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吕型伟教育人生:上海获得高考自主权的前前后后

作者:吕型伟 徐本仁

完了就等部长表态,部长不赞成,我也就算了。要是赞成了,你也不许讲话。”他想领导肯定不会同意,乐得做个人情,就同意了。
  第二天,我再次向教育部领导汇报上海要求自主高考招生的想法。我讲完之后,部长抬头看看司长,希望他发表意见。这是个关键时刻,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心里很紧张。他坐在那里,憋了老半天,最终没有吭声。部长看他不吭声,就说:“这个事情本来是答应你们的,就是他不赞成。现在既然他不讲话,那你们就去搞吧。”散会之后,那位司长连连说上了我的当。他以为部领导一定不会听我的,结果事情和他预料的恰恰相反。
  就这样,我们有惊无险地拿到了高考自主权。
  
  设想正在变为现实
  
  关于如何自主招生,我有一套设想。我的设想就是要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重视平时的考评。我想要把考察权更多地给中学校长,要求校长对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认真负责地写出考评。高校在招生时,要把这个考评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就不是仅仅凭着一次考试来决定,而是由三年跟踪考试、跟踪调查、跟踪研究来决定。要保证考评的全面、客观,每个高中生进校时,学校就应建立一个记录其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表现的档案,每年都要考评。到毕业时,校长负责地写出意见来,并建议这个学生应该往哪个方面发展比较好,哪个学生可以深造。这种推荐招生办法是受到国外经验的启发形成的。“文革”结束后我赴法考察发现,他们并不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法国的初级中学设有一名专职教师,称作“方向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帮助学生决定是升学还是朝职业类方向发展。这位老师受过专业训练,懂得社会学、心理学,了解市场发展前景。学生一进初中,老师就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考察孩子的智力、活动能力、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等。到初中毕业时,这位老师要负责为每个学生写一份建议书,如“根据对您孩子四年来的考察,我认为这个孩子可以深造,建议他去考高中”;“我认为这个孩子在学术上深造的可能性不大,不如学一种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上有作为”等等,最后由校长签名,学校盖章,供家长参考、决策。
  国外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当然单靠推荐在目前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弊端。中国实行科举制度以前选拔人才就用推荐的办法,结果是谁有势力、谁有钱,谁就当选,那就是靠关系,开后门,真正的人才出不来。“文革”期间,我参加了一次推荐招生。那时是1976年,“文革”已近尾声。当时高考被取消,高校采取的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招生办法。这也是最后一次以推荐办法招生。我奉命带了一个招生小组去安徽招生,去之前,我暗自下决心要杜绝开后门,绝对秉公办事,把最优秀的青年招进各大学。我在安徽没有亲戚朋友,招生小组的人我也都选择那些和安徽没有任何关系的。当时的招生办法是将名额分配到各县市,然后由各县市的招生组根据贫下中农的推荐、选拔。审查后上报给招生组,最后由我把关,我签了字就算正式招收了。为了防止徇私,当时有一条规定:每个招生名额,县里推荐两人候选。一切似乎都进行得有板有眼,但是问题还是发生了。某县有一个招生名额只报上来一名学生,招生小组要求再报一名,县里答复:全县就这个学生最好。后来查证得知这名学生是县委书记的儿子。这极有可能是开后门,但又不能点穿。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也只能招了。所以,对于推荐招生可能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我深有体会。我的想法是推荐与考试结合,推荐为主,考试为辅。在操作上一定要考虑周全。
  与自主高考招生相配套,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实行初中毕业后分流。按当时情况,初中毕业生40%进中专、职校,60%进普通高中。高中毕业时只要会考及格,都可以上大学。到了大学二年级再进行一次分流,一部分人上本科,一部分人上大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和“进大学难,出大学容易”的状况。这个比例可根据情况变化调整。
  不过,这些设想在我手里都没有成为现实。因为在上海拿到自主高考招生权后不久我就离休了。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一些设想,在之后的上海高考招生改革和课程教材改革中变成了现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