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天人合一(19)




  愿闻神人。”曰:“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此谓照旷。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冥。”
  ——《庄子·天地》
  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庄子·天地》

  翻开任何一本介绍中华文化的书,只要谈到中华文化的特色,就免不了强调“天人合一”一词。但是,“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天代表自然界,人是指人类,这两者如何合一呢?如果专就形体来说,则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想不合一也不行,但是如此一来,动物与植物不也与天合一了吗?
  不过,人在活着时,形体显然无法与自然合一。因此,这种合一必定是指人的精神状态,包括:觉悟了自然与我其实是个整体,也体验了我与自然相通为一个整体的快乐。这种觉悟与体验,都是人的心智或精神能力,经由某种修炼所达成的结果。
  事实上,“天人合一”是后来的用语。《庄子·山木》首次表达这种观点的原文是:“人与天一也。”意思是: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随着这句话出现的解说是:“有人为的一切,那是出于自然;有自然的一切,那也是出于自然。人为的一切不能保全自然,那是本性的问题。只有圣人能够安然顺应变化到极致。”
  因此,不论人为的或自然的,皆是出于自然,就好像万物皆源于天地一样。但是,为什么人为的一切不能保全自然呢?庄子认为那是人的本性的问题。简单说来,人有认知能力,这种能力稍有偏差就会出现区分与执著,认为自己与别人是对立竞争的,并且非要胜过别人不可,然后扭曲了本性,也无法保全自然了。
  《庄子·秋水》藉河伯之口说:“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北海若说:“牛马生来就有四只脚,这叫做自然;给马头套个勒,给牛鼻穿个孔,这叫做人为。所以说:不要以人为去摧毁自然,不要用智巧去破坏命定,不要为贪得而追逐名声。谨守这些道理而不违失,这叫做回归真实。” 随着文明的进展,天人合一似乎难以企及了。
  《庄子·天地》特地揭示一个“忘”字诀。原文说:“人的动静、生死、穷达,都不是自己安排得来的。一个人所能做的,是忘掉外物,忘掉自然,这样叫做忘己。忘掉自己的人,可以说是与自然合一了。”
  在达到“忘己”之前,应该还有一些修炼的方法。《庄子·齐物论》认为,万物互相形成“彼与此”,所以人类最好不要妄分是非。“使彼与此不再出现互相对立的情况”,就称为道的枢纽。掌握了枢纽,才算掌握住圆环的核心,可以因应无穷的变化。”以清明的心去观照一切,将可以觉悟:“天地其实就是一根手指,万物其实就是一匹马。”“天地一指也”,是要破除人们对大小的执著;“万物一马也”,是要破除人们对多少的执著。理由是:无论大小与多少,都在整体的“道”里面。从道看来,人与自然原本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所以何必区分为二呢?
  《齐物论》继续追溯万物的根源。如果根源是同一个道,那么我们所见的一切原本即是合一的。接着归结出一句足以代表庄子人生境界的名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一起存在,我就可以摆脱时间方面的压力(如变化生灭);万物与我合为一体,我就可以免除空间方面的困扰(如大小多少)。化解了时空的局限,人的生命又是什么情况呢?
  《庄子·天地》描写至高的神人“驾驭光明,形体已被化解无遗,这叫做照彻空旷。将生命的真实完全展现,与天地同乐而没有任何牵累,万物也都回归于真实。这叫做混同为深奥的一。”
  由此可知,所谓天人合一,并非单纯的“人与自然合一”,好像人的形体注定融化于自然中,而是“人与自然在道中合而为一”。以道为基础,并且由道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才有可能合而为一。这时,人的精神状态将显示悟道的喜悦,在光明中完全展现生命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