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杨尚昆心系隆化人

作者:刘 文

外,还有哪方面的人员?我告诉韩部长:去年杨主席在承德接见的那些代表,具体名单县里决定。
  16日上午10点,清晨出发的隆化吊唁团到达了北京,由于前来吊唁的人太多,隆化吊唁团被安排在下午,治丧办已在驻地附近的航天部招待所为隆化代表团订好了房间。
  下午3点,隆化30人的吊唁团在县五大班子第一把手的率领下,来到杨伯伯的灵堂吊唁。这是吊唁活动中的一支基层代表团,他们代表着北方山区的农民,代表着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
  县委书记竹广文向杨伯伯默哀。他从刚刚调走的前任书记王杰志那里知道,杨主席非常关心北方山区经济的发展,去年离开承德后,正委托有关方面为隆化的农产品寻找出路,并表示在适当的时候要亲自到隆化走一走、看一看,隆化人民也在热切地期盼等待着这位革命元老,没想到,美好的愿望竟变成了遗愿!
  县委组织部长韩彪向杨伯伯默哀。他清楚地记得,去年杨伯伯在承德绮望楼接见隆化各界代表,他一用摄像机拍摄了接见的整个过程,后来剪辑出来送给杨伯伯,老人家非常高兴,说这是初级摄像师的作品,没想到那充满欢欣的画面已变成了永恒的历史!
  民政局副局长、董存瑞烈士陵园主任赵滨虹向杨伯伯默哀。为了筹办董存瑞烈士英勇牺牲50周年纪念活动,他四处奔波,请求各级领导题词。他没想到,杨主席的这个题词是杨伯伯一生中最后的一个题词!
  满头白发的水稻专家张洪阁向杨伯伯遗像鞠躬。他曾答应过杨伯伯,今年要专门给老人家种一池子不上化肥的优质水稻,收秋之后送来。如今,稻穗已黄,斯人却去。
  已经当了副镇长的白宝仓满脸泪痕。杨伯伯说过,下次来隆化要到他家里做客,见见他的老婆孩子,看看他盖起的新房。全家人一直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谁料想满腔希望已成了永久的失望。
  我的爱人陈凤茹在遗像前泣不成声。在承德绮望楼,她对杨伯伯说,下次回隆化,我给您做小米糟面条儿。为了这个承诺,家里今年泡了一缸小米,现在米还没出缸。可惜,这个精心准备的食谱如今已派不上用场!
  哀乐声声,催人落泪。隆化吊唁团在哀乐声中缓缓退出灵堂,工作人员把这支来自基层农村的吊唁队伍引向会议室。
  杨老师兄妹离开灵堂,特地到会议室向隆化的乡亲父老致谢。
  治丧委员会安排决定,杨伯伯的遗体9月21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向遗体告别仪式在公墓礼堂举行。隆化前来参加吊唁的五大班子领导和在机关上班的同志当天赶回隆化,21号再来为杨伯伯送行,部分农民代表和学生代表则留在北京,等待向老人家遗体告别。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