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高尔基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〇


  §十四、在最后的日子里

  1933年5月,高尔基第5次从索仑托回到了苏联。从这时起,一直到他逝世的最后三年里,高尔基就一直住在祖国。

  高尔基已经成为了苏联人民的骄傲,他被授予了列宁勋章。世界文学研究所、莫斯科艺术剧院、列宁格勒大剧院都以高尔基命名。他的家乡下诺夫戈罗德也改为高尔基市。

  这位已经60多岁的老人正打算为祖国人民更积极地贡献余热的时候,遭到了一个意外的打击——他的爱子、37岁的马克西姆·彼什科夫突然病逝。可怜的父亲亲眼看见了儿子死前痛苦的挣扎,这令他更为痛苦。高尔基是个慈父。马克西姆小时候,高尔基从来没对他端过父亲的架子。他们的交往像朋友一样友好。

  《童年》是高尔基送给15岁的马克西姆的礼物。

  在作品的卷首题辞上亲切地写着:给我的儿子。

  马克西姆则一直因为有这样一位好父亲而感到骄傲。受父亲的教诲,他也成了一个正直的人。后来还加入了布尔什维克。

  20年代初,高尔基去德国养病的时候,马克西姆作为外交信使正出使德国。从那时候起,高尔基就和马克西姆夫妇住在一起。两个可爱的孙女给高尔基的晚年增添了很多的乐趣。马克西姆则成为父亲最得力的助手。他掌握了4门外语,经常为父亲作翻译,打印手稿,还经常为父亲开汽车或单独完成父亲的委托。高尔基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工作上都离不开马克西姆。命运却跟高尔基开了一个沉痛的玩笑。人们雪片般涌来的唁电安慰了这位老人。他重新振作起来,回到了繁重的工作中。

  1934年8月,在高尔基的主持下,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开幕。这是苏联文学界的一件大事。

  它标志着苏联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高尔基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苏联的文学》的总结报告。在这次大会上,他被推选为全苏作家协会主席。

  1935年底,高尔基改写了《瓦萨·日列兹诺娃》。1910年,高尔基完成了剧本的第一稿。剧本反映的是1905年革命失败的低潮时期。主人公瓦萨·日列兹诺娃是一个大轮船公司精明强干的女老板。她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手段毒辣、熟谙资本主义的商业经营。她的丈夫日列兹诺夫犯了强奸幼女罪,法院要提起公诉。为了避免家丑外扬和公司的破产,她强迫丈夫服毒自杀。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瓦萨的铁石心肠和凶狠面目。

  剧本不仅揭露瓦萨毒死亲夫这样的骇人听闻的丑行,而且进一步展示了这个家庭的丑恶关系。大女儿听到父亲死亡的消息,并不感到难过,只庆幸他“不受审判”了,二女儿也把父亲的死当作儿戏。瓦萨的哥哥唯恐外人知道妹夫死亡的真实原因,一听到女仆说瓦萨曾劝丈夫“服药面儿”,立即毒打女仆,责骂她不该“凭空捏造”,最后逼得女仆自杀。同时,他马上去吻瓦萨的手,称赞她:“瓦萨,你真是个女英雄,了不起!”

  瓦萨虽然毒死了丈夫,却没有换来安宁,她最大的威胁是她的“事业”后继无人。她的儿子菲多尔同女革命家腊塞尔结了婚,不久就脱离了家庭。她的两个女儿也都不成材。因此,这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女老板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五岁的孙子、腊塞尔的儿子柯里亚身上。她希望这个幼小的孙子将来成为她的“继承人”,这就是为什么她千方百计要占有孙子,把他藏起来,不让腊塞尔接走的原因。

  腊塞尔是个革命者,她深刻了解瓦萨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腐朽与罪恶,知道她的儿子在这样的家庭里会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她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外回来,就是为了争夺这新的一代。所以,腊塞尔和瓦萨一见面就展开了尖锐的斗争,这一冲突是全剧的中心。在这场冲突中,腊塞尔显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瓦萨这个一向好胜的女人在她面前相形见绌。尽管瓦萨对腊塞尔又是恫吓又是威胁,但她那种声嘶力竭的叫喊只不过是垂死的挣扎。加上瓦萨的哥哥和女儿都怂恿腊塞尔把孩子偷走,这对瓦萨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