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爱因斯坦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三 | |
|
|
3.成功的哲学方法奥秘 科学探索生涯的曲线图 人生从幼年、少年发端,经过青年、壮年的辉煌,最终进入暮年,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一种岁月的曲线。科学生涯犹如人生也总是表现出一条曲线,这一规律对爱因斯坦来说也不例外。然而,科学生涯曲线的图像对不同的科学家来说却是各式各样的,有不同的高峰与谷地,科学佳期长短不一,与时间的关系表现不同。爱因斯坦科学生涯的曲线有着十分显著的特色。在爱因斯坦的一生中,我们可以拈出一些可以作为科学生涯标记的历史时刻。这些标记的历史时刻是:1900年、1905年、1916年、1919年、1929年、1930年、1949—1950年。将这些历史时刻分别作为标记的一个点,利用笛卡尔坐标就可以画出一条爱因斯坦科学生涯的曲线图。 1900年,是爱因斯坦科学生涯的起点。这一年,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并且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由毛细管现象所得的推论》(该文于翌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 1905年,是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其中有四篇成为物理学不同分支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标志。这一年被称作物理学史上的爱因斯坦年。 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一文发表。这篇论文是广义相对论在理论上的完整形成。爱因斯坦创建的广义相对论表现出惊人的独创性。事实证明,广义相对论的意义十分重大,其整体理论框架面世的这一年,不仅远远地将同时代的科学家们抛到探索的后面,而且还走到了物理学现实需要的前面。这一年,是爱因斯坦彪炳史册的伟大理论创建的年份,无疑是他科学生涯的顶峰。 1919年,广义相对论第一次获得了实验观察有力的支持证据。广义相对论提出的一个与当时的背景知识不相容的预言:在太阳的引力场中光线具有偏折现象。“光转弯”现象被两支英国科学考察队分别于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不拉尔农村观察日蚀时证实。预言被科学观察证实,整个文明世界为之倾倒。与此相应,爱因斯坦的名字成了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具影响力的词,爱因斯坦登上了科学家群星璀璨的最高位置。应该说,这一年是爱因斯坦获得最大成功的一年。 1929年,爱因斯坦多年来从事统一场论的研究初具规模,这是他继广义相对论之后的又一理论目标。《关于统一场论》公布了,试图将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的理论文本摆在世人面前。这一理论虽然也曾经轰动一时,但为时不久,夭折的命运就降临了。“爱因斯坦50岁寿辰的那一年,即1929年标志着他毕生工作在若干方面已开始衰退”。伟大的构想遭际失败——至少形式上可以这样看——这一年在历史时刻标志所表明的科学生涯曲线上出现颇为引人注目的黯淡色彩。 1930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多篇关于统一场论的文章:《物理场的统一理论》、《黎曼度规和绝对平行意义下的统一场论》、《统一场论中场方程的相容性》、《统一场论方程的两个精确的静止解》。但是这些论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另外,爱因斯坦同量子力学中的哥本哈根学派的争论,在这一年爱因斯坦处于退守的局面。物理学家波尔利用爱因斯坦自己关于红移的公式反驳了爱因斯坦力图论证量子力学存在内部不一惯性的论点,爱因斯坦不得不转而论证其不完备性。这一年,爱因斯坦在理论著述上没有独创性的进展;在辩论中虽然并未被说服,终究还是遭受到学术上失败的挫折。这一年,可以称作为爱因斯坦科学生涯曲线上一个急剧沉降的转折点。 1949—1950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广义引力论》。遗憾的是, “这篇细致的数学论文立即被多数物理学家客气地评价为站不住脚的”。在这一年,爱因斯坦在自己的遗嘱上签了字。在这一年里,爱因斯坦不懈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就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诚如爱因斯坦在前一年70岁生日对所说的:“活得太长了,而真正的爱因斯坦早已死了。”这一年,爱因斯坦科学生涯的曲线终结了,尽管直到溘然去世之前,爱因斯坦还有相当多的科学著述不断发表,但那已经是一种直线的迅速沉落。 爱因斯坦科学生涯曲线图昭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伟大而真诚的科学探索者在专业研究的征程所表现出的具体形象。透过这样一种人生,这样一种科学研究的经历,我们有必要紧密结合他的成就探讨这样一个科学家何以能够取得如许成就,何以创造出不世的科学伟绩。因此我们的叙述在介绍了他的信念之后必然要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他所尊奉的,他对工具的使用,他的方法论,他思维的特征,而且还应该了解这样一个科学家精神世界与他人显得更为突出的部分。 好奇心和惊奇感 好奇心在爱因斯坦的人生中,在他的科学研究中,在他的哲学里决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童心未泯、真纯性格的表现,而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位置。 爱因斯坦认为:“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 爱因斯坦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以自己终生不懈对科学的探索,为好奇心在科学方法论中争得了应有的地位。 爱因斯坦对好奇心的尊崇与其说是他研究的结果无宁说是他亲身经历的总结。他幼小时好奇,老年时还好奇,好奇伴随了他的一生,成为他十分偏好的一种心理状态。他读安东·赖塞写的《爱因斯坦传》,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看看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在古稀之年,索洛文所收集的和讲述的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东西,又使他感到好奇。如果说不知道爱因斯坦怎样看待好奇心就不能全面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科学、哲学,那是决不过分的。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