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传记系列——

 

文学艺术家卷——莎士比亚

许海燕   编著

第五章  成熟时节——中期的生活和创作








  1. 洞察社会和人生


  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充满乐观的情绪。这些喜剧让人们相信,善良的人总能征服一切邪恶,最终找到幸福。但严峻的现实证明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一种善良的愿望。

  伊丽莎白女王的后期统治越来越黑暗,她的残忍不亚于任何一位男国王。她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她,她宣称只有这样,她才能专心致力于捍卫英国的独立,抵御西班牙和其他国家的威胁。但战争的危险一直笼罩在英国的上空。人们已被残酷的对外战争和权贵们的内讧折磨得疲惫不堪。农民是这个不公平的社会的最大受害者。“圈地”运动侵占了农村的大片土地,许多农民被迫离乡背井在各处流浪。甚至伊丽莎白女王本人在一次旅行中也不满地说:“到处都是穷人。”上层贵族纸醉金迷,道德沦丧,各种恶习像痈疽一样侵入社会的肌体之内。

  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的宠臣爱塞克斯伯爵的叛乱集中地反映了宫廷内外的纷争,显示出封建制度深重的危机。

  爱塞克斯伯爵曾两次率领英国舰队战胜西班牙舰队,为英国夺得海上霸主的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女王陛下也对他青睐有加。1599年,爱尔兰爆发农民起义。爱塞克斯伯爵被任命为平息起义的总司令,他的朋友、曾是莎士比亚庇护人的骚桑普顿伯爵也与他一同前往爱尔兰。

  伦敦街头的百姓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最后一幕的“序曲”中写到了这一场面。伦敦的上层人物和“人山人海的臣民”都期望他能顺利完成使命。

  但这一次他却没有完成使命。他于1600年8月被送到法庭审判,结果被解除一切职务。然而,爱塞克斯伯爵并不甘心,他寄希望于众多青年贵族对他的支持,相信自己在民众中的威信。他和他的支持者们准备鼓动民众暴乱,进行政变。

  1601年2月的一个早晨,爱塞克斯伯爵的几个党羽来到环球剧场,要求2月7日上演《理查二世》一剧。由于该剧中有废黜国王的场面,他们想利用这出戏挑动伦敦市民进行反叛的情绪。演员们当然不会想到这一点。但到了第二天,一切都明白了。

  2月8日上午11点,爱塞克斯伯爵、骚桑普顿伯爵和他们的支持者走上伦敦街头,号召市民追随他们行动。可是,伦敦市民们对叛乱者的呼唤无动于衷。他们明白,推翻女王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引起国家的分裂,爆发为争夺王权而进行的内战。到那时,真正受苦的是普通老百姓,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商人们开始关闭店门,市民们纷纷躲进家里,一扇扇窗户砰砰地关上了。叛乱者的队伍越走越小,许多人悄悄地溜走了。爱塞克斯伯爵和他的少数党羽最后只得逃回他家中。女王的士兵将爱塞克斯伯爵的官邸团团围住。爱塞克斯伯爵在焚烧掉所有重要的文件后表示投降。

  在随后的审判中,爱塞克斯伯爵和许多参加叛乱的人都被判处死刑。骚桑普顿伯爵起初也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在伦敦塔里监禁。詹姆士一世继位后,他被释放。环球剧场的演员们自然也被审问,其中大概也包括莎士比亚。后来事情调查清楚了,他们虽然上演了《理查二世》,但他们并不知道爱塞克斯伯爵的叛乱计划,结果就没有对他们加以追究。

  对于爱塞克斯伯爵的叛乱,伊丽莎白女王表面上显得非常镇静。在处决伯爵的前夜,她还命令环球剧场的演员为她演戏解闷。第二天,当爱塞克斯被处决时,女王正悠然地在寝宫里弹钢琴。但同时,女王内心仍不免有一点隐痛。她如此宠爱过的人竟然将她比作狂妄而又无能的理查二世。有一次,她忍不住嘲讽地对伦敦塔的看守长说:“你难道不知道我是什么人吗?我是理查二世。”1601年英国政治生活中最轰动的事件渐渐平息了,这一年的8月,《哈姆莱特》在伦敦的舞台上上演了。

  1603年3月24日,70高龄的伊丽莎白女王去世,枢密会议在女王死后推举苏格兰国王詹姆士登位。上层社会普遍关心的王权继承问题得到了最终的解决。伊丽莎白女王之死引起许多人写下无数的悼诗,但莎士比亚却没有留下一句致哀的诗。

  詹姆士一世的统治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安定。1605年11月,詹姆士一世应当主持新议会的开幕式。一群天主教阴谋分子在会议大厅的地窖里放了一桶炸药,想在国王出现时引爆。由于一件偶然的事故使阴谋败露,詹姆士一世幸免遇难。这已是短时期内发生的第二次阴谋案件了。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借人物的台词发出感叹:“亲爱的人互相疏远,朋友变成陌路,兄弟化为仇人;城市里有暴动,国家发生内乱,宫廷之内潜藏着逆谋……”

  詹姆士一世登基后,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被改名为“王家供奉”剧团,它的竞争对手“海军大臣供奉”剧团改名为“威尔士亲王供奉”剧团。“王家供奉”剧团的所有演员,包括莎士比亚在内,都被登录进宫廷仆从的名单。每逢节日,他们要按照规定穿上和宫廷仆人一样的鲜红色的坎肩、裤子和披风。

  莎士比亚这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非常紧张和繁忙,“王家供奉”剧团除了在环球剧场的演出外,每年还要到王宫去演出10次到15次,此外,有时还要到外省去巡回演出。

  繁忙的工作也给莎士比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1605年,他在斯特拉福镇购买了一大块土地。1607年6月,他的大女儿嫁给了一位当地有名的医生约翰·维尔。同年12月,他的弟弟演员爱德蒙去世。

  莎士比亚那几年的个人生活是平安顺利的。然而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一个赋有社会责任心和时代感的剧作家,他对社会的丑恶看得越来越清楚,对老百姓的贫穷和社会不公充满了强烈的愤慨。莎士比亚的内心深处是苦闷的,他的第66首十四行诗反映了这一时期他的内心情绪:

  对这些都倦了,我召唤安息的死亡——
  譬如,见到天才注定了做乞丐,
  空虚的草包穿戴得富丽堂皇,
  纯洁的盟誓受到了恶意的破坏,
  高贵的荣誉被可耻地放错了地位,

  强横的暴徒糟踏了贞洁的姑娘,邪恶,不法地侮辱了正义的完美,拐腿的权势损伤了民间的健壮,文化,被当局统治得哑口无言,愚蠢俨如博士控制着聪明,单纯的真理被唤作头脑简单,被俘的良善问候着罪恶将军;

  对这些都倦了,我要离开这人间,
  只是,我死了,要使我爱人孤单。


  2. 悲剧创作的高潮

  1601年,莎士比亚已经37岁了。他在伦敦这个繁华都市已经生活了16年,从一个血气方刚、充满理想的青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中年男子。他的阅历丰富了,思想成熟了。透过种种浮华的表面现象,他清楚地看见了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嫉恶如仇、富于人文理想的莎士比亚对这些黑暗和罪恶是不可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的。创作历史剧和喜剧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使他有足够的艺术功力去反映现实,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他开始转向悲剧创作。

  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中,有四部以古罗马历史为题材的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和《科利奥兰纳斯》。它们在风格和内容上与其他的悲剧有所不同。虽然这四部悲剧在创作时间上跨度很大,但仍然被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古罗马历史悲剧。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部悲剧。它是当时“血与泪”的复仇剧流行的产物,与马洛的《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和基德的《西班牙悲剧》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这部悲剧情节夸张,冲突激烈,散发着浓烈的血腥味,演出时杀气腾腾的气氛始终笼罩全场,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复仇剧。

  罗马大将泰特斯征讨哥特人凯旋而归,并把哥特人的王后塔摩拉及其四个儿子当作人质带回了罗马。他不顾塔摩拉的苦苦哀求,残忍地杀死了她的大儿子以祭奠自己22个阵亡的儿子。塔摩拉在心中深深地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因非凡的美貌,塔摩拉被罗马皇帝萨特尼纳斯立为皇后。深得宠幸的塔摩拉开始了她的复仇。她和儿子以及嬖奴艾伦合谋杀死了皇帝的弟弟,并嫁祸于泰特斯的两个儿子。塔摩拉的儿子轮奸了泰特斯的女儿拉维妮娅后,又砍掉了她的双臂,割掉了她的舌头,使她既不能写又不能说以掩盖他们的暴行。

  为了挽救被判处了死刑的儿子的性命,泰特斯受到艾伦的愚弄,砍下了自己的左臂。后来,在两个儿子血淋淋的头颅面前,泰特斯终于醒悟过来。他采取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复仇方法。他把塔摩拉的儿子设计捉住,然后把他们一刀刀肢解,把他们的骨头磨成粉,与他们的鲜血和肉拌在一起做成饼,用来招待塔摩拉。当她津津有味地吃着饼的时候,泰特斯道明了真相。为了不让女儿长期忍辱含垢地活下去,他亲手杀死了拉维妮娅,然后又杀死了塔摩拉。接着,皇帝刺死了泰特斯,泰特斯的儿子路歇斯又杀死了皇帝。作恶多端的艾伦被齐胸活埋在泥土里。最后,罗马的人民拥戴路歇斯为国王。

  这出戏在制造恐怖场面上是成功的,受到了当时观众的喜爱,给年轻的莎士比亚带来了一定的名声。但在艺术上,过多的华丽词藻,冲突的表面化,对人物性格缺乏必要的挖掘,使这部作品只能算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一部习作。

  《裘力斯·凯撒》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两部剧情相连的作品。

  罗马大将凯撒在无数次征战中屡建战功,对罗马的统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但他却逐渐成为一个独裁者。路歇斯等人出于嫉妒,企图除掉他。然而他们在群众中缺乏号召力,于是,便极力怂恿德高望重的勃鲁托斯参加反叛集团。勃鲁托斯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元老院开会时将凯撒刺死。

  凯撒死后,他的心腹安东尼在葬礼上以煽动性的演说蛊惑罗马市民,把勃鲁托斯赶出了罗马城。最后,在安东尼、凯撒的侄子奥克泰维斯等人率领的军队的围困之下,勃鲁托斯自杀身亡。

  《裘力斯·凯撒》中的勃鲁托斯是莎士比亚笔下那种符合人文主义理想的人。他品格高尚,言行磊落,胸怀坦荡,一切行动都从共和国的利益出发,连他的对手安东尼也不得不说:

  在他们那一群中间,他是一个最高贵的罗马人;除了他一个人以外,所有的叛徒们都是因为妒嫉凯撒而下毒手的;只有他才是激于正义的思想,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去参加他们的阵线的。他一生善良,交织在他身上的各种美德可以使造物主肃然起立,向全世界宣告,这是一个汉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遭到悲惨的结局。他的毁灭,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毁灭,也是一种制度、一个理想的毁灭。这里,莎士比亚严峻的批判色调已初步显露出来。

  有人称勃鲁托斯为“胚胎状态中的哈姆莱特”:他们都经常动摇在思想与行动之间。勃鲁托斯是一个具有承担重担素质的人。他意志坚定,头脑冷静。构成他行动的最大障碍的是他性格中有过多的善良成分。他想斗争,而又不希望流血,这就构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也是他内心不安与骚动的主要原因。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一部充满异域情调和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下面将做专门介绍。

  最后一部罗马悲剧《科利奥兰纳斯》是一部风格严肃的政治剧。科利奥兰纳斯原名卡厄斯·马歇斯。为了纪念他攻占伏尔斯人的科利奥里城的显赫战功,改名为科利奥兰纳斯。由于他杰出的才能,元老院准备推举他担任罗马城的执政官。但科利奥兰纳斯蔑视群众,不愿按照惯例把他身上的伤疤裸露给市民看,激起了市民的反感。市民们推翻了原先的提议,并把他逐出罗马城。

  科利奥兰纳斯为了报仇雪耻,不惜投靠外邦,勾结罗马人的对手伏尔斯人攻打罗马城。这时,他的母亲伏伦尼娅挺身而出,斥责他为了个人恩怨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他的心动摇了,放弃了复仇,并在双方之间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罗马城终于保住了,科利奥兰纳斯却终难逃脱伏尔斯人的毒手,在科利奥里城,他被乱剑刺死。

  爱国主义思想是《科利奥兰纳斯》的基调。这部悲剧强调,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由,不管你受到什么样的委屈,都不能对祖国进行报复。在剧中,伏伦尼娅既是母亲,又象征着祖国,抽象的观念和具体的感情统一在她身上,她终于使儿子醒悟过来,悬崖勒马,没有成为使祖国蒙受灾难的千古罪人。

  莎士比亚一共创作了10部悲剧,除了早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及四部罗马悲剧以外,还有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以及最后一部悲剧《雅典的泰门》。这后五部悲剧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

  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他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末世社会的罪恶和本质特征。走到历史尽头的封建统治阶级更趋腐朽与残暴。上层统治者为了追逐权势,经常使用阴谋和暗杀的手段,如克劳狄斯和麦克白就是典型的代表。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侈,统治者对广大人民横征暴敛,连曾经身为国王的李尔也不禁呐喊道:“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人们的反抗如海潮般汹涌澎湃,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统治者则疯狂地镇压人民的反抗。于是,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英雄与奸雄、好人与恶棍往往是在激烈的斗争之后同归于尽。这不仅是为了取得戏剧性的效果,也是时代特征的展现。

  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为了名利,弟弟可以谋害兄长,臣子可以暗杀君王,子女可以任意虐待乃至残害父亲。一出出惨剧说明了那个社会正在经历着道德观、价值观的深刻转变。在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雅典的泰门》中对金钱所作的讽刺性描述,就反映了这一转变。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也不乏充满理想、希望力挽狂澜重整乾坤的仁人志士,如哈姆莱特、勃鲁托斯等。但一方面由于黑暗势力过于强大,另一方面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种种弱点,或过于谨慎,或过于天真,这使得他们的努力往往失败。他们的悲剧是个性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虽然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的结局最终都是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莎士比亚已经放弃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而陷入了悲观主义的泥潭。我们会发现,在莎士比亚悲剧中的英雄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精神和乐于助人、善良真诚、勇于牺牲的美好品德。即使是那些有严重过失的人物,如李尔王、奥瑟罗等,他们犯下过错不是因为他们本性丑恶,而是因为他们受人欺骗,看事不明。而且他们最终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这些都表明,莎士比亚对美好的人性并没有失去希望,仍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和喜剧时期相比,他对人性、对社会的看法变得更加全面深刻了。他的悲剧更为执著、热忱地讴歌人文主义者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的精神追求,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莎士比亚悲剧最大的成就表现在悲剧人物的塑造上。莎士比亚悲剧中的男女主人公一般都是地位较高的上层人物。这是对古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继承。因为他们是人间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和主要承担者,把他们当作时代精神的代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主人公既然不是一般人物,在他们身上就必然具有不平凡的特点,有着巨大、惊人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意志、热情、理想、道德上都有表现。要科利奥兰纳斯向人民低头是不可能的,麦克白想停止罪恶的脚步也是不实际的,放弃共和理想对勃鲁托斯而言还不如去死。这些特点对主人公而言往往是一种致命的禀赋,也可以称之为悲剧性格。

  这种悲剧性格往往会和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发生激烈的冲突。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这种冲突通常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激烈斗争。如《哈姆莱特》展示了哈姆莱特在能力与责任、思想与行动之间徘徊不定,饱受精神折磨的状态;《麦克白》细致地刻画了麦克白从有“过多人情的乳臭”到“习惯于杀戮的思想”的心路历程等等。莎士比亚采用内心独白、梦幻等手法描绘内心冲突,使我们更深切地理解他的悲剧人物。

  莎士比亚的悲剧情节一般采用平行对照式结构,有多条线索交错,多种矛盾平行发展。《哈姆莱特》中有三条复仇线索交织在一起;《李尔王》中包含了两个家庭的矛盾冲突。这种结构充分体现了悲剧冲突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是莎士比亚对人性和社会深刻认识的产物。

  莎士比亚的悲剧还改变了古典悲剧严肃到底、缺乏变化的缺点,在悲剧中有度地穿插一些喜剧情节。在恐怖、阴冷、悲惨的主调中插入一些滑稽可笑的小曲。如在哈姆莱特险遭暗算后紧接着出现了轻松调侃的掘墓人;李尔王在大发雷霆时,爱德伽却装疯卖傻哼起小调来;《麦克白》中紧张的弑君场面之后,是醉醺醺的门房胡说的场面。这种悲喜剧因素混合使用的手法,既是人生悲喜交织的反映,也符合戏剧自身的规律。在剧情极度恐怖紧张的时刻,观众的情感也处于极度饱和状态,这种状态是很难持续很长时间的。它容易引起人的疲劳和乏味。这时出现笑的场面,可以使观众的心弦自然放松,恢复心理上的平衡,以便更好地欣赏下面的剧情。


  3. 《哈姆莱特》


  在莎士比亚所有的悲剧中,最著名的是《哈姆莱特》。关于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最早是由丹麦历史学家萨克逊·格拉玛狄库斯在12世纪末写的一部《丹麦史》中记载下来的。1580年,法国作家贝尔福莱在他编的一本《奇异故事集》中把这段历史改写成一个故事。不久,这本书就在英国翻译出版了。16世纪80年代,可能是“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家基德把这个故事改编戏剧,在伦敦的舞台上演出过。基德改编的这部关于哈姆莱特的戏剧,注重描写复仇,渲染恐怖气氛,艺术成就不高,剧本也已经失传了。

  莎士比亚在1601年改编了这个剧本。他参考了那本《丹麦史》和贝尔福莱编的《奇异故事集》,以及基德改编的剧本。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一个中世纪常见的复仇故事,改编成一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的悲剧,提出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巨大矛盾这样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莎士比亚的改编是那样成功,以至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改编过这个题材。

  莎士比亚改编的《哈姆莱特》的故事是这样的:

  哈姆莱特是年轻的丹麦王子,他英俊、正直、善良,深受人民的爱戴,正如与他恋爱过的姑娘奥菲利娅所说的,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他正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这所大学是新文化的中心。哈姆莱特在这儿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对世界、人生和人形成了一种新的看法,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传统观念完全不同。教会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必须禁绝自己的欲望,不断洗涤身上的“罪孽”,死后才能升天堂。他却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他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他在剧中有一段著名的台词: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莱特虽然身为王子,但他却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当他的朋友与他谈话时自称是他的“卑微的仆人”,他却说:“我愿意与你以朋友相称。”他不赞成以人的地位的高低来决定人的贵贱。他用这样俏皮的语言表达过他的平等观念:“胖胖的国王和瘦瘦的乞丐是一张桌子上两道不同的菜。”

  但是,正当他对前途怀着美好憧憬的时候,从丹麦传来使他大为震惊的消息:他敬爱的父亲突然死了,叔叔克劳狄斯篡夺了原本应该由他继承的王位,他的母亲乔特鲁德改嫁给了克劳狄斯。

  哈姆莱特回到了丹麦,穿上了一身黑色丧服。他的好朋友霍拉旭告诉他,接连几个夜晚,总有一个跟已故的老国王一模一样的鬼魂在城堡上游荡,好像在寻找什么。哈姆莱特听了以后立刻决定当天晚上亲自去见一见这个鬼魂。

  晚上,哈姆莱特来到城堡的露台上。半夜以后,鬼魂又出现了。哈姆莱特看到,那个鬼魂确实像他的父亲。他向鬼魂走去,鬼魂把他引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告诉他自己被克劳狄斯害死的经过:那天下午,老国王按照每天的习惯在花园里午睡,克劳狄斯悄悄地走到他身边,把一种致命的毒液滴进他的耳朵里,毒液很快就流入他全身的大小血管,使血液凝结起来,老国王马上就死了。最后,鬼魂要求哈姆莱特为他报仇,但又对他说,在报仇的时候,不要伤害到他的母亲,要让上帝裁判她,使她受到良心的责备。说完这些话,天快亮了,鬼魂就消失了。

  冷酷的现实给哈姆莱特巨大的打击。本来英俊快乐的王子,一下子枯萎憔悴,变得忧郁了。他原本认为现实的一切都如同他所理想的那样美好: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国王,仪表堂堂,公正英明。父亲和母亲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与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利娅有纯真的爱情,他的周围还有一群真诚的朋友。但是,突然之间,父亲不明不白地死了(虽然鬼魂告诉了他父亲死的经过,但那毕竟是鬼魂的话,是否可靠还需要经过证实),叔叔篡夺了王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现实的丑恶使他的理想破灭了。他感到失望,最使他感到痛心的是父亲死了还不到两个月,母亲就改嫁了。照他的说法:“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还没破旧”,“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母亲的行为使他发出了这样充满失望情绪的感叹:“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老国王的鬼魂要求哈姆莱特为他报仇,这使哈姆莱特感到沉重的压力,他一下子想得很多:为父亲报仇,是自己作为儿子应尽的责任。但凶手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当今的国王,他既有权力,又很阴险,身边总是紧跟着卫兵。而且,正因为复仇的对象是当今的国王,所以,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复仇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哈姆莱特在剧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哈姆莱特还想到,如果自己不小心,泄露了要复仇这个秘密,那么任务还没完成,反而可能遭到克劳狄斯的毒手。

  哈姆莱特遭遇到这一系列的变故,再加上肩负的重任,以及种种的考虑,神经开始有些受不了,他就趁势装出疯疯癫癫的样子,这样既可以使克劳狄斯无法把握他复仇的真实意图,还可以疯言疯语,试探对方,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

  哈姆莱特原本爱着奥菲利娅,但现在他觉得,庄严的复仇与轻松的恋爱很不协调。于是,他故意对她装出十分薄情的样子。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的身份是王子,他的婚姻并不完全由他自己决定,他对奥菲利娅的爱情只不过是逢场作戏。雷欧提斯劝妹妹不要理他。奥菲利娅听从了哥哥的话,不理睬哈姆莱特。因此,大臣波洛涅斯认为,哈姆菜特的疯癫是由失恋引起的。

  但国王克劳狄斯却对哈姆莱特充满怀疑,他认为哈姆莱特是装疯。他命令波洛涅斯去刺探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还派人找来哈姆莱特的两个老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命令他们去想办法弄清楚哈姆莱特到底想干什么。

  哈姆莱特尽管在装疯,胡言乱语,疯疯癫癫,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过复仇的任务,只是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此外,鬼魂的话是不是可信,这个问题也一直使他感到苦恼。

  哈姆莱特还是一个爱思考的王子。面对社会的罪恶,他深入思考,竭力想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他思考人应该怎样生活,思考消除社会罪恶、实现理想的途径,思考命运的力量等等。他在剧中有六段长篇的独白,表现出他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探索人生意义的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哈姆莱特一面在思考着许多问题,但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找着行动的机会。这时,一个流动的戏班子来到宫廷里演出。哈姆莱特决定利用演戏来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他安排戏班子演一出谋杀案,谋杀的过程与鬼魂告诉他克劳狄斯害死老国王的过程一模一样。

  戏班子演出的时候,哈姆莱特在一旁仔细地观察克劳狄斯。他发现克劳狄斯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站起来走了。这一下,哈姆莱特的怀疑完全消失了,他确认克劳狄斯是杀害父亲的凶手。

  戏演完以后,哈姆莱特到他母亲那儿去。他尖锐地责备他的母亲那么快地就忘记了父亲,他要把一面镜子放在他母亲的面前,叫她照照自己。王后吓得惊叫起来。而这时,按照克劳狄斯的要求去探听情况的波洛涅斯正躲在帏幕后面偷听,他以为出了什么问题,也大叫起来。哈姆莱特以为躲在帏幕后面的就是克劳狄斯,就一剑刺过去,结果把波洛涅斯杀死了。

  哈姆莱特用演戏的办法试探克劳狄斯,又杀死了波洛涅斯,这使得克劳狄斯由担心、怀疑,变成恐惧了。他害怕哈姆莱特,决定立刻除掉他。克劳狄斯设计了一个阴谋:他让哈姆莱特到英国去,又让陪伴哈姆莱特到英国去的两个人带一件公文给英国国王,请英国国王收到公文后立刻处死哈姆莱特。但哈姆莱特看出克劳狄斯有阴谋,他在船上偷拆了公文,并重新写了一封公文,要英国国王把那两个送公文的人处死。第二天,他们的船刚巧遇上海盗,哈姆莱特就跳上海盗的船回到丹麦来了。

  波洛涅斯死后,他的女儿奥菲利娅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神经失常,也变得疯疯癫癫,结果掉在水里淹死了。

  雷欧提斯因为父亲和妹妹的死充满悲痛和愤怒,克劳狄斯乘机挑动他借比剑的机会杀死哈姆莱特。雷欧提斯报仇心切,在剑头上涂了毒药。克劳狄斯怕毒剑不能刺中哈姆莱特,又准备了一杯毒酒,打算乘哈姆莱特口渴的时候让他喝下。

  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的比剑开始了,克劳狄斯和王后都到场观看。雷欧提斯没有按照常规使用钝剑,而偷偷地用了一把利剑。第一个回合,哈姆莱特击中对方一剑,克劳狄斯假装表示祝贺,把那杯毒酒给他,但哈姆莱特忙于比剑,把酒放在一边。第二个回合,哈姆莱特又占了上风,王后非常高兴,拿起那杯毒酒就喝,克劳狄斯要阻挡已经来不及了。第三个回合,雷欧提斯一剑刺中了哈姆莱特,接着,双方手中的剑都被对方夺去。哈姆莱特用那把有毒的剑也刺中了雷欧提斯,两个人都在流血。这时,王后喝的毒酒毒性发作,倒在地上死去。奄奄一息的雷欧提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清了克劳狄斯的阴险狠毒,当众揭发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立刻举起那把毒剑,刺死了克劳狄斯。

  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都死了。临死前,哈姆莱特要求他的好朋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告诉世界上的人们。

  《哈姆莱特》的剧情虽然发生在中世纪的丹麦,然而,剧中所描写的一切处处使人联想起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现实。所以,这部戏剧实际上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者与封建黑暗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这部戏剧中,哈姆莱特是一个先进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的任务不仅仅是为父报仇,他的任务是要“重整乾坤”,也就是要按照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来改造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哈姆莱特虽然杀死了克劳狄斯,为父报了仇,但他重整乾坤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他在临死的时候也对霍拉旭说,这还是一个“冷酷的人间”。

  哈姆莱特之所以不能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务,有着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上讲,是由于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文艺复兴时期是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封建势力虽然已经腐朽,但仍然占有统治地位。而先进的人文主义者的力量还相对弱小。这种萌芽中的先进力量与旧的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悲剧性的冲突。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一个时代性的悲剧。

  从主观上讲,哈姆莱特这一类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导致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哈姆莱特看不到群众的力量,只想依靠自己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现实的艰巨任务。他同情人民,但他只相信开明君主的统治能使社会变得美好,从来没想到人民群众才是改造现实的根本力量。剧本中,下层的人民起来反抗现实的时候,他就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了。像哈姆莱特这样脱离群众而孤军奋战的人文主义者,当然不能取得成功。

  哈姆莱特的身上还有不少旧思想的负担,这也束缚了他的行动。譬如,他在安排了“戏中戏”,证实了克劳狄斯的罪行以后,他到他母亲那儿去,途中看到克劳狄斯一个人跪在那儿祈祷。这时正是杀死克劳狄斯的好机会,但是他却认为,这时候不能杀他,因为:

  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的,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乱伦纵欲的时候,有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

  实际上,这却使他白白地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复仇机会。哈姆莱特还受到宿命论的明显的影响,直到斗争的最后阶段,在比剑之前,他还是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决定了人的生死胜负,因此,对待比剑他采取了听天由命的态度。这些旧思想的负担往往使他在斗争中贻误时机,消极被动。

  像哈姆莱特这样的人文主义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现实,但他们的力量在于能勇敢地揭露世界上存在的种种罪恶,提出了现实世界不合理想、必须改革这样一个根本问题。这也正是《哈姆莱特》这部悲剧的伟大和不朽之处。


  4. 《奥瑟罗》


  《奥瑟罗》的故事主要取材于意大利小说家辛斯奥的故事集《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尔人》。这个故事讲叙了一个嫉妒心很强的摩尔人,因为轻信部下的馋言而把自己清白无辜的妻子杀害了。原故事非常简单,除了苔丝狄蒙娜之外,其他人物都没有姓名。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三部以爱情为主题的悲剧之一。(另外两部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就剧情结构而言,《奥瑟罗》是莎士比亚最完美的一出悲剧。

  故事的第一幕发生在威尼斯,其余的几幕都发生在塞浦路斯岛的一个海口。

  奥瑟罗是威尼斯公国的一员骁勇善战的大将。他虽然是个摩尔人,肤色黝黑,但他品格高尚,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所以很受威尼斯元老院的器重。

  勃拉班修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他经常邀请奥瑟罗去他家做客,请他讲述种种富有传奇色彩的冒险经历。他描述了自己怎样面对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毫无畏惧;讲到了自己怎样被傲慢的敌人俘虏,沦为奴隶,在历经艰辛之后逃出囚笼,获得自由。在他的故事里,既描绘了具有“荒凉的沙漠,突兀的山峰,巍峨的峰岭”的壮丽奇特的异域风光,又讲到了彼此相食的化外异民的风俗人情。他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的心。她是位温柔善良的姑娘,听到动情之处,常常不禁唏嘘叹息,流下同情的眼泪。

  苔丝狄蒙娜是勃拉班修惟一的女儿。她的美貌、智慧以及她的地位吸引了许多贵族青年向她求婚。可苔丝狄蒙娜的眼中只有奥瑟罗,她觉得奥瑟罗是个真正的英雄,他比那些肤色白皙的贵族青年更加优秀,更令她倾心。但两个人的地位实在悬殊太大,苔丝狄蒙娜知道她的父亲一定不会同意这桩婚事。一天,她瞒着父亲偷偷地和奥瑟罗举行了婚礼。

  奥瑟罗手下有一个旗官名叫伊阿古。伊阿古是个阴险的小人,表面上装得诚实、殷勤,骨子里却十分奸猾毒辣。他嫉恨奥瑟罗没有提升他作副将,而把这个职位给了一个比他年轻的军官凯西奥。当他得知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私下结婚的消息后,认为报复的机会来了。他怂恿一个垂涎苔丝狄蒙娜的无赖罗德利哥把这消息传到勃拉班修的耳朵里。勃拉班修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立即向元老院控告奥瑟罗使用妖法蛊惑了他的女儿,要求以“妨害风化、行使邪术”的罪名对他进行严惩。奥瑟罗向公爵讲叙了他和苔丝狄蒙娜相爱的过程,说:“她为了我所经历的种种患难而爱我,我为了她对我所抱的同情而爱她。”苔丝狄蒙娜也被召来,她亲口证实了奥瑟罗的陈述。公爵认为奥瑟罗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勃拉班修只得无可奈何地同意了女儿的婚事。

  正在这时,传来了土耳其舰队正向威尼斯公国的属地塞浦路斯侵犯的紧急情报。奥瑟罗被元老院任命为元帅,率军连夜出发到塞浦路斯准备迎战土耳其人。深明大义的苔丝狄蒙娜和奥瑟罗一起出征。伊阿古眼看报复的计划落了空,唆使罗德利哥再多带些钱财和他一起去塞浦路斯寻找机会。

  奥瑟罗率领的军队刚抵塞浦路斯,就传来土耳其舰队被海上的风暴摧毁、不战自败的消息。岛上军民举行欢宴,庆祝威胁的解除和奥瑟罗的新婚之喜。伊阿古认为制造事端的好机会来了。他竭力怂恿担任警卫的凯西奥开怀畅饮,然后又指使罗德利哥向喝得酩酊大醉的凯西奥挑衅。两人动起手来,凯西奥用剑误伤了前来劝解的前任总督蒙达诺。伊阿古派人到处嚷叫,敲起了城堡的警钟。奥瑟罗闻讯赶到,为严肃军纪,撤了凯西奥的职位。

  伊阿古阴谋的第一步取得了效果。他装出同情和关心的样子,鼓动凯西奥去找苔丝狄蒙娜帮忙说情,希望奥瑟罗能原谅他的过错,恢复他的职位。凯西奥是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他曾在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恋爱的时候出过力。温柔随和的苔丝狄蒙娜当然不会拒绝他的要求,一口答应替他向奥瑟罗求情。

  伊阿古来到奥瑟罗的面前,故意做出吞吞吐吐的样子,说苔丝狄蒙娜和凯西奥之间的关系值得怀疑。他先赞美凯西奥是个“忠实的人”,又故意说自己是个“秉性多疑的人”,劝奥瑟罗千万不要因为他的胡言乱语而自寻烦恼,又强调嫉妒是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就要受它的玩弄”。奥瑟罗被伊阿古拨弄得心急火燎,狠狠地掐住他的脖子要他拿出证据来。伊阿古拿不出证据,但他已经将奥瑟罗内心的嫉妒激发起来。奥瑟罗开始怀疑自己的妻子。

  天真单纯的苔丝狄蒙娜当然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一个阴谋之中。她仍在奥瑟罗面前竭力为凯西奥求情。奥瑟罗谎称头痛,百般推诿。爱夫心切的苔丝狄蒙娜拿出奥瑟罗送给她的定情之物——一条绣花手绢为他包扎,但被他推开。手绢掉在地上,被苔丝狄蒙娜的女仆、伊阿古的妻子爱米利娅捡到。以前伊阿古曾多次央求她偷出这块手绢,为了讨好丈夫,爱米利娅把它交给了丈夫。伊阿古把手绢故意丢在凯西奥要经过的地方,让凯西奥把手绢捡走。然后他又对奥瑟罗说,他曾看见凯西奥的手里拿着奥瑟罗送给苔丝狄蒙娜的那块定情的手绢,并捏造说他曾亲耳听见凯西奥在梦中对苔丝狄蒙娜说着情话。听了伊阿古的话,奥瑟罗妒火中烧,发誓要杀死苔丝狄蒙娜和凯西奥。

  回到家中,奥瑟罗假装眼睛胀痛,向苔丝狄蒙娜要那块手绢擦眼泪,她拿不出来,这使奥瑟罗更加相信伊阿古的话,偏偏这时苔丝狄蒙娜又为凯西奥求情,这如同火上浇油,更增强了奥瑟罗的猜疑和嫉妒,他愤恨地走了出去。

  伊阿古的阴谋还在进一步进行着。他安排奥瑟罗偷听他和凯西奥的一次谈话。他故意和凯西奥谈他的一个情妇的事,奥瑟罗却以为说的是自己的妻子,他更加气得发昏,吩咐伊阿古杀死凯西奥,并决定回家后掐死苔丝狄蒙娜。

  这时,威尼斯公爵派使者来,要召奥瑟罗回国,并宣布由凯西奥代理他的职务。苔丝狄蒙娜为凯西奥恢复职务而高兴万分,这更加激怒了奥瑟罗,他当众打了她,并辱骂她是个“恶魔”。

  阴险的伊阿古想借罗德利哥之手杀死凯西奥,不料罗德利哥反被凯西奥刺伤。伊阿古见势不妙,从背后刺伤凯西奥,又杀死罗德利哥灭口。

  晚上,失去理智的奥瑟罗在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中走进妻子的卧室。睡梦中的苔丝狄蒙娜被他吻醒,看见他可怕的样子,不明白究竟自己做错了什么。奥瑟罗要她为自己和凯西奥的通奸罪行祷告,无辜的苔丝狄蒙娜坚决否认她和凯西奥之间有什么不正当的关系。当她听说凯西奥已被伊阿古杀死时,不由得露出绝望的神情:她永远没有洗刷罪名的机会了。奥瑟罗误以为她是为凯西奥的死而伤心,狠狠地掐死了她。

  这时,人们把受伤的凯西奥抬了进来,爱米利娅也进来看到了被掐死的苔丝狄蒙娜。她不顾丈夫的恫吓,当众揭露伊阿古叫她偷手绢的阴谋,被刺伤的凯西奥也澄清了事情的真相。伊阿古气急败坏,拔剑刺死了自己的妻子。威尼斯公爵的使者下令抓住伊阿古,将他施以极刑。。

  明白了事实真相的奥瑟罗痛不欲生,后悔由于自己的轻信和嫉妒,竟杀死了完全忠实于他的妻子。他拔剑自杀,倒在苔丝狄蒙娜的身边,弥留之际说道:“我在杀死你以前,曾经用一吻和你诀别;现在我自己的生命也在一吻里终结。”

  在《奥瑟罗》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以其天才的洞察力,将时代精神浓缩在两个对立的主人公之上。

  奥瑟罗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身上体现了积极向上、智勇兼备、临危不惧的特点,洋溢着文艺复兴时代的进取和冒险精神。苔丝狄蒙娜之所以会爱上他,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的心灵完全为他的高贵的德性所征服;我先认识他那颗心,然后认识他那奇伟的外表……

  最初,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奥瑟罗是个心灵高尚,具有崇高思想的理想人物。

  伊阿古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种代表人物。他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一个新型的阴谋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以采取一切卑鄙的手段。他将自己的真实面目隐藏起来,他自己说过:“世人所知道的我,并不是实在的我。”

  伊阿古崇尚理智,一种利己主义者冷酷的理智,他不相信真正爱情的存在。他教训罗德利哥道:

  要是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理智和情欲不能保持平衡,我们血肉的邪心就会引导我们到一个荒唐的结局;可是我们有的是理智,可以冲淡我们汹涌的热情,肉体的刺激和奔放的淫欲;我认为人所称为“爱情”的,也不过是那样一种东西。”

  总的来说,奥瑟罗对世界所持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态度,伊阿古则对世界持清醒而冷酷的态度,这就决定了性情忠厚的奥瑟罗不可能识破伊阿古超乎寻常的奸诈。

  伊阿古是个高明的作恶者,他对奥瑟罗的性格十分了解:

  那摩尔人是个坦白爽直的人,他看见人家在表面上装出一副忠厚诚实的样子,就以为一定是个好人;我可以把他像一头驴子一般牵着鼻子跑。

  伊阿古报复奥瑟罗,不是在肉体上,而是在精神上。他引起奥瑟罗对苔丝狄蒙娜产生怀疑,是因为在奥瑟罗心目中她是美德和纯洁的最高体现。对苔丝狄蒙娜的爱,是奥瑟罗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对她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可爱的女人!要是我不爱你,愿我的灵魂永堕地狱!当我不爱你的时候,世界也要复归于混沌了。

  狡猾的伊阿古以种种假相,使他对这份感情产生了动摇,于是苔丝狄蒙娜的一切言行都变得可疑了。对奥瑟罗来说,苔丝狄蒙娜的不贞,就是理想的破灭:如果连苔丝狄蒙娜这样的像小鸽子一样单纯温柔的女性也是伪装圣洁的毒蛇,那么人世间就再也没有什么真诚的感情,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相信的了。奥瑟罗认为,必须消灭这个祸根,“不然她会欺骗更多的人”。这里既有他坚持理想的一面,同时又有他只从个人的经历来看待理想的美好与破灭的狭隘的一面。

  最后,当奥瑟罗得知苔丝狄蒙娜是纯洁的,他错杀了无辜时,他只能选择自杀。他曾自认为是在与邪恶作斗争,结果却发现由于自己的轻信和嫉妒,他杀害了一个完美纯洁的女人。但内心深处他又恢复了希望,因为他知道他的理想没有破灭。

  苔丝狄蒙娜是一个符合人文主义理想的女性的形象。她选择奥瑟罗是出于真诚的爱。她在争取爱情自由方面表现得非常勇敢。她能冲破种族偏见和门第观念与奥瑟罗结合,她敢于在元老院当众为自己的爱情辩护,又自己要求跟随丈夫出征。这些行动都表现出新时代的精神。戏剧的后半部分,当她蒙受不白之冤时,她一方面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另一方面又显得有些软弱,没能勇敢地为自己辩白。

  在这部戏剧中,奥瑟罗与伊阿古的矛盾,就是人文主义者所向往的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的理想与阴谋、欺骗、奸诈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在争取爱情自由、反对封建观念的斗争中能取得胜利,然而在伊阿古这种新型的阴谋家面前却失去了识别力和战斗力,以至遭到了毁灭。他们的善良、真诚的品质以及他们对于人的信念,被伊阿古式的阴谋家所利用,从而造成了悲剧。这部悲剧说明莎士比亚已经深刻地看到了极端利己主义势力的罪恶,以及在这样一种恶势力面前,人文主义者脆弱的一面。


  5. 《李尔王》


  关于李尔王的故事早在12世纪的一本《不列颠王国史》中已经出现了。此后,又出现在15世纪非常流行的一本故事集《罗马人的伟绩》中。在莎士比亚之前,有几十个人写过这个古老故事,但都影响不大。而莎士比亚的改编却化腐朽为神奇,使这个古老的故事变成了一部不朽的艺术珍品。

  故事发生在古代不列颠王国。国王李尔因年迈力衰,决心摆脱一切事务的牵累,把国家交给年轻人去治理,自己可以有时间享受所剩不多的时光。他把三个女儿——奥本尼公爵夫人高纳里尔,康华尔公爵夫人里根和待嫁的考狄利娅叫到跟前,要求她们用语言表达对自己的爱。他打算根据她们爱的程度,分配给各人应得的一份国土。

  大女儿高纳里尔说:她爱父亲胜过爱自己的眼睛,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她的爱超过一切贵重稀有的东西。二女儿里根说:只有对父亲的爱才是她无上的幸福。她们的甜言蜜语令李尔王十分高兴,他分给她们每人三分之一的国土。

  当问到她最心爱的小女儿考狄利娅时,她没有说什么漂亮的话语,只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表示:她的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她尽一个女儿的本分爱她的父亲。李尔听了非常不满,让她重新表达。考狄利娅坦率、真诚地说:她尊重、敬爱她的父亲。但她除了做一个孝顺的女儿外,还要做一个贤淑的妻子,她会分一半的爱给她的丈夫。这一番肺腑之言引起脾气暴躁、刚愎自用的李尔王满腔怒火。盛怒之下,他把应属于考狄利娅的那份国土分给了其他两个女儿,宣布和她断绝父女关系。

  李尔王当着全体朝臣的面宣布:他把行政、税收等所有的大权统统交给他的两个大的女儿女婿,并赐给他们皇冠。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保留100名骑士做侍从,由两个女儿女婿供奉,每月轮流住在她们的家里。

  众臣对国王轻率的举动非常震惊。忠心耿耿的肯特伯爵挺身而出,为考狄利娅声辩。但他的直言只使固执的李尔王更加生气。李尔王不能容忍别人对他的冒犯,下令放逐这个敢于直言的忠臣,限他五日之内离开不列颠,否则就要将其处死。肯特伯爵只得无可奈何地向国王告别。

  同时,向考狄利娅求婚的法兰西国王和勃艮第公爵被叫来见李尔王。李尔王告诉他们,考狄利娅已经失去了他的宠爱,她出嫁时什么妆奁也不会有。勃艮第公爵放弃了求婚,而看重美德的法兰西国王却坚持要娶善良的考狄利娅。考狄利娅在和亲人告别时,叮嘱两个姐姐要遵守她们的诺言,善待父亲。

  国家大权一旦到手,高纳里尔和里根凶狠的真面目就暴露出来了。李尔王住在高纳里尔家的头一个月,她那阿谀奉承的笑脸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她把李尔视为累赘,把他的100名侍从看成是浪费,提出要减少一半侍从。她还指使仆人故意怠慢李尔王,这一切使李尔王感到非常失望和灰心。

  忠诚的肯特伯爵不忍看到老国王孤独地遭受欺辱,化名为卡厄斯,乔装成仆人陪伴在李尔王的左右。受到大女儿冷遇的李尔王怀着莫大的希望准备转住到二女儿里根的宫里。他先派卡厄斯去报信,好让她有时间准备准备。可是,当他到达时,看见的却是卡厄斯被戴上脚枷的意外情景。他的二女儿和二女婿拒绝见他。在李尔王的坚决要求下,里根和康华尔公爵出现了,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高纳里尔。原来她们姐妹俩已经串通一气,她们甚至提出要解散李尔的侍从。两个女儿绝情绝义的言行深深地伤害了李尔王的心,他开始神经失常。他一边说着连自己都不明白的话,一边发誓要向不孝的女儿复仇。这时,雷电交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李尔王不愿和两个无情无义的女儿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他就在黑夜里迎着狂风暴雨,在一片荒原上彷徨,在暴风雨中大声呼喊。此刻,只有一个弄人陪伴着他,给他安慰、解闷。

  李尔王有一位重臣叫葛罗斯特伯爵。他有一个合法的儿子爱德伽和一个私生子埃德蒙。为篡夺家产,狡诈阴险的埃德蒙一方面伪造了一封爱德伽企图杀父分家产的信,另一方面又骗爱德伽潜逃以避开父亲的责怪。他假装为保护父亲而与爱德伽决斗,使得葛罗斯特伯爵相信了他的谎言,恨不得杀死爱德伽。可怜的爱德伽背着弑父的罪名,乔装成乞丐汤姆,在荒原中到处流浪。他装疯卖傻,却也在苦难中领悟了许多人生哲理。

  好心的肯特找到李尔王,百般劝说,他才同意到荒原中的一间茅屋去避避风雨。走在前面的弄人刚一走进茅屋就惊叫一声跑了出来,连声嚷着看见了鬼。这鬼原来就是葛罗斯特的嫡子爱德伽。

  葛罗斯特伯爵对李尔王的两个女儿不尽孝道的行为看不下去。当他听到高纳里尔和里根密谋弑父的消息后,立刻悄悄地告诉了肯特。肯特和一些仍然忠于国王的侍从把李尔王送到了多佛。葛罗斯特却遭到里根及其丈夫康华尔公爵的审讯,被残忍地剜去双眼。他们告诉他,出卖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庶子埃德蒙。葛罗斯特这时才醒悟过来,知道自己错怪了爱德伽。

  肯特搭船赶往法国见到了考狄利娅,向她描述了她的两个姐姐的无耻行径和老国王的悲惨境遇。考狄利娅听后伤心欲绝,恳求丈夫出兵讨伐高纳里尔和里根。当考狄利娅率军在多佛登陆时,看到李尔王正疯疯癫癫地在荒野里游荡,头上戴着用野花杂草编成的王冠,她不由心如刀割。她深情地说:“但愿我的嘴唇上有治愈疯狂的灵药,让这一吻抹去我那两个姊姊加在你身上的无情的伤害吧!”

  父女相见时的场面是令人感动的。当可怜的李尔王重新见到自己心爱的小女儿时,又惊又喜,分不清是醒着还是在梦中。他跪着请求她的原谅,考狄利娅也一直跪着对他说她是他的孩子,尽孝道是应该的,并告诉他,她是特意从法国来救他的。

  然而欢乐是那么短暂,考狄利娅在和她姐姐的交战中,不幸失败被俘。心狠手辣的埃德蒙下令吊死了她。看到心爱的女儿的尸体,李尔王也伤心地死去。

  高纳里尔和里根同时爱上了阴险的埃德蒙。为此,两人争风吃醋,互相嫉恨。康华尔公爵被一位侍从杀死,里根立即宣布与埃德蒙结婚。高纳里尔得知消息后恼羞成怒,暗中下毒药,毒死了里根。

  爱德伽得到一封高纳里尔写给埃德蒙的信,信中叫埃德蒙杀死她的丈夫奥本尼公爵,然后与她结婚。爱德伽把这封信交给奥本尼公爵,奥本尼公爵把高纳里尔关进了监牢。由于绝望,她自杀而死。埃德蒙也在一场决斗中被爱德伽杀死。

  最后,在肯特和爱德伽的辅佐下,奥本尼公爵恢复了不列颠的统一和安定。

  《李尔王》虽然取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但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现实,揭示了这个时代残酷阴暗的一面。

  高纳里尔和里根是两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她们从父亲手中骗得了权力和国土以后,就把年迈的父亲抛弃到一边了。为了争风吃醋,她们又互相残杀,甚至要谋害自己的丈夫。在她们的心目中,没有任何道德伦理准则,而只有个人的利益。

  莎士比亚还通过埃德蒙这一形象,揭示了损人利己的极端个人主义给社会带来的令人怵目惊心的危害。埃德蒙擅长使用各种诡计,对他而言,“不管什么手段只要使得上,就是正当”。他的处世哲学是:“保全自己的地位要紧,什么天理良心只好一概不论。”他信奉弱肉强食的法则,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依仗天赋的才智为所欲为,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于是,他不择手段地谋取地位和财产。他先陷害哥哥,然后出卖父亲,接着引起高纳里尔姐妹相互妒忌,最后导致姐姐毒死妹妹,还要谋害亲夫。

  像埃德蒙、高纳里尔和里根这样的极端利已主义者,如果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成为一种时代风气,如果他们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横行于世,就会造成一个残酷的时代,《李尔王》中就描写了这样的时代。

  李尔王是全剧的中心人物。

  一开始,李尔王是个高傲专横、刚愎自用的人。他评判事物的好坏是以自我为轴心的。他只听得下阿谀奉承的甜言蜜语,对敢说真话、正直无私的人却打击报复。他滥用淫威,而不辨忠奸。后来,当他亲身受到别人的残酷对待时,他才第一次用普通人的眼光去观察、审视他从前熟视无睹的一切,去体会受压迫、受摧残的痛苦,他不能不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羞耻和内疚。

  当他在荒原上,顶着狂风暴雨,忍受着饥饿的折磨时,他才真正认识到社会的不公正,发出了源自肺腑的呼声:

  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

  这时的李尔王完成了他人性的转变,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李尔王性格的转变寄托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理想。他相信,即使是像李尔王那样曾经迷失人性的人,只要经历生活的磨难,是能够恢复正常的人性的。所以,人类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生活是有希望的。不过,这个重担要由爱德伽这样的年轻人来承担和完成了。

  在考狄利娅的身上,表现了莎士比亚对于完美人性的理想。她善良、真诚,不向虚伪、丑恶做任何妥协。她宁愿选择充满坎坷的人生之路,也不愿违背自己的信条,她是人的真正价值的体现。

  与莎士比亚的其他悲剧相比,《李尔王》一向以场面宏大、冲突激烈、感情狂暴、充满惊天动地的艺术力量著称。这集中体现在剧中李尔王在荒原上经历暴风雨的那一场。

  被女儿弃之不顾的李尔王此时的心中充满了巨大的痛苦。他想报仇,却完全没有报仇的力量。此时此刻的他,只有暴风雨才能和他内心的情感相呼应,只有冲进暴风雨中才能使他身上趋于爆炸的危机得到暂时缓和,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心灵中的暴风雨已经取去我一切其他的感觉,只剩下心头的热血在那儿搏动。”暴风雨再冷酷也比不上两个女儿的无情。他希望用体验外部猛烈的暴风雨来削弱内部巨大的情感痛苦。在咆哮的风雨中,在电闪雷鸣中,在与大自然的野蛮力量的抗争中,李尔王郁于胸中的愤怒得到了发泄。这里,李尔王内心的风暴和大自然中的风暴互相衬托,自然界中的风暴成为情感风暴的外在表现,自然与人成为相融的一体,形成了这部悲剧的最强音,产生了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显示出莎士比亚戏剧巨大的艺术魅力。


  6. 《麦克白》


  《麦克白》创作于1606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最后一部,也是他篇幅最短的剧本之一。

  莎士比亚创作《麦克白》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挽回“王家供奉”剧团在国王和大臣们心目中的地位。1604年至1605年间,“王家供奉”剧团在“环球”剧院上演了一部名为《高利》的戏剧。剧中描写的是詹姆士一世在任苏格兰国王时,侥幸地避免了一次由高利领导的谋害他的阴谋。或许是因为剧中描写了一个反对国王的阴谋;或许是因为按照传统,不适合在舞台上描写在位的国王。总之,大臣们对这部戏剧非常不满。

  为了挽回影响,就必须演出一个奉承宫廷的作品。身为“王家供奉”的股东,莎士比亚似乎责无旁贷。于是,他开始研究苏格兰的历史,寻找合适的题材。在霍林西德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中、莎士比亚找到了他所需要的题材:一个苏格兰贵族杀死国王篡夺王位的故事。他根据这段故事很快就编出了剧本《麦克白》。

  剧本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王詹姆士一世微笑着看完了全剧,无疑他认为自己同剧中的老国王邓肯一样,是具有公平、正直、慷慨、谦逊等品质的理想君王的化身。观众们在看完戏之后则开始思考:国家大权该交给什么样的人,他们的这位新国王合格吗?

  《麦克白》一开场,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阴森恐怖的场面:荒原上,雷电交加,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和班柯平定了考特爵士的叛乱,在凯旋途中遇见了三位女巫。三位女巫的模样十分怪诞,穿的衣服不伦不类,而且都长着胡子。麦克白和班柯停住马向她们问路。起先,她们把干裂的手指放在干瘪的嘴唇上,一声不响。接着,她们突然怪模怪样地向麦克白道起喜来。

  第一个女巫称麦克白为“格莱密斯爵士”,第二个女巫称他为“考特爵士”,第三个女巫称他为“未来的国王”。麦克白感到十分惊讶:

  “格莱密斯爵士”是他父亲死后,他得到的称号,但女巫怎么会知道的呢?而“考特爵士”的称号,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至于“未来的国王”则更使他难以置信,因为现任的国王有两位王子。

  班柯也要女巫给他预卜未来。女巫同样向他道喜,说他不像麦克白那样幸运,可是比麦克白更有福,还说他的子孙将要当国王。说完这些话,女巫们就像泡沫一样地消失了。

  麦克白和班柯听后,正在将信将疑之际,国王邓肯派来迎接他们的大臣证实了女巫的第一个预言:为了奖赏麦克白的战功,国王把叛臣考特爵士的头衔封给了麦克白。第一个预言的实现,唤起了麦克白强烈的权力欲,激发了他内心勃勃的野心:

  两句话已经证实,这好比是美妙的开场白,接下去就是帝王登场的正戏了。

  麦克白是国王的表弟,英勇的大将,为国家立过很多功劳,在国内地位显赫。这回平定叛乱归来,国王邓肯对他大加赞赏。

  见过国王之后,麦克白回到自己的城堡。他把女巫的三个预言和第一个预言已经实现的事告诉了妻子。麦克白夫人是个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女人。她早就盼望丈夫能成为一个伟人,但她担心丈夫缺乏必要的毒辣。因此,她不断地怂恿麦克白,进一步激发了麦克白的野心。

  这时,国王邓肯为了表示对麦克白的嘉奖,带着两个王子到他的城堡里来作客。麦克白城堡的景色十分美丽,国王邓肯来到这儿感到十分高兴。麦克白夫人表面上对国王装得非常殷勤,但心里却在盘算,要是趁这个机会把国王杀了,她的野心就能实现了。

  晚上,她安排国王和王子们就寝以后,便怂恿丈夫去杀国王。麦克白十分犹豫,他的心里还有着一点良心。他认为:

  他到这儿来本有两重的信任:第一,我是他的亲戚,又是他的臣子,按照名分绝对不能干这样的事;第二,我是他的主人,应当保障他的身体的安全,怎么可以自己持刀行刺?而且,这个邓肯秉性仁慈,处理国政,从来没有过失,要是把他杀死了,他的生前的美德,将要像天使一般地发出喇叭一样清脆的声音,向世人昭告我的弑君重罪。

  麦克白夫人见他下不了决心,便采用激将法,骂他是懦夫,说他才说了一句“我想要”,接着又说一句“我不敢”,像一只畏首畏尾的猫,缺乏一个男子汉应有的勇气。麦克白见妻子说他胆小,便激动了,他说,只要是男子汉敢做的事,他都敢做。于是,麦克白夫人便告诉丈夫,她已经计谋好了:国王赶了一天的路,一定睡得很熟,她把国王的两个贴身卫兵灌醉,然后就可以放手干了,最后再把谋杀的罪名推到两个卫兵的身上。

  麦克白在妻子的一再怂恿下,鼓足勇气摸进国王邓肯睡的房间,用卫兵的刀把邓肯杀了。但他的心是那么慌乱,他仿佛听到有人在喊“不要再睡觉了,麦克白已经杀害了睡眠!”他心慌意乱地离开了邓肯的卧室。他的妻子守在门外,问他是否把鲜血涂抹在两个卫兵身上,麦克白说他忘了。她要麦克白回去补干,可是麦克白说自己心慌得厉害,不肯再回去。麦克白夫人便夺过丈夫手中的刀,走进邓肯的卧室,把鲜血涂抹在卫兵的身上,然后她回到房间里去洗手。

  天亮了,大臣麦克德夫来叫醒国王,发现国王已经被人杀害了。麦克白夫妇装出十分悲痛的样子,国王的两个卫兵满身是血,神色惊慌地站在一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麦克白装出气愤的样子,把两个卫兵都杀了。两位王子看到形势不好,趁着慌乱逃走了。马尔康王子逃到英格兰,道纳本王子逃往爱尔兰。

  国王死了,王子又逃走了,王位自然就由与国王邓肯血统最近的亲属麦克白继承了。女巫的预言又一次实现了。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取得王位的麦克白并没有满足。女巫的第三个预言使他心烦意乱,他不能忍受自己的王位将由班柯的子孙来继承,决定把班柯除掉。用麦克白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使它巩固”。

  麦克白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宴会,邀请所有的贵族大臣参加,也郑重其事地邀请班柯父子赴宴,但他却暗地里安排刺客杀死了前来赴宴的班柯。所幸的是,班柯的儿子趁着夜黑月暗逃走了。

  宴会上,麦克白正站起身,走到大臣们中间,与他们频频干杯。突然,他看见班柯的鬼魂满身是血,走了进来,坐到他的座位上,还对他摇着血污的长发。麦克白吓得脸色发白,对着鬼魂喃喃自语起来。然而,大臣们却看不见鬼魂,他们看到麦克白向着一把空的椅子说话,都感到十分惊诧。

  麦克白夫人连忙出来圆场,叫大家不要惊慌,说他丈夫从小就有爱自言自语的毛病,这是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过一会儿就会好的。可是,过了一会儿,麦克白又看到班柯的鬼魂出现了,他疯狂地对着鬼魂大叫。客人们看到麦克白如此失态,就纷纷告辞了。客人们走后,班柯的鬼魂也消失了。麦克白把他所看见的东西告诉妻子,他的妻子也惊慌起来。麦克白决定第二天天一亮就去找女巫,询问未来的凶吉。

  第二天,麦克白来到女巫的山洞里,要她们告诉他未来的祸福,以及眼下该提防些什么。女巫们招来第一个鬼魂,那是一个戴着钢盔的头颅。鬼魂对麦克白说,要特别当心麦克德夫。麦克白一听,立刻觉得这话正中要害。因为最使他感到忧虑的另外一个人就是麦克德夫。

  接着,女巫又招来第二个鬼魂,那是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孩。鬼魂对麦克白说:“你要残忍、勇敢、坚决;你可以把人类的力量付之一笑,因为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麦克白立刻感到轻松起来:天下有谁不是女人生的呢?因此,谁也不能伤害他。

  然后,女巫招来第三个鬼魂,那是一个头戴王冠,手拿树枝的小孩。鬼魂对麦克白说:“麦克白永远不会被人打败,除非有一天波南的森林会冲着邓西嫩高山移动”。麦克白一听,更加高兴了。因为波南的森林怎么可能向高山上移动呢?

  最后,麦克白问女巫,班柯的子孙会不会成为苏格兰的国王。女巫们大声高叫,八个穿着国王服装的人影一个个地登场,班柯的鬼魂紧跟在后面,用手指着他们。麦克白明白,这些便是班柯的子孙,他仿佛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这时,音乐声响起,女巫们跳着舞,和鬼魂一起消失了。

  麦克白回到宫廷,立刻就派人去抓麦克德夫。可是他晚了一步,麦克德夫已经逃到英格兰去了。麦克白叫人把麦克德夫的一家全都杀死,包括还在襁褓中的婴儿。麦克白的残暴行为,引起了苏格兰臣民极大的不安和反感。贵族们纷纷逃亡,麦克白已经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了。

  麦克德夫逃到英格兰后,找到马尔康王子,希望能团结起来讨伐麦克白,拯救暴君统治下的苏格兰。马尔康王子起初不相信麦克德夫,几经试探后,才相信了他的诚意。在麦克德夫和马尔康的对话中,表达了莎士比亚对理想君王的要求和对待暴君的态度。理想的君王应该具有“公平、正直、节俭、镇定、慷慨、坚毅、仁慈、谦恭、诚敬、宽容、勇敢、刚强”的品质,这无疑是人文主义者美好的理想。至于对那些“嗜杀、骄奢、贪婪、虚伪、欺诈、狂暴、凶恶”的暴君,莎士比亚通过麦克德夫之口说:“这样的人是不该让他留在人世的。”

  当马尔康王子和麦克德夫率领的军队向麦克白的驻地——邓西嫩高地进发时,麦克白正深居在他的城堡中。此时的他已是众叛亲离:

  每分钟都有一次叛变,谴责他的不忠不义,受他命令的人,都不过奉命行事,并不是出于对他的忠诚;现在他已经感觉到他的尊号罩在他的身上,就像一个矮小的偷儿穿了一件巨人的衣服一样束手绊脚。

  这时,麦克白夫人的精神也已经完全崩溃。为了逃避冤死鬼魂的纠缠,她的寝室里通宵点着灯火。在罪孽感的巨大压力之下,她终于发病而死。麦克白听到她死去的消息后,没有任何悲恸。他那颗习惯于杀戮的心已经枯死,他对人生已经不再抱有希望: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马尔康王子和麦克德夫率领的大军来到波南森林附近的田野上。为了隐匿全军人数,马尔康王子命令每个战士砍下一根树枝举在面前,仿佛波南的森林真的向邓西嫩高山移动过来了。麦克白得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慌忙应战。现在支撑他的只剩下鬼魂的那句话:“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麦克白的军队已经丧失了斗志,只有麦克白还在垂死挣扎,逢人便砍。最后他遇到了麦克德夫。他轻蔑地对麦克德夫说,凡是女人生的都伤害不了他。但麦克德夫说自己是未足月时从母亲的腹中剖腹取出来的。麦克白最后的精神支柱被彻底摧毁了,他顿时丧失了信心,最终死在麦克德夫的剑下。

  马尔康王子的军队取得了全胜,他在臣民的欢呼声中,被拥戴为苏格兰的国王。

  《麦克白》的主题是非常明确的:表现野心、贪欲对健康人性的扼杀。一个有所作为的英雄一旦抱有个人野心,不仅会自我毁灭,而且祸国殃民。

  戏剧一开始,出现在观众面前的麦克白是一位驰骋疆场的勇士,一位忠君爱国的将领。但由于女巫的预言和妻子的怂恿,他的权力欲望被诱发,勃勃的野心在心底无限膨胀起来。

  与莎士比亚所有的悲剧主人公一样,麦克白也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他既有勃勃的野心,也有善良的一面。

  麦克白在战场上杀人无数,为什么在杀一个邓肯时竟那样畏畏缩缩,心惊胆战呢?因为他杀的不是一个残忍专制的暴君,不是一个对他怀有敌意,不断迫害他的国王,而是一个对他恩宠有加,仁慈宽厚的国王。杀害他没有任何理由,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的野心。麦克白清楚地知道自己动机的邪恶和手段的卑鄙。良心使得他无法不犹豫、动摇。正因为他的内心还有着良知,所以,在杀死邓肯以后,他在幻觉中才不断听到有人喊叫“麦克白已经杀害了睡眠”;在派人杀害班柯以后,他在幻觉中才会看到班柯的鬼魂。

  然而为了巩固自己篡夺的王位,麦克白又进行了一连串的屠杀。频繁的杀人,使麦克白的心肠变得越来越硬、越来越狠毒。残存的一点点良知逐步被罪恶所吞噬,直到最后他变成了一个毫无人性的暴君。

  麦克白的最大悲剧不在于他的死,而在于他最后对自己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产生了怀疑。他无法从自己用罪恶换来的地位中获得满足,他感到的是无尽的空虚。他意识到他已经处在最可怕的孤独之中:

  凡是老年人所应该享有的尊荣、敬爱、服从和一大群的朋友,我是没有希望再得到的了;代替这一切的,只有低声而深刻的诅咒,口头上的恭维和一些违心的假话……

  莎士比亚在这部戏剧中批判了野心的腐蚀作用,指出残暴是违反人性的,残暴的君王最终不会有好下场。

  值得指出的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的形象与历史人物麦克白的面貌不完全一致。历史上的麦克白原是苏格兰贵族的儿子,大约在1404年,他领导了反对苏格兰国王邓肯的一次叛乱。邓西嫩一战,麦克白取得了胜利,成为苏格兰国王。据史书记载,他统治的苏格兰繁荣安定,他是个英明的国王。但旧王室势力又卷土重来,将麦克白杀死。两相对照,莎士比亚取材历史而又不拘泥于历史的创作方法,显示了他作为一名戏剧家的伟大的创造性。

  如果说麦克白的悲剧主要表现了野心对人的腐蚀和危害,那么麦克白夫人的悲剧则表现了善对恶的胜利。

  作为麦克白的罪恶的参与者,一开始,麦克白夫人给人的印象是极度的冷酷和残忍,丝毫没有女性应有的善良和温柔。是她,为了满足自己当王后的欲望,教麦克白用阴险的手段去实现野心,促使他走向罪恶的深渊。麦克白在开始犯罪时总是伴随着内心激烈的矛盾,而麦克白夫人则冷酷而坚定。她在怂恿麦克白去杀邓肯时所说的一段话充分表现出她的狠毒:

  现在你有了大好的机会,你又失去勇气了。我曾经哺乳过婴孩,知道一个母亲是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他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他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他的脑袋砸碎,要是我也像你一样,曾经发誓下这样毒手的话。

  她本以为犯罪后手上留下的血迹可以用水洗掉,但她内心深处人所固有的天良却使她觉得血手总也洗不干净,她的精神开始崩溃,最终在焦虑、恐惧和疯狂的状态中死去。麦克白夫人的悲剧说明,一个人的灵魂一旦被邪恶控制,就可能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但她最终却逃不脱良心的惩罚。

  《麦克白》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神秘恐怖的气氛和深刻的心理描写。这部戏剧从头到尾不断出现神秘恐怖的场面:荒凉的原野,衣着怪诞的女巫,神秘的预言,黑夜的暗杀,被血污染的双手,不断出现的鬼魂,麦克白夫人的梦游等等,这使得整部戏剧充满独特的恐怖气氛,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深刻地描写犯罪时和犯罪后的病态心理是《麦克白》更突出的成就,人们常常说这是一部杰出的心理戏剧。麦克白在杀邓肯的时候,听到有人在睡梦里大叫,有人在喊“杀人啦”,还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他感到心惊胆战。这敲门声正是麦克白内心恐惧的外化,它敲在麦克白的心上,也敲在观众们的心上,有着极为强烈的艺术效果。麦克白夫妇杀死了邓肯,同时也“杀害了睡眠”。他们的神经紧张,再也不能安稳地睡觉。麦克白在派人杀害了班柯以后,产生幻觉,看到班柯的鬼魂出现在宴会上,坐到他的座位上。麦克白夫人的双手沾上了邓肯的鲜血,她就觉得再也洗不干净了。她一遍一遍地洗,可是总觉得洗不干净,以至在梦游的时候,她还在洗手。上海昆剧院把《麦克白》改编为昆剧的时候,就把它改名为《血手记》,突出了麦克白夫人洗不干净血手这个细节。


  7.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的“罗马悲剧”中最有名的一部,它袭用传统的英雄美女的模式,将主人公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与尖锐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罗马大将安东尼与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的故事完整地记载在古罗马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中,莎士比亚根据这本书的英译本,写成了该剧。

  故事是接着悲剧《裘力斯·凯撒》继续发展的。裘力斯·凯撒死后,由奥克泰维斯·凯撒、莱必多斯和安东尼三人共同掌握罗马的统治权。

  大将安东尼迷恋上了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终日缱绻于埃及王宫,与她厮守一处,简直是乐不思蜀。他的妻子富尔维娅为迫使他回国,联合他的兄弟在国内发动叛乱,结果被凯撒镇压了,而她自己也战死于疆场。

  富尔维娅的死犹如一盆凉水,将沉湎于酒色之中的安东尼浇醒。他意识到“我必须割断情丝,离开这个迷人的女王;千万种我所意料不到的祸事已在我的怠惰之中萌蘖生长”。当时另一名大将庞贝厄斯已在向凯撒挑战,他的兵力已经控制了地中海的大部分。安东尼不愿看到他的势力再发展下去。他克服了女王的阻拦,回到了罗马。

  凯撒想利用莱必多斯和安东尼的力量来对付庞贝厄斯,于是对安东尼的妻子的行为表示不再追究。为了进一步巩固他和安东尼之间的联盟,凯撒决定把自己的妹妹奥克泰维娅嫁给安东尼。凯撒想用联姻的方式形成他和安东尼之间兄弟般的关系以实现自己的野心,却没想到这会成为后来他和安东尼反目的直接原因。

  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听到安东尼和奥克泰维娅结婚的消息后大为震惊,嫉妒之火在她心中熊熊燃烧。她对报信的使者大发脾气,说道:

  滚,可恶的狗才!否则我要把你的眼珠放在脚前踢出去;我要拔光你的头发;我要用钢丝鞭打你,用盐水煮你,用酸醋慢慢地浸死你。

  她连忙派人打听奥克泰维娅长得怎样、多大年纪、性格如何,甚至还有她的发色。直到听见使者描述那是一个远不如自己美丽的女人时,她才平静下来,怀着希望等待安东尼回到她的怀抱。事实上,安东尼的心一直迷恋着她。新婚不久,安东尼就瞒着奥克泰维娅,回到了克莉奥佩特拉的身边。

  凯撒、莱必多斯和安东尼表面上联合起来了,取得了暂时的平衡。但不久,凯撒就打破了这个局面。他在利用莱必多斯向庞贝厄斯宣战之后,就以通敌之罪将莱必多斯拘捕了起来。接着,凯撒就把矛头指向了安东尼。再加上凯撒憎恨安东尼对待他妹妹的态度,双方终于宣布在海上决战。

  克莉奥佩特拉为显示自己的勇气和对安东尼的忠诚,坚决要求和安东尼一起上战场。安东尼被她的真情和勇气打动,没有多加考虑就答应了她的要求。然而战争是残酷的。美丽的克莉奥佩特拉徒有一腔热情,对海战却一窍不通。当凯撒的舰队与安东尼的舰队杀得难分难解、不分高下的时候,女王却因胆怯率领自己的舰只掉帆而逃。她刚拨转船头,那被她迷醉得英雄气短的安东尼就再也无心恋战,“像一只痴心的水凫一样,拍了拍翅膀飞着追了上去”,结果安东尼的舰队溃不成军。

  这个曾经玩弄半个世界在手掌之上、操纵着无数人生杀予夺大权的安东尼,现在却必须俯首乞怜,用吞吞吐吐的口气向凯撒表示投降。安东尼派使者向凯撒提出了投降条件:让他居住在埃及,如果不行,就让他当一个雅典平民。克莉奥佩特拉也要求凯撒让她的后裔继续保存托勒密王朝。凯撒傲慢地拒绝了安东尼的条件,他对安东尼的使者说:“对于安东尼,他的任何要求我一概置之不理。女王要是愿意来见我,或是向我有什么请求,我都可以答应,只要她能够把她名誉扫地的朋友逐出埃及境外,或者就在当地结果他的性命,要是她做得到这一件事,她的要求一定可以得到我的垂青。”

  安东尼听到凯撒的回复,一颗高傲的灵魂受不了如此奇耻大辱。他误以为克莉奥佩特拉欺骗了他,大骂她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等安东尼平静下来后,克莉奥佩特拉向她的情人表白:“啊!亲爱的,要是我果然这样,愿上天在我冷酷的心里酿成一阵有毒的冰雹,让第一块雹石落在我的头上,溶化了我的生命……”安东尼相信了她的话。但他还是忍受不了凯撒对他的侮辱。同时,凯撒已在亚历山大里亚安营扎寨,安东尼决心与他决一死战。

  决战前夕,凯撒大宴全军,动员官兵们全力以赴,去夺取胜利。安东尼似乎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不幸结局,把许多财物分给部下,对他们多年的跟随表示感谢。他在复杂的心态中鼓舞大家全力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在这最紧要的关头,安东尼手下的大将爱诺巴勃斯背叛了他,投靠了凯撒。从爱诺巴勃斯那里,凯撒了解到了安东尼的军情。安东尼的探子报告说对方已了解到自己的军情,这令安东尼非常震惊,他以为是克莉奥佩特拉出卖了他,心中对自己的情人痛恨之至。

  无辜的克莉奥佩特拉为了澄清事实,派侍女向安东尼谎报说她已经自杀,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她躺在陵墓中,等候着安东尼的幡然悔悟。安东尼听到克莉奥佩特拉自杀的消息,意识到自己已经逃脱不了英雄末路的悲哀结局,他决心随女王而去。他命令自己的侍从爱洛斯用剑杀死他,爱洛斯不忍执行这个命令,当着安东尼的面自杀了。安东尼恍然大悟,他也可以用剑自杀,以获取最后“自己战胜自己的胜利”。于是,安东尼也拔剑自杀,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就在这时,女王的使者前来禀明她尚未自杀的真相。安东尼被抬到躺在陵墓中的情人身边。他那无力的躯体支撑着一颗曾经伟大的灵魂,将最后的力气化为一吻留在了情人的唇上。

  克莉奥佩特拉明白,她活着,必会被凯撒带往罗马,作为向世人炫耀的战利品。既然无法选择高贵的生存,那么她就选择了不朽的荣誉,她让一条尼罗河的毒蛇咬死了自己。死后她与安东尼同穴而葬,“世上再也不会有第二座坟墓怀抱着一双这样著名的情侣”。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一部爱情悲剧。莎士比亚通过两人之间的爱情关系,表现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两种不同理解。

  在安东尼身上,有两种对立的人生观。这构成了他内心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罗马三执政之一,他是那个时代少数巨人般的英雄之一。他有逐鹿问鼎的雄才大略。所以,他始终不能忘记沙场上嘶嘶的马鸣声和士兵们刀剑相拼的砍杀声,他一直怀有雄心要建立一统天下的伟业。作为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的情人,他又是个有血有肉、儿女情长的普通人,他也认为“生命的光荣存在于一双心心相印的情侣的及时互爱和热烈拥抱之中”。他迷恋于克莉奥佩特拉的美色,将政事、家庭、祖国抛在了脑后,终日在亚历山大里亚的王宫与女王寻欢作乐。安东尼就在这两种状态里徘徊,一会儿疯狂地爱着克莉奥佩特拉;一会儿又自我反省,咒骂自己的怠惰。他不是没有努力过,但每一次挣扎只是使他内心的矛盾更加激烈,在爱情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当他听到克莉奥佩特拉自杀的消息时,斗争力量的一端消失了,他无力保持内心的平衡,死亡成为他必然的选择。他毕竟是个英雄,所以他选择了自杀,他临死之前仍充满豪情地说:“不是凯撒的勇敢推倒了安东尼,是安东尼战胜了他自己。”

  埃及艳后克利奥佩特拉的形象是莎士比亚的一个杰作。莎士比亚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任性、嫉妒、美艳、喜怒无常的女王形象。她是一个高贵的女王,也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对安东尼的爱,使她多疑、嫉妒、喜怒无常。当她听说安东尼和奥克泰维娅结婚的消息时,她的嫉妒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当安东尼死在她身边时,她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她以死来证明她的爱情是真挚的。克莉奥佩特拉有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一直在莎士比亚塑造的众多的戏剧人物之中闪闪发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剧本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剧中对埃及浓郁的东方色彩的描写。神秘的尼罗河,高耸的金字塔,金碧辉煌的埃及宫殿,豪华奢侈的排场,充满异国风情的风俗描写,这些都为这个令人伤怀的爱情悲剧提供了一个色彩浓烈的大背景,增添了全剧的浪漫色彩。


  8. 《雅典的泰门》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悲剧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可能是由于说教的色彩比较浓厚,这部戏剧在当时并不很流行。今天看来,这部戏剧有相当的认识作用,剧中对友谊、金钱的态度对我们仍有启发作用。

  剧中的故事情节主要来源于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中安东尼传和阿克旺传。

  雅典贵族泰门以他的财富和慷慨大方而闻名于雅典城。他每日在家大摆宴席,招待三教九流、八方来客。他乐善好施,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他都常常赠送礼物给他们,出钱为他们解忧除难。泰门有一个朋友叫文提狄斯,因欠债无力偿还而被关进了监狱。当他向泰门求助时,泰门二话没说就掏钱替他还了债。还有一次,他的一个仆人爱上一位有钱的雅典人的女儿。姑娘的父亲坚决不同意这桩婚事,泰门得知后,给了仆人一笔和她的嫁妆相等的钱,促成了两个人的婚事。

  泰门整日被各种甜言蜜语包围着,沉浸在朋友们的“友谊”当中。但他周围的那些所谓的朋友,大多是为了挥霍他的财产。他们阿谀奉承的目的是想骗取泰门的钱财。

  要是一个诗人写成一部作品,但卖不出去的话,只要把它献给泰门,不但作品的销路有了保证,诗人还可以从泰门那儿得到一笔酬金,成为他的座上客。要是有个画家想卖画,只要装作请他品评一下,他不需要别人怂恿就会把它买下。要是珠宝商有什么贵重的钻石,绸缎商有什么值钱的料子,因为价格昂贵难以卖出去的话,拿到泰门的府上总能脱手,而且泰门还会向他们表示感谢,因为他们这样看得起他。于是,泰门每天被这些满脸堆笑、满肚子谎言的人纠缠着,“他的起居室里挤满了关心他的起居的人,他的耳朵中充满了一片有如向神祷告那样的低语;连他的马镫也被奉为神圣,他们从他那里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他从没有怀疑这些人对他的诚意,觉得有这么多朋友不分彼此地用钱是人间一件可贵的事,虽然花的钱都是他一个人的。

  然而,泰门无论怎样富有,他的财产终究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泰门的财产几乎被那群所谓的“朋友”挥霍光了,有时不得不靠变卖田产来维持。泰门的管家弗莱维斯是个忠诚的人。他一再劝导泰门不要太慷慨,提醒他“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变成路人”。他试图让泰门看看账本,了解他家产的状况。可是,泰门就是对他不理睬,听不进他的逆耳忠言。

  终于有一天,泰门家财耗尽,彻底破产了。起先,泰门并没有丧失信心,他相信他的朋友和自己一样慷慨,一定会对他伸出援助之手。他自信地对弗莱维斯说:“放心吧,凭着我对人家这点交情,要是我开口向人告借,谁都会把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财产给我自由支配的。”他派仆人向那些他曾帮助过的人求援,然而,每一个人都找出种种理由予以拒绝。即使是文提狄斯这个曾因泰门的慷慨而免受牢狱之苦的贵族,在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之后,也拒绝帮助泰门。以前的“朋友”或成了陌生的路人,或成了债主。他们的甜言蜜语这时变成了冷酷无情的威胁,泰门陷入了绝境。

  有一天,泰门突然又邀请他以前所有的朋友来赴宴。他们虽心有疑惑,但又抵挡不住美味佳肴的诱惑、纷纷前来赴宴,并虚伪地找出借口向泰门表示道歉,说他们很乐意借钱给他,只是一时手头比较紧等等。泰门表示他毫不在意。

  开宴了,众人发现菜肴只有一道:温水。泰门说:“蒸汽和温水是你们最好的饮食。这是泰门最后一次的宴会了;他因为被你们的谄媚蒙住了心窍,所以要把它洗干净,把你们这些恶臭的奸诈仍洒还给你们。”说完,他一边向众人的脸上泼水,一边骂他们是一群“驯良的豺狼,温顺的熊,命运的异人,酒食征逐的朋友,趋炎附势的毒蝇,脱帽屈膝的奴才,水汽一样轻浮的小丑”!

  泰门看清了人性的丑恶,耻于再与人类为伍。他离开雅典,遁迹于森林之中,住在自己挖的洞穴里,每日以树根、野果充饥。一天,当他在挖树根时偶然发现了一罐黄金。他回忆起往日的不幸,慨叹道:

  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这时恰巧一队军人路过此地,领头的是雅典名将艾西巴第斯。他曾因为替朋友声张正义而受到元老院不公正的放逐。如今他率兵准备攻打雅典。泰门给了他一些黄金当作军饷,鼓励他彻底地消灭雅典人。这时的泰门对人类的憎恨和绝望已经达到极端的地步。当忠诚的弗莱维斯历经千辛万苦找到泰门,要无偿地侍奉他时,泰门拒绝了。他不希望因为这个惟一的善良人而改变他对整个人类的看法。

  艾西巴第斯兵压雅典城下,腐败的雅典城邦已没有人能带兵抗击,挽救危局。这时元老们又想到了英勇善战的泰门。他们让弗莱维斯带路,请泰门出山。泰门坚决拒绝,并诅咒雅典成为废墟。

  艾西巴第斯不费吹灰之力攻下了雅典城,他将严惩那些雅典人。他派去寻找泰门的士兵回来禀报,泰门已葬身在大海岸边。

  泰门开始时是一个乐观的博爱者。但他是不会被这个社会所容的,他对人、对社会的看法太天真、太幼稚。在泰门眼里,朋友之间的友谊是至高无上的。他乐善好施,仁慈慷慨,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的最大乐趣。他始终沉溺于自己用家产换来的威名和荣誉之中,对周围狡诈的小人毫无察觉。当现实击破了他的理想后,他的思想马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个热爱人类的人突变为一个憎恨人类的恨世者,他性格中的温柔善良一变成为刻毒愤懑。理想的破灭最终导致了泰门自身的毁灭。

  泰门隐居森林实际上是对金钱的罪恶采取了不妥协的态度,他以死与那个他所深恶痛绝的肮脏的社会相决裂,是一种对现实最强烈的抗议。

  创作《雅典的泰门》时的莎士比亚,在思想认识上已经成熟,对社会也看得更透彻。他认识到金钱是社会普遍罪恶的根源。他认识到人文主义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但对人类的前途始终抱乐观态度的莎士比亚决不会放弃他的理想,他要用艺术的力量去化解罪恶,用笔去探索战胜恶的途径。于是,他开始转向传奇剧的创作。



免费E

更多好书请

书作品

登陆:应天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