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十九吳語
6、吳晉爭長未成句踐襲吳
 

  吳王夫差既殺申胥,不稔於歲〔一〕,乃起師北征。闕為深溝,通於商、魯之閒〔二〕,北屬之沂〔三〕,西屬之濟〔四〕,以會晉公午於黃池〔五〕。

〔一〕 稔,熟也。謂後年不至於熟而北征也。夫差以哀十一年殺子胥,十二年會魯於橐皋。

〔二〕 闕,穿也。商,宋也。

〔三〕 沂,水名,出泰山,蓋南至下邳入泗。

〔四〕 濟,宋水。

〔五〕 黃池,地名。晉公午,晉定公也。黃池會在魯哀十三年。

  於是越王句踐乃命范蠡、舌庸〔一〕,率師沿海泝淮以絕吳路。〔二〕敗王子友於姑熊夷〔三〕。越王句踐乃率中軍泝江〔四〕以襲吳,入其郛〔五〕,焚其姑蘇,徙其大舟〔六〕。

〔一〕 二子,越大夫。

〔二〕 沿,順也。逆流而上曰泝。循海而逆入於淮,以絕吳王之歸路。

〔三〕 姑熊夷,吳郊也。王子友,夫差太子也。夫差未及反,越伐吳,吳拒之,獲太子友。

〔四〕 江,吳江。或有“淮”字者,誤。

〔五〕 郛,郭也。

〔六〕 大舟,王舟。徙,取也。

  吳、晉爭長未成〔一〕,邊遽乃至,以越亂告〔二〕。吳王懼,乃合大夫而謀曰:“越為不道,背其齊盟〔三〕。今吾道路修遠〔四〕,無會而歸,與會而先晉,孰利〔五〕?”王孫雒曰:“夫危事不齒〔六〕,雒敢先對。二者莫利。無會而歸,越聞章矣,民懼而走,遠無正就〔七〕。齊、宋、徐、夷曰:‘吳既敗矣〔八〕!’將夾溝而瘈(契改侈)我〔九〕,我無生命矣。會而先晉,晉既執諸侯之柄以臨我,將成其志以見天子〔一0〕。吾須之不能〔一一〕,去之不忍。若越聞愈章〔一二〕,吾民恐叛。必會而先之〔一三〕。”

〔一〕 長,先也。成,定也。

〔二〕 遽,傳也。

〔三〕 齊,同也。

〔四〕 案:“修遠”,公序本作“悠遠”,並有注文“悠,長也”三字。

〔五〕 先晉,令晉先歃。

〔六〕 王孫雒,吳大夫。齒,年也,不以年次對也。

〔七〕 正,適也。

〔八〕 宋,今睢陽。徐,今大徐。夷,准夷。

〔九〕 旁擊曰瘈(契改侈),也寫作庂(人改侈)。

〔一0〕以侯伯之禮見天子。

〔一一〕不能待見天子。

〔一二〕愈,益也。

〔一三〕先,吳先歃。

  王乃步就王孫雒曰:“先之,圖之將若何?”王孫雒曰:“王其無疑,吾道路悠遠,必無有二命,焉可以濟事〔一〕。”王孫雒進,顧揖諸大夫曰:“危事不可以為安,死事不可以為生,則無為貴智矣〔二〕。民之惡死而欲貴富以長沒也,與我同〔三〕。雖然,彼近其國,有遷;我絕慮,無遷〔四〕。彼豈能與我行此危事也哉〔五〕?事君勇謀,於此用之〔六〕。今夕必挑戰,以廣民心〔七〕。請王勵士,以奮其朋勢〔八〕。勸之以高位重畜〔九〕,備刑戮以辱其不勵者〔一0〕,令各輕其死。彼將不戰而先我〔一一〕,我既執諸侯之柄〔一二〕,以歲之不穫也,無有誅焉〔一三〕,而先罷之〔一四〕,諸侯必說〔一五〕。既而皆入其地〔一六〕,王安挺志〔一七〕,一日惕,一日留〔一八〕,以安步王志〔一九〕。必設以此民也,封於江、淮之閒,乃能至於吳〔二0〕。”吳王許諾。

〔一〕 欲決一計,求先晉。濟,成也。

〔二〕 言人之不能以危易安,以死易生,則何貴於智。

〔三〕 長,老也。沒,終也。

〔四〕 遷,轉退也。絕慮,道遠。

〔五〕 言晉不能以死與我爭。

〔六〕 勇而有謀,正謂今時。

〔七〕 挑晉求戰,以廣大民心,示不懼也。

〔八〕 朋,群也。勉勵士卒,以奮激其群黨之勢,使有鬥心。

〔九〕 重畜,寶財。

〔一0〕備,具也。

〔一一〕推先我也。

〔一二〕為盟主,故執柄。

〔一三〕穫,收也。誅,責也。不責諸侯之貢賦。

〔一四〕罷遣諸侯,令先歸。

〔一五〕說,喜也。

〔一六〕入其國境。

〔一七〕挺,寬也。

〔一八〕惕,疾也。留,徐也。

〔一九〕步,行也。

〔二0〕設,許其勸勉者。以此民封之於江、淮之閒以恐之,必速至也。 案:“以此民封之於江、淮之間以恐之”,札記引段玉裁說“ 恐”當作“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