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伏尔泰 >  上一页    下一页


  §六、哲学通信

  伏尔泰在流亡英国的3年中,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包括史书《查理十二史》、悲剧《布鲁图斯》、哲理小说《小大人》等。但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无疑只能是这部《哲学通信》。

  《哲学通信》是伏尔泰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是他将自己在英国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想用书信的体裁写成的一部哲学通信。全书由25封信组成。专家们认为这本书是“18世纪法国思想界接受英国影响的滥觞”。伏尔泰对英国的信仰自由和政治自由十分欣赏,并在书中大力抨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宗教道德和科学体系。

  前五封信是有关宗教派别的信。每一封是关于一个教派:朋友会、长老会、唯一会、英国教会、阿利安会。伏尔泰一向关心宗教问题,反对宗教专制、狂热。在这五封信中,他对每一种教派的缺陷和各教派之间的分歧、纷争都作了明确而尖刻的分析和说明,并且利用书中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有危险性的主张。

  其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亲爱的先生,你有没有受过洗礼?”他问。朋友会派的人说:“不,而且我的同伴也绝对不受洗礼。”他答道:“什么?真该死。难道你们不是基督徒?”“朋友,不要发誓。我们的确是基督徒,但我们不信基督教义在于洒些盐和水在头上。”“唉!上帝,我被他这种不敬的态度气坏了。难道你忘记了耶稣基督是由圣·约翰给他施洗礼的吗?”

  “朋友,基督受着约翰的洗礼,但从未为别人施洗礼。我们是基督的信徒,可不是约翰的信徒啊。”“啊,你真该被异教裁判所放的火活活焚死。”伏尔泰的笔真是尖利无比。他用他惯用的讽刺的方法,大大地讥讽了各个教派一番。

  紧接着宗教问题之后的是关于政治问题的通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的地位和力量都比以前大为增强。下议院的势力比上议院还大,很多贵族的特权遭到废止。伏尔泰对这样的革命当然是欢迎的。

  他在两封信中谈到英国议会和政府问题,就表达了他对此的看法:“这些情形使一个英国商人敢自傲,也敢于与罗马公民相比。所以即使是贵族子弟也不看轻经商的。”

  第三部分是比较通俗化的书信。他在一封讲述洛克的哲学的信中,借机表达了自己的信仰。这是伏尔泰第一次将它表达出来,那就是-自然神论。伏尔泰反宗教,但并不反对上帝的存在。正相反,伏尔泰相信上帝是存在的,世界就是由上帝创造的,但上帝一旦创造出世界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的事务。至于上帝是什么样的,我们谁也不知道,而且也未必就能知道。伏尔泰还相信灵魂不死,但在自然中他又找不到灵魂不死的痕迹。因此他赞美洛克的说法:“一件纯粹物质的本体到底有没有思想,也许我们永远不能知道。”

  后面的几封信内容较多而且杂,有关于牛顿、地心引力、光学等等的内容。这些书信表现出,伏尔泰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涉猎面宽,知识广博。但是这部分内容比较正统,属于纯科学的领域,不会给伏尔泰带来什么麻烦。

  《哲学通信》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戏剧的书信,有喜剧也有悲剧。其中一封谈及他对莎士比亚的看法:“他在英国人的心目中地位无比高尚,天赋高超,才华横溢,其戏剧自然流畅,没有矫揉造作的感觉,极为崇高壮丽。但谈到典雅的笔风、严谨的规律,他却一无所知。”这段话确实很简洁真实地表达了他的见解。他一方面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不够典雅,不讲求戏剧创作的规律,一方面却又认为莎士比亚是位戏剧天才,其作品远非平庸之作。因此他反对法国人对莎士比亚只进行单纯的批评,而主张应认同并吸收他的戏剧中卓越的地方。伏尔泰还亲自翻译了一些莎士比亚的作品,如《朱利叶·恺撒》,以及《哈姆莱特》中最精采的片断“To Be or Not To Be”,把这段独白译成了法文诗。尽管他的译文并不完全忠实于莎士比亚的原作,但他的诠释倒是有些深意:“迄今为止,英国的诗歌天才有如一株大自然种植的丛树,它随便长出许多纵横的枝干,尽力地生长,可决不是平均的发展。要是你拂逆它的本性,硬要把它修剪的跟花园中的树木一样,那它一定会枯死的。”

  这段注释,其实就是主张艺术的发展应当顺其自然而不是强制一样,否则就会扼杀艺术的生命力,限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天才的发挥。其实伏尔泰的这个态度,对于当今我们的时代,又何尝不是很有益的呢?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