什么“明”起来?山又不是太阳。如果说“山秀水明”,“水明”是很通的,水是亮亮的,“山秀”也可以说。可是我们偏偏要说“山明水秀”,那就是符合中国对仗、平仄、铿锵之道。又说“红男绿女”,这又不是什么大学问的成语,“红男”平平,“绿女”仄仄。可是女性向来是与红色联想,“红粉知己”、“红袖添香”、“红装”等等,女人很少配绿色。可是我们却说“红男绿女”,那就是平平仄仄而已。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7月版
  责任编辑:蔡宛若
  定价:26.00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