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亨利·福特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〇 | |
|
|
还不等福特进一步解释,《纽约时报》的社论就紧追不放了: “自命为反战与和平使者的福特,受到国家法的约束,无法开除那些进被征召的公司职工,这是他为逃避国法的限制及暂时解雇被征召职工的一箭双雕的诡计!” 连站在参战派立场上、一向作风保守的《芝加哥论坛报》,也指责福特是“发表亲德皇言论的怪物”。 1917年2月3日,美国与德国断交。德国宣布辛丹布尔克出任参谋总长、鲁登道夫出任参谋次长后,立刻采取了型船的无限制潜水艇政策。德国之所以这样做,是企图打破西部战线的胶着状态,并且凭借这一战役来一决雌雄。威尔逊总统也正是因为接到了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政策的通知,才毅然决定和德国断交的。 1927年3月,墨西哥和日本被邀请加入同盟国。同时,德国参谋总部暴露了进行对美宣战的企图。 为了扰乱俄国后方阵线,在俄国的心脏插一颗钉子,德国参谋总部和在瑞士流亡的列宁联系,并安抚他搭乘运货的火车,秘密地由芬兰进入彼得格勒,开展了反罗蒙诺索夫王朝的活动。 在这一段时间中,情绪化的、容易激动的福特,出现了令人吃惊的巨大的转变。过去,在战争合作方面,福特最多只允许型车工厂转而生产耕耘机,而且这还是基于为英国农民制造耕耘机,给予英国人国际援助的理由。他一直不同意海兰德工厂接受来自陆军部和海军部的任何军需用品订单。但是有一天,当运送耕耘机的货运船队在通过五大湖时相继不幸被炮火击沉的噩耗传来时,福特再也不能按纳胸中积压已久的怒火,他终于爆发了!亨利·福特日夜兼程赶到华盛顿,然后就到白宫觐见总统。威尔逊总统问他,现在以战争来结束战争是不是必要的? 福特的回答是肯定的。福特是共和国的一分子,他和威尔逊总统有了相同的理想和观点。 威尔逊的远大的理想是使美国参战,他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美国“建国之父”宏伟目标。他还特别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内容涉及到战后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以及民族自决运动等。 蓝底白色、象征着和平的月桂树支撑着以北极作为中心的地球,这就是人们今天所看到的联合国旗帜的图案。该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联军战略部美利坚合众国办公室负责设计的。但30年前,和这面旗的图案极其相近的一面旗帜也曾在穿越大西洋到达奥斯陆的奥斯卡二世号的桅杆上高高飘扬。船上搭乘的是亨利·福特一行人和那些狂热的激进派分子。 联合国宪章是在国际上普遍赞同的“建国之父”的理想——也就是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和平计划的基础上制订的,而福特在奥斯卡二世号上的旗帜便成为了联合国旗的根据。 1939年,亨利·福特76岁。这一年的9月1日,希特勒对波兰实施闪电战,一天占领了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福特和查尔斯·里德堡上校都主张不介入的孤立主义。由于彼此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两个人谈得很投机,关系也日渐密切。虽然福特认为国家应有一定的防卫措施,但对于以对德作战为主要目的的英国劳斯莱斯公司的引擎订单,他仍予以坚决拒绝。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福特对于战争的真正看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德国采取的无限制潜水艇政策,促使威尔逊总统的内心发生了180°的大转变,产生了参战的意愿。然而,在长达1/4世纪的漫长时间里,福特的战争观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震惊了!当天罗斯福总统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参战宣言。原来忠诚地信奉“孤立主义”的福特也不再固执己见。他在密歇根州威洛兰建造了专门生产24型轰炸机的工厂,并任命苏伦森为生产前线指挥。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势如火如荼的时候,爱德歇尔病故了。原已退休在家,还有2个月就到了80寿辰的亨利·福特,由于这个原因,不得不又一次回到工作岗位上。 那是在与威尔逊总统会晤后。在纽约的一家饭店里,福特接到海军总司令丹尼尔将军的电话,想让福特到华盛顿去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丹尼尔一向提倡备战论,为此他曾与福特发生了激烈冲突,以至发展到上法庭的地步。 第二天,福特片刻没有耽搁,搭乘火车立即前往丹尼尔在华盛顿的办公室;丹尼尔看上去心情舒畅,他直言不讳地说:“诚如你所了解的,我不是军人,我是一位政治家,并不太了解武器的事如果福特汽车能给予协助,仅在海兰德工厂一处,每日即可生产3000支枪械”但是,福特回绝生产枪支,提议在一星期内生产1000艘单人座小型潜水艇!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