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全民皆股:无力的狂欢

作者:应 灏 萨支山




  事实上,“5.30”前半个月,证监会就两次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对投资者“买者自负”的风险教育,敏感的人已经可以嗅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险气息了。但那时乐观的情绪弥漫全场,无论是专家,还是媒体,只要站出来与股市唱一点点反调,提示一点崩盘的风险,就会被股民、网民扣上“喉舌”、“利益集团代言人”的帽子,这甚至包括之前还被民众公认为“有良心”、“说真话”的经济学家吴敬琏。
  一封四处散发的“加息了,我不会卖一股股票,不要给唱空者任何机会”的信更有代表性:“中国股市的脊梁不是那些所谓的券商、机构、庄家、基金和QFll,而是我们这些被‘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和股市榨干了血汗的老百姓,是他们用自己孩子的奶粉钱、上学钱和养命钱撑起了今天股市的辉煌,证监会每天在股市上稳赚几亿元,券商庄家稳赚十几亿元,难道老百姓赚几分钱就不应该吗?就会有风险吗?股市就要崩盘吗?”
  当然,股民的愤怒是一种弱者的愤怒,其中有为自己的损失找替罪羊的心态,但不容忽视的是,这背后体现了弱者对公平公开透明的游戏规则的呼吁。这里的弱者,除了指资金小之外,更是相对于信息披露的不对称,以及屡屡爆出的证券公司、上司公司的违规操作而言。“买者自负”,股民是认同的,但自负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游戏规则的公开和透明。尽管证监会一再要求加强风险教育,但他们恰恰忘了,当下最大的风险不是别人,恰恰来自政策的不确定、不稳定,来自制定规则制度的他们自己。毋需讳言,大陆股市一向有“政策市”一说,亦即往往用行政的人为的方法而非市场的力量来干预指数的高低。这也是各种“阴谋论”得以滋生的土壤。事后,资深业内人士华生总结说:“当时管理层的意图是好的,也有必要,否则股市泡沫更大之后,危害会更大,但调控的手段,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股民也能接受——事实上,“5.30”之前的“1.31暴跌”、“2.27暴跌”,以及此后的“6.4”、“9.11”等暴跌,并没有引发类似“5.30”式的愤怒潮,因此“印花税事件”凸显的是市场风险之外的因素。在对“5.30”股市暴跌的反思中,更重要的是中国民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大范围地体验到经济民主与切身利益密切关联,对公开、公平、透明、公正的游戏规则的呼声已经日益深入人心。这一切都让证监会事后能反省、调整自己的调控手段,并切实加强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对于2007年的股市来说,一个民主、健康的股票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