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二战风云人物 > 坚韧不拔-戴高乐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一 | |
|
|
贝当元帅对戴高乐上尉的工作感到满意,他认为军事学院对戴高乐的结业评定是不公正的,现在到了该给他平反的时候了。一天,元帅对新上任的军事学院院长埃兰将军说:“我越想越觉得给戴高乐评分这件事就像乱断公案一样荒谬。”这位新院长是个颇有眼光的阿尔萨斯人,他和戴高乐一样,也是法国第一个认识到机械化战争巨大潜力的军界要人巴蒂斯特?埃斯蒂安将军的门徒。 在菲利普·贝当元帅的命令下,军事学院组织了一轮讲座,由戴高乐主讲,讲座由贝当主持。像这样的事,的确闻所未闻,其意图是非常清楚的。一个小小的上尉,竟然应邀回校讲学,单是这一点就不寻常。更何况他居然选择领袖人物的品格作为讲座的主题,这简直是蓄意侮辱。法军总监贝当元帅竟决定亲临主持,这就使得整个场面带上权威的印记。在1927年4月7日开讲那一天,在军事学院犹如一颗炸弹轰然爆炸。教授们聚集在圆形会堂附近的办公室里。贝当在埃兰将军的陪同下抵达,戴高乐也来了,但独立一厢。教授们竟相后退给元帅闪开一条路,元帅却让戴高乐先行。这简直像演戏一样。戴高乐全身戎装。圆形会堂座无虚席。戴高乐登上讲台,馒条斯理地摘下军帽放在桌上,又将佩剑置干一侧,从容不迫地摘下了他那副白手套,滔滔不绝他讲起来。 夏尔·戴高乐上尉第一讲的题目是《战争行动与领袖人物》。戴高乐笔挺地站着,口若悬河,开始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他不用讲稿,大量引用了古往今来杰出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作家的警句。许多人为之倾倒,但也有许多人感到恼火。不少听讲的人暗自发问:戴高乐所精心描绘的具备各种美德的理想领袖究竟指的是谁呢? 戴高乐第二讲的题目是《领袖人物的性格和纪律的含义》。其中有一段话,许多人认为他是指桑骂槐。因为他赞颂了诸如佩利西埃将军和利奥泰这样一些人物。前者在塞瓦斯托彼尔包围战中,接到拿破仑三世的电报连看都没有看就装在口袋里,虽然违背了命令,却为法国打赢了一场战争,井为他自己赢得了公爵的爵位和元帅的官杖;后者于1914年置上级指令于不顾,反而为法国保住了海外殖民地摩洛哥。 戴高乐第三讲的题目是《威望》。在这一讲里,他又提到领袖人物的品质。他说:“事实上,有些人几乎从初生之时起,就具有权威的气质,这种气质视之不能清楚见其形,但其影响则往往令人惊讶不已。”接着讲的是他后来收进《剑刃》一书的一段“名言”。 “首先一点,无神秘感就无威望可言,因为过于熟悉就不能产主尊敬。主在仆前非英雄,神屠深庙方显威。因此,无论是运筹规划,还是处事和思维的方法,都要令人捉摸不透,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打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跃跃欲试。这并不是说,应该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对下属不理不睬,令人无法接近。恰恰相反,要想征服人心,就要体察人情,使人人都觉得自己受到器重。但是在这样做时,对人们决不能过于迁就,而必须保留某些随时可以抛出来的惊人秘密。这样,大家的信任之心就会油然而生,办事就无往而不胜了。” 戴高乐上尉在军事学院的这番讲演,虽说是在“权威”的命令下进行的,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以致整个三部曲也显得很平淡,有些话令人费解。那些奉命出席的听讲者,在听完第一讲后感到愤慨,第二讲后怒不可遏,现在则显出一副对整个讲演十分厌烦的样子。戴高乐的朋友沙文上尉建议把这些讲演汇集成册,发给立志从军的青年人,对此,只有少数人点头表示同意。另外,戴高乐获得贝当元帅的批准,还到巴黎大学等非军事院校去讲演。戴高乐的传记作者拉古都尔说:“在军队内部凡是能说会道的人自然都会遇到这样一堵不信任的厚墙,夏尔·戴高乐要绕着它前进。”由于利用元帅办公室的优越地位,他还得以在非军人听众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若在索邦大学的巨大阶梯教室里重复他的讲演,若参加的听众是些作家、教授、政治家和法兰西研究院的学者,这对“廉洁”中学校长的儿子,对约瑟芬?马约的孙子来说,无疑是心灵上的最大满足。他的成功要比他的同辈军官显得格外突出。 经过这次轮番讲演之后,戴高乐出尽了风头,1927年晋升为少校,并被派在驻守在特雷夫的轻步兵第十九营担任营长。根据惯例,这种精锐部队的营长,只有当过轻步兵的优秀军官充任。步兵总监马泰将军为了培养这位新少校而违背了传统,他曾对夏尔·戴高乐的一位知己说,“我派去的那个人是一位未来的大元帅!” 1928至1929年之交,凛冽的寒风横扫着德国占领区,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25度。一场流感袭击了整个地区,这是1918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仅是驻莱茵区的法军就有143人丧生,戴高乐营也死了30多人。公众舆论为之哗然,愤怒的国会要求予以追究。经过调查,戴高乐少校对士兵照顾周到,管理出色,在得知一名无亲无故的士兵死亡时,还坚持亲自为那位年轻的士兵服丧。因而戴高乐被免予处分。 对戴高乐和他的夫人来说,这是又一个凄惨的冬天。痛苦的阴影笼罩着全家。戴高乐一家迁到特里尔时,第三个孩子即将出世。有一天,离预产期还有几个星期,戴高乐夫人被汽车撞倒,虽未受伤,却深受惊吓。之后,伊冯娜·戴高乐生了个不健全的女孩,是个白痴,取名安娜。戴高乐夫人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只要安娜能和别的女孩一样,我和夏尔甘愿舍弃一切,健康、财产、升迁,前程,所有的一切!” 在这以后,欧洲风云变幻,形势趋向紧张。戴高乐少校1928年底在写给友人纳香的信中描绘了十年后给欧洲带来祸害的那次危机。他写道:“事态的迅猛发展,正摧毁着欧洲仅存的几个公认的和平屏障。吞并显然即将到来。德国将使用武力或通过条约重占割让给波兰的领土。尔后,德国将向我国要求阿尔萨斯。”面对着法国萎靡不振的绥靖气氛,戴高乐忧心忡忡。他在1929年6月20日给纳香的第二封信中写道:“现在当个军人可真是活受罪!但又不得不当。过不了几年,他们将紧曳我们的军服后摆,央求我们拯救国家?到那时,首先出来央求的是那些群氓。” 1931年底,戴高乐回到巴黎休假期间,把他的第二部书稿整理就绪,准备出版。翌年,《剑刃》一书问世。戴高乐在这本书中阐述了他的皙学观念,同时给他自己描绘了一个英雄形象。他通篇引经据典,文体十分高雅,有些典故使那些法国历史知识不如戴高乐渊博的读者难以理解,书中明确指出,领袖人物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履行职责,以及对个人野心应予以何种限制。在当时国际危机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他呼吁要强化军队的 建设,并主张如果发生全国性危机,军队领导人物应当挺身而出,挑起治理国家和领导人民战胜危机的重担。 然而,事与愿违,国家政局日益败坏,国际风云动荡不已。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