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古认知”论




  [原文]

  汤之问棘也是已。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 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传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译文]

  商汤询问棘也有这样一段话:

  汤问:“上下四方有极限吗?”

  棘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个不毛之地的北极,有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就是天池。那里有一条鱼,它的宽度数千里,没有人知道它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脊背像泰山,翅膀象挂在天上的云彩,凭借旋风飞向九万里高空,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飞往南极大海。小泽里的尺鴳讥笑大鹏说:‘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我跳跃起来向上飞,不过几丈便落下来,在野草之间飞来飞去,这样的飞翔不也是很快活了。而它究竟要飞到什么地方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注解]

  这一段内容,有的版本中少了第一句和第二句,感觉有点不顺畅。这段内容从商汤和棘的口中再次重复了鲲鹏的故事,其实不仅是说明了小和大的表像区别,更重要的是说明各类事物因自身不同条件而造成的认知的局限性。汤是商朝第一个皇帝;棘是人名,即夏革(ji),商汤时贤大夫。鲲鹏的故事,居然商汤时代也有人知道,我认为此非偶然。暂不论庄子是否捏造,但说明这样的神话故事成于上古,到了周代以后记录于齐谐之中。当然,纯属猜测。从商汤和棘的对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上古之人对于宇宙的认识很了不起,“无极之外,又是无极”,认为宇宙无边无际。“穷发之北,有冥海者”,那说明北冥并不只是局限于地球的北极。

  上古时代,是一个人神共居的时代,各类神话故事层出不穷。《淮南子·天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天象故事:“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除非一次巨大的天象变动,否则没有人可以凭空想象出这个情节。对于这个天象变动,我们从八卦图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先天八卦,代表天的乾卦位于正南,而后天八卦的乾卦位于西北,正是印证了“天倾西北”之说。说这些有些偏题了,我只是想说明,神话传说并不一定都虚构,而只是人类现有的认识有限。上古的这些神话传说,于周代之后逐步成书,包括著名的,《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