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自能享天年
|
人的心理状态对人的身体确实具有重大的影响。庄子通过上面的故事告诫人们,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心理的平衡。
要保持心理平衡,有两个要点要注意的:一是要心清,即不要有私心杂念;二是要心静,即不要受外物牵连。把这两点合在一起,那就是虚心忘我。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无惊无喜,顺事自然,超脱自在,颐养天年。
《在宥》篇中“黄帝求道”的故事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故事说:
黄帝做天子已有十九年了,他的政令通行于天下,可以说国泰民安了。不过他并没有为此而停步不前,还想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情。听说广成子在空同山上修行,通晓了宇宙大道,所以前去求教。
见到广成子后黄帝说:“我听说先生已经达到了最为高超的大道,我想请教一下大道的精华是什么,不知道当问不当问?我想汲取天地的精华,用以辅佐五偷听 久生长,用以营养百姓的身体,我还想控制阴阳,以满足众生的需要。怎么才能做到呢?”
广成子说:“你想要问的大道,那是世间最重要的事情;你想要控制阴阳,却又是损害世间的举动。从你治理天下的那一天开始,云气还没有聚集在一起便下起了雨,草木没等枯黄就开始脱落,日月的光芒一天比一天昏暗。像你主样的人,只会做表面的文章,有的只是小肚鸡,那里配听宇宙大道呢?”
黄帝讨了个没趣,回去后抛开天下之事,建筑了一个小小的房子,里面铺上一层白茅草,住了进去。修心养性,体会广成子的那番话。三个月后再次拜访广成子。
来到广成子的住所,广成子正头冲着南面躺着。黄帝赶忙跪下,用双膝走到广成子的床前,叩着部磰 :“的说先生达到了最为高超的在这,我想请教一下如何保养身体才能长寿。”
广成子听后立刻便坐了起来,说:“好啊!问得好啊!过来,我向你谈谈大道!大道的精华,虚无缥缈;大道的顶点,蒙胧昏暗。你不要用眼看,不要用耳听,守着自己的精神,心内保持着平静,这时候形体就会自然而然地平正,你一定要平静,一定要清净,不要劳动你的形体,不要动摇你的精神,这样就可以长生。到了你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什么也听不见、内心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你的精神就会呆在你的形体里,你的形体就能长生。所以,要谨慎地对待你的内心,严密地封闭你向外的通道。外面的事情,知道的越多,就越会促使身体的腐败。中偠做到了这一点,我就可以帮你达到最光明的境界,使你追溯到阳气的源泉;我就可以帮你进入最幽暗的境界,使你追溯到阴气的源泉。一自有管理天地的法则,阴阳自有规范阴阳的规矩,你何必要想控制它们呢?还是小心谨慎地保护好你的身体吧!只要各自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什么东西都会自然而然地强壮起来。我正是这样,对待任何事物都抱着同一个态度,那就是顺从着它们的自然发展,同它们和谐相处,所以我修养身体已经一千二百年了,容貌还不显衰老。”
黄帝再次叩头说:“你真可以说是进入了天然的境界!”
广成子说:“来!我告诉你天然的境界是什么样子。天然的境界是无穷无尽的,不过人们都以为它是有终有了的;天然的境界是无法测量的,不过人们都以为它是有极限的。得到我的这个大道,在天上就是天皇,在地上就是帝王;失去我的这个大道,在天上只能看见日月之光,在地上只能成为一片黄土。眼前的诸多东西都是从土中生出的,最后又都将归于土中,所以我将离开你,进入没有穷尽的大门,去游览那没有极限的原野,。我与日月同光,我与天地同长。靠近我,我昏昏迷迷,并不知晓;离开我,我迷迷昏昏,并不知道。人们一个一个地都死 ,而只有我长久独存。”
故事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说,养生最为重要;第二层是说,养生的方法是清静;第三层是说,做到了清静就能进入天然的境界,而天然的境界是无穷无尽的,进入此界则与天地同久。
在广成子看来,天下之事,养生最重要。正因为这样,所以黄帝第一次来地广成子没有接待。之所以如此,那时因为黄帝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养生,而是控制阴阳、方便民用。这种思路恰恰与养生的思路相反:养生的关健是顺从万物的自然而然,而控制阴阳却要让万物顺从人意。顺从自然则以广成子说自从黄帝治理天下以来云气还没有聚集在一起便下起了雨,草木没等枯黄就开始脱落,日月的光芒一天比一天昏暗。
黄帝返回后没有去处理朝政,而是筑了一间小房修养心性,为的是体会广成子的教诲。三个月的修养使他有所领悟,知道了大道的根本问题是养生,所以第二次拜访广成子时便不再提控制阴阳、方便民用,而是紧紧抓住养生长寿的问题,于是得到了广成子的热情接待。
广成子的教诲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心理修养。
心理修养着重于两个字:一是静,一是清。静与动是相对立的,清与浊是相对立的。他认为:动则会劳累,劳累了精就会外溢。精是形体的营养,精不驻留,形体就会腐败,生命就不能维持。浊则会混杂,混杂了神就不得安宁。神不得安宁就不能守舍。神是生命的灵魂,神不守舍,生命就会凋谢。为了不使精漏神游,就要谨慎地对待内心,严密地封闭通道,不使内心烦躁,不受外物干扰。因此他对黄帝说:“你不要用眼看,不要用耳听,守着自己的精神,心内保持着平静,一定要清净,不要劳动你的形体,不要动摇你的精神,这样就可以长生。到了你眼睛什么也看不、耳朵什么也听不见、内心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你的精神就会呆在你的形体里,你的形体就能长生。”
道家的养生学说,特别是后来道教的养生学说中,有关于修炼精、气、神的方法。它们把精、气、神视为人体中构成生命的三大要素。认为只要将这种东西炬成一体,人就可以长生久视。庄子的学说中也涉及到精、气、神的概念,但在他那里还没有形成以精、气、神的思想。庄子所谓的养生,主要是讲的精神境界的修养。基本思想是,平心静气,排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从而达到与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变化协调一致。他认为,内心世界与外界达到了协调一致,人就可以免受外 事物的损害,人就可以享尽天年。
庄子认为,与外界事物协调一致的途径是顺其自然,遇到一切事物都顺其自然,不分高下,不别黑白,不论男女,不管水火,都是一样。因此,在他的眼里,一切东西都成了一样的东西。既然都成了一样的东西,那么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天地万物的区别都消除了,剩下的就只有万自然而然这一种东西了;另一种情况是,顺着自然而然的路子想下去,又可以引出天地万物各自的特性来,比如顺着水的自然而然,那就是任其下流,顺着山的自然而然,那就是任其挺拔。所以这种境界可以说是天地万物的源泉。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广成子说他可以帮助黄帝达到光明的境界,追溯到阳气的源泉,他可以帮助黄帝进入最幽暗的境界,追溯到阴气的源泉;又说他所进入的这种天然的境界,无边无际,无穷无极,虚无缥缈,蒙胧昏暗,不能用耳朵听,不能用眼睛看。
说的直接一些,庄子在故事中所推崇的这个境界,也就是天地怎样就任其怎样,万物怎样就任其怎样,人事怎样就任其怎样,自己怎样就任其怎样,不为之分心,不为之筹划,悠闲自在、坦然自得地生活。在他看来,这种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对人的身体最有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