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李约瑟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九


  §十六、对中国火药、炼丹术的浓厚兴趣

  李约瑟的巨著SCC7卷34册。有的尚未出版,有些没有中译本。我们就扼要地对李约瑟钟情的中国医学史、道学修炼丹史及火药火器史作个介绍。在这三方面,李约瑟和他的助手们曾倾注了大量心血!

  一、中国医学史SCC第6卷第3、4分册,主要是介绍中国传统医学: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各科及制药学、免疫学和针灸疗法。由李约瑟和鲁桂珍执笔。

  对于中国医学,李约瑟说到:现在有许多人一想到中国医学,就觉得那是一种荒唐、陈腐、莫名其妙、类似‘江湖医术’的东西。实际上,这样看待中医真是大错而特错。必须指出,它是一种非常伟大的文化产物,中国文明的复杂深邃丝毫不逊于欧洲文明。中医理论保留着中古形式,但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决不可等闲视之。正如在其他科学领域中一样,我们在这里也发现中国人在许多方面领先。例如610年,巢元方编纂了《诸病源候论》,不涉及治疗,专对疾病性状进行分类描述。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比费利克斯·普拉特和托马斯·西德汉姆早了整整1000年。又如宋慈的《洗冤集录》(1247年)是所有文明中最早的一部法医手册,比奠定欧洲法医基础的福图纳托·费德尔和保罗·扎西亚的著作早得多。

  李约瑟对中医评价很高。马伯英在《李约瑟和他的最后岁月》中指出“常年吃点人参他说是中国人参使他比家族中任何人都活得更健康、更长寿。

  这确实不假,亲身体会,使他对中医评价很高。”

  而在20世纪初,西方医学界眼中,中国是一片黑暗,正是李约瑟与鲁桂珍的不懈努力,才使中国医学在世人面前揭开面纱,展现其绚丽风采。

  1939年李约瑟与鲁桂珍合撰《中国营养学史上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第一篇中医史论文。鲁桂珍赴英前,任职于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她跟随著名医学专家从事维他命B和脚气病等医学研究。她在上海的一次调查中发现,脚气病与维生素B1缺乏有关。

  由于他们对人类研究脚气病的历史感兴趣,两人便欣然合作。

  他们研究发现,早在战国时期,《周礼》一书“食医”的章节,(这是宫廷营养的记载)就有关于各种病因及治疗理论的记载,其中便有脚气病起因的记载,到汉代张机的《金匮要略》中,就有了许多关于各种营养缺乏症的生动记叙及有关方剂。唐代文学家韩愈最早提出脚气病出于营养缺乏。14世纪元代饮膳太医著有《饮膳正要》一书,是这方面最重要的著作。该书汇选了当时的本草著作及其他著名医学著作,以及他本人15年任职御膳厨的经验而成。书中不但列举了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植物,还论述了烹调法和供膳法。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书中忽思慧还归纳了营养缺乏脚气的两种类型,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湿脚气”和“干脚气”,并提出主要补充含维生素B1及许多其他类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疗法。

  这篇论文的撰写拉开了两位博士研究中医学史的序幕。

  两位博士对于中国医学的两大重要成就:免疫学和针灸疗法的研究是SCC第6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免疫思想的起源,李约瑟这样论述。古代医者观察到没有一个人在一生中会患两次天花,然而在流行区域,每个人都难逃此难。这便成了小孩或者有时是成年人必须闯过的生命的一个“关口”。为了免于灾难,人们便在神佛面前祈祷,道士们须念一定的咒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道家医学家很自然地想到,如果人们能用人为的办法把这种疾病以非常和缓的方式徐徐“注入”病人体内,并保证它产生温和的侵袭,那么这位病人便会战胜疾病,或至少会顺利通过关口。

  在完全没有抗体形成和免疫概念的情况下,中国古代接种者却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技术。他们用于种痘的天花病毒是80%失去活力的病毒,不可能使人感染天花。但这些病毒会刺激人体产生抗天花的抗体,并可在总体上协助免疫系统。

  中国东晋时便有关于天花的记录。宋代《痘疮方法》是中国论痘的第一部专著。种痘技术起源于四川峨嵋山。在公元10世纪,宋朝,隐居在峨嵋山山洞的道家炼丹家已掌握了天花痘菌接种技术。北宋时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为其家人免于灾难,峨嵋山的道士才把接种术在京城推广开来。中国的种痘术先传到土耳其,到1722年又传到欧洲。这比西方真纳发明种痘术早100年。李约瑟评价这件事情:

  “我的注意力不禁为以下的事实所吸引,就是:土耳其火绳枪传入中国的时候,正是人痘接种防治天花的技术传注欧洲的时候。如果有人想举例证明中国文明造福全人类的和平性质,那么很难找到比这更好的事例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