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轮椅上的天使陈海新

作者:佚名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明委 编
  
  陈海新(1970.1~2007.2),13岁时因病致残,199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曾任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生。坚持诊疗十四年,服务患者23万人次,被誉为“轮椅上的白衣天使”。
  
  医疗问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人们呼唤完善医疗保障体制,呼唤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呼唤改善医患关系,陈海新医生的事迹是她竭尽全力对呼唤的一种响亮的回答。她是人民健康的好卫士,社区居民的好医生。她的事迹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让人们看到社会的主流层面。
  陈海新工作在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中医科。她199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在这家医院的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四年。
  周家渡社区医院面对社区13万居民开展医疗服务。这些居民中老人多、病人多、低收入者多,因此医疗服务也成为社区的热点。陈海新十四年来始终坚持微笑服务,用心看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多第一次看中医的人在她这就诊后加深了对中医的信任,许多人来她这里看病后把她当作“终身医生”。
  陈海新作为社区医院的医生,她的影响超越了社区,浦西、南汇许多人远道而来,排队就诊。
  
  天使的轮椅
  
  从轮椅说起,那是一曲悲哀且悲壮的歌谣,幸福的人幸福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各有不同。
  陈海新的父母都是上海赴新疆建设兵团的老知青,她于1970年1月在新疆出生。是上海知青割舍不下的上海情缘,父母给她起名陈海新。
  海新出生后,就经医生抢救了半小时,才投入母亲的怀抱。
  海新童年跳绳很好,但那是短暂的时光。
  11岁时,她像无数知青子女一样回沪就读。
  13岁她发育的时候,脊椎开始向一侧弯曲。16岁时她住进新华医院做了矫正手术,背部开了一尺多长的口子,置入钢条,而后在病床上固定矫正长达半年之久。
  半年后经恢复锻炼才能够重新行走,但残疾的样子已无法掩饰:走路拖着左脚,左手蜷曲在前,身体明显左倾。
  18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和后来工作期间,她步履蹒跚,经常摔跤。同学们和同事们都误认为她曾患有小儿麻痹症。
  28岁和30岁时,她先后做了两次手术,最终确认患的是先天性小脑扁桃体疝和颈髓空洞症——一种罕见的疑难病症。
  23岁至35岁,她行走不便,上下班由父亲接送。
  35岁后她基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起居由母亲帮助照料。同年,单位给她配备了残疾人车辆,她上下班由母亲照料,中午母亲也来医院照料她。
  31岁这年,海新推断出自己的生命大概还有五年时间。
  这样的病史,这样的履历,花季的残缺,天使的折翅,海新的内心经历了一次次、一场场的暴风骤雨。震荡?毁灭?彷徨?愤怒?呐喊?她的内心什么都经历了,我们从她的日记中可以看出经历的影子。一切的一切最终都需要一个现实的回答:何去何从?是低下头,还是昂起头?
  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在于能否面对现实,能否用超强的意志超越自己。用超强的毅力把握自己,陈海新做到了,她选择了再生,选择了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她没有把病痛的实情告诉单位和同事,而是像正常医生一样忘我工作。她表现出的韧性与顽强是中国女性的骄傲,是当代青年的骄傲,以至让许多软弱的人汗颜。
  然而她仍然是肉体和精神的组合,当她痛苦得精神无法承受时,她只能向母亲宣泄,她说:“妈妈,我像被刀割一样的疼,要疼死我了,你帮帮我啊……”
  面对死亡的迫近,她仍然有着常人的恐惧,她说:“妈妈,我怕,我怕忽然有一天,喝水被呛死,吃饭被噎死,睡觉被憋死……”她说得并不凝重,但还是能辨析出她内心的恐惧。
  然而,她一走进周家渡社区医院,一坐到那把木椅上,面对患者那求助的表情时,那种微笑,那种甜蜜就油然而生地闪现在患者的视线中,常人无法理解那清纯的微笑,那永恒的、天使般的微笑。
  天使的微笑、圣洁的微笑,常人当然无法理解。
  
  天使的位置
  
  天使的位置是那把木椅,天使在她的位置上履行着医生的职责,播种着爱。
  那把木椅已经很旧了,木椅由于左侧长期受力似乎已经凹陷。
  木椅是陈医生的一个支点,她的另一个支点是架在长桌上的左臂肘关节,腰佝偻着,脸上带着活力和微笑。她给人看病全部的动作几乎都是靠右手完成。这样的姿势她要保持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知健康人一天保持一种姿势会是怎样的感觉?
  看着排队的患者和患者期盼的眼睛,她决定把时间都奉献给他们,她不再喝水,因为她怕上厕所,要爬楼梯耽误一二十分钟,况且没有妈妈的帮助她上趟厕所会相当的尴尬。于是,她忍耐着,用干涸的身体滋润患者的心田。
  同院的一位医生说:医生要说那么多的话,我无法想象一上午和一下午不喝水怎么受得了。陈医生忍受住了,只是中午妈妈来了和晚上下班回家,她才大口大口地喝水,以致造成内脏挤压,半小时都觉得胸闷腹胀甚至头晕目眩,像死过了一回。
  周家渡社区医院有编内编外医护工作者近百名,新来的同事看到海新在母亲的搀扶下一点点移动着上楼、下楼,大多把她误认为患者。
  海新并不在意,因为这是真的,她是能够给病人看病的病人。她在看病中得到安慰和支撑。她对妈妈说:当我不再是医生时,我的生命也就要结束了。
  
  天使的坚守
  
  陈海新医生在医院征集员工格言时写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人们看到她的格言有些意外,因为这句格言的高调与她平时的低调不那么吻合。当她离开人世,关于她的病的秘密不再是秘密时,人们才明白她的格言是真话、实话,那是正宗的格言——她人生的追求,她人生的写照。
  她在天使的位置上奋斗着,奋斗的过程是追求也是坚守,像战士坚守着阵地。她坚守的东西太多了,坚守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完美。
  一张处方笺落在地上,她斜靠在椅子上弯着腰背吃力地去捡,旁边的病人跟她很熟,说:“我来,我来。”陈医生坚决地说:“不,我来,我是医生,你是我的病人。”患者不理解,说:“我们很熟悉了,这有什么?”陈医生捡起处方笺,对患者笑着。“这有什么?”她没有回答。
  2006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时间已是12点半,陈医生还在她的位置上坚守。陶志强医生路过陈医生的诊室门前,他看到好些患者挤在诊室门口,焦急地朝里看着。他以为那里出了什么事情,赶紧走过去。那样的一幅画面让陶医生惊讶不已:一位老伯坐在轮椅上,轮椅靠着陈医生的木椅,陈医生艰难地扭过身体为他把脉。陈医生为老伯量血压的时候,身体倾斜得几乎要倒下了,汗水从额头渗出顺着脸颊朝下流淌,脸色惨白得让人担忧。但她仍然带着微笑,专注的神情让人感动。陶志强医生永远忘不了那么悲壮感人的一幕。当天半小时后,他又碰上了那位老伯,老伯的轮椅正在下楼,他上前帮忙,顺便问:“你可以请别的医生下楼为你看病呀!”推他的老伴回答:“我家老头子就相信陈医生,他在她那看病好几年了,他认为陈医生最了解他的病!”
  陶志强医生听了无语,感慨万千。
  陈医生坚守着,她坚守的意义还在于,她是医生也是患者,广大患者看到她那么孱弱畸形的身躯,那唯一能活动自如的右手,却托举着这样神圣重要的事业,这本身就是对患者战胜疾病的一种激励。
  一位老太太对老伴说:“你看看人家陈医生,都这样了,还坚持着为别人看病,而你的病比她轻,却没有她坚强乐观。”
  
  天使最后的微笑
  
  2006年12月30日。还有一天就是新的一年。还有一个月就是她37岁的生日。
  陈医生感觉到自己的精气神都已经很虚弱了,感觉到自己生命的火焰离熄灭的刹那可能不远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