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四十章

  [要义]

  宇宙万物之本原本体的“道”,是由于内部双方相反相成以运动、生化万物的,由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决定了道和万物的运行发展道路是圆圈式复归的,万物最终返回“道”。道以处弱守雌、居下尚柔为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个命题是对他的伟大辩证智慧的高度概括,这里的反一是指道体内部相反相成的双方,“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也是心物混一的阴阳抱和的太极;二是反又同返,是返还复归之意,万物从道那里出来,最后又都回到道那里去。“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十六章)在“反者道之动”中,老子表达了他深刻的辩证智慧,宇宙万物都是对立统一运动发展的,而“弱者道之用”则是要人处于弱者的一方,但弱迟早要转化为强,最终取得胜利,用弱比用强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通观《老子》五千言,处处闪耀着辩证法的智慧光芒,可以说老子在揣摩《易经》、观察宇宙万物的基础上将辩证法规律彻悟神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只是用高度概括凝炼的语言表述而已,和两千多年后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一样卓越特立,而且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双重否定规律,都能在《老子》中历历可见,可以说黑格尔是钻研并吸收了《易经》和《老子》的伟大智慧才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逻辑结构上,《易经》是“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的一分为二体系,而黑格尔是正反合三段式的一分为三体系(扬雄的《太玄经》是仿易之作,已经是一分为三体系);在最高范畴上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就是老子之道的翻版,或者说是巴门尼德的存在之复制,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巴门尼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相似,都是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创建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脱离了经验层次的以具体物质形态为本原的宇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