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泰戈尔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六 | |
|
|
1881年,20岁的泰戈尔回到了加尔各答,和哥哥一起住在苏德大街。就是在这里,他经历了一件奇事,或许只能说是一种幻觉。一天清晨,他一大早起来就信步走到阳台上,看见太阳从大路尽头的一片树林后面冉冉升起。泰戈尔经常如醉如痴地观看日出。可是这天的日出整个景象异乎寻常,它强烈地感染着他,打动着他。他感到好像宇宙万物都骤然间获得了新的含义。事过很久,他在回忆录里写道,“美丽而欢快的波浪”,“好像要把我整个吞没似的”。 这种景象接连出现四天。他立即把这一幻觉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瀑布的觉醒》。在诗中,他歌颂了自己精神上感受到的自由与欢乐。接下来他又写了一些情调同样轻松愉快的诗。这些诗都收在诗集《晨歌》里,这本诗集通常被看作是他开始成为第一流诗人的标志。诗集受到了包括般金查特吉在内的一些重要的文学批评家鉴赏家的重视。 在《晨歌》里,我们看到了自然生动的破晓的景色以及它那美妙悸动的时刻:晨曦逝去,转瞬间阳光普照。在开卷的第一首诗里,诗人责备自己在幻想的世界里生活得太久,表示决心要结束他的孤独状态。 在第二首诗《瀑布的觉醒》中,诗人的诺言便兑现了。 这首诗标志着泰戈尔文学生涯的一个转折。他的心就像冻结的冰川,遇到太阳便融化了,变成澎湃奔流的瀑布。象征着新的充沛的生命冲动和创作冲动的瀑布从睡梦中惊醒,它载歌载舞,一泻千里,从位于崇山峻岭的家乡来到山脚下那绿草如茵的峡谷。整篇诗歌是对生活——一种新发现的生活,一种充满了欢乐与活力的生活——的赞美。他的愉快的心情抒发得那么自然,人们如果知道这首诗是他在一次神奇的经历之后情感突然爆发而写成的,是不会感到奇怪的。诗人在他的《回忆》里这样描述这次经历:“一时间,宇宙之光穿过阻挡它的层层愁云涌进我的心田。同一天,《瀑布的觉醒》便像一座瀑布一样出现在我的心底。” 因此,《瀑布的觉醒》也是诗人的觉醒。 这时的泰戈尔内心充满憧憬,诗人欢唱着晨歌。 《晨歌》集的诗篇里,充满了重新发现世界的感情。 这种重新发现,主要是通过与诗人心灵契合的大自然,而不是通过人类生活的社会获得的。 泰戈尔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在童年,我与大自然曾经有过亲密而深透的思想交流后来闪现出最初的青春热情,心灵要求得到自身的地位。与外部世界的这种自然的和谐一致被打断了。精神被束缚在这个内部世界之中。突然间,禁锢之门打开了,我重新发现了在童年失落的东西。事实上,我在《晨歌》中所发现的世界比我失去的世界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我们注意到《晨歌》里包含着一些支配着或兆示着泰戈尔的世界观的思想和倾向的奇怪预言。泰戈尔平时常常阅读科学读物,研究宇宙的广褒和太阳系产生于原始星云等现代科学理论。在《演变—维持—死亡》这首诗里,这些科学思想和成果与古代印度的神话——实在的三方面——结合在一起。诗一开始描述造物主梵天在太虚中沉思冥想。他幡然醒悟,高唱着创造的赞歌,在太空填满了远古时候的熊熊燃烧的物质。经过了数不清多少个世纪,这些燃烧着的星云不停地旋转,直到毗湿奴吹起法螺,宣告生命的诞生,火球开始冷却,地球把自身从宇宙的其他天体分离出来,美和善出现了。生命在繁衍,经过漫长的时间,它们感到了生存的乐趣。后来,一种厌倦情绪出现在所有生物的身上。湿婆——破坏之神,睁开了他那火焰熊熊的第三只眼睛。银河,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太阳、月亮和星球逐渐分崩离析,所有的生物又荡然无存。 这是一首令人敬畏的诗歌,传达了印度对时间的传统看法:时间是轮回的,而不是直线的,它描绘了宇宙变迁和人类感应的壮美景象,其中宏伟的交响诗般的音乐旋律和撼动神灵的青春热情是它的艺术魅力所在。 描写猛烈爆炸的宇宙壮观景象的诗,并不多见。 《晨歌》中更多是平和优美的诗。在《回声》这首诗里泰戈尔歌颂了使宇宙万物和谐一致的韵律的作用,这一作用在美中找到了最高的表现形式。两个主题在诗中和谐交融。创造与破坏本身是一个单纯的韵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诗行中延伸。这种信念在《永生》和《永死》两首诗中也鲜明地体现出来。它们是相互补充的。死并不是生命的尽头,而是自我新生的必要手段,它们在一起维持着这一宇宙的韵律。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