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歌德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〇 | |
|
|
但是好景不长。有一次歌德穿上夫人的朱红皮大衣滑冰滑过桥拱,当时夫人也在冰上。这件事被勃伦塔诺先生知道了,1774年2月底3月初夫妻俩发生争吵。从此勃伦塔诺先生不准歌德进他的家门。6月中旬歌德在一封信里写道:“我很少见到玛克斯(玛克西米利安妮的爱称——作者注)。即使遇见,也是偶然之事。” 1775年3月她生了第一个孩子,勃伦塔诺先生才表示愿意和解。歌德给她母亲写的信说道:“亲爱的妈妈,昨晚我们在玛克斯处胡乱地吹打弹唱了。”(1774年8月1日)。 歌德回到法兰克福以后不久,他竟意外地在街头遇见了克斯特纳。两人又热烈地拥抱起来。歌德给他们俩又写了好几封信,告诉绿蒂,她的剪影仍挂在墙上,向绿蒂表示思念之情。他在信中责怪绿蒂“没有梦见我”(1772年9月25日)。两个月过去了,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他借口办事,在11月9日又拜访了他们,离别时吻了绿蒂。 克斯特纳不久同绿蒂结了婚,歌德买了结婚戒指送给他们。他附上一封信,写道:“你们不要到法兰克福来,这会令我心情舒畅;你们来,我就走。”(1773年3月底)直到1816年秋绿蒂才与67岁的歌德在魏玛重逢。歌德友好和有礼貌地接待了她,但双方都感到陌生和疏远了。 2.耶路撒冷自杀“维特”诞生 正在歌德痛不欲生的时候,克斯特纳写信告诉他耶路撒冷自杀的消息。耶路撒冷(1747—1772)是歌德在莱比锡大学时的同学,“身材中等,身体健美,英俊可亲,长脸带圆,金发碧眼,穿着蓝色的常礼服,浅黄色的背心和裤子,以及褐色头的长靴。”他在布伦瑞克公使馆当秘书。据说他热恋一个朋友的妻子,但绝没有看见他跟这女人公开在一起。他爱好英国文学。性格有些孤僻内向。 耶路撒冷的自杀,歌德自身的体验和遭遇,使歌德不用费多大劲,就构思出完整的情节。甚至维特写书信的日期都与歌德给绿蒂的信相差无几。但是,歌德并不等于维特。维特死了,歌德却活着。 歌德花了4个星期的时间,写成了这部书信体小说。在歌德离开绿蒂,回到法兰克福一年半以后莱比锡书店来信索稿。歌德将书稿寄去。1774年秋,《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小说出现在书展上,立即引起轰动。这位25岁的青年人一下成为新闻人物。 一本很平常的描写三角恋爱的小说,为什么竟然轰动一时呢? 根据歌德自己的分析,这与当时的社会有关。当时德国还是一个封建社会。人性受到压抑,个性没有解放,恋爱没有自由,青年人受到各种封建观念的束缚。他们的种种热情得不到满足,根本不可能从外部受到鼓舞去干一番事业,只能在精神空虚的市民生活中彷徨,感伤,厌世。“当时的青年界已埋藏有厌世观的炸药”,一触即发。所以,这部小说受到有时代精神苦闷的青年的热烈欢迎。甚至与维特有同样遭遇的青年读者竟然步维特的后尘,穿上蓝上衣、黄背心,仿效维特而轻生自杀。 德国文坛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老一辈的诗人莱辛、魏兰特虽然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但都赞扬歌德的天才。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们都热烈赞扬这部作品的革命精神。伦茨(1751—1792)把维特称为“被绑在十字架上的普罗米修斯”。毕尔格尔写信告诉歌德,说他读了《维特》之后,夜里做梦,梦见自己在歌德的怀抱里大声恸哭。可见小说感人之深。 《维特》成了当时的畅销书。封建卫道士们慌了手脚,不许让这本有伤风化的小书流行。“在莱比锡,书还没来得及印出来就受到禁止,每个持有它的人被课以10个塔勒的罚金”①。“第一个意大利文版的《维特》一出现,立即被教会全部购买加以烧毁②”。当时作家尼古拉为了对 ①艾米尔·路德维希:《歌德传》,第91页,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高中甫:《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第40页,北京出版社出版。 抗歌德,竟写了一本214页的小说《少年维特之喜悦》,篡改结局,让维特用灌上鸡血的手枪自杀未遂,最后与绿蒂结婚。这使歌德大为恼怒。 鉴于有些青年仿效维特走上轻生之路,歌德深感自己的小说受到了误解。在1778年再版时,歌德在扉页上题了一首诗,这就是那首著名的诗《绿蒂与维特》。郭沫若在1922年首次翻译了这部小说,诗的译文如下: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之至圣至神; 啊,怎样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闻; 你看呀,他出穴的精灵正在向你目语: 请做个堂堂男子吧,不要步我后尘。 这本小说已译成各国语言,中文译本已有20种以上,其印数之高,居世界第一。 第九章 刚订婚又解婚约 歌德的剧本《葛兹》引起轰动之后,他接着写了不少的文章和作品,例如《论德意志建筑艺术》、《暴风雨中漫游人之歌》、《萨图罗斯》、《戏剧协奏曲》、《众神、英雄和维兰特》、《艾尔温和爱尔米勒》和《牧师的信》,未完稿《浮士德初稿》,《普罗米修斯》和《穆罕默德》。 这些文章和作品有的还放在抽屉里没发表,有的发表了,也没有引人注意。只是《少年维特之烦恼》给歌德带来了世界性声誉。 还在1774年2月,法国剧作家博马舍发表了他的《回忆录》第四章。记述了10年前他去西班牙的一段往事。歌德觉得西班牙王室档案馆馆长堂·约瑟夫·克拉维戈引诱他妹妹的故事很有兴趣。克拉维戈两次破坏婚约,不遵守诺言,博马舍帮助他妹妹玛丽揭露了这个忘恩负义之徒。这个故事富有戏剧性。歌德在法兰克福青年男女游乐会上朗诵了这一段。会后,那位假扮歌德妻子的16岁的安娜·西比拉·明兴(一个商人的女儿)要求他写成剧本。于是,他用了8天的时间写成《克拉维戈》。博马舍后来到奥格斯堡亲自观看过该剧的演出,表示赞许。 歌德在《诗与真》第十二卷中写道:“《葛兹·封·伯利欣根》和《克拉维戈》两诗剧中名唤玛丽的两个女性,以及那两个做他们的情人的薄幸郎,可以说是我这种忏悔的产物。”歌德这番话指的是他抛弃了弗里德莉克。他批判了克拉维戈在爱情与婚姻上的轻率行为和卑劣行径。在该剧第二幕中歌德通过克拉维戈之口忏悔道: “我对您妹妹的行为实在不可宽恕,是虚荣心把我引上了歧途。我怕结了婚,会把我的整个计划和光明前途葬送。”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