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契诃夫 >  上一页    下一页


  跟《蝉》这样一些创办不久而十分吝啬的小刊物闹翻并与之告别以后,他并没有与文学分手,而是渴望跟首都和莫斯科名气大的报刊建立联系,求得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出于对文学的兴趣爱好而产生的眷恋之情,一方面认为大报稿酬较高而且能及时支付,可以使他摆脱经济困境。

  正当契诃夫冥思苦想的时候,圣彼得堡作家、著名幽默刊物《点滴》周刊的主编莱金来到他面前。

  那是1882年10月,一个不太寒冷的日子,莫斯科红场附近大街上,行人熙攘,车流不断。契诃夫和二哥尼古拉在街上闲逛。忽然一辆豪华马车在他们身旁停住,车里坐着契诃夫的朋友、青年诗人帕尔明和一个大腹便便,留着黑胡子的绅士模样的人物。帕尔明指着车旁的契诃夫和尼古拉说:“这两兄弟很有天才,一个能写,一个会画!”莱金赶忙跳下马车,帕尔明给契诃夫和尼古拉作了介绍,原来此人是圣彼得堡作家,著名幽默刊物《点滴》周刊的社长兼主编莱金。就在几分钟前,莱金告诉帕尔明,他想为周刊物色几名有才华而又不苛求的作者,当帕尔明考虑去见契诃夫时,恰巧在街上不期而遇,真使他喜出望外。

  契诃夫虽然没见过莱金,但对他的大名并不陌生,还在塔甘罗格时期,他就对莱金的作品产生了极大兴趣,莱金的那些幽默作品曾使他捧腹大笑,并希望将来像莱金那样写作。

  一个渴求人才,一个仰慕名士,俩人自然谈得投机并很快就接近起来。

  由于室外天冷不便久谈,于是由莱金作东,相携去附近一家温暖而豪华的酒馆共进午餐,边吃边谈。在进餐时契诃夫仔细观察了他这位未来的同仁,他发现莱金在吃香肠、喝啤酒时,大胡子、耳朵都不停地颤动,整个面孔都参加了咀嚼运动,最后莱金点燃一支雪茄,深深吸了一口,吐出了一个烟圈,便开口谈他的条件:他需要短小精悍、趣味浓厚、轻松诙谐的故事。内容方面主要一点是不让书刊审查机关抓住把柄。因此任何引起读者对当前艰难时局不满的主题,都应排除。稿酬每行字8戈比,即每篇文章4至5卢布。这比他从前投稿的莫斯科一些小刊物的稿酬高多了,契诃夫喜上眉梢,欣然同意。莱金还考虑刊登尼古拉的漫画。于是双方达成协议,契诃夫将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寄给《点滴》。

  3.最初的辉煌

  当莱金从这个年轻的、具有罕见的机敏和勤奋精神的大学生身上预见到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的时候,他决心得到他并完全由他的企业支配。他怀着妒意留心着,不让契诃夫在别的刊物上发表作品,并企图从这位多产的作家身上挤尽能挤出的一切,至于稿酬则抠得很紧,慢慢地一个戈比一个戈比地增加,因为他担心契诃夫会被别的竞争者抢走。

  契诃夫成了莱金办刊物的苦力。由于他具有敬业精神,所以不嫌弃任何一件工作。他撰写漫画说明词,创作各种“小品文”,构思插图的主题,编辑作家的诙谐笔记,写讽刺性的模拟作品,担任《莫斯科生活之钟》的专栏编辑,报道和编写社会新闻。他经常出入于法庭、文艺咖啡馆和剧场后台,广泛采访,搜集素材。

  由于报道需要他和社会各界广泛接触,这开阔了他的视野,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左的右的都装在脑海里,等待以后笔下生花。契诃夫为莱金的企业持续工作了5年,不管莱金怎么嫉妒,契诃夫除了同他共事外,仍然为许多别的刊物写稿,后来又为一些报纸帮忙,如为《彼得堡报》写诉讼新闻等。

  自从与莱金共事起,契诃夫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获得了辉煌的成就。

  到1884年为止,在各种幽默刊物上发表的作品就高达300篇。几乎每三天有一篇作品见报,他的多产就连他自己也感到吃惊。其体裁大部分是小品文,仅有几篇小说,如《阿尔比昂的女儿》、《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外科手术》、《求职考试》、《假面》、《昏头昏脑》等。

  通过这些故事,契诃夫细腻、朴素而又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一幅巨型画卷,使人们看到城市和乡村日常生活中各色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如没有文化的粗鲁的农民、破落的游手好闲的农奴主、天真地追求理想的大学生、幻想破灭的教师、不走运的医生、伏案算账的店老板、腐化堕落的官员以及社会地位卑微的各类人物。其写作技巧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在整个人物肖像画廊中,每篇故事的人物决不雷同,人物的不幸遭遇的描写,也完全符合各自的性格特征。他运用客观描写的手法,通过运用一系列琐事,绝大部分是通过小人物,揭开黑暗社会掩盖下的秘密,把日常生活中的荒谬现象展现出来,像照相一样逼真。

  读他的作品时,你会感到契诃夫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心理分析多么洞察入微,他的嘲笑又多么辛辣。而且作者本人不在作品中出现,不参与任何议论,不表露作者的直接感情和意见。在文笔上契诃夫力求朴实、流畅,反对矫揉造作。

  这几年里契诃夫想的只是如何抓紧时间来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从不涉及当代任何道德、宗教和社会问题,也不向读者进行什么训诫。他惟一关注的是使读者开心,让他们自己去遐想。而莱金对他的作品始终不放心,不放手,经常提出苛刻要求,甚至每一篇手稿都要亲自审查,删去他认为有刺激性的和危险性的段落。而且在文章的字数上作了严格的限定,迫使契诃夫对自己的每一篇文章一再压缩、删改,其结果是使契诃夫成了文学新形式的创造者。

  第六章 丑小鸭与革新家

  80年代,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庸俗的幽默刊物空前繁荣。他们在描绘自己的人物时给蒙上了小市民色彩,没有多少文学味。

  然而历史往往有点滑稽,正是从这里,从俄罗斯出版界的这些鄙陋的后院,从一群丑小鸭中走出了一只白天鹅——俄国新一代,以描写普通人:农民、小职员、平民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非贵族民主和进步文学的革新家契诃夫。

  1.“鸭子”的指望

  契诃夫给幽默刊物写稿时,还没有想过任何创新的举动但是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追求真理的高尚的民主主义热情不由自主地把他引上了革新之路。

  安托沙·契诃昂泰的短篇小说对读者越来越具吸引力,激起他们意外的深思。当读者在读契诃夫的小说时,体验到一种奇妙的感情。这些小说里经常遇到的是同一个环境,同一种情态,同一类角色,甚至似乎是同一种幽默手法。然而令人感到古怪的是看起来是这一个,又不完全是这一个!

  在安托沙·契诃昂泰的手里一切都被改造得迷人而富有诗意。他的作品从外表看完全没有脱离一般幽默、娱乐的公式化的框框。但是,他把短篇小说这种小型艺术的风格,发展到“创造精美艺术”的高度。在保留这种公式化框框的同时,创造了改造风格的奇迹。幽默逗乐的刊物成了文学天才产生的土壤。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