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丘吉尔 >  上一页    下一页


  3.挨打、反抗与转学

  一天,女家庭教师就要跨进小鲁弗基村丘吉尔家大门,丘吉尔还没有学会26个英文字母。丘吉尔害怕在生人面前丢人现眼,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溜出门去,躲进附近的灌木林中。

  “温尼,温尼,你在哪里?”“爱姆”跑到屋外树林中到处寻找,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捉了几个小时的迷藏,爱维莉丝特终于从一棵大树后面把他拖回家里,又劝又哄地把他交到女家庭教师跟前。从此,开始了受尽拘束的痛苦日子。

  学识字,还不太难。学算术,没完没了的习题,真是烦死人。他要母亲向老师求情。母亲虽然赞成美国的自由宽松的教育方式,但是“入境随俗”,她不便干预按英国传统对儿童进行的严格教管。何况儿子是名门望族之后,如果因为教育放松,日后庸碌无才,有辱世家门庭,她可担当不起这个责任。

  于是对儿子的哀求不予理睬。

  丘吉尔只好“自己解放自己”。每当女教师有事或没有察觉,他就到那间小游艺室里去玩;就是女教师在场和加以阻止,只要他学习学累了或者对功课内容感到索然无味时,他也公然拔腿就走,进了那间房子就从里面把门闩上,让人奈何不得。

  那是他专有的儿童乐园,里面有许多玩具。他推着逼真的蒸汽机车在轨道上奔驰,用幻灯机在白幕布上放映生动的图画。最有趣的当然是调兵遣将,指挥那千多个铅铸的士兵啰!小小年纪,天天摆布玩具部队,发号施令,玩不厌的搏斗、拼杀、演习,过不尽的将军瘾。支配他一生的强烈的好斗个性和出人头地的领袖欲望,就从这种玩了十几年的游戏中潜滋暗长,逐步发展起来。

  7岁,到上学的年龄了。此时,马尔巴罗公爵一家住在伦敦。

  英国政府办了两所赫赫有名的中学——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都是设在伦敦郊区实行封闭管理的寄宿学校,不到寒暑假,学生不能回家。贵族和官僚子弟在这里接受系统的严格的教育,英国政坛历届高官名流,大多都有这两所贵族学校的学历。

  进伊顿或哈罗以前,先要读相当于小学阶段的预备学校。进哪间预备学校好?当然最好是选全国第一流的。从伊顿公学毕业的伦道夫为儿子选择了公立圣詹姆斯学校,这是模仿伊顿学校建立起来的寄宿学校。学费固然最昂贵,教学设备和条件也特别好。每班只有十个人,全部教师都由穿长袍、戴方帽的硕士担任。校内有足球场、板球场、游泳池和教堂,用发明不久、当时相当罕见的电灯照明,供应学生生活、学习用品。每学期举办两三次长途旅行,组织学生去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之地观光游历。

  丘吉尔本来不想上学,可是大人们哄着说,学校生活很有趣,不像在家里那么冷清,可以同一大群小朋友玩,便也有些动心了,期待着热闹的学校生活来临。

  上学这天,“爱姆”给他准备衣服鞋袜,目送载着詹妮和丘吉尔的三轮马车渐渐远去,想到要过几个月,在假期到来时才能重见“温尼”,眼泪不禁扑簌而下。下了马车,换上短程火车,很快就到了阿斯科特圣詹姆斯学校。

  妈妈领丘吉尔见过校长,就在暮色中匆匆离去。听校长介绍每天都要上七八个小时的课,连橄榄球也是必修的课程,望着周围生疏的一切和妈妈越来越模糊的背影,丘吉尔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悲酸,觉得自己被遗弃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于是他马上想起了“爱姆”,怀念那支玩具部队,留在家里多好啊!

  一个老师把丘吉尔带到教室,递给他一本拉丁文①文法书,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一组句子,要他半小时内把其中词尾变化记熟,一交代完毕就走了。

  ①拉丁文是公元前古罗马拉丁人的语言,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传播到欧洲西南部,罗马帝国崩溃后分化成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天主教经典和很多欧洲古代重要文献都是用拉丁文写的。

  英语和拉丁语使用相同的拉丁字母,丘吉尔咬咬牙,用英语的读法把这组句子中的词尾变形强记下来。

  半小时后,老师走进教室,对这个新生进行智力摸底测试。丘吉尔不知所云地把这些词尾变化念出来,老师点点头表示满意。

  丘吉尔觉得受到了鼓励,就壮胆问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老师回答说:“意思是‘桌子”。”

  “这几个词也是‘桌子’吗?”

  “也是‘桌子’。”

  “为什么词尾要这样变化呢?”

  “这样变化就这样变化。你如果还不明白,就去问桌子,它为什么要这样变化。”老师不耐烦地说。

  “但是,我可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丘吉尔听了老师的建议十分惊异,不禁脱口而出。

  “你下次再这样无礼,我就要严厉地处罚你!”老师很生气地说。

  这是丘吉尔第一次接触拉丁文,也是第一次认识到这所学校的规矩这么严厉。

  从此以后,他一直没有学好拉丁文。以后学古希腊文,除了认识字母,也是一窍不通。他不明白,学这些外国古人死人的语言,有什么必要花费那么多功夫和气力。凡是他不能理解、想象,激不起他兴趣的东西,他就不愿学习,也一定学不好。

  校长斯尼德—基纳斯里是个高教派年轻牧师,四年前他抱着专为伊顿公学输送学童的目的,创办这所学校。他一方面用繁琐的宗教仪式对学生进行精神奴役,另一方面用罗马天主教管理教会那一套森严的规矩来体罚学生,为人非常刻板,颇为冷酷。一个月当中有两到三次,把全校学生集合到图书馆。犯有过错的学生被带到隔壁的房间,校长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他们,直到鲜血直流为止,好让图书馆里的学生听到鞭打的声音吓得发抖,警惕自己务必严守校规,不要犯错误。丘吉尔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所学校“体罚学生的残忍程度,我想就是司法部办的少年感化院也不及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