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上赏鱼,人间至乐 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壹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含义很深刻,刍狗,是指古人用谷草扎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灵的狗。刍狗虽然是结草而成,但祭祀的人却视其有魂灵而装饰打扮并侍奉它们,以求福于天地神灵。待大礼已毕,刍狗的魂灵升入天堂,它也就还原为纸草了,或者以火焚之,或者任人践踏。

  老子说,圣人以百姓为刍狗,表面上是视百姓如杂草,实质上是视百姓若神灵,从而敬重他们,保护他们,服务于他们,目的是为了国泰民安。例如倘若有人天良丧失,做出有害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必然会遭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唾弃,下场如同丧失了灵魂的刍狗。

  在庄子的眼里,万物虽为天地所生,但无一物为天地所偏爱。天地统治万物,利用的是至诚不移的自然规律。万物的生长发育,只能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圣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而统管法律的圣人是由人民推举产生的,是人民的代言人,是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在圣人的心目中,只能存有法的观念,而不能存有“仁”的观念。有了“仁”的观念,就会以自我为中心,用权力代替法律,这样一来,法律就会失去威严,社会就会滋生罪恶,百姓就要遭殃,这才是统治者最大的不仁。

  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攫掠人民的生命、财产、子女,割地称雄,残民以逞,原属常事。因此,当时的读书人,奔走呼吁,号召仁义,揭示上古圣君贤相,要人如何体认天心仁爱,如何以仁心仁术来治天下,才能使天下太平。不但儒者如此,其他诸子百家,大概也都不外以仁义为宣传,以仁义为号召。

  但是,这种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无论是哪一种高明的学说,或哪一种超然的思想,用之既久,就会产生相反的弊病,变为只有空壳的口号,并无真正的实义了。譬如,本来以呼唤仁义为己任的儒学到最后反而成了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地位,玩弄权术,压迫百姓的“帮凶”。

  “天地不仁”,是说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当台风一刮,既要刮到我的家,也要刮到你的家。它要到那最豪华的富人家里去一趟,也要到那乞丐家里逛一圈。它要刮到皇帝家里,也要刮到阿猫阿狗的家,还要刮到那小小蚂蚁的穴里。

  天地不仁,正是天地的大仁之处。很多人就又不明白了。怎么不仁反而是大仁了?是的,正因为不仁,看待万物都是如一,所以才是真正的平等、公正,所以才是真正的大仁。

  理解了大仁不仁,也就理解了《齐物论》里的这样一段话了:

  ——真正的大道是无法具象成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也是无法言说的。最了不起的辩说就是无声的暗示,真正的大仁看上去像毫无仁义,最廉洁的人并不是那最会谦让的人,最勇敢的人从不恃勇而挑逗冒犯别人。(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不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贰

  正如老子一样,庄子也有心怀天下的抱负,他对这一点的引申,主要是从个人角度而言的。即: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明知道知识的伤身之处,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就像他聪明善辩的朋友惠子一样。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呢?那就是: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贪图名声,做了世人眼中的恶事却不至于受到刑戮的惩罚。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宋国的太宰荡向庄子请教仁爱的问题。

  庄子说:“虎和狼也有仁爱之心。”

  太宰荡说:“为什么这么说呢?”

  庄子说:“虎狼之中也能做到父子相互亲爱,为什么不能叫做仁呢?”

  太宰荡又问:“请教最高境界的仁。”

  庄子说:“最高境界的仁就是没有亲。”

  太宰荡说:“我听说,没有亲就不会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孝,说最高境界的仁就是不孝,能这么说吗?”

  庄子说:“不是这个意思。最高境界的仁实在值得推崇,仅仅靠孝是不足以说明它的。

  “那是因为,做出恭敬行孝的态度来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真正以爱的本心来行孝道却是困难的;而以爱的本心来行孝容易,用虚静淡泊的态度来对待双亲却是困难的;虚静淡泊地对待双亲容易,使双亲也能虚静淡泊地对待自己却很困难;使双亲虚静淡泊地对待自己容易,能一并虚静淡泊地对待天下人是很困难的;一并虚静淡泊地对待天下之人容易,使天下之人能一并忘却自我却又是困难的了。

  “尧舜不受盛德所累,因而能够任物自得;他将恩泽施给万世,天下人却没有谁知道。难道仁孝一定要大谈特谈才叫仁孝吗?!孝、悌、仁、义、忠、信、贞、廉,这些都是用来劝勉自身而陶养真性的,不是用来当成口号的。”

  叁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的这句话被很多人所误解,因为从表面上看,这句话好像是说老子是反对孝、反对忠的。其实不是这个意思。这句话是说在一个不和睦的问题家庭中,人们总会夸子女当中那个最乖的是孝子,并拚命地标榜他,甚至忘了“家庭不和”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一个家庭不出问题,儿女们个个都是孝子,又何必特别标榜一个孝子呢?

  至于“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同样的道理。文天祥在宋朝亡国了,才表现出他的忠贞,假使宋朝不到亡国的时候,就看不出文天祥对国家有如此忠心,虽然文天祥仍是忠心耿耿,但是没有那种成仁的表现机会。这有点接近我们常说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意思。

  管仲生了病,齐桓公问他:“你的病已经很重了,不避讳地说,如果你一旦病危不起,我将把国事托付给谁才合适呢?”

  管仲说:“你想要交给谁呢?”

  齐桓公说:“鲍叔牙。”

  管仲说:“不可以。鲍叔牙为人,算得上是清白廉正的好人,但他从不去亲近不如自己的人,而且一听到别人的过错,一辈子也忘不掉,让他治理国家,对上势必约束国君,对下势必忤逆百姓。一旦得罪于国君,也就不会长久执政了!”

  齐桓公说:“那么谁可以呢?”

  管仲回答说:“要不,隰朋还可以。隰朋为人,对上不谄媚,不屈尊,对下不骄横,自愧不如黄帝又能怜悯不如自己的人。

  我们常说,能用道德去感化他人的人被称作圣人,能用财物去周济他人的人被称作贤人。而以贤人自居却驾临于他人之上的人,不会获得人们的拥戴;相反,以贤人之名而能谦恭待人的人,一定不会得不到人们的拥戴。

  “这样的人,对于国事、家事不会事事躬亲,太过计较。相对而言,隰朋比较符合这些特点。所以,不得已的情况下,隰朋这个人还是能够堪以大任的。”

  肆

  这就是庄子的言说,他的话初听上去很荒唐,仔细想想又非常有道理。他的文章也是这样,看上去似乎很没道理,也无结构逻辑可讲。其实文章的内在,是逻辑性极强的。

  强极则辱,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四句话出自金庸。在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金庸借乾隆送陈家洛佩玉上的刻字,道出了自己特别推崇的人生境界。但很有意思的是,正是这四句十六字,居然没有人能查到其出处(人们都认为其境界颇深定有出处)。有人查遍孔、孟、老、庄,以及四书五经,均无所获,故将此难题贴于网上,一年多来终无所获,故被称为“武侠与国文的一个绝题”。

  爱一个人是痛苦的,世人皆知,但不大为人所知的是,被爱同样也是一种压力。于是,庄子深有感触地说:“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这句话的大意是,用主观的方法去体现爱心,往往会给被爱者带来损害。

  《庄子》上有这么一则寓言:

  有一位爱马之人,伺候他的马,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他用竹编的篓筐去接马粪,用巨大的海蛤去装马尿。有一天,有一只硕大的吸血蚊虻停在马背上正在吸血。养马人一看,便悄悄地走过去,出其不意地用力一拍,马因受惊咬断口勒毁坏了头上、胸上的络辔。造成这样的过失,恐怕并不是养马人的错,当然也不是马的错。

  爱之深,责之切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历史上,“楚王好细腰,宫娥多饿死”,由于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孩子,因此宫中很多美女为了讨楚王的欢心,拚命地勒腰、节食,最后甚至饿死。应该说,楚王肯定不会想让自己的妃子受这种罪,但把心爱的美女弄成这样的结果,也非他所愿了。

  历史上,受到皇帝宠爱而本身又地位不高的妃子好像很少有好的结果。

  刘邦最爱的戚夫人,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戚夫人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相对唏嘘不已。垓下之战时,刘邦命令四面奏楚歌,戚夫人也参与了这件事,足见刘邦对她之重视。

  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宠爱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如意。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生恐戚夫人无人依傍,遭人陷害,于是就想换立太子。但在一次宴会中,太子请来闻名遐尔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以助声势。眼见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后便做了太后,接下来,吕后指使手下毒死了如意,并下令斩断戚夫人的手脚,挖眼熏耳,喂以哑药,丢入厕所,称为“人彘”。

  戚夫人之祸,并非由于自身,而是源于刘邦的宠爱太甚,这一点刘邦自己也有所察觉,只是知之太晚,已无力回天,正所谓“爱之太深,祸之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