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系统的人格自尊




  就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而言,首先认识一个一个的具体的事物,之后从诸多具体事物之中再抽象出共同的东西,从而对一类事物的共性有所认识,从而造出类的概念。对自然界的认识如此,对人类的认识也如此。
  在中国,对人的类别认识,是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开始的。他从追溯人的祖先开始,一直追溯到了人类的肇始,并跨过了人类的肇始,进入了无人时期的自然界,又从无人时期折自然界追溯到了没有天地时期的宇宙源头,并为其起了一个名字,称之为道。之后又返转回来,把宇宙的源头道,与天、地、人排列在一起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人有了类别的认识,并由此产生了要格自尊的观念。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略晚于老子。他也在努力探索人们共有的本性,人们共有的本质,不过却不像老子那样机敏,不像老子那样灵活,所以没有能跳到人类的圈子外面去了解人,而是从一个一个人的个体中,从一群一群人的群体中,一点一滴地总结和概括,最后才总算对人有了一个模糊的类概念产,把人的本性、本质归结为“仁义”,把有没有仁义作为有没有人格的分水岭。即使是这样,孔子的方论中,也很难找出对人的界定来。如果勉强举个近似的例子,大概也就是下面的一句话,这就是: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就这句话的涵义来分析:志士仁人活着的标志就是仁,活着而无仁,就等于死了;虽然死了而实现了仁,就还在活着。所以在这里,“志士仁人”可视为人类的代表;“仁”,可视为人格的标志。虽如此说,不过毕竟说的不是那么直接。
  按照孔子的思路,对人做出直接界定的,是生活的战国时期的儒家第二代代表孟子。他说: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也就是说,他已经将有没有“仁义礼智”作为人与非人的分水岭,已经将“仁义礼智”视为人格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经常拿人与禽兽相比,以做区别。比如他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其意是说,人类与兽类的差别也就那么一点点,一般的人把它丢了,而君子却何存着。这一点是什么呢?也就是舜帝所遵循的仁义。舜帝不是创造了仁义,而是顺着仁义行动。仁义是人与禽兽的分水岭。
  由此可见,孟子已经沿着孔子的思路,确立了人的类概念,并树立起了人格自尊。
  不过,在儒家发展的过程中,将人格自尊建筑于系统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人类与其他物类的对比,寻找出人类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使人格自尊成为人类的一种理性,一种明觉,却另有两大代表。一个是战国时代荀子开辟的流派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姑且称其为荀派;另一个是北宋时期周敦颐开辟的流派,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姑且称其为周派。而这两个流派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将老子的思想深深地注入进了自己的理论之中:荀派是直接从老子那里汲取老子思想的;周派是通过《易传》间接汲取老子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