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太極殿始成,徐廣晉紀曰:「孝武寧康二年,尚書令王彪之等啟改作新宮。太元三年二月,內外軍六千人始營築,至七月而成。太極殿高八丈,長二十七丈,廣十丈。尚書謝萬監視,賜爵關內侯。大匠毛安之關中侯。」王子敬時為謝公長史,謝送版,使王題之。王有不平色,語信云:〔一〕「可擲箸門外。」謝後見王曰:「題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韋誕諸人,〔二〕亦自為也。」王曰:「魏阼所以不長。」謝以為名言。宋明帝文章志曰:「太原中,新宮成,議者欲屈王獻之題榜,以為萬代寶。謝安與王語次,因及魏時起陵雲閣忘題榜,乃使韋仲將縣梯上題之。比下,須髮盡白,裁餘氣息。還語子弟云:『宜絕楷法!』安欲以此風動其意。王解其旨,正色曰:『此奇事。韋仲將魏朝大臣,寧可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長。』安知其心,迺不復逼之。」〔三〕
【校文】
注「縣梯」 「梯」,景宋本作「橙」。
【箋疏】
〔一〕 信,使人也。東觀餘論上法帖刊誤云:「續帖中炎報帖:炎,晉武名,非孝武也。帖末云:故遣信還。古人謂使為信,故逸少帖云:信遂不取答。真誥云:公至山下,又遣一信相告。謝宣城傳云:荊州信去倚待。陶隱居帖云:明旦信還,仍過取反。凡言信者,皆謂使人也。近世猶有此語,故虞永興帖云:事已,信人口具。而今之流俗,遂以遣書饋物為信,故謂之書信。而謂前人之語亦然,不復知魏、晉以還所謂信者,乃使之別名耳。」日知錄三十二云:「東觀餘論謂凡言信者,皆謂使人。楊用修又引古樂府『有信數寄書,無信長相憶』為證,良是。然此語起於東漢以下。楊太尉夫人袁氏答曹公卞夫人書云:『輒附往信。』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魏杜摯贈毌丘儉詩:『聞有韓眾藥,信來給一丸。』以使人為信,始見於此。若古人所謂信者,乃符驗之別名。墨子:『大將使人操信符。』史記刺客傳:『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周禮掌節注:『節,猶信也。行者所執之信。』此如今人言印信、信牌之信,不得為使人也。」黃汝成集釋曰:「司馬相如諭巴蜀檄云:『故遣信使。』是西漢已然。」 嘉錫案:相如蓋因出使,執有符信,故自稱信使。顏師古、李善以為誠信之使,恐非。且為天子之使,與魏、晉人以尋常使人為信尤不同。使人之稱信,仍當從顧氏說,起於東漢以下。
〔二〕 水經穀水注曰:「魏明帝上法太極,于洛陽南宮起太極殿于漢崇德之故處。改雉門為閶闔門。昔在漢世,洛陽宮殿門題,多是大篆,言是蔡邕諸字。自董卓焚宮殿,魏太祖平荊州,漢吏部尚書安定梁孟皇,善師宜官八分體,求以贖死。太祖善其法,常仰繫帳中愛翫,以為勝宜官。北宮榜題,咸是鵠筆。南宮既建,明帝令侍中京兆韋誕以古篆書之。」 嘉錫案:安石言韋誕諸人,蓋兼指梁鵠言之也。
〔三〕 元李治敬齋古今黈以忘釘榜之事為不實。詳見巧藝篇「韋仲將能書」條。晉書獻之傳與文章志全同。李慈銘晉書札記四曰:「宮殿題榜,國之大事。雖在高流,豈宜為恥。謝以宰相擇人書之,何至難言?王亦何能深拒?據世說言:『謝送版使王題之,王有不平色。後謝見王,言昔魏韋誕諸人亦為之。王曰:「魏阼所以不長。」』是則獻之特以謝不先語之,逕使書,故有不平。及謝舉韋事,獻之意猶歉然,故有此對。然世說雖曰謝公以為名言,亦未云遂不之逼。蓋獻之終亦書之,不能辭也。劉孝標注引宋明帝文章志,乃有『欲屈獻之題榜為萬代寶及謝安舉韋仲將懸梯上題』等語,此傳云云,全本彼注,非事實也。」 嘉錫案:世說固未云謝安遂不之逼,但亦不言獻之終竟書之。蓴客不知據何徵驗?乃能懸斷晉書之不然。考御覽七百四十八、廣記二百七并引書斷曰:「晉韋昶字文休,太元中,孝武帝改治宮室及廟諸門,並欲使王獻之隸書題榜,獻之固辭。乃使劉瑰以八分書之,後又使文休以大篆改八分焉(今本書斷脫去太元中以下)。」法書要錄二引梁庾肩吾書品論,有云「文休題柱」,似亦指其書宮殿榜事。然則獻之終已固辭,謝安果不之逼矣。凡考史事,最忌鑿空,蓴客臆說,不可從也。
63 王恭欲請江盧奴為長史,〔一〕晨往詣江,江猶在帳中。王坐,不敢即言。良久乃得及,江不應。盧奴,江敳小字也。晉安帝紀曰:「敳字仲凱,濟陽人。祖正,〔二〕散騎常侍。父虨,僕射。並以義正器素,知名當世。敳歷位內外,簡退箸稱,歷黃門侍郎、驃騎咨議。」直喚人取酒,自飲一?,又不與王。王且笑且言:「那得獨飲?」江云:「卿亦復須邪?」更使酌與王,王飲酒畢,因得自解去。未出戶,江歎曰:「人自量,固為難。」宋書曰:「敳即湘州江夷之父也,夷字茂遠,湘州刺史。」
【校文】
注「父虨」 景宋本及沈本作「父彪」。
【箋疏】
〔一〕 嘉錫案:山谷內集注八引作「江虜奴」,當從之。蓋以虜奴為小字,取其賤而易長成。猶之陶胡奴及謝家之封、胡、羯、末也。
程炎震云:「晉書孝武紀:太元十五年,王恭為前將軍,青、兗二州刺史,持節,故得置長史。」
〔二〕 程炎震云:「正當作統,即江應元也。」晉書江虨傳吳士鑑注云:「世說注晉安帝紀曰:『敳祖正,散騎常侍。』案祖統改為祖正,蓋梁世避諱,凡統字皆作正。識鑒篇注引車頻秦書徐正,即載記之徐統,此可證也。」 嘉錫案:此避昭明太子之諱,吳說是也。然本書注中統字亦多不避,蓋為宋人所回改,此二條則改之未盡者耳。
64 孝武問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風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中興書曰:「爽忠孝正直。烈宗崩,王國寶夜開門入,為遺詔。爽為黃門郎,距之曰:『大行晏駕,太子未立,敢有先入者,斬!』國寶懼,乃止。」
65 王爽與司馬太傅飲酒。太傅醉,呼王為「小子。」王曰:「亡祖長史,與簡文皇帝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儷二宮。何小子之有?」中興書曰:「王濛女諱穆之,為哀帝皇后。王蘊女諱法惠,為孝武皇后。」
66 張玄與王建武先不相識,張玄已見。建武,王忱也。晉安帝紀曰:「忱初作荊州刺史,後為建武將軍。」後遇於范豫章許,范令二人共語。范甯已見。張因正坐斂衽,王孰視良久,不對。張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王氏譜曰:「王坦之娶順陽郡范汪女,名蓋,即甯妹也,生忱。」〔一〕乃讓王曰:「
張玄,吳士之秀,亦見遇於時,而使至於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張祖希若欲相識,自應見詣。」范馳報張,張便束帶造之。遂舉觴對語,賓主無愧色。
【箋疏】
〔一〕 程炎震云:「晉書忱傳敘於忱為驃騎長史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