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物全息”论




  [原文]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

  齐国的《谐》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谐》书上说:“当大鹏迁往南极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三千里,借盘旋的暴风飞上九万里高空,一飞去就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息止。”

  如野马一样蒸腾浮动的雾气,飞扬弥漫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的深蓝色,难道那是它的本色吗?天空的高远难道就没有穷尽吗?而站在“天”的角度向下看,也不过如此罢了。

  [注解]

  从此段可以看出,关于鲲鹏之说,也不是庄子空想出来的,而是在齐国的书中有记载,这本书就叫做《谐》,据传是东阳无疑(生平不详)所作,《隋书·经籍志》著录七卷,已散佚。估计类似山海经这类的书。南朝梁吴均(469~520)又撰写了《续齐谐记》,现存传本只有17条﹐但文辞优美﹐书中不少故事曾广为流传﹐如七月七日织女渡河会牛郎故事﹐五月五日作粽祭屈原故事等等﹐常为人引作典故。当然,也有人认为《齐谐》一书是庄子虚构的,暂不考究。

  以上这段,庄子通过“野马”、“尘埃”、“天之苍苍”等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道理,万事万物相关联而存在,通过物与物之间的关联作用产生了诸多现象,比如蒸腾浮动的雾气,飞扬弥漫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之深蓝色,是因为光的折射等等。有一个科学术语叫做“蝴蝶效应”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淮南子·说山训》中有一段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懂易学,特别是懂梅花易和奇门的朋友最清楚“万物全息”的道理,通过一个现象起卦或是起奇门局可推断出事态发展的吉与凶。我们这个世界,就像是一部庞大而缜密的机器,牵一发而动全局,就像是水中的涟漪,从中心点开始逐渐扩大直至忽略不计。庄子说这些,意在言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文中提及的“野马”,国学大师南怀谨认为是佛经上讲的“阳焰”,太阳光的幻影,所谓“海市蜃楼”。我认为很有道理。前几年,山东蓬莱海面上空曾经出现了一次异景:一座优美的城市,里面有许多古装的华人,有的骑着马在郊外散步。古代把这叫海市蜃楼,现代科学家把这称做大气折射。但这座城市到地球的哪儿去折射过来呢?再怎么折射也不可能将不存在的东西给折射出来吧。那么有许多善于思考的人会意识到这是另外时空中的景象显现出来了,另外时空是否真实存在?我们是否会由此重新思考宇宙和人生?

  再一下段通过“且夫”一词进一步论述,提起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