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巴顿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九 | |
|
|
经过战争巨痛之后,和平主义情绪开始在全国蔓延。国会确认,最好的军队是一支规模最小、费用最低和最不显眼的军队。于是到处都准备限制军备,海军建设大量削减,陆军遭到全面清洗,几乎所有军官都被降职或解职。 192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法案》,规定陆军编制仅为28万人,分9个师。坦克兵由此失去了存在的法律依据。陆军部明令将坦克分散到步兵里去,以连为单位配属步兵师。坦克全年的全部经费只有500美元。 巴顿无可奈何。这年夏天,他决心告别坦克,重返骑兵部队。 临别之际,巴顿对他的部下发表了一篇满怀惜别之情又慷慨激昂的演说:“坦克部队有我的心血和希望,我坚信它是不会衰亡的。总有一天,我还要与它重聚,我的生命和荣誉全都与它息息相连,到那时我们的坦克将是一个全新面貌,它将是一支世界上所向披靡的坦克部队。” 在此后自1920年至1940年长达20年之久的岁月里,巴顿是在平淡无奇却又忙忙碌碌中度过的。 他被频繁地东调西遣,先后担任过十多种无足轻重的闲职,并被送入骑兵学校、指挥参谋学校和陆军大学学习。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祸端,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元凶希特勒在新的一轮大战中,充分发挥飞机、坦克的机动性和强大火力,运用“闪电”战术,肆意逞凶,令世人目瞪口呆。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冷静地观察和分析了形势,他基于对新武器和新战法的了解,向罗斯福总统建议组建装甲部队和远程轰炸机,得到全力支持。 1940年7月10日,马歇尔将军签署了一道命令,组建美国陆军第1装甲军,下辖2个装甲师。由阿德纳·查菲将军任装甲军司令,第1装甲师驻诺克斯堡,师长马格鲁德;第2装甲师驻本宁堡,师长斯科特。 不久,巴顿奉命担任装甲旅旅长,并被晋升为陆军准将,到本宁堡参加部队的创建工作。 其时,巴顿已经年届53岁,机遇却把他引向了辉煌人生的新起点。 巴顿兴致勃勃地来到本宁堡,看到的是一幅令人沮丧的景象:这里有323辆严重锈蚀的旧坦克,2000多辆残破不堪的各种车辆,几千名毫无军事素质的新兵。 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不得不自己掏腰包购买了一些零配件,使那些坦克和车辆重新动弹起来。 紧接着,他把人员和装备组合起来,编成3个旅,形成了坦克师的完整建制。 现在剩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训练那些新兵了。《纽约时报》称他们是“一群身着咔叽军装,组织涣散的乌合之众”。巴顿深知,要把这群“乌合之众”锤炼成训练有素的战斗部队绝非易事。但他有坚定的信心。 巴顿采取的措施是:表率、严格、激励。 他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对事业的热忱和十足的干劲感染和教育官兵,成为人人效法的榜样;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使官兵们充分认识平时训练和战时打仗的关系。他指出:“战争的目的不是牺牲自己,而是要消灭敌人。”“一品脱美国人的汗水可以挽救美国人的一加仑鲜血。”;利用各种方式奖励成绩突出的官兵,勉励他们在战争中杀敌立功。 巴顿特别强调军人的“勇敢和机智”,后来新闻记者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以“热血豪胆的老头”为题的文章,这个绰号很快流传开来,以至竟成了巴顿形象的美称。 1940年9月,阿德纳·查菲因身体状况不佳调离了坦克部队,由斯科特师长接替军长职务,巴顿则担任第2装甲师代理师长。 眼看着自己的部队一天天成熟和正规起来,巴顿感到由衷的喜悦。为了检验部队的训练水平,也为了在公众面前展示一下坦克兵的威仪,巴顿决定搞一次长途行军。 1940年12月,巴顿率领他的装甲师的官兵、1000多辆坦克、战车、各种车辆,天上还有飞机伴行,从佐治亚州的哥伦布出发,浩浩荡荡地开往佛罗里达州的巴拉马城,往返400英里。几天之中,沿途万人空巷,拥挤在路旁,争相观看这支威武壮观的钢铁大军。巴顿和他的坦克部队真是出尽了风头。 巴顿得意非凡。在第2年的元月,他又搞了一次阅兵式。 这一天,本宁堡异常热闹,坦克部队的1200多辆各种战车、侦察车、运输车、吉普车鱼贯开进本宁堡中心广场。 巴顿和一群军政要员登上检阅台。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