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蒙人考(续)




  庄子蒙人考(续)

  来源:《当代宗教研究》2007年第一期 作者:上海宗教学会会员 王振川

  摘要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人物。关于他的籍贯,目前说法很多,也是当今正在研究探讨的一个课题。作者对中国古代史料《水经注》等的研究,认为庄子应该是今安徽蒙城人。今天的蒙城也就是庄子生存时期的“蒙”。

  在《当代宗教研究》2005年第四期上我有一篇《庄子蒙人考》,今又检索到一些资料,以馨同好者。

  一、《水经注》中的“蒙”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这是一本足可推翻今蒙城就是古“蒙”县的书。

  请看,水经注是怎么记载“蒙”的:

  《水经注》《获水》条:“汳水又东经贳城南,俗谓之薄城,非也。阚骃《十三州志》以为贯城也,在蒙县(当为“泽”-著者)西北。……汳水又东经蒙县(泽)故城北,俗谓之小蒙城也。《西征记》,城在汳水南十五六里,即庄周之本邑也,为蒙之漆园吏。郭景纯所谓漆园有傲吏者也,悼惠施之没,杜门于此邑矣。……”

  这一段话,似可确定庄子故里在今之商丘东北之蒙泽,可惜今商丘人不在那里找庄子故里。

  对于《水经注》这本书,我曾稍微考察了一下,在我的《老子与范蠡》一书中,有以下一些话,今引过来。可供参考。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撰,成文于公元六世纪初。我们目前看到的《水经注》早已不是郦道元当年著作的原貌。《水经注》原为四十卷,早已丢失五卷,今天所看到的仍为四十卷,系后人将三十五卷重新编定的。郦书有二次重大的变故。首先是北魏至宋的四五百年间的传抄,至宋代方有雕板印刷;二是至清代经数次的整理。可以说,郦书原著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面目。当代著名的郦学专家陈桥驿在《论〈水经注〉的版本》中说:‘《水经注》是在公元六世纪初完成的,而我们雕板印刷的大规模兴起,则在十世纪初期,相距达四个世纪。目前所知的郦注第一部刊本为北宋成都府学宫刊本,距郦注撰写可能已达五百余年。在这漫长的五百余年中,郦注的流传完全依靠传抄。一部三十余万字的巨著,辗转传抄,经过五百多年, 残缺错漏,是可以想象的。而且时间越久,错漏也必然越多。’”

  “清人整理《水经注》的学者有很多,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等,都花了很大精力。其中戴震着力尤多。今本《水经注》是他的主要成就之一。”

  “正如陈桥驿先生所说的:‘《水经注》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华闪烁的明珠,这颗明珠能够在兵荒马乱,水火蠹鱼的浩劫下幸存下来,真是一种奇迹。’”

  但《水经注》历经改动,亦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根据谭其骧《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五册)摘引:“钱大昕所著《跋<水经注>新校本》说:‘此书屡经转刻,失其本真。’”段玉裁氏所著《与梁耀北书论戴赵二家<水经注>》说:‘吾师东原氏治之最勤,整齐讹乱,钩棘引归,文从字顺。’”王国维所著《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说:‘盖《水经注》之有善本,非一人之力也。’他列举了许多人‘更正错简’,‘厘定经注’,‘考证史事’,‘校定文字’,‘戴东原氏成书最后。’”“萧穆所著《论孙渊如先生<水经注>手校本》也说:‘经注错乱,凡所乙者数十处。’”朱鹤龄所著《校定<水经注>笺序》说说:‘其中汨乱混淆者,据古今地理一一取而割正之。于是断者得连,离者得合,颠倒者得次第。’”

  “戴东原所著《水经郦道元注序》则指出:‘斯订正之不可以已也!’其实,戴东原氏对自己乙改的部分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但这种态度是端正的。①

  我手头的《水经注》是清末王先谦的《合校水经注》。

  对《水经注》的“钉正”和“乙改”,不是一人,不是一时,改正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自是他们当时的阅历,这其实是最不可靠的。清代,老庄故里都不在了,他们能怎么改呢?而且他们都已作古,我们今天也无法去查考。

  无论那位著者,无论那位评论者,都承认,他们对《水经注》都花了很大精力。他们都是大家,就《水经注》来指证,确是很困难的。

  郦道元,北魏(公元386~543)末人,公元527年去世。

  郦道元的原著已无法找到了。但我们可以看看《二十四史》中的那个时候的历史地理,我相信那里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

  《宋书·州郡志》中有记载:

  谯郡,故属沛。

  下有六县,其中有蒙县,且是汉代的县:

  蒙,汉旧县。

  宋,公元420~479年。(不是赵宋,是刘宋。)

  《魏书·地形志》中也有记载,而且,前后两汉的“蒙”都在谯与沛:

  谯郡,两汉县,属沛,晋以后为郡,太昌(公元532年)中陷,武定(公元543~550)中复,领县三,

  其中:

  蒙:两汉、晋属梁国,后属。

  《二十四史》中的这两史,应该是可靠的。

  可见,《水经注》前后“蒙”应是今之“蒙城”。因为他在谯(今亳州),属沛地。商丘东北的蒙泽不属谯,也不在沛地。商丘西的民权更不用说了。他与蒙,与沛均毫无关系!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一百卷,纪传体刘宋史。修于公元487-488年。

  《魏书》,北齐魏收撰,一百三十卷,修于公元551-554年。

  正是《水经注》问世的前后。

  所以,庄子的蒙,确是蒙城。

  《水经注》作为古代珍贵史料,是不可抹杀的。就现今我们手头的被许多人乙改过文字看,它仍弥足珍贵:

  关于庄子:

  蒙县故城北,俗谓之小蒙城也。……即庄周之本邑也,为蒙之漆园吏。

  郭景纯所谓漆园有傲吏者也,悼惠施之没,杜门于此邑矣。

  杜预曰:梁国蒙县北有薄城,城中有成汤冢。

  说明庄子故里在蒙县城北,惠施是它的老乡;薄城(亳州)在蒙县故城北,城中有成汤冢。与我们今天蒙城、亳州的情况一致。说明近二千年这里的历史地理没有很大的变动。

  关于老子:

  涡水又东经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涡也。涡水又东南屈,经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王莽更名之曰赖陵矣。涡水又东北屈,谷水注之。

  谷水又东经苦县故城中,水泛则四周隍堑,耗则孤津独逝。谷水又东经赖乡城南,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 非也。谷水自此东入涡水。涡水又北经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祀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顿,石阙南侧,魏文帝黄初三年经谯所勒。阙北东侧,有孔子庙,庙前有一碑,西面是陈相鲁国孔畴建和三年立,北侧老君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又北,涡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有李母冢,冢东有碑,是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于曲涡间。涡水又屈东经相县故城南,其城卑小实中,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 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自是无郭以应之。

  这段文字描述,经过实地考证,无疑是在今天安徽省涡阳县北武家河与涡河汇合处的郑店村及其周围环境,地下的发掘更进一步证实了这里确是老子故里。

  二、蒙城的由来

  蒙城由蒙而来。

  蒙在秦汉之初是蒙县。《汉书·地理志》,梁国有八县,正包括了蒙县及其周围的砀、下(夏)邑等县。

  “蒙县”正式称“蒙城”, 当在后汉。《后汉书·郡国志》:

  豫州, 梁国有九城。

  其中有蒙。蒙城正是梁国九城之一。

  后汉汝南郡三十七城和梁国九城中, 绝大多数用两个字为地名的, 如:“上蔡, 本蔡国”,蒙城之北的“山桑侯国, 故属沛, 有下城父聚, 有垂惠聚。” “上蔡”、“山桑”等都是两个字为地名,“蒙”是一个字为地名。因此, 蒙自后汉称“蒙城”之后, 这个“城”字就一直被保留着。

  现今的蒙城的地理与后汉时期的历史地理并不完全重复,它东北部及今涡阳东部属山桑侯国。今涡阳县中部以西又属于陈国苦县。后汉蒙城属地相当于今之蒙城东南一带。庄子故里正在此。

  后汉以前单字的县, 如: 项、虞、柘、郸、酂,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用“城”不用“县”,自后汉起, 都与“蒙”一样保留下了“城”字,这些地名也便成了两个字。今天都称“项城”、 “虞城”、 “柘城”、 “郸城” 、“酂城”了。当然还有“蒙城”。等等。有人说:“蒙城”是唐代才有的, 显然是没有深究过蒙城的来历。

  蒙城为“蒙城”或“蒙城县”的建城日期,据我的考察,应该是在公元30年,汉武帝六年。据《后汉书·郡国志》:“《汉书·地理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但录中兴以来郡县改异及春秋三史会同征伐地名,以为《郡国志》。凡前志有县名,今所不载者,皆世祖所并省也。前无今有者,后所置也。”

  这里记载了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对全国郡县,曾作过重大调整,《后汉书·郡国志》便是以这次调整为依据的。

  《后汉书·光武帝纪》有“建武六年六月辛卯诏”记载了这次调整:

  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

  蒙县改称蒙城或蒙城县的具体日期,应是在光武帝此诏具体所落实的日期,已不可详考。我们不妨将蒙城建城的日期就定在光武帝建武六年下诏之日:公元30年六月辛卯日。

  光武中兴,办事效率也是很高的,定在这一年大概不会错。

  据此,蒙城建城至今已有1976年矣!

  所以蒙城不是自唐代才开始有的县治,它是东汉初年的建制。唐代不过是将这一建制又重新确认而已。因此,蒙城的历史还要长得多。蒙县的历史则更长。

  三、蒙城的地名变迁

  有学者以为,现今的蒙城是北魏孝文帝大和七年(公元438年)是在山桑旧址上新建的。不是西汉的蒙县。

  山桑县在《晋书·地理志》已经出现了,《隋书·地理志》山桑属谯郡六县之一。

  《晋书·地理志》中蒙县与山桑县同时出现。蒙在梁国,山桑在谯郡。蒙与山桑相邻。

  晋代有蒙城县,不仅《晋书》上写着,晋代学者张湛曾经作《列子注》这本书,宋代学者褚伯秀在写《南华真经义海纂微》(计106卷,见《道藏》15-175)时引用了张湛的话:

  “张湛《列子释文》载:庄子,宋之蒙城人,为梁漆园吏。著书五十二篇,郭象合为三十三篇。注之一云:向秀先注《庄子》二十八篇而卒,郭象得其书足成之,以行于世。”

  这里不仅记载了《庄子》整理成书的经过,而且十分明确地说了:“庄子,宋之蒙城人。”虽然引文时是宋咸淳元年(宋度宗,公元1265年),但那时古代史料多于现在,张湛的《列子释文》当存于世。

  张湛,东晋学者,字处度,高平(山东金乡西北)人,仕至中书侍郎,光禄勋。

  显然,“蒙城”这个地名不是唐朝才有的。晋代人也称它为“蒙城”。

  张湛说:“庄子,宋之蒙城人”,应该说,此前(当是后汉),“蒙”就已经称“蒙城”了。

  《南齐书·州郡志》中蒙与城父同属梁郡,蒙正在城父南,是蒙县并入山桑,后又将山桑改为蒙城。

  所以,不能只看唐书,也要看看唐以前的史料。

  这个蒙县,或者叫蒙城,在这数百年中,确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改变名称。但是,改成“山桑”的,确是一段不太长的历史。山桑是一个很小的昙花一现的侯国。因为,“蒙”的历史沉淀是更为久远的。所以,从唐以后至今的一千多年中,再没有人能改动这一地理名称。

  关于山桑侯国,可见《后汉书》卷四十五《王常传》。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封王常为山桑侯。建武十二年王常去世,山桑侯国存在于王常约十年。王常之子王广袭封,建武十三年(公元54年)王广徙封石城侯,山桑侯国存在于王氏父子共约28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王广坐与楚事相牵连,国除。

  蒙城建城,正是山桑侯国之南的一个紧邻县城。当绝不会在商丘或其东北,更不会在商丘西百来里的什么地方。

  山桑侯国的地理位置,据我考察,约在今之涡阳县南部和蒙城县北部部分区域,蒙山正在这一带。

  注:

  ① 王振川:《老子与范蠡》,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107-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